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昆穎
Lin Kun-Ying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閱讀「豪華朗機工」的關係美學
文 / 陳永賢

回看「靈光」的延續豪華朗機工的「混種」思維

若把新媒體媒材認知作為當代藝術的一種形式,其表現樣貌隨著科技素材發展,不斷地帶入令人身歷其境的新鮮感與奇觀性,主要乃依附於一種思考理念。如諾瓦利斯(Novalis)對於藝術思考的說法,藝術觀念倚賴於一種先驗的理想,一種在自身中的必須而存在。然而,若創作精神失落於「經驗」與「思考」的激盪,其意義和藝術之間的紐帶便產生斷裂,而所謂新媒體之媒介意涵,只能從破碎的技術背後去尋找。

無可否認,「技術」本來就兼有技巧和生產的語意,觀者經常被新媒體技術所吸引,甚至包容於一種在寓言形式下隱含的技術條件,技術與生產之間是否被觀者接受,絕大部分取決於兩者的對應關係。但實際上,新技術對當代藝術的評估,則陷入了一種兩難境地:一方面是對新技術、新媒材之革命力量的激情讚美,另一方面是對現代工業社會下的思維,人性的異化所產生的內在感應。

對於使用新媒材的驚喜或讚許,我們可以理解。而對於為何新媒體應用於藝術的內涵,因異化而產生了內在感應,則要深入思考。引述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惡之華》中的詩句:「自然是一座神殿, 那裡有活的柱子…… 不時發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語音;……行人經過該處,穿過象徵的森林, …… 森林露出親切的眼光對人注視。」(1)這裡的注視,表明了人和自然的感應交會,對「回看」的著力闡述。這層回看注視交疊,是一種對過去經驗的、自然時間的記憶感應(Correspondences),且是人們無意識中所沉澱的感應能力。

在這樣的注視意義上, 亦如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 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對於對「靈光」消失的積極的態度, 到了論波特萊爾的幾個母題中已不復存在。波特萊爾所揭示的「震驚體驗下的靈光解體」背後,有著深層之思考體系。他的詩句可以理解為:以現代工業社會的機械性時間為基礎,是對現代世界中之孤獨感、破碎感、震驚感的赤裸告白, 其「感應」用詞回應於「憂鬱」(Spleen)意涵,代表著藝術從現代生活的廢墟中, 召喚而來的微弱聲音。然而,除了媒介複製的看法之外,班雅明把消失的「靈光」,相應於人們在現代社會中失落的自然經驗,他認為「靈光的經驗, 基於從對人類關係的普遍回應, 指向無生命或自然客體,以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轉換。被我們注視或感到被注視的人,反過來注視我們。覺察客體的靈光,便是賦予它反過來注視人們的能力。」(2)因此,機械複製與技術媒介而產生藝術作品中的靈光,顯示了人們和客體之間一層屬於自然的、非異化的關係,它不應當被摧毀,而應當被保留。

從這個觀點,我們似乎找到一個切入點,尤其談論新媒體與當代藝術的連結時,除卻媒介技術的迷思,讓觀者去注意作品與人之間的注視轉換。在此,主、客體相互注視的結果,內在產生了微妙關係,融合過去經驗與經歷,讓人覺察因時代氛圍所醞釀的社會感應,共同交會於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

豪華朗機工的「混種」思維

藉由上述,「豪華朗機工」的創作體系,可以從這個主客體角度來觀察。「豪華朗機工」由四位80 年代出生的藝術家陳志建、林昆穎、張耿豪、張耿華等人組成,不同於一般人對於的新技術的痴迷狂想, 他們憑著新世代眼光, 檢體當前社會現象, 以創作形式融入人們回頭注視作品內蘊思維。他們以團體名義出發,提出「藝術混種」的見解,將新媒體藝術應用於不同題材,試圖整合創作元素於舞蹈、音樂、視覺、裝置、電影等跨界應用。

其作品如:《菌擊系列》將媒介聚合關係,視為一種具有組織、拆解、重組的崩落與變化,經由拆解的意識型態,從中放大微觀的生存本身。他們自認,灰塵的混種四處飄散,無預期地融合自我與他物,並視「當代藝術是藝術的灰塵,藝術是人類想像的灰塵。」(3)之寓言暗諭,作為團體發聲的開端。

而《日光域》透過媒材裝置,由電子與電腦程式來控制數百盞燈具,企圖塑造一顆具有照射功能及發光量體的太陽圖騰。在集結而成光源之際,人工燈光的明滅向度,用來形塑遙遠大 陽的未知感和不確定性。事實上,這是結合行動參與的過程,他們發起燈具回收活動,號召民眾捐出家中不用的檯燈,募集300 座新舊交雜的燈座,被標記出捐贈者資料,並賦予一組認證編號及電子晶片組。展覽結束之後,贈與作品影像,過程中讓觀眾對作品創作的實際參與,提升對此人造光源的認同。

集體參與式的創作概念,也應用於《照顧計畫》。此系列主要思考在於人與環境的關係, 他們將老舊地點、毀損的物件, 重新組合、拆解、結構, 開啟當下的應用價值並重新賦予價值。表面上延續使用者慣常的空間、物件或材料,在跨越新舊科技之時,因旅行機緣而激化不同的經驗聚合,找回串連後的人性溫度。此外,豪華朗機工與編舞家周書毅合作《一日》表演,以3D 居家場景運算出光影,透過精密的運算與工業流程,巧妙地利用線型燈管升降,凸顯起伏曲面的立體結構。當人物移動於此極簡且抽象的空間,反覆穿梭之際,所有光影折射出人與光、人與私密空間的律動氛圍。將焦點聚集在主客體關係上,模擬的日常空間消逝於解構後的幻影,彼此呼應於機械基底的時間調度,以及生理的感官狀態之中。

新媒體藝術與關係美學

另一個角度來看,《菌擊系列》可視為是一個寓言,透過詩意化圖騰的顯現,撕破了幻美的理想紗幕,成為遊蕩者眼中碎片化、變易性的特徵。《日光域》與《一日》彷如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排遣的碰撞,行走的一個人,會遇到另一群人,彼此之間建構一個體與個體的聯繫,傾訴著充滿能量元素的生命之歌。

《照顧計畫》則以某種懷舊的烏托邦性質,從失落經驗中找回純粹的經歷,重新組構反審美的藝術形式。有趣的是,上述作品有個共同思考脈絡,即是藉由不同新媒材產生「光譜」,彼此點燃其思考體系。再者, 並加入藝術之溝通和參與的介入,在新媒體領域中的交互關係裡,延伸至人與參與者之間的溝通,進而產生時間、空間與人們的對話。與其說「豪華朗機工」著眼於團體的合作聯盟策略,不如說他們離開只論技術層面的辯解,其「藝術混種」思維正搭建一座跨越新舊媒介的橋樑,並且集體闡述著一種對話的實踐模式。

此「藝術混種」以新媒體藝術為表現途徑,內含對話性的創作實踐, 猶如尼可拉斯‧ 柏瑞歐(Nicolas Bourriaud)所指「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4)在這裡意圖強調一個具有社會性的模型或場域,允許觀者進入或加入對話,觀者與藝術家之間的人際互動關係,相互傳遞社會現實。特別是《日光域》與《照顧計畫》,指涉參與者的對話空間所包含的一種關係物體,個體和團體之間的關係、藝術家和社會之間的關係,以及透過觀者傳遞和世界之間的關係。換言之,這也是一個微觀世界,藝術的作用不再僅是形成幻想,而是藝術家選擇的實踐方式和行動模式,在現實生活中呈現出藝術與人之間的交互作用。

如今檢視班雅明所指靈光消失後的藝術作品,「技術」本身所代表之技巧與生產的涵義下,結合思考策略並透過創作觀念擔負起藝術在社會裡的寓言使命,這反過來更加證明,當代媒介與社會之間的距離益趨接近。然而,新媒體媒介的多樣性 結構的確更為開放,因為它帶來無限可能的解讀。

因此,新媒體藝術與關係美學之間,在新奇和時尚所具有的變易性、碎片化的實質上,也產生潛在的開放性縫隙。(5)此「縫隙」是一個藝術行動關係內的空間,它巧妙滲透其內並開放地容納在總體的藝術系統中,但同時對這個系統以外的其他欲念,釋放出另一道窄小通道。這恰是當代新媒體藝術之於視覺圖像的混種,它創造了自由的區域,以及和日常生活節奏相對比的時間向度,並且在參與和實踐的相遇裡,擦撞出人與作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對話。

-------------------
1. 引述自Baudelaire Charles,《惡之華》(Les fleurs du mal),台北:志文出版社,1985。
2. Walter Benjamin 著、許綺玲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收錄於《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出版社,1998。
3. 引述自「豪華朗機工」創作自述,2010。
4. 參閱[2011/01/10]。
5.「縫隙」這個詞, 曾被馬克思用來描述: 貿易社團透過離開利潤規律,來逃避資本主義的經濟語境,包括:討價還價、推銷規劃等,其他自己自足形式的生產。參閱楊小濱,《否定的美學- 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與文化批評》,台北:麥田文化,2010。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