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傑
Wang Jun-Jieh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策展經歷 Exhibitions Curated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聲音/影像/空間-王福瑞與王俊傑的一個短談
文 / 王福瑞

前言:

王俊傑「大衛計畫」系列三部作品的聲音設計皆由王福瑞所創作。王福瑞為台灣地區最早從事聲音藝術創作與推廣的先鋒,九十年代初期便成立台灣第一個實驗音樂廠牌NOISE,並以「精神經」為名從事各式聲音媒體的創作,對台灣聲音藝術的推展有至大影響。王福瑞目前任職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主持電腦音樂實驗室。

王俊傑(以下簡稱J):以一位資深的獨立聲音媒體藝術家身分來參與《大衛計畫》的聲音設計,你如何看待這次的邀請合作。

王福瑞(以下簡稱F):由於自身也是獨立創作者,當我在接受這個合作邀請之後,便在思考,聲音與影像可以是怎樣的關係?我希望能在其間創造一個新的空間性,而不是由「配樂」的概念來參與這個工作。以《大衛天堂》作品為例,我希望透過「聲音」去創造新的空間感,進而與影像中的空間相互呼應;在這個創作當中,聲音像是圍繞與穿梭在記憶當中的抽象物,而非一個實體,它比較像是某種催化劑,並不刻意要以聲音來對應影像畫面的敘事或邏輯性,而更像是以聲音作為一種夢遊式的穿越,大部分的聲音結構都是透過延伸性的充滿概念來營造空間性的。《大衛計畫》的前兩部作品《無題200256》與《狀態計畫II》,因為創作時間相距較近,對於空間議題的切換較不明顯,但在《大衛天堂》裡,讓我有較大的空間去轉換想法,因此,透過聲音去轉化為空間性的概念也愈加自由。

J: 參與《大衛計畫》聲音設計的工作與你自己的聲音創作有何差異?

F:它是不同的。我對自己的創作有一定的概念表達方式,但對於這個作品而言,我也是一個觀看者,我需要在觀看、跳離與進入影像創作者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它既不是「配樂者」的角色,也不主導作品的最後呈現。某方面來說,它是很直覺式的處理,這個直覺,與我的創作經驗所帶來的準確度有關,不同程度的低頻聲響與我腦中的各種記憶思緒混合,在經過不斷的微調與測試後,我試圖找出與作品的一些關連。透過這個合作,它所產生的影響,其實也回饋到我自身的創作面向上,例如「空間」的議題,它讓我在創作時,不再只是思考「結構」,進而更加重視「空間性」的問題,這個思考,其實便是在打破傳統「音樂創作」以作品結構發展為主的思惟。

J:「大衛計畫」系列影像創作都是在攝影棚內搭景攝製,這個設計主要凸顯我們所處現實空間的虛構性,再經過多次的後製作處理,最後所見的影像成品,已是一個極度混淆的空間幻象,它有點真實但又不太真實。在最後一部作品《大衛天堂》的展場裝置處理上,刻意的將投影畫面作小角度的轉折,另外在巨大的空間牆面粉刷高彩度的寶藍色,這些都希望切斷觀者進入如電影院般黑盒子的通俗觀影經驗,在凝視影像呈現虛擬性的同時,也注意到自我身體與真實空間的存在。有趣的是,《大衛天堂》的聲音部份,在偌大展場中所散發出聲波的感染力,與空間、影像的關係互成交錯狀,這個多度空間的呈現,似乎給觀眾增添了多重的連結與想像,它既連續又斷裂,全然不同於電影院或單頻道影音作品的觀看經驗。

F:聲音本身是抽象的,它可以讓想像無限介入創作之中。在進行聲音創作時,感受聲音在空間中的變化是極重要的,這裡所說的「空間」是指介於實體空間與概念空間的多向領域。以聲音為一種創作媒介,我在重新建構另一個虛擬的空間,當中充滿了我的個人經驗與記憶,它透過聲音來成就我的表達。聽覺與視覺的差異,也就在於對空間之不同感受與詮釋,但聲音相較於影像來說,更容易讓人感受空間與身體性的存在。《大衛天堂》裝置版本呈現的強烈空間性,是一個很好的啟發,平面影像之於人們的視覺感官,在觀看過程中它會產生新的思考空間,同時也會反饋到我的聲音空間。視覺元素往往處於不斷變動之中,在音頻介入之後,我試圖在尋找其間的關連性,這個關連性是突破單向度的連結,它支撐了具有某種動能的空間性,我的創作,也就在嘗試這些可能性。

J:當代媒體世界,將影像與聲音視為尋常與必然的結合,但我們在思考其媒介性問題時,卻無法單由所見的「完成品」來討論,當影像與聲音愈加混雜與尋常化的介入生活的同時,思考「聲音」與「影像」之媒介性生產關係的當代性意義,似乎顯得特別重要,它亦有別於傳統類比時代對影音媒介的看法。法國電影導演高達(Jean-Luc Godard)在許多作品中早已犀利探討了「音」、「畫」的問題,甚至是作為一種對抗「好萊塢化」的影音美學語言的態度。對於聲音與影像議題本質的探討,是否應有更接近當代性的解析?創作者在當中又應如何面對媒介與時代的關係?

F:當代影音媒體,其聲音與影像常是互為影響而成立的,它們既有自己原創動機的主體性,又相互依存,但其相乘而產生的效果,也常常呈現出感官性極大化的刺激作用,它透過大眾傳播的感染,讓觀者脫離我們所在的空間實體,進入另一個移情的空間世界中;這個帶有「敘述性」的特徵,直接刺激著大眾的感官,就好像我們見到一個爆破的影像,如果沒有相對應的爆破音效聲響,觀者將不會產生正面的感官刺激。這也說明了當代藝術中關於聲音與影像創作所強調觀念性的特徵,它有別於直接敘述性的感官刺激,是透過某種獨特觀念與想法的營造,將聲音與影像作一個非完全說明性的結合,因此,聲音並不是影像的音效或配樂,影像也不是聲音的想像畫面而已,它們較像是一種對照的關係,相互具有隱喻意義的關係,也就是所謂的觀念性。

J:是的,時代訊息感官影像化的結果,讓大眾對影音媒介產生即熟悉但又被包圍其間的險境之中。當代藝術常被投以菁英主義的眼光,但它既賦藝術家個人經驗投射又隱喻多義的特殊表現形式,都反應了所處當代性的一個深沈寫照。我覺得,透過這樣的合作,原先屬於個人化與美學性的思惟,它似乎也激發了其他可能的釋放,正如我們所談論與關注的,聲音/影像/空間。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