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冠名
Lin Guan-Ming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網站連結 link


影像的麻痺與明星魅力—藝術家林冠名專訪
文 / 陳寬育

年輕藝術家林冠名以往的影像作品以緩慢、詩意、細膩的調性著稱,2月在伊通公園的最新個展卻一舉轉變影像風格,拍攝以父親為主角的類廣告、類劇情的敘事影像。此次在展覽前夕採訪林冠名,請他談談這樣的創作轉折背後的諸種經驗。

陳:從高中美術班到北藝大美術系,你都是以繪畫為主要創作模式,在美術系的主修老師也是曲德義,你是何時開始展開影像類型的創作的?轉變的契機是什麼?是否有影響你的老師、課程,或是藝術家?
林:大約是在大三的時候,就逐漸放棄畫圖,開始影像創作。主要是當時旁聽了袁廣鳴老師關於錄像藝術的課,看了很多國內外的錄像作品,這對我開始轉向影像創作是很關鍵的契機。剛開始時,不管在形式、美感與內容上,這些國內外作品對我的創作思考都有蠻直接的影響,但其中較大的不同點在於,我拍東西一向很隨興,不太像其它錄像創作者比較以概念先行的方式創作。

我的這些早期作品,其實是來自到處跑到處拍,當時使用容易攜帶的小型的DV攝影機,每次出門就沒有預設對象地隨機拍攝,到一個地方覺得這個景很有趣,或當下對那景物有些感覺,就把機器架起來拍攝個一段時間,不過回去之後也不見得馬上進行後製。對我來講這樣的隨機性就是錄像創作有趣的地方,就是說在當下想去拍的東西,往往回頭來再看這個影像的時候,並不見得會對這些影像產生興趣。對我來說,這樣的落差是有趣且重要的。通常,在影像後製的過程其實能再度吸引我的影像真的不多,但當每次帶著機器以隨機的態度面對世界,吸引我那些情境的其實遠遠超過影像世界。

陳:所以當時你以隨機擷取許多影像素材的方式做為創作的起點,可否回憶一下你在這個初步摸索階段的第一件錄像作品。
林:當年在南港拍了個廢水池,那個大概算是第一件能稱之為作品的影像,作品名稱是〈下一秒的靜止〉不過並未公開發表與展出。只有在袁廣鳴與陳愷璜的課堂上播放過。

陳:我有看過你這件作品。現在回想起來的初步的感覺是,這件作品的氣氛和調子的掌握手法,似乎將成為之後你創作的某種基調。關於這點,你自己怎麼看?
林:其實是很接近。我想簡單描述一下這件作品的創作過程。當時無意間在南港看到一個廢水池,有隻剛死掉的魚漂浮在水池上,於是我就架起攝影機記錄下來。在畫面呈現上,那隻魚是從我拍攝畫面外慢慢地漂進畫面之中,然後再慢慢漂出去。這件作品幾乎沒有剪接,我將原本大約5公分不到的魚放大到充滿整個畫面,然後透過投影放大,我發現影像被放大這件事,會突然讓原本的事物脫離它本身能被理解的範圍。也就是說,本來只是那麼小的魚突然被投影放大好幾倍,牠的死亡也似乎也會被放得很巨大,於是那剛死亡的狀態變得極為鮮明,甚至開始變的假假的。

陳:所以這是大學時代開始錄像創作的第一件作品,隨後你上了北藝大科藝所,也在2008年得了台北獎。那麼在得台北獎之前,你有沒有特別想提的展覽或作品。
林:那個時候在科藝所主修老師是袁廣鳴,大概也就是在2004年,被袁廣鳴找去參加Co4台灣前衛文件展,那次展覽之後我的作品就被比較多人看到。而在得台北獎前,我在台北當代藝術館有個個展叫「靜默突襲」,其中一件作品就是後來得台北獎的作品。

陳:可不可以談一下當代館「靜默突襲」那次個展。
林:當時當代館有個企畫給年輕藝術家發表的空間,有天我接到當時當代館研究員鄭美雅的電話,問我有沒有興趣在那裡舉行個展,我答應後便作了些新作品,也整理自己2004至2008年來比較完整的作品,並將之歸納成為一個展覽,總共展出七件作品,其中有兩件是新作,但也有從未曝光的舊作。在當時,當代館同時展出的主題展是張晴策畫的?果凍時代?,我記得當時這次個展也被拿來做所謂的兩岸年輕世代創作的對照。

陳:〈在記憶中〉這件作品獲選為台北獎,某種程度上標幟著個人風格的成形與在當代藝術社群中獲得的肯定;請你談一下創作這件作品的過程和想法。
林:〈在記憶中〉這件作品,是在2007底至2008年初的環島旅行中拍到的,當時我開著車且載著腳架器材,從桃園逆時鐘出發,計畫性地沿著海岸線前進,那時候單純地想拍攝這個環繞著台灣的海,並將之串成一件可能的影像作品。

一路上,我很隨機地拍,幾乎喜歡就拍,而〈在記憶中〉這件作品的影像其實本來是要串起來的其中一個段落。印象中那是在雲林跟嘉義交界處的河堤,當時原本在拍其他的東西,突然看到遠方有東西在飄在海面上,覺得很好奇靠近一看原來是漁網飄著,好像被風拉在半空中。當下覺得很有趣,就把鏡頭轉過去拍,但鏡頭轉過去時漁網又沉到水裡面,過了好久才又拍到漁網飄浮的影像,總共拍攝了一個多小時。
我覺得這樣的影像很特別,因為一般來說漁網應是在水底下,不會飄在半空中,所以後來後製時就想用影像還原在漁網在水裡的運動,於是將影像翻轉180度,看起來就像在水裡面漂。

陳:除上下翻轉,影像有做什麼處理嗎?拍了一個多小時是否有刪減、濃縮?此外,透過這樣的影像你想談論什麼,或是表達什麼樣的感覺?
林:除了翻轉,我也將色調調整成接近在海底下的顏色,不過這類的後製並沒有做太多,影片有刪減、濃縮與重新連接重疊,修剪成大概是7分鐘的循環錄影。我想有趣就是呈現那運動的方式,我們通常不知道漁網在水裡是如何運動,而我提供的影像就是水底下運動的狀態的想像,甚至是種杜撰。對我來說,這樣影像其實還蠻有現實與非現實空間轉換的感覺。

陳:有些年輕藝術家得台北獎後會可能有一種"卡住"的壓力。對你來說,得獎後有什麼轉折嗎?如果這意味著個人創作體系的成形,以及創作態度的建立,也請進一步談談你對創作的看法。
林:其實關於影像,我一直在尋求某種轉換的可能,即想要多嘗試影像的可能性。面對創作,我都是以一種比較冷的態度處理影像,盡量採取不用太過主觀介入影像的態度。以前我常覺得影像裡的東西跟你現實面對的事情就是不一樣,創作時其實腦中會有很多理想的畫面,但面對影像時又常讓我想像起別的東西。對我來講,處理影像需要某些手段去刻意操作,而這是為了讓影像更有力量去說服人家。但必須要自己有所感觸才有可能有所切換,不然沒辦法自己說服自己。

我必須說實話,上了研究所之後還沒得台北獎之前,創作的狀態並沒有很好,甚至到現在我都還沒有調適得很好,你也注意到這次在伊通的個展可能跟以前差很多,以我爸為主角,這可能是一直到最近才出現的新的可能跟突破。

陳:我注意到微觀與詩意這類的形容經常出現在對你作品的評論中,你怎麼看?
林:某種程度上我同意。但在當下回頭檢視隨機取得的影像,或我挑的哪些影像是其實並沒有刻意營造詩意的感覺,整個過程其實就是很隨機的。我的作品數量不多,經常一整年沒有幾件作品,有時兩三件,甚至一年只有一件。

延續上一個問題,其實到後來我拍得有些麻痺,因為想從這些隨機取得的日常影像找到特殊性,跟主動設計想要拍攝的題材相比相對來講是比較困難的。我的意思是,從日常或很隨機拍攝的影像去傳達我想要談論的東西是很有挑戰性的。我逐漸發現去發掘此種影像的魅力其實難度愈來愈高,因為有可能一年下來拍了那麼多影像但找不到你想要的,但在影像的時代不可避免會接觸大量別人創作的影像,可說是幾乎面臨別人的影像與自己拍攝的影像的雙重麻痺,很容易模糊創作的焦點跟重心。

陳:所以這次在伊通的個展,你的風格有很大的轉折,要不要談一下這樣的轉變。
林:這是自2010年開始,我開始想要嘗試自己"做影像",有一天看到這兩年拍了些廣告的父親的影像出現在電視上,突然發現父親的影像此時是出現在大眾面前,父親的影像被一個更大眾的媒體宣傳與操作,這對一直專注影像創作的我來說,看見很大的落差與對比,並且難以從自己也在做影像這件事情切割開來。
於是我設法從中展開連結,想藉由我爸拍的這些廣告開啟對話的可能,儘管到目前為止這樣的連結不見得那麼清楚,我自己也還在整理。

陳:這種有故事、有場景調度、鏡頭推移的影像敘事,應該是你的第一次嘗試?
林:這次的影像創作,主角是我爸,這種有場景也有敘事的影像確實是我第一次作,其實挑戰還蠻大的,在展覽前一刻我自己腦袋還在轉,有許多片段還是自己還是想再修,其實有點緊張。
此外這次應該不會只是嘗試而已。不過重點是這類型的拍法要有點經費。就像這次就是想做一件作品跟我爸對話,這種拍攝手法很不同自己以前的方式。我不會說這是全面性的轉向,對我來講,影像創作已很難不朝多元面向嘗試,必須接受很多刺激,像是機器愈來愈好是種刺激,youtube上大量有趣奇怪的影片也是刺激;總而言之還是想把自己放開,多碰一些觸角,多轉換一些語言的可能,要不然原本那條道路真的太有挑戰,而這也是增強自己更大能耐的途徑。

陳:最後,我對你的影像創作工具有點興趣,你都用什麼樣的攝影機工作?從大三開始創作至今,你的攝影機器有沒有什麼演進史?
林:到現在為止用過三台攝影機,從最早SONY的DV攝影機,使用DV帶的那種,到現在換硬碟式。到2011年之前我都是買小型的攝影機,因為要能攜帶方便是很重要的,也因此我的影像作品的品質有時無法太精細,但我就是不想那樣,我比較要求可以隨身攜帶,可以迅速地拍到想拍的東西。

這次的新作品,我父親成了明星,我也例外去租機器掛鏡頭拍,也有收音,但沒有使用,某些橋段就是必須沒有聲音,因為不想弄得像有對白的偶像劇。影片拍得很片段,就像一個廣告的印象,想要像在看廣告,但又不能像廣告,就很簡短就一個情緒的過去,但整個還是有點敘事。

(Date: 2012/02/11)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