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瀅如
Chen Yin-Ju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第八屆台北雙年展:現代怪獸/想像的死而復生
English
文 / 翁笑雨

2012台北雙年展“現代怪獸/想像的死而復生”是近年國際大型展覽中又一個重審現代性的展覽。展覽略顯繞口(尤其是中譯文)的標題源自台灣學者王德威2004年出版的著作《歷史與怪獸》。在本書中,王探討了歷史暴力與文學書寫的深遠關係,通過引用比較一系列西方學者關於極權暴力和現代性的論述,從中國文化內部尋找到相對應的綜合性意象:檮杌。在德國策展人安森‧法蘭克看來,這種通過用凶獸檮杌來比喻“人類無法駕馭的歷史”和“歷史基本原理盲點”的主張不僅可以解讀中國的現代史,也能擴展到文學和史學及中國經驗之外更廣的範圍中,一種關於現代性的共通經驗。檮杌所具有的“意象性”則為這種探討提供了關鍵的切入口,是題目中“怪獸”和“想像”的連接點。

通過借喻檮杌的“意象性”,策展人通過展覽對“想像”和“虛構”提出了互相交織的意義關係。首先,這種怪獸性表現為現代性進程中的系統性暴力,包括戰爭、殖民、剝削等。 “想像”和“虛構”在此可等同為欺騙、蒙蔽和非理性。這些暴力的產生又與現代性所許下的啟蒙的、進步的、富足的、一種“想像”的遠大前程和其無力實現承諾之間的矛盾息息相關。展覽中最為直白的表達這一層關係的是位於展場一樓的《歷史與怪獸博物館》(由法蘭克和洪子健共同策劃)。這是展覽中的“微型博物館”之一,通過陳列大量文獻和歷史物件,從諸多方面表現恐怖行動作為不同政權鞏固其統治的暴力機制,如何在所謂理性的幌子下橫行過市:比如日本二戰時的生物武器研究是如何通過醫藥科學的偽裝來為恐怖活動進行服務的。藝術家在這部分的介入具有很強的道德性傾向,藝術表現手段顯得次要,重點在於通過視覺研究的方法來梳理歷史。葉凡‧吉亞尼謙和安吉拉‧瑞奇‧魯奇創作的五屏錄像裝置《有關二十世紀的三聯畫》(2002-08年)由“受傷的身體”、“給戰敗者”和“恐怖主義”三個部分組成,通過圖像拼接、並置來揭示戰爭機器的血腥與殘酷。 “受傷的身體”直接呈現腦部手術特寫的錄像資料,手術刀切開傷者腦部皮膚,鮮血噴射的畫面赤裸裸地如子彈般攝入觀者的身體和靈魂。而“給戰敗者”則將表現美國戰後消費主義經濟下富足生活的典型符號與對立面進行了終極式的對比:面對年輕白人女子在廚房中悠然烹飪與在飢荒中民不聊生的悲涼人群的圖像關係中,觀者開始對自身的存在產生質疑。

與通常明亮的展廳不同,整個雙年展現場的照明和燈光有意識地被調暗,形成一種可怖鬼魅的氣氛。這種幽暗的氛圍不僅是為了渲染展覽所探索的歷史和現代性的黑暗面,它實際上更構成了一種靈異的氣場,從而給“想像”和“虛構”帶來了其在展覽中更為重要的一層關係,即“所有可能不見容於理性和現實原則的”同時也是被現代性極力反對的事物,比如信仰、迷信、靈魂、轉世、動物有靈論等等。展覽主張由這些概念來重申現代性,或許通過這樣的想像,我們才能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為當代的危機提供線索,這便是想像復生的重要意義,也指向了展覽最終詩意的、樂觀的姿態。由安其拉‧梅利托波羅斯和毛利茲歐‧拉札雷托拍攝的紀錄片《裝配》(2011-12年)給予了提示。通過與法國精神治療師、政治運動人士和哲學家菲利克斯‧瓜塔里的合作,兩位藝術家記錄了他前往巴西和日本研究的過程。瓜塔里對泛靈論(Animism)有極大的興趣,積極尋求“西方實體論中分隔自然與萬物、文化及符號、個體及集體以外的論點”。實際上,泛靈論也是策展人法蘭克長期研究的話題。他曾策劃同名的展覽,先後於2010年至2012年間在五個不同機構展出且編輯出版了同名著作。通過聯合展出藝術作品和文獻資料,展覽“泛靈論”挑戰現代文化將其認作為一種原始的、非科學性信仰的普遍概念,指出這種理解的狹隘性。通過重新尋找被現代性生硬劃分的二元論概念(有生命的與無生命的、主觀的與客觀的、虛構的與現實的)之間的關係,展覽試圖提出替代現代性的可能。法蘭克在“泛靈論”中提出的一系列問題便為這屆雙年展植下了種子。

這種注入了泛靈論的“想像”更是與展覽的亞洲語境碰撞出了火花。一方面,展覽對神話學、靈魂等與東方文化息息相關的主題闡釋,由於其提出的與替代性現代性(alternative modernity)之間錯綜的關係,而不再流於所謂東方主義情調的陳詞濫調中;另一方面策展人對參展藝術家的選擇與充斥國際展覽中的“紅人名單”拉開了差距,他們的創作展現出靈動和感性的特質,與當下高度程序化、觀念化、學究式的藝術創作模式形成強烈對比。一些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尤其值得一提。通過與心理分析師和文化理論家里昂‧坦合作,印尼裔瑞典藝術家弗蘭妮‧侯柏格在作品《倒退三角廣場》(2012年)中探索了台灣原住民的傳統治療法、道教儀式和西方精神治療之間的關係,從而尋覓多種跨界的方式,這裡的“界”不僅是生死之界,也是各種被打破的社會文化關係的邊界。台灣藝術家陳瀅如的錄像裝置《公登世界大同之境》(2012年)受到漢娜‧阿倫特太空探險分析的影響,通過並置太空圖像、呈現戰爭、強權的歷史文獻照片,動畫模擬星象移動等手段,對蔣介石的星座進行剖析,表現了歷史的宿命性和非邏輯性。

最後,雙年展框架中安插的六個“微型博物館”在意圖上給觀者留下了問號,策展人也未在展覽陳述作出任何解釋。或許博物館這個事物本身也是現代性所生產的怪獸之一,在其模式多次被宣稱死亡之後,如何積極探索其文化上創新的可能性,使其重生並充滿活力,也是本次雙年展並未挑明的隱喻之一吧。

原文出處:藝術界2013.2月號
http://leapleapleap.com/2013/03/第八届台北双年展:现代怪兽/想象的死而复生/?lang=zh-hans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