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人
Chang Li-Ren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網站連結 link


平行的真實 — 張立人〈異國魔法師〉中的身分與認同
文 / 莊偉慈

從動漫畫之中,我們常常能夠看見某一種社會角色的類型,或是一種族群的縮影。在過去的英雄角色中(如超人、蜘蛛人),英雄的背景設定總是與其現實生活中的角色有著相當大的反差。然而在真實的世界裡,平凡角色就是平凡的,他們沒有能力飛天遁地,更不是億萬富翁或不死金身。相對的,對於一般人來說,平凡、腐或者宅,是一種較之英雄更顯而易見的社會標籤。

藝術家張立人近日在北美館「真真:當代超常經驗」展覽中展出錄像作品〈異國魔法師〉,這件作品利用網路擷取的影片、電腦發聲唸出旁白,譜寫出對於「魔法師」這個身分的想像。在影片裡,以「在卅歲之前還保有童貞就能成為魔法師」為引子,展開一連串關於「魔法師」的敘事。整部影片以一種人類學的角度,彷彿田野調查般地抽絲剝繭,訴說魔法師的身世。影片從人類社會的形成為起點,提到無法進入主流社會的個體,是一種被城市文明遺棄的廢棄物或是次要的附屬品(無用之人),魔法師正是這種無法進入主流系統也不符合社會期待的族群。

而魔法師的故事,其實就是在翻轉宅男的形象。

張立人藉由神話的虛構,以類似紀錄片的手法,重新建構這類被貼上既定標籤的角色。觀看影片的過程,會不自覺地隨著旁白陷入關於魔法師的背景和角色敘事,特別是影片透過不同類型的紀錄片、影片剪接,以及擬真的法文旁白,都加深觀者對於魔法師形象的成型與立體感。這部影片在於替「宅男」這樣的角色重新翻轉出新的意涵,顛覆以往帶有嘲諷與貶抑的意義。

3
張立人 2011 異國魔法師 錄像
藝術家對於「宅男」這一詞的不以為然,以及在〈異國魔法師〉裡的呈現手法,不難看出他對於身分建構以及社會既定標籤的思考。關於在現代社會中個人特質與自我認同的形成,社會學家紀登斯指出,我們每個人所具有且持續實踐的個人經驗,實際上是依據可能的社會或資訊流而被反思性地組織起來。然而,「我究竟是什麼樣的人」這樣的問題,勢必也得隨著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決策而獲得解答,並且最終在自我認同的過程裡釋疑。「宅男」是外界所給予的標籤,「魔法師」一詞相對而言,則是個更能被影片中那些被主流社會排斥的個體所願意相信的一種身分。〈異國魔法師〉揭示出,所有的身分與認同,在當代的社會中無可避免地被建構,而建立自我認同的方式,即是從主流社會奪取話語權,改寫或翻轉既有的內容,重新書寫新系統與傳說。

這種對於主流社會與其價值的質疑,同時也顯現在張立人近兩年的創作。除了2011年在個展「新朋友—展他的寂寞」裡對於藝術家身分的質疑,其尚未拍完的動畫作品〈戰鬥之城〉,也可見到張立人如何探討著人與社會環境的生存鬥爭。

關於「藝術還能做些什麼」,仍是張立人在創作路途中懸而未決的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回溯張立人的創作軌跡,會發現至今仍持續進行的「救援計畫」,是他對於藝術的信念,也是一種藝術實踐。也許,透過「救援計畫」的實踐,張立人也能替藝術家建立不同的身分標籤,反轉出不同於世俗的既定角色。

(本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第455期,2013年4月號)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