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嶠
Chen Hui-Chiao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獨立才是一切|陳慧嶠談伊通公園的硬頸精神
文 / 莊偉慈

伊通公園成立至今已屆廿五年,這個台灣當代藝術最重要的培養皿,不只是一個生活化的藝術空間,一路走來也堅持以自給自足的方式營運著。在伊通公園成立邁入第廿五年之際,適逢「異度空間」與「超度空間」兩個展覽於高美館重現。這兩檔展覽的重要人物莊普,是伊通公園的核心人物,而莊普、陳慧嶠與劉慶堂三人因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而結識(簡稱SOCA),三人延續著在SOCA時期對於視覺藝術的關注,創立了伊通公園。這一路走來雖然艱辛,但卻留下精采的戰果。

莊普、劉慶堂、陳慧嶠、黃文浩等人1986年於賴純純的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認識。SOCA當時由賴純純、莊普、葉竹盛等人開設素描、水彩、材質與造形等課程,除了教學之外也鼓勵學生創作,在1987年賴純純以SOCA名義幫學生申請北美館的「實驗藝術:行為與空間」展,陳慧嶠等人都參與展出,而也因為這個展覽,奠定了日後伊通公園的班底及基礎。談到伊通公園的成立,除了是因為SOCA結束,也與這群藝術家們想要擁有自己的藝術空間有關。陳慧嶠提到,在伊通公園成立前,他們曾在咖啡廳內聚會,也曾在黃文浩的工作室或是到花園新城的聚點創作,但因為交通實在不方便,後來才興起了成立藝術空間的念頭。

陳慧嶠說,在她廿歲出頭的年紀,對於畫廊的感覺是遙遠而不可親的,但因為學生時代到春之畫廊看展的經驗,而讓她對於「沒那麼冰冷」的藝術空間留下了一個美好的印象。「春之畫廊內有個書店的空間,能夠讓人感到緩衝而安心,我想這種能很快拉近觀眾與藝術品距離的空間設計,對於後來伊通公園的成立與內部設計有著很深的影響。再加上SOCA曾經聚集了不同圈子的人服裝設計師、詩人、音樂家等於一堂,那種跨領域的交流氣氛對我們影響都很深。」SOCA雖然僅成立短短兩年多,但由於當時藝術家們對於視覺藝術的關注,以及大夥對於藝術的熱愛,促成了這個台灣最重要的藝術空間的成立。

●追求獨立的藝術空間

在訪問中間,陳慧嶠數次強調伊通公園不是「替代空間」,而是「藝術空間」。她說,所謂的藝術空間並不存有任何替代的問題,若伊通公園和美術館或其他展覽空間有什麼不同,那麼「獨立性」便是它獨特的地方。「伊通公園成立後第一場開幕記者會是選在2月28日,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涵,只是取了二二八的獨立與追尋自由平等的意義。」陳慧嶠說,在伊通公園藝術家自己要做什麼或碰到什麼問題都得自己解決,「所以當時每次展覽,我們都是靠自己畫五百張的邀請卡再拿到郵局寄出,簡言之想怎麼做展覽就怎麼做!在這裡沒有什麼規則與限制,每一個展覽都可以將藝術家的想法和創意儘可能地發揮。」

正因為這種獨立性與沒有行政體制的干擾,伊通公園反而更能容許藝術家有更多實驗的可能。陳慧嶠說,伊通公園的每一檔展覽都是大家討論出來的,有段時期因有湯皇珍、陳愷璜與顧世勇等擅長論述、寫文章的藝術家參與,因此陸續辦了許多的主題展,如1990年與1991年的「微波展」、「巫展」、「閱讀狀態」等展覽。在這段時期,伊通公園舉辦的展覽無論在藝術實驗的開創性方面,或是對於當時的文化圈所造成的影響,均有難以忽視的力量。其中像是季鐵男曾經在1991年於伊通舉辦「台灣空間寫實十論」,讓伊通公園不僅僅是視覺藝術的發聲場所,由於極力拓展不同領域實驗的可能,也引起建築界的關注。

另外像是1991年底「國際郵遞藝術MAIL ART交流展」的舉辦,也在當時的台灣藝壇開創出新的創作與展出型式。陳慧嶠說,郵遞藝術展的舉辦可以說是伊通公園和國外藝術家合作的開始。這個沿襲達達主義的展覽,是透過郵寄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出各種與郵遞相關的概念與符號,以陳慧嶠的說法就是藉由郵遞藝術來創造「天天都能收信的驚喜」。後來這個展覽共有來自十二個國家、八十五位藝術家參與。1997年底伊通公園也在北美館舉辦首次的大型聯展,展覽中將所有日常生活可見的元素與物件如電鍋、電影海報、自動販賣機以及大同電鍋等納入,探討「在場/不在場」的問題(顧世勇語),展覽中利用網路在北美館與伊通公園做視訊連線,探討影像數位化的現象。伊通公園自成立後產生的動能與影響,可說是推動了整個台灣1990年代以後的藝術創作。

●經營與藝術自主的兩難

訪問當天,一位藝術家正好到伊通公園拜訪陳慧嶠,兩人對於伊通公園何以不進軍藝術市場爭辯了一番,這個問題對於陳慧嶠或伊通公園而言,顯然是一個無需討論、也不會有任何討論空間的問題。藝術自主,不受到市場的干預,維持創作的獨立性與獨特性,這是伊通公園永遠不會變的精神。陳慧嶠提到,目前伊通公園的展覽仍是以邀請的方式安排,並且不接受任何的申請,而受邀展出的藝術家則必須提出新作品,展覽方式則沒有限制。至於作品的買賣,伊通公園雖不排拒但也不主動追求買賣所帶來的獲利。陳慧嶠解釋,即使是藏家也都會有名牌的迷思,來伊通公園的藏家其實有固定的族群,因此伊通公園對市場這一塊不會太用力經營,「身為一位藝術創作者,我並不想要因為作品擺放在不同的空間而有不同的姿態。藝術品和藝術家無論到哪裡(其價值)都是一致的。」

也正因為這種對於獨立性的追求與硬頸,伊通公園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經營上的瓶頸,特別是2000年後,伊通公園的財務狀況持續惡化,每個月的房租主要是造成經濟壓力的來源,而負債一度高達兩千多萬元,讓伊通公園不得不開始申請補助。陳慧嶠說,由於經濟的壓力,有一度他們每年都在想要結束伊通公園的營運,「特別是我們已經做了廿多年,可以嘗試過的展覽幾乎都試過了,這樣一想,還真不知道伊通公園接下來還能做些什麼。」幸好,過去這十多年來,陸續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藏家的支持,「我們真的要特別感謝簡靜惠女士還有春之畫廊的侯太太,另外就是2008年新竹貨運在伊通公園廿週年給予支持的陳先生與今品空間設計的楊岸先生。」陳慧嶠說,靠著補助與各方金援,伊通公園的負債大為減輕,2008年不僅償還部分債務,也增添電腦設備並建置伊通公園的網站資料庫。

儘管現在伊通公園的債務已減輕許多,但空間如何繼續經營下去,對於伊通的成員而言都仍舊是一個難題。回首近廿五載的日子,過去同期的另類(替代)空間早已不在,即便是較晚成立的空間也維持得相當辛苦。伊通公園的可貴之處不僅在於其獨立性,且正如同陳慧嶠所言,其珍貴處更在於「不同年代背景、不同年紀的藝術家都能同時在伊通公園互動,而伊通公園更保存了過去廿多年來珍貴的資料。」

廿多年來,伊通公園持續地給予藝術家發表的空間,但相較於廿年前藝術家什麼資源都沒有,一切都得靠自己的環境,陳慧嶠也感嘆地說,現在藝術圈似乎都是在比誰的資源多,「大環境的撞擊和影響,讓整個台灣的藝術環境變得更扁平。以前我們總把『藝術』掛在嘴邊,現在談藝術卻會被歸為『傳統』,但這(談論藝術)是本質,是和自己的生命相關的事情。 在我看來『當代』大多關注的是市場炒作及如何爭取資源的戰略,創作原初那種單純自覺的對話空間只會越來越少!」

陳慧嶠說,這次在高美館的展覽不僅重現1980年代的空間與事件,藉著展覽的重現也讓人重溫當年對於藝術的熱情與堅持,「那個年代與現在真的有相當大的差異,現在想想,那個年代的我們真的是滿熱血的!」現在的伊通公園仍是台灣藝術圈對外的一個重要窗口,它延續著1980追求自由與獨立的精神,經歷劇烈的環境變動,挺過最艱辛的年代。期許伊通公園在迎向第三個十年的同時,也將伊通精神繼續推展下去。

(藝術家雜誌2012年12月專輯)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