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皇珍
Tang Huang-Chen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著作出版 Publications
網站連結 link


報不到的旅行
文 / 湯皇珍

在展覽開幕前的午後﹐在326遊行尚未開步走的升溫時刻﹐我在台北的丹提咖啡終於有一點空閒機會小坐﹐回憶這次「我去旅行五—2005台灣篇」。

經過一個星期的準備。前兩天剪輯到要嘔吐﹐是不是伴在電視旁邊太久的緣故﹐要不就是拍攝時晃動得厲害﹐我一邊指揮一邊說一邊錄像﹐影像中都是我的聲音。後三天則進入伊通公園佈展。這個場地我已經用到第五次個展﹐數十年來眼睜睜看它愈來愈沒有力氣﹐沒有人應該負責使它變成一個畫廊「該有的狀態」﹐台灣當代空間的生態是依然困窘。除了性急的作者—如我﹐必須口出穢言拼命咒罵﹐直到伊通打開門來伸出手來。

1月17日﹐我把工作表擬出交與阿梁、Irene﹔那時嶠已經確認我在「伊通公園」的展出檔期﹐初認識我的Irene強調一切必須精確﹐放入流程她好安排﹐3月26 日的今天拿出工作表檢視﹐我可以說完全照表操課﹐一點也沒有誤失—徵求旅行者﹐發佈作品流程的記者會﹐隨著作品三階段的三度新聞稿﹐邀請卡製作﹐行前討論會﹐行前通知﹐兩次旅行的執行。這過程才是作品﹐也是該報導為「展覽的內容」﹐然而﹐除了令人敬佩的旅行同伴任憑再冷再下雨仍然全員到齊使我動容不已之外﹐媒體傳播的曝光率卻是全軍覆沒結結實實報了一記「零」。

「我去旅行五」是我第五件以「我去旅行」為標題的作品。那個被誤解的「Ⅴ」其實是羅馬數字「五 」。「我去旅行」是一個寓言﹐這個世紀的人將被號稱是一種最會旅行的動物﹐憑著工程師發明的法力符碼﹐我們將征服全世界與全世界接壤﹐只要我們每個人都使用這些符法﹐都認得它們的話語﹐那麼旅行就是輕而易舉的公式。沒有不能轉折的介面也沒有不能飛躍的距離﹐而我們人類因旅行而獲致世界大同的理想溝通境界﹐我們將無所不知無所隱藏﹐「你的心意我都懂」。這是我的旅行寓言。從1999年以來四件以「我去旅行」為標題的作品﹐終於來到這件﹐名符其實的一趟旅行﹐搭著交通工具移動的這種旅行。

「我去旅行五」是為了重新復現一張多年前一群人曾經在海邊發生的風景照片﹐所以故意必須邀集一群人再來一趟旅行。我相信許多人﹐包括我在內﹐在你的生命中已經旅行許多地方﹐到過許多景點﹐而這一次﹐居然有一個夢幻導遊﹐「導」你進入另一群人曾經發生的旅遊。為什麼這麼好玩﹐為什麼值得報一報?有人說 :「從出生到死亡﹐人生本就是『套好招的一次旅行』。」所以歡喜來體驗一下套招﹐何妨進入一趟「他人的旅行」。我說過這第五次﹐我將來一趟搭著交通工具移動的這種旅行。執行這一趟又真既假的旅行﹐這回需要真實的時間與身體的位移過程﹐展覽做不到﹐媒體也沒有那麼長的篇幅﹐於是「我去旅行五」就如此當然的溢出了展覽與報導。就像3 月12日那截往宜蘭的2723電車實在太短了﹐我們正好站在火車載不到的月台上﹐於是全部人緊張的向那頭奔去總算上了火車。剛坐定不久﹐有人即謠傳攝影師沒趕上車﹐我當下出了一身冷汗﹔「我去旅行五」無法重來﹐因為它攪入一個真實的生命時間過程﹐它是一趟「故意發生的意外事件」﹐沒有意外事件是可以預演的。的確﹐行動藝術家—亞倫卡布羅(Allan KAPROW)曾洋洋灑灑寫過一冊論文集說的就是「藝術與生活的模糊分際」﹐「我去旅行五」踩上了這個微妙的分際線﹐溢出了展覽與媒體的容積。

「用你的生命時間,帶著你的身體親臨,一次故意的相遇」這就是「我去旅行五」的作品媒材。至於「作品的場所之一」,可填上「大里」二字,台灣北迴線上接近宜蘭的一個小站,是我翻閱旅遊書找出來的。旅行的同伴除了鳳蓮之外沒人去過,所以我們大伙兒決定前往。

大里海邊,旅遊書如此描述—「步行穿過車站旁左邊地下道,走過臨海多雨的老屋巷弄,爬下一段石階,就接近佈有岩石的海邊。」這段文字可以說書寫得很貼切真實。必須附註的是—「大里天公廟以及旅遊中心皆位於火車站右方數公尺的對岸。」12日那天冒著冷風苦雨,一行大、小人溼透了腳,加上急馳如飛的重型連結車拋下危險的勁風與狂水;「我去旅行五」的導遊在此強烈建議:「天氣不好可捨棄步行參訪天公廟的行程,尤其有小孩同行之際。」

2005年3 月12 日與19日,我們前往台灣北海岸的大里拍攝那「一張難忘的明信片」;2003年 7月25日,另一群我們(除了導遊外全是韓國人)前往漢城西南外的安眠島拍攝那「一張難忘的明信片」。這張曾經深刻留在我記憶中的照片,就如同每一張傑出的照片一樣廣為台灣人所知,因為照片中有台灣典型的海邊風景做背景,當然可以順理成章的被認知為「是一張風景照片」,一如許多旅人在世界各地的觀光小舖展示架上瀏覽的明信片內容一樣精采。奇怪的是為什麼我會記得「這一張風景明信片」而不是「另一張風景明信片」呢?法國的攝影哲人—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曾提起照片為什麼讓人難忘,除了那股「已經逝去的瞬間」揪心的對照生命亦如斯,昇起無盡感傷之外,照片中有意出言外的訊號他名為「刺點」,也是造成記憶深植的緣由。

「我去旅行五」這「一張風景明信片」的原型的確是張有名的照片,挑明說,看過這張照片的人除了我還有不少藝術家有感應,曾拿它來大做過文章,這影像有一天也該當成為國家觀光小舖展示架上瀏覽的風景明信片才對。對我們這些旅行人來說,的確也是去完成一張身歷其境的風景明信片不是嗎?總之,這張原初照片中有三個對我而言的刺點—為什麼這群人中有人在把玩猴子?為什麼有人會抱著小孩到冬天的海邊?為什麼穿著拖鞋漫不在乎的一群漂泊客模樣的人會像儀式般站好讓攝影師從容按下快門?

2002年中我開始構思這個計畫,從此便刻意不再想去翻找這張原版照片,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我對這個影像殘存的記憶描述。新的旅人將根據我的描述翻修、重新復現這幕影像,再度成為一張照片,一個靜止的瞬間,讓以後不知名的人繼續猜測照片的緣由。

我對這一張原版風景明信片的描述是如此:冬天,因為他們都穿著冬天長袖的衣服。一共8個人。一個人手叉腰,在抽煙,他的外套披在肩上,一副不在乎的樣子;另兩個人,蹲在他身旁,一人在前一人再後;前方蹲這著的人似乎正在把玩一隻動物--看來像是猴子。左邊一點,是一對抱著孩子的年輕夫妻,妻子的頭髮短像個男人,兩人都汲著拖鞋,這個年輕丈夫看著懷中的孩子是照片中唯一個側面輪廓的人。站在最遠的那人專注著凝視著我們,也像是陷入一種沉思的狀態,風吹翻起他的外套。參加這趟「翻修記憶」的旅行者,出發旅行之前,或多或少或深或淺都已經閱讀過我的這段描述,然後我們上路。

沒有一個旅人可以在沒有出發之前告訴你旅行是什麼,正如我常喜歡說的一句話—「我去旅行了」,有了這個「了」字,顯示說的人已經上路了。這個世紀,所有人都愛「旅行」,無時無刻不在「旅行」,「旅行」的頻繁大量與簡易執行使它已經成為超級手淫的趨勢性行為。我認為這個行為值得在此時被提出來解讀,這是我身為一個以行為事件為主體的創作者最敏感的所在,行為選擇也是我所謂作品的關鍵核心。我樂於成為「旅行」的扮演者、編導者以及一名行走的口述詩人,直到我的語言與我的身體產生分裂,直到我語無倫次想要告訴你我看到什麼而至筋疲力竭。「我去旅行Ⅴ/一張風景明信片」已經發生,留下的紀錄將開始在伊通公園展出到4月23日。

寫稿的時候面對著一面窗﹐窗外是畫廊對街的一處咖啡空間﹔是什麼日子必須逗留在門口呢?直到我馬不停蹄的寫完這些文字﹐幾個小時經過了﹐我抬頭看去﹐對面一樣的人還在門口﹐為什麼如此? 我禁不住好奇起來﹐想去弄個清楚。當有一個旅人徵求 6個大人、2個小孩與一隻動物一起旅行時你會回應嗎?

把這件作品獻給邁入新世紀超級的「旅行」行家﹐向所有參與2005「我去旅行五」的夥伴致謝。他們是—
大里居民 —動物訓練師林陽明先生﹐莊秀麗 林宜潔 林建宇﹐黃中宇 李雅育 趙惠 陳柏元 陳柏年﹐羅本喆 李孟真 羅法亘 EMMA ﹐許素碧 李厚庭 李厚霖﹐李國民 Claudine ROUHAUD 李慺 ﹐周晉藝 傅鳳瑛 小乖 ﹐王凌輝 韋啟美 ﹐林俊吉 游璧霞 ﹐陳在汮 傅秀卿 ﹐韓志倫 蔡月娟 ﹐洪鳳蓮 吳芳宜 莊博順 李麗華 葉子啟 廖瓔瑜 鄭詩雋 蔡叡玫。

伊通展場裡你們所看到的黑白照片是王凌輝拍攝﹐DVD由林俊吉掌鏡﹐VHS由作者湯皇珍攝錄。
3/27 2005 整理於基隆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