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耿豪
Chang Geng-Hau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網站連結 link


日光域
文 / 蕭淑文

「豪華朗機工」比較像歌劇裡的合唱團,這裡沒有人扮演獨唱主角,彼此創作背景因其技術、專長產生異同,異同之間彼此交流、激盪、互補,甚至是較勁,看似相互抗衡,最終都可異中求同,從各自獨立發展到統合成形,這四人無人裝腔作勢而特別顯眼,僅僅彼此配合,綻放出莫逆的共鳴,共鳴屬於沉潛的內省,並非虛假的妥協,更毫無雕琢之痕。他們經常潛入彼此內在,從矛盾之中尋找調性,表現出一種外擴的溝通力。他們服應彼此,也領導彼此,齊心從內在唱和一首完整的合唱曲-《日光域》。

《日光域》的標題依創作者解釋是:「一個漂浮的場域。」「以混種概念執行創作,此作品結合活動與電子裝置,來完成操作空間光質感之作品《日光域》。」豪華朗機工這麼描述《日光域》。混種是一種實際操演,這其中涵蓋了藝術家的思維、作法,材料與工程技術。

所以,它象徵一種非個人的客觀意識,為了營造陰晴圓缺的天體萬象,用電腦程式發展出一種絕對規律、無法任意改變的光場運動。然而,就另一個層次來說,除了「光」的素材,《日光域》讓我們發現「聲音」的素材,將「看」與「聽」二種素材巧妙地組合,甚至帶有一種玩耍的意味,讓二種素材形成一種完整的感官統合。假如這件燈光裝置只是沒有情感傳達的科技,它是成功的。於是,征服我們的只是對科技的激賞。

《日光域》僅僅是尋求征服我們對科技的想望?豪華朗機工運作出一個共同思索、發想的創作計畫。處於全民科技的社會,回歸以「人」為本位的思維,大量募集舊燈具,達到一種「回收」的行動,這樣的行動牽涉記憶,屬於情感、物質儉樸的簡單生活模式,意味著執行一種集體記憶的儀式。被這種強烈情感所導引,「回收」出於一種救贖的良善意志,一種意識性的儀式本質,將「回收」詮釋為改善世界的形式。

因科技氾濫,各種「末世」理論抬頭的今日,「回收」行動也投射出一個烏托邦的想像。《日光域》具有強烈的烏托邦信仰。其舊物回收訊息,相對於瘋狂地、被迫性地使用科技產品,是關於人類對物質再生、利用,消抵世界變成受污染的、廢棄的、能源消耗殆盡的窘境。這樣的烏托邦信仰暗示著道德主義,提供我們如何適當或人性地使用科技。

《日光域》用光的演出創造出變體,作為一種奇觀形式。但作者的意圖顯然不單是追求視覺上的表現。用舊燈座排列成一個大圓球體,製造光源使用的是最新光電材料-LED燈泡,來具體化「環保」價值。環保價值是一種人道行動,它為了反擊或修補被損害的地球生態環境,科技材料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作品透露出一種樂觀主義,科技因人道使用,才是價值所在。

當然,科技有可能不當使用產生毀滅性災難。在人類史上,當代指涉技術的科學被視為最重要的整合者。它潛伏於日常生活中,我們仰賴它,對它充滿希望的幻想,但畢竟存在人類最深處的是緊張、無法簡化它存在的要求。科技隱喻創造,同時存在災難,甚至是普世性的毀壞或滅絕。

作品裡,電腦程式宰制光源變化,忽明、忽暗,夾雜著數位材料與環境音的聲響從四面入侵,經由光與聲音,讓我們進入這個刻意營造的空間-怪異、荒誕的異質空間-不論視覺、聽覺,不禁讓人想起科幻電影裡破壞和混亂前的寧靜,毀滅場景依著美學意圖而建構。

《日光域》透露出一種「未決」或「不確定」感,比較像是一則現代寓言。它大量使用現實擴張了對科技、環境、人道的想像,從我們所經歷的事物的本質,接受一種普世共存的幻想;透過這個幻想,我們集體想望未來美好世界的歡愉。然而,一種寧靜的毀滅美學也潛藏其中。

對於觀眾,《日光域》不是光看、光聽一個燈光、聲音裝置作品,是整個作品思維的體驗。捨棄科技藝術的炫技表現,豪華朗機工從人文和科技二種觀點切入,不流於道德勸說的窠臼,卻提供一種更大範疇的科技倫理。在這裡,科技取決於人道思維,看似冷酷的光球體,背後隱藏著人為操作;在精神上,這是回應人類意志,以矛盾的觀點來省思和檢視科技的發展和使用。

確切地說,《日光域》是藝術征服科技所建造的微型世界。其中心思想是藝術可以激發人類情感,讓它變成一種讓人愉悅、想望、沉潛、反思的介質。而科技只是協助藝術在技術上有所突破。這是一種對藝術的熱情承諾,和一種對新風格和新材料的熱切追尋和提問。新世代創作者不侷限於重複上世代藝術家們已經做過的冒險,他們奮起實踐新風格和新材料。這些實踐就是當代藝術跨越學科、領域、做法、想法,藉由種種差異,產生一種「混種」的藝術形式,它是一種新風格的呈現。

《日光域》宛如一首四重奏,那種令人難以置信的複音創作,高亢、激昂、低吟、沉靜,作品的風格稱不上富麗華貴,但也有一種謎樣的味道,一種刻意安排,讓人不自覺地向著光源盡頭,想要挖也挖不到裡面有什麼秘密的荒誕。充滿科技、自然的電子原聲搭配環境聲響,與燈光發展出一種詭譎、無限重複的對位法,用類複音結構撐起變形的音列。「豪華朗機工」勾勒出來的混種藝術輪廓,體現藝術和科技共同演出來回應、反芻普世性-無論是思想或當代藝術領域-「可能的變異」。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