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暉明
Chang Huei-Ming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閱讀無限循環|張暉明個展「∞」
文 / 莊偉慈

面對張暉明的創作,相信許多觀者都曾經有這樣的經驗:當你經過他的裝置與作品時,會在不經意的一瞥間對於眼前的場景有些遲疑,接著就被吸引並駐足在作品前面、不由自主地去觀察與尋找畫面/場景中的奇異之處。

在張暉明過去的作品〈在陽光下觀察灰塵〉或是與廖祈羽所合作的〈The Reflection〉,都可以看到一種屬於劇場式的場景建構元素。張暉明藉由場景的搭建或再現,將日常片段奇異化,由正常的秩序中剝離出干擾的可能性,並賦予詩意的想像空間。在這次於伊通公園個展所展出的作品,張暉明雖取自於個人生命中所遭遇到的事件,然而透過影片的拍攝,他將這些抽象的經驗與概念,藉由場景的布置、影像的重複播放體現。

劇場特質是「碎片」系列裡最容易被辨識的元素。「碎片」由五個不同的片段所組成,每一個單頻道錄像都是一個獨立的場景,五個影像的主題分別是蠟燭、頭髮與腳掌、懷錶、不知名動物的皮毛以及死魚。在每一個單頻道錄像裡都自成一個世界,張暉明以精細的燈光安排與被限定的場景構成一個封閉的影像系統,在這個系統裡面不允許語言的存在與詮釋,隨著現場播出的配音如流水聲、玻璃碎裂聲等聲響,每一個單頻道錄像都給出獨立的信息,並豐富影像的層次。藝術家在五個不同的場景中以各個不同的物件,配合著不斷以固定角度與軌道繞行的燈光以及整體的明暗對比來傳播訊息。一如展名「∞」所示,張暉明不僅僅是藉由創作重新思考生命中關於「無限循環」的意義,每一段影片也截取了某一個場景與時刻,像是刻意保留某些生命片段,並將之安放在一個無限循環的時空裡。

在「碎片」的第一個影像裡是正在燃燒的蠟燭與百合花,這兩個物件構成了關於生命所可能的想像。張暉明以像是古典繪畫中的靜物主題的構圖方式布置場景,而因為這樣的布置以及燈光運行而不斷變化的影子,讓觀者在觀看的同時會隨著燈光的繞行而轉換視點。畫面並不是完全靜止的,那些被安置好了的物件就像是不動的恆星,光影變化的循環以及影像本身的循環,意指著看不見卻在場的東西。張暉明在此處並非直白地探討生命、死亡或是關於時間消長的什麼。對於藝術家而言,無論是生或是死,影像中的每個被攝主體都確實存在著某個獨一無二的狀態。它無法被言說,亦不是線性的敘事,而是來自於不同生命與不同個體的深沉回音。這種詩意的、帶點危險氣味的氛圍,在張暉明以劇場式的布局下顯得更加明顯。

在另一件作品〈Leaves〉,影像是以落葉的一段運動紀錄所構成。此作品投影在伊通公園三樓展場的主要牆面上,葉子以極慢的速度由右上方往左下角落下,葉子的數量由寡到多,中間不僅幾度淹沒了畫面,並穿插著看似死亡、無生命氣息的麻雀在其中,畫面雖然是彩色的,但是張暉明以低彩度的的方式處理,讓影像隨著速度與數量的層次轉換,創造出閱讀上的多重節奏感。

張暉明坦承,此次創作與親人的逝去有關。他想探討的是人的離去與對於活著的人所殘留的影響而創造出「在場」與「缺席」的縫隙,那樣的縫隙是否還有別種可能?或者有另一種存在的姿態?而宇宙與生命秩序的樣態又是什麼?張暉明那些不斷循環的錄像,不只是捕捉了不同物體存在的某個片段,也把時間擷取在真空的狀態。也許這樣的作品觀看經驗就像是打開音樂盒一般,被帶入另一個微觀的世界:我們看著那被光線繞行的影像,隨著畫面與聲音的流動,在其中恣意飛翔並投以無限的想像。

(藝術家雜誌2013年1月號)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