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喬彥
Hsu Chiao-Yen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網站連結 link


關於空間與地方:談許喬彥的「廓」個展
文 / 吳嘉瑄

觀察就是滲透和增添。或者說就是虛構。為了能夠和你相似,你就必須用目光不斷地虛構你自己,凡是經過虛構的東西,也是變成了真實的東西。
——藍茨(Siegfried Lenz,註1)

許喬彥在〈我的房間〉與〈塑室〉兩件作品中可以說是(線性)「素描」了兩個空間——現地製作的〈塑室〉以白色粉筆在整面塗黑的牆上描繪出一廚房,而〈我的房間〉則在四塊畫板拼起來的畫面上描繪三個壓縮至同一平面呈現的空間景象——書房、臥房與更衣間。「素描」這件事其實暗示了藝術家在這些空間中佔據了一觀察位置並且還予以記錄。如同許多文化地理學者所討論的,一個「地方」(place)之所以形成,與經驗空間者的「觀察」這件事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也就是這個觀察的動作,讓一個僅作為人生活基本座標/事實的「空間」(space)轉化為具有意義區位(也就是位置(location))的「地方」。經驗者在這樣對於一個空間的身體介入、經驗的過程之中,所觀察並累積起的是認知與視覺上一個對於物質性事物的位置標記,這個標記也多半黏附著經驗者自身對於這個特定空間的主觀認知與情感(註2)。可以說,「地方」即是被賦予意義的空間,其主要是人為了表現情感,而非表示位置與其功能之所在。這種主觀認知與情感必然沉澱為記憶,也就是某個特定的印象與感覺,這個特定印象指的就是「地方感」,人們經常會出現「我記得東西放在…」或者「那邊應該有…」的說法,原因便在此,這種印象(記憶)當然也並不保證必然會與現實空間中的事物相對應,分毫不差。從許喬彥在〈塑室〉中所指出的「某個我覺得應該就是會出現在哪的物件,於是我添加上去」的解釋可以看出,他對於這些地方的素描顯然並非是「如實地」,而是也摻雜不甚正確的特定印象;但也就是在這種並非如實地的、加入印象所及之虛構與增添的描繪過程中,藝術家不斷在其對於某地方的印象中加入新的「看似合理」的部分,對於某地方的認同反而更被突顯出,並且愈加牢固。

線性圖形無疑地是這個展覽中最主要的構成部分,這兩件作品畫面上除了素描的主體外,另外還有顯然並非是基於素描作用的幾何線條——在〈塑室〉中許喬彥以紙膠在包裹牆面的透明塑膠薄膜上填貼出與廚房剖面各處位置相對應的平面圖,而〈我的房間〉則是在畫面上畫出三個空間的壓縮層疊幾何圖示,於外再以透明塑膠薄膜包覆。這些幾何線條明顯地指向了關於平面設計圖的思考,平面設計圖最大的特點,便是將三度空間以線性圖形轉化到二度平面上,平面設計圖所處理的僅是一特定物理空間,它以最精簡、可被計算衡量的方式標記起與此一特定物理空間中各個位置與物質性事物相對應的部分。這種空間平面設計圖中所使用的指示方式,被許喬彥挪用並嵌入至〈塑室〉與〈我的房間〉之中與素描部分相疊合,在某個意義上,這兩件作品中所處理的空間皆有了不同層次的意義——就平面設計圖的線性圖形來說,空間是純然物理性的;就線性素描而言,空間具有意義,空間不再只是空間,它還是個地方。至此,可以看出許喬彥在作品中使用了「對照/並置」的視覺修辭方式來做強化,例如平面設計圖線條/具手感之擦拭或深淺不一之筆觸的素描線條、客觀/主觀、理性/感性以及空間/地方。同樣的修辭方式在另外三件作品中也看得到,兩件「斷層掃描-加的空間」系列在塑膠帆布上以一立方體攤開後的平面圖造型畫上台灣城鄉景觀中常見的鐵皮建材外觀,並將之部分剪下,以折疊至90度的直角造型鋪靠在展場的兩個角落;而〈標記〉則以數根高度幾近展場天花板的旗竿吊掛起〈斷層掃描-加的空間〉剪下剩餘的部分。部分/整體、軟/硬,即是這三件作品所呈現出的修辭內涵。

另外,〈塑室〉與〈我的房間〉中的塑膠薄膜是個頗為特殊的考量,它讓觀者更易察覺作品的「物性」,特別是那些空氣滲透後塑膠薄膜因而在畫面上形成鼓起或細微皺摺的表面,它擴張出空間,並且將這些空間變成作品的一部分。包裹或者覆蓋意味著「封存」的功能,但如果是這樣,薄薄一層的外膜顯然無法為作品帶來什麼完整的保護,因而使用薄膜毋寧說是一種象徵性意義的視覺修辭——封存對於某地方的印象。不過,或許這些鼓起或起皺摺的塑膠薄膜還可被視為一種顏料的替代物,在畫面上製造出實在的媒材肌理,由此抑制了圖像因為雙重的線性表現方式所帶來過於穿透且後退、失重的空間透視效果;換句話說,透過媒材物質上體積感的創造,讓作品不致過於傾斜至空間感那端。

進一步來看,許喬彥在「廓」一展中讓繪畫皆以空間裝置的形式呈現,這讓作品具有某種劇場布景式的展示意義——它們以同一方向面對走進畫廊的觀者,誘導觀者由它們陳列的方向去依序觀看它們,如果從最佳觀看位置推進來看,首先會是「斷層掃描-加的空間」系列與〈標記〉迎面而來,接著才是〈我的房間〉與〈塑室〉。先是空間外部,再來才轉進至空間內部;先是空間的意義,而後才轉變為地方。顯然地,在此又再一次看見「對照/並置」的修辭方式。而無論作品或者作品彼此之間,這個展覽都以一種多部合唱與輪唱的方式,不斷重複著關於空間與地方之間的層疊論辯。

廓—許喬彥個展
2.15~3.16 就在藝術空間
--------------------
註1:藍茨,許昌菊譯,《德語課》,遠流出版社,2007,頁380、538。
註2:請參考克瑞斯威爾(Tim Cresswell),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出版社,2006。

(藝外雜誌,54期,2014,3月)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