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有志
Hsiao Yu-Chih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庇護的回歸:關於幾件構築物的若干想法


文:吳秉聲/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 庇護:本初的追尋

建築史家約瑟夫.里克渥特(Joseph Rykwert)在其《亞當之家-建築史中關於原始棚屋的思考》(註1)一書中給了我們一個有意思的結論:人類對於所謂「原始房屋」的追尋其實是建築文化變動前進的關鍵力量。里克渥特在書中引了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的想法:「原始人…選擇了一塊空地,砍倒四周樹林。他弄平地面,開出一條小路,通到溪流或剛剛離開的部落。……他的帳棚的柱子構成方形、六邊形或八邊形;圍欄形成四邊形,…。」另外,著名的建築史家兼神父安東尼.洛吉耶( Marc-Antoine Laugier)對於原始棚屋說道:「在原始棚屋中,沒有拱圈、拱廊、基座、閣樓、門甚至窗。只有柱(columns)、檐部(entablature)和山牆(pediments)才是棚屋以及所有建築最本質的部分。」(註2)其實,前述所有的論辯都在追憶一種最原始的建築本質,亦即人類對於「庇護」(sheltering)的基本渴求。

只是這樣的清晰構築在建築發展的歷程中逐漸被隱藏,幾近乎沒到了樣式或裝飾的意識型態背後,久了大家就習慣了或說耽溺於皮層的表現。特別是鋼筋混凝土材料的誤用或濫用在後現代的情境裡找到若干的正當性。然而,省思總在事物到了極端後自然而生。晚近,無論是世界到亞洲甚至台灣,對於建築構成本質的思考與實踐力量逐漸強大。從台灣的建築發展來看,若說50-60年代是國家執政意志與權力貫徹下的「民族式樣」蓬勃的時代,對照的是東西方冷戰對峙的世界情勢;70-80年代是商業與鄉土建築運動興起,聯繫到的是國際經濟與後現代主義快速蔓延的現象;90-到2000年代,在政治、經濟與文化劇烈變動下,台灣新一代建築專業者開始嶄露頭角,建築設計的論述與實踐因此呈現新貌,此時島國面臨的是世界文化與經濟重心開始向亞洲傾斜的新局面;千禧年以來,越來越多傑出的年輕專業者投入重思建築的專業倫理,開始重回建築作為庇護所的一種原初構成的根本探尋,如實的構築重新建築專業的核心地位。

具體的例子可以從2010年《開天窗--不在場的建築》、《完美的對稱-吳寬瀛個展》以及《實構築ing》等展中所出現的幾件作品來觀察。同時間,場外轟轟然的是氣候變遷下,對永續生態環境熱切討論如中國殲20隱形戰機呼嘯而過所遺存的聲響,喧嚷紛雜。

■ 剛強:柔韌的交織

蕭有志的「大搖籃IV」是實踐大學《2010 第一屆建築實驗雙年展:天窗--不在場的建築》八位藝術家的作品之一(簡稱「蕭作」)。此作品以「大量交織(mega weaving)」作為主要回應《從搖籃到搖籃》(註3)此書中所謂循環永續、生生不息的概念。該書中提到:「只要所有事物的設計,都依循「從搖籃到搖籃」概念,而不是一生產出來,就走向墳墓!第一次工業革命時,大自然的資源一經開採,就注定了一條直線的「從搖籃到墳墓」之路。…而如今,搖籃到搖籃的設計觀點,為我們帶來第二次工業革命」,要從「搖籃持續走向搖籃」。

在生生不息的循環概念下,實體上,蕭作以竹為材,編為法,造就出交織穿越的面,形成虛體之空。此時的「庇護」似乎不像是洛吉耶所言的由柱、檐部和山牆所構成的原始棚屋,反倒比較趨向森佩爾(Semper)在其《風格》(Der Stil)一書中對人造物品分類中的概念:「可塑的、結實的、抗撕扯的、最穩定的」的「編織」概念。此種「編織」與「建築」在森佩爾看來仍舊有其普世同質性,「當人們用手砌成第一道牆、第一道空間的垂直分隔的時候,吾等樂於認同此屏障,這個由樹幹和枝條編織成的籬笆。製成這個籬笆所需要的技術,是由大自然傳達給人的」(註4)又因其交織而曲面生隙,風、光得以通透流轉,時間開始運行,偌大的籃似乎隨著音樂輕輕擺動起來。


更積極地,蕭有志的「大搖籃」冀望成為一種從實質環境到社會網絡建構的更廣泛思考載體。不僅僅是構成的議題,更衍生到環境與文化等層面,強調多樣性,關注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合作與互動。更甚者是企望達成里克渥特所言,並非僅是遮風避雨之處,而是以「天堂樂園為平面」,以人為中心的「靈魂之屋」(house for the soul)。

於是乎,體不動,心卻搖,柔韌生剛強,一種庇護的類型焉然而成。

■ 韻律:玩美的構築

吳寬瀛的《完美的對稱》展出了小木條、益智組合積木、樂高玩具(OK積木)、有秩序的糾纏、立體幾何、平面幾何、椅子設計(幾何的運用)等共25組大型結構藝術作品(簡稱「吳作」)。他認為:「積木不只是幼兒學習創造力的工具,每一個積木原件的組成,其實包含了各種公式結構,一般人不會去探求原型背後存在的原理價值。」並且以「玩」作為介入構件搭接的精神,強調是「一種主動且是一種高層次的學習,它不只是兒戲。」(註5)
從吳作以規律有秩序的木構件所組成如連續拱頂般的結構物來看,此種「玩」的確不似恣意而行的遊戲,倒是一種理性的安排:從一組具簡單幾何規則出發,在接頭處「線對線」且「穿越」的方式,重複形成一豐富的連續曲面。(圖2)如同義大利哲學暨藝評家阿爾加羅提(Algarotti)所認為的建築必須從「更普遍的事物,人眼看不到的事物上擷取模仿體系。...儘管和其他藝術有所不同,建築的完美卻和它們一樣,那就是她的生產必須多樣而統一。」在他看來,木構建築是唯一理性的建築形式。(註6)

洪育成的「雅歌」(簡稱「洪作」)是 2010年《實構築ing》展中木構建築戶外展區的作品。雅歌取自舊約聖經詩歌智慧書第五卷的書中的首句:「所羅門的歌,是歌中的雅歌。」在洪作的設計說明表明了「雅歌」是設計此草地上的構造物(folly)時所印入腦海的:「我希望這件戶外作品給人帶來歡樂與驚喜。走在廊道之中,要如同在戀愛中的人,步伐起伏如舞,心情忽上忽下。光線透過格柵灑入波浪般的廊道,明暗多變,不可捉摸;雖不甚明確,但卻又滿心期盼的被吸引著往前直走,一路上歡暢喜樂。」(註7)相較於吳作的「完美對稱」,洪育成的「雅歌」似乎希望在理性的構成上多帶點意外之喜的愉悅。

配置上看,是一帳棚式的圓錐體與長形廊道的連結,始於廊道,終於帳幕。自長廊轉進帳幕中,傾斜地面難立宜躺臥。若躺臥仰天,因錐頂圓洞則可見雲彩藍天(運氣好),或是烏幕細雨落下(運氣也不能說不好);構成上看,構造物是利用規格化的木材(2x),藉不同的組構方式,塑造出線性的廊道及一圓錐狀的帳幕。線性的廊道是由側牆與頂蓋﹝2x4﹞及地板﹝2x6﹞,以格柵方式組成。藉由每一組格柵框架的長度變化,形成波浪狀的空間。圓錐狀的帳幕則是由2-2x6的木材環繞組成的,藉由粉紅彩帶的編織,使「這個帳幕外形如同一件新娘的晚禮服」立於基地上。只不過這裡是美麗輕柔的穿越,而非「大量交織」(mega weaving)。乏味一點來看,這可似維奧萊-勒-杜克(Viollet-le-Duc)所說伊波哥斯(Epergos)的圓形棚屋,一種原始的庇護所。(註8)
相較於蕭有志的柔生剛,吳寬瀛的「完美的對稱」與洪育成的「雅歌」以規則生產多重,多樣卻統一,將直線組成曲面。於是乎,雖剛卻柔,另一種庇護的樣貌亦顯。

■ 回歸:交織出一首完美的歌

從蕭有志的「大搖籃」到吳寬瀛的「完美的對稱」以及洪育成的「雅歌」,開展出了不同的庇護型態:異的是材料與組法,同的是如實本質的構成。這豈不是對失憶已久原始棚屋樣態的重新逼近?引用羅時瑋於〈2010實構築ing展覽宣言〉所言,「實構築」這三個字代表「如實+系統+建造」,亦即「如實地有系統的建造」。 所有與房子相關聯的各種材料、構件、設備等,都必須如實地-如其所是地、實實在在地-按照各自系統特質來被建造起來。 所有的意識形態、各種主義、行銷措詞都必須讓開,構築成為核心主角。」(註9)當一切雜訊都讓路,剩下的是身體與心靈對於「庇護」所需的原初構成。到底是「線對線」、「線對點」,抑或是「點對點」的「搭接/穿越/平行/垂直」等關係都必須清楚交代,含糊不得。

過去,原始棚屋的企圖是「生存」庇護的解決,而當下的構築是「生活」庇護的思索。這背後開散與勾連出的不僅是專業者與使用者的溝通、專業者與公部門的適應等專業分工的議題,更是社會文化變遷下「人-建築/構築物-環境」三者間互動的再思考。在這裡,「建築/構築物」是載體,「人」是感知的主體,藉遊移其中盡力追尋想像中的「環境」樂園。或許因此更可以理解里克渥特所言:「在當前對我們麼建造以及為誰建造的重新思考中,我認為原始棚屋將保持其正當性,繼續提醒我們所有為人而建的建造物,就是建築,其原初及本質的意義。」(註10)
於是乎,追尋得本初,柔韌生剛強,韻律以玩美,為一種庇護的真實回歸。

-----------
註1:英文原書為著名建築史學家Joseph Rykwert所著 On Adam’s House in Paradise: The Idea of the Primitive Hut in Architectural History.(1981)。本文參考中文譯本《亞當之家-建築史中關於原始棚屋的思考》,約瑟夫.里克渥特著,李保譯,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年出版。
註2:同上,頁50。
註3:《從搖籃到搖籃 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威廉.麥唐諾及麥克.布朗嘉著,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譯,野人文化出版社,2008年出版。
註4:同註1,頁35-36。
註5: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67504(中央社2010/09/24)
註6:同註1,頁69。
註7: http://forgemind.net/2010TB/outdoor_wood.html(洪育成/雅歌設計說明)
註8:伊波哥斯(Epergos)「盡力拉住其中一棵(樹),用他的身體重量把它壓彎,然後用一段彎曲的樹棍把另一棵樹頂拉下。他把兩棵樹的樹之併在一起,用草芯綁起來。」他教他們怎樣把這些小樹編紮成圓形小屋。同註1,頁46。
註9:http://forgemind.net/2010TB/about.html(羅時瑋/2010實構築ing展覽宣言)
註10:同註1,頁198。

(TA台灣建築報導雜誌 2011年3月,186期)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