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能・阿奇
Vernon Ah Kee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網站連結 link


種族與認同問題的混血—分化/合作 - iaart at IT Park 溫能.阿奇與拉爾斯.科樸索雙人展
文 / 吳嘉瑄

「分化/合作」計畫來自於兩個不同國家、文化、種族與生活歷練的藝術家的想法,一個是阿奇(Vernon Ah Kee),住在布里斯本定居的澳洲原住民藝術家,另一個是科樸索(Lars Koepsel),定居於慕尼黑的德國藝術家,並且還是一位台灣女婿。這個想法起源自十年前科樸索在澳洲認識了阿奇,看到了澳洲嚴重的種族歧視問題,身為白人、在此之前從未意識此問題的科樸索,回到德國也開始反省自身國家內於生活中難以察覺、但其實是深沉而巨大的種族認同問題:歧視外來者,例如一些白人認為,外來(種族)移民會分食掉社會福利、獎學金與工作機會等,會「危害」白人的生存。由此,兩人想法有了交集,開始合作提出創作計畫,並於2009年成立了「iaart」 ——國際藝術家反抗種族主義團體(international artists against racism team),希冀透過兩人合作藝術計畫的途徑,進一步去凝聚更多藝術家發聲的力量,來對抗此複雜糾纏的嚴峻現實。

藝術家自己擔綱主角、華麗色彩、潮流打扮與近似於消費性影像的視覺效果,是科樸索與阿奇在回應種族主義議題時,於內容呈現上所採取的軟性策略,「我們想把沉重、嚴肅、悲情的對質成分去除,改以幽默的形式呈現,將自己塑造成另類英雄的形象,以此來對抗另一類自以為是的『英雄』(種族主義者),」科樸索解釋;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科樸索與阿奇的作品也藉由圖像學方式,來陳述他們對於種族主義的觀察與看法——他們使用了許多關於種族主義者的象徵符號或文字,像是刻意大量出現、用以暗示種族主義者藉以歧視之種族觀點的德國與澳洲南十字星標誌的國旗、H8(hate)、MAX(maxim)、CI(Christian identity)等新納粹符號,要求觀者去進一步深入這些符號背後所代表的歷史、文化意涵。例如模擬西方宗教祭壇畫三位一體形式的〈Tryptichon〉,右方的圖寫著「100%」,象徵了純種白種人意義;中間對照著阿奇自己的創作,寫著「一直都是原住民」(aboriginal all the time);左方則是「14個字」——此來自於一段闡述新納粹主義者信念的文字:「我們必須確保我們種族的存在,以及白人孩童的未來」(we must secure the existence of our race and the future for white children)。

(刊登於藝外雜誌2010.09月號,第12期,p89)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