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瑞中
Yao Jui-Chung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策展經歷 Exhibitions Curated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著作出版 Publications
網站連結 link


文本的興味或腥味?
文 / 游崴

很難想像這個世界距離用28,800bps數據機撥接上網的年代還不算遠,但我們現在已經得考慮要不要換一支可以傳送視訊的手機?

網路(network)極可能是當代成長最快、最具穿透力的觀念。它可以是連結生物體內器官的組織,也可用來指涉由電腦形成之結點(nodes)所構築下的資訊通路;而在文化討論中,它也適用於不同區域間交流通路的描寫,在此之中,每個能使藝術家停駐、溝通與生產的基地,都將是藝術網路中的一個結點。

將「迷眩島嶼」放在這些意義下討論,只因為它並不只是在策展主題上相關於語言、慾望及台灣社會情境中的各種「網路效應」。「網路」這個可大可小的概念,也同時貫穿了創作者與展覽發生的基地。羅秀玫、賴純純、施宣宇、楊春森、李銘盛、陳浚豪、姚瑞中七位藝術家,曾於2001年分別進駐國外藝術村進行創作、交流,如今在「駁二藝術特區」這個基地重新集合,讓人想起去年類似性質的「飆緒─藝術創作移防」(2001.02.10-04.22),但相較於美術館,高雄駁二碼頭顯然更具有網路結點的意象。如果可以,我們幾乎要一廂情願地把窗外停泊的漁船當作一個寫照。

因此,儘管陳水財在策展論述中強調了網路平台中超連結(hyperlink)的機制,如何實現了去中心、零散、邊緣化等後現代命題,並將之擴展到人性及台灣島嶼情境的探討;但事實上展覽並不期待藝術家在作品中機械性地「回應」這些議題,因為在更徹底的基礎上:藝術家們其實正身處於「藝術世界」的網路中行動。從一個藝術村到另一個藝術村,主體位移的經驗,已是他們個人背景的真實歷史。

§廢墟與烏托邦

如果真正至貫穿「迷眩島嶼」的,其實是藝術家在通過藝術世界網路時,所必然的位移經驗,那麼這往往挾帶著一些關於逸離的主題,它在展覽中以廢墟與烏托邦的形象展現出來。

施宣宇的《語文消化工程之Crash漂移駁二/希望重整》,以九千多塊未素燒的生坏磚,築起一圈如骨牌般的圍牆,邀請觀眾以粉筆在牆面上書寫文字,並在開幕當天將牆整個推翻,成為象徵性的文字廢墟。這是他「語言消化工程」的系列行動之一,意圖記錄行將消失的「文字符碼」。在講求圖象溝通的當代文化情境中,對於文字─特別是通過書寫的手動作所現形的文字─施宣宇傾向於表達哀悼,或是在儀式性的活動中試著挽回些什麼。

那些在開幕時發生書寫動作,迅速地在第二天成為磚塊堆中被肢解的文字;藝術家所欲進行的「語言消化工程」,其實在作品完成第二天起便逸離著它自身,轉而投射在更未來的時空中「待續」。在當下我們所能夠觸摸、憑弔的唯一真實,只剩下那一大片廢墟的形象。文字安靜的展示它們的死亡。

不同於廢墟中的哀悼,賴純純的《島嶼天空》試圖從閱讀的愉悅來建立烏托邦。作品包含了一個「奇幻美學」的網站,與展場中一塊同樣奇幻的島嶼場景。透過望遠鏡,我們得以觀看小型玩偶的烏托邦之島。透過超連結,閉鎖的「孤島」將可能成為無所不在的「漂島」。然而烏托邦總是存在於他方,不管是透過望遠鏡還是數據線,我們在逸離這塊島嶼的片刻得到愉悅,正如陳水財所說的「一種隱匿在超度現實的幸福感攫獲了我們」(註1)。楊春森的《活牆》也觸及到這種因逸離而生的幸福感,他將光纖細膩地嵌入牆面,藉以描述在資訊時代中,牆從其原有的封閉屏障,轉成為接通內外的介面。光纖迷人的色彩變化,似乎宣告著從「死牆」到「活牆」的轉變是何等美好。

除了資訊時代下的烏托邦想像,陳浚豪的《圓的存在方式》則像是物質本身的烏托邦。他以十萬餘顆鍍鎳圖釘排成向心圓,雖然有著低限的外觀,但卻包含著由龐大的秩序、耐力所生的能量。現實生活中,事物往往趨於最大亂度發展,這一圈同心圓卻以抗拒的姿態,逸離了現實,成為物體秩序的烏托邦。

§愛戳死的語言?

對於語言的詆毀或哀悼,同樣在展覽中反覆出現。這些傾向除了一部份來自網路文化外,更多是延續著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以來的文本觀。施宣宇的文字廢墟可能是展場中唯一對初始語言的消逝抱持哀悼者;其餘創作者則表現出更多在語言多義性中打滾的興趣。

泰德‧尼爾森(Ted Nelson)在1960年代曾提出「超文本」(hypertext)一詞,並在《文學機器》(Literary Machines)中將它定義為一種「非連續性的書寫」(non-sequential writing)(註2)。這個概念在網際網路的超連結機制下被完美的實現。賴純純的「奇幻美學小小說」網站再現了超文本的語境,藉由不斷的跳躍閱讀體現意義無限繁衍的可能。

語言的多義往往不只奇幻,還有詆毀的力量。姚瑞中圖文並置的《人下人系列》便是以「誤讀」,作為解構威權價值的武器。如將「War and Peace」轉譯為「握而得屁屎」、或是將「I Trust God」化成「愛戳死的狗」。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解構的行動並不只是旁敲側擊,巨大縝密的圖像與標語般的大寫文字,更像是新威權的宣告,極為理直氣壯。相對於展場另一端文字廢墟的死亡氣息,《人下人系列》充滿著初始語義消失後的勝利手勢。

試圖從字義解構過渡到意識形態問題,則見於羅秀玫的《傌》與《馮》(2002)。他以可穿戴的軟雕塑作為媒介,讓男人成為馬的「內出物」,儘管創作者在自述中論及若干性別意識的部份,但其中較有力的,或許仍是「人」與「非人」在主從關係的顛倒中,所引出的支配或附屬的權力問題。

§腥味

羅秀玫的作品一直充滿著難以言說的、觸覺性的認識,但《傌》與《馮》卻略顯突兀地處在一種語言的架構上。這隱然的衝突其實正同樣出現在「迷眩島嶼」中部份的作品中。那些對語言初始意義的詆毀或哀悼,並沒有使語言消失,部份作品內的邏輯,仍是以可言說的、可書寫的語言所貫穿,這使它們表現出明晰的觀念,但與作品的物質性部份或藝術家的行為之間,卻似乎需要更有力的連結。

李銘盛的《MY ART》是很好的比喻,那些浮貼於玻璃窗上的文件,紀錄了他自1981至2000年的創作檔案。真正攝人的並不是那些檔案內容,而是塗抹在上面的李銘盛的血,透過陽光的高熱蒸散出的隱約腥味。我們同樣著迷於崩塌的廢墟、有著象鼻般的軟雕塑與嵌在牆面的光纖,它們可以無關語言再造、性別意識與資訊時代;一場崩塌、一段異於常態的互動或是一連串的鑲嵌,已是作品的血肉,它們散發的腥味,往往超越語言架構起來的觀念,如同血水覆蓋文字一般。

----------------
●註1:引自陳水財所撰之策展論述〈迷眩在資訊的漩渦裡〉,收入「迷眩島嶼─藝慾超連結」展覽說明冊,2002。
●註2:轉引自Christopher Keep, Tim McLaughlin, Robin Parmar, ’Ted Nelson and Xanadu,’收入網站The Electronic Labyrinth, 網址:http://www.iath.virginia.edu/elab/elab.html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