<
>
   
在「伊通25」之後 ,吳垠慧
老字號藝術空間 伊通公園20年,吳垠慧

 

老字號藝術空間伊通公園和新樂園,今年分別邁入廿周年和十周年!為了紀錄這獨立藝術空間走過的歲月,他們分別推出展覽與出版文獻。新樂園在台北藝大關渡美術館舉辦「永恆的成人遊戲工廠」聯展,展出五十二位歷屆成員作品;伊通則選在十一月舉辦盛大聯展,邀請老戰友回鍋同樂。

座落在中山北路巷子內的新樂園,是台灣第一個由藝術家共同分擔經費、共同經營、決策和管理的藝術空間。新樂園成立於一九九五年,前身是一九八九年蕭台興、范姜明道、連德誠、黃位政等十二位藝術家組成的「二號公寓」,當時就採取非營利性質的會員制方式運作,只要是會員,就享有在此展覽的機會,展出內容不受任何約束。這是為了確保藝術家創作的自主性,不受市場商業牽絆的信念,而這獨立精神至今仍被新樂園所延續。

新樂園慶祝十周年 生猛有力

新樂園向來以生猛活力、實驗性以及與社會連結為訴求,這次在關渡美術館的周年慶展宛如一座施工中的遊樂場。藝術家邊做邊玩,利用常見的生活用品作為藝術創作的元素。他們有的把紅白塑膠袋壓扁、當成畫作一樣裱框;有人將曬乾的絲瓜串連起來,變成伸出巨大觸角的大章魚;還有泥土混合中藥粉末,上頭立著十字架;卅捲滾筒衛生紙上頭列印了「出生/死亡證明書」和「憂鬱量表」等諸多表格,是為「人生規畫」。

「永恆的成人遊戲工廠」策展人黃海鳴表示,這次展覽的核心精神,是依循新樂園藝術家主張的冒險性和實驗性,「他們希望打破藝術高高在上的迷思,因此觀眾看到的並非已經完成、固定的藝術作品,藝術家邀請觀眾一起動手參與,作品會因為觀眾的參與,隨時改變樣貌」。新樂園並將出版《繼續,新樂園:台灣當代藝術文件1995-2008》一書。

伊通公園也由藝術家號召成立,但和新樂園的團體運作方式不同。一九八八年,藝術家劉慶堂、莊普、陳慧嶠、黃文浩等人為了尋找一處可以固定聚會、展出的場所,找到現址落地生根,因為位在伊通街的小公園旁以此得名。

伊通公園號召老戰友 回鍋同樂

雖然伊通吸引許多藝術家在此集結,但主要的營運開銷是劉慶堂一肩扛,陳慧嶠則是打點行政事物的義工,莊普負責協助運作。陳慧嶠表示:「一開始我們就不想採取會員制,有會員就會有權利義務的問題,因此,伊通向來是以邀請展的方式辦展。」

「伊通三巨頭」無償支撐伊通公園廿年,如今,伊通不僅是台灣當代藝術家最常出沒的地點,更是外籍藝術家和策展人來台必造訪之處,因為這裡可以蒐集到台灣當代藝術重要檔案。二○○二年伊通更以藝術空間的身分,受邀至韓國光州雙年展展出。

這兩處藝術空間最大的貢獻,就是在一片畫廊為商業主導、美術館又高高在上的環境中,提供台灣年輕、前衛的藝術家初試啼聲的場所。如藝術家王雅慧、洪東祿等人當年都是把個展的處女秀獻給新樂園。

而今已躍上國際舞台的林明弘、崔廣宇、袁廣鳴、彭弘智等人,則出自伊通公園,林明弘還曾在伊通吧台當過調酒師呢!

藝術家「自力救濟」 創造機會

回顧廿年前,台灣當代藝術還在萌芽之初,藝術展演空間少,能提供裝置、錄像、新媒材等前衛或實驗性的藝術空間更是屈指可數。為了創造展出機會,藝術家自力救濟,分別成立伊通公園與二號公寓(部分人馬延續至新樂園),以此作為展出、對外交流的所在。而這裡,很快就吸引一批留學歸國或有前衛想法的藝術家匯集。

當年曾有此一說,二號公寓是留美派,伊通則是歐洲留學歸國的大本營,兩者呈現不同路數的藝術表現。前者熱情回應社會性議題,後者則是走向極限、抽象的冷調性。

因為是由藝術家發起、管理,主張以藝術為本位的運作型態,這樣的藝術空間不同於畫廊的商業考量。加上這群藝術家在此展出外界看來有點怪怪的作品,所以老被冠上「替代空間」或「另類空間」等名稱。

策展人徐文瑞指出,另類空間在國外行之有年,「藝術家為自己爭取發言權,保持藝術主體性的純粹表現,有別於畫廊和美術館,是另類空間存在最大的意義。」

然而,另類空間要如何生存,也是經營者的一大挑戰。

徐文瑞說,「在歐洲,這類空間會從政府和私人企業獲取資金,在德國、奧地利、英國等國家,藝術家甚至成立改造協會或藝術家協會,以此名義向政府申請經費。而丹麥政府甚至鼓勵另類空間參與商業性的畫廊博覽會,並補助展位、運費等,解決另類空間的經濟來源。但是這樣的觀念,台灣還不能接受,政府認為這會圖利少數人。」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