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采柔
Joyce Ho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真真
文 / 袁廣鳴

很喜歡北美館策展人余思穎策的展覽,包括之前的「玩古喻今」及本次的「真真─當代超常經驗展」,在一片大同小異的展覽裡顯得其獨特的巧思,尤其邀請了河床劇團的作品在此展覽裡更顯得策展人的創意,而相對的河床劇團在此展覽裡也是最呼應主題的「真真」及「超常經驗」的作品之一。

跨領域藝術裡最天真的想法莫過於「專業A+專業B」然後期待新的藝術形式及概念,但事實上結果總是「A+ B= A and B」,A還是A,B依然是B,它只是被置放在一起,並未產生任何化學變化,而河床劇團在此展覽裡的作品則是一個跨領域藝術的一個不錯典範,它是結合空間的裝置藝術也是針對一人觀眾的表演,但它的裝置並不純粹(在當代藝術的語境裡),它的表演也不是一般鏡框式的劇場,因此在「既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的情況下,一種當代的超常經驗被帶出。身體處於不知何處的黑暗空間及表演者的身旁,時間在此往返的跳躍,何采柔的《四季》,最後的回眸既是離去也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

剛結束的APT7(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昆士蘭美術館,布里斯本,澳洲)中令我覺得最「新鮮」又「感動」的作者是日本的高嶺格Takamine Tadasu作品《Fukushima Esperanto》2012,是一件巨大的無人的劇場式裝置,內容關於作者自身的政治覺醒及消失的語言(Esperanto)的過程,高嶺格本身是Damp Type早期的演員,之後30幾歲之後去念IAMAS的新媒體藝術,非常像何采柔的繪畫及劇場的雙重背景,只不過高嶺格的此件作品並無表演,但一樣可以讓很多觀眾哭著出來,視覺性加上政治性的作品可以讓觀眾眼眶紅潤?還真的少數。

目前正在倫敦要上演的團體「Punchdrunk」,目前紅翻了團體,可惜台灣很少人知道(曾與MIT及日本Sony的遊戲公司合作),他們都在巨大的4,5層樓的倉庫進行觀眾身邊的表演,每一層電梯出來就是一個如電影場景或當代大型的裝置藝術,最有名的劇碼為「浮士德」,所以許多樓層就成「真真」的隱喻,與何采柔的《四季》完全相反,他們的觀眾要帶像威尼斯或歐洲古典時期的面具,表演者反而沒帶,河床劇團巧妙的避開了上述2個團體,並建立了自己一種無法取代的風格,慶幸台灣有此極具創意的劇團。

5/18/2013 於 facebook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