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瑪悧
Wu Mali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著作出版 Publications
網站連結 link


玩布啟示錄
文 / 吳瑪悧

我從1999年底受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玩布工作坊邀請,擔任課程講師,到2000年成為協會理事,協助玩布工作坊的發展,並且開設進階課程。在這過程中,看到、學習到,也反省了許多東西。把它寫下來,一方面希望可以吸引有志者投入這以社群為主體的藝術工作,同時也希望大家相互切磋,讓這個藝術與公眾生活密切連結的模式可以不斷茁長,而形成新的美學觀,拓寬我們對於藝術既定的狹窄認知。

與婦運、社區、個體生命連結的玩布工作坊

玩布工作坊的成立,是因為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在1996年承接了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永樂婦女中心案,搬到迪化街布市樓上,希望與社區建立密切的互動,發展而來。當時協會有一位布商媳婦—蕭姮姝是協會’女人104專線’的志工。姮姝本身非常積極活躍,參與不同團體所開的成長課程。她聽到西雅圖有個飛夢社區--以藝術來營造社區的案例,因此透過協會在1998年發起’布藝嘉年華’活動,廣邀社區婦女來參與。

布藝嘉年華活動反應非常熱烈,不僅迪化街的布商們從此知道可以把過季、瑕疵的布送給協會,參與活動的婦女也覺得收穫很多。尤其參與過程,婦女們彼此建立了感情,因此希望協會能繼續辦理類似課程,讓這些平時沒有機會交朋友的家庭主婦,有個常態性、可以相聚、成長的地方,於是有了’玩布工作坊’的出現。這個工作坊後來讓協會與社區婦女之間,以及在地產業特色,建立了深厚的關係。

玩布工作坊之所以叫‘玩布’,是因為強調遊戲性和創造性,和一般拼布課程不同,它不以技巧訓練為重,而傾向於讓婦女透過藝術媒介互動、交流,而協會又透過組織性運作,幫助參與者理解人與人相互尊重、兩性平權的基本觀念。

玩布工作坊的課程內容因為學員的需求而不斷調整。1999年,協會開始邀請不同專業的女性藝術創作者,來分享她們的創作及成長歷程;在手藝學習方面,主要由資深玩布姊妹彼此帶領。或許由於有許多女性藝術家來授課,因此玩布吸引到的學員逐漸多樣。參與的人有對縫布、拼布沒有概念的一般家庭主婦,她們來是因為可以認識朋友、學習手藝;也有一些是藝術、設計科系出身的創作者或拼布老師,她們覺得在這裡可以得到靈感啟發,並且讓專業與生命經驗連結。由於大家都是女性,都有家庭,面對類似的性別經驗,盡管年齡背景差異很大,但大家都能在雖有衝突,但大部分是溫馨的氣氛中,相互學習、成長與包容。

從妳的皮膚裡甦醒--女性主義藝術工作坊

我在1999年底去玩布工作坊談女性與創作時,協會和我討論了有關工作坊發展上的困境。原本在嘉年華活動舉辦初期,協會為參與的婦女們設計了社區營造及布藝等相關課程,希望這些家庭主婦可以走出狹窄的個人及家庭世界,多參與社區活動。但玩布成員似乎只在乎創作,不關心女性的社會處境;既不關心她人,也對自己缺乏覺察。而且把布藝這樣傳統刻板的女性勞動放在協會課程中,是否反而深化了女性的傳統角色,而與協會婦運宗旨相衝突?這些問題讓協會理監事們很疑慮,因此不知道玩布可以如何繼續發展下去。

然而我看到,這些玩布姊妹們都有很好的手藝和創意,許多作品也反射出她們的生活經驗,而且更難得的,她們有很強的渴望,希望課程可以繼續下去。因此我想,也許引領她們深入去看到自己的生命狀態,並且讓創作走向更開闊、自由的表達,會是個不錯的發展方向。於是2000年我開始帶領玩布的進階課程。

第一次進階課程,我邀請學員們做回顧與整理,邀請每個人為自己做一本作品集。這項工作,主要是讓她們重視自己創造的成果,從中看見自己的存在。之後我從布思考它與人生活、與我們身體密切的關係,它就像身體外面的一層皮膚,而設計了系列名為’從妳的皮膚裡甦醒’的計畫,以被單(心靈被單)、內衣褲(裙子底下的劇場),以及衣服(皇后的新衣)為題的課程,希望藉此幫助探索女性的心靈、身體情慾與自我認同。

‘心靈被單’想法主要來自‘愛滋被單’的啟發,每條被單都是一個生命的故事。當時我們特別邀請心理諮商老師林芳皓來帶領四次課程,讓這些大都沒有上過其他類型成長課程的學員,能夠學習去反思自我。’ 裙子底下的劇場’則以上野千鶴子所寫的同名書為閱讀範本,開啟我們對於女人身體情慾的探討和想像。’ 皇后的新衣’目前正在進行中,則是以’國王的新衣’故事為藍本,去看自我的身分認同與伸展的可能。

通常課程進行方式都是先針對主題進行數次討論,以幫助學員找到創作的靈感源頭。而在討論過程,彼此的生命經驗差異便會自然顯現。在無數的對話、交流中,彼此會因為了解彼此的生命狀態,而漸漸學習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關懷彼此,並建立互信。

‘心靈被單’幫助了許多成員看到自己當下內在的深層渴望。蘇如意、陳瓊姑和顏華等,在過程中體悟對於愛的渴望。林彥伶則在過程中決定重回校園,繼續開展因為家庭而擱置的創作生命。高櫻月則探索母女關係,知道自己要活出不同於傳統女人的宿命。許小鈴、洪惠理等,也在心靈被單的陪伴下,度過生命的危機煎熬。這些覺察與分享過程,都讓我們彼此深深的被震動,而看到藝術那不可思議的力量。’群子底下的劇場’則在許多對於保守婦女而言算是逾舉的狂野行動和想像中,帶來許多的歡樂。每次玩布的成果展,姊妹們都在觀眾的讚嘆聲中,獲得更多的自信。

在協會的安排下,玩布成員們到不同的社群、機構分享、展覽、演講,也開始引導其他婦女創作。這不僅使得她們在社會上的能見度增加,跟社會開始也有了不同的互動關係,不再只是一個無名的家庭主婦而已,因此她們活得越來越美麗、精采。原本協會期待玩布婦女多關懷、參與社會,終於看到了實踐的可能。

然而這種自我價值感的建立,間接也會改善個人的家庭關係。例如現在也在慈濟開課的彭翠鳳說,以前先生晚回家,她會因為等待不耐,而和先生起口角。玩布後,在繁忙家務外,還要創作、教學,時間常常不夠用,因此現在反而會跟先生說,慢一點回來吧。高碧霞也說,自己是個平庸的家庭主婦,作品到各地展覽後,在家裡的地位就不一樣了。現在女兒會拿她的作品送同學當禮物,不再認為她只是個愛碎碎唸的媽媽。

這些成長例子讓我想到美國七0年代的女性主義藝術工作坊。不過,她們工作坊的參與者都是學院裡的知識精英,因此勇於大辣辣的以作品來抨擊父權體制,而我們玩布工作坊參與者大都是保守的家庭主婦,聽到’女性主義’字眼就覺得粉可怕。然而她們在夾縫中進行微細的反思和改變,其實已經在落實女性主義的精神。因此,玩布工作坊的成果也讓台灣婦運發展看到新的可能性。因為過去台灣婦運基本上也都是知識精英在參與,和草根婦女之間落差非常大。玩布這軟性媒介,正好可以把兩性平權的理念,不著痕跡的帶給基層的女性。

以公眾為主體的藝術教育與社群計畫

台北藝術大學共同科老師吳慎慎曾談到,玩布工作坊這樣一個針對女性的教育活動值得從事教育工作者好好去思考:「玩布工作坊依照婦女的經驗去提供學習,因此學習者比較容易在其中看到意義。而學習歷程本身就是一個創造意義的歷程,這是一種非常精采的動態學習模式。像在’心靈被單’裡頭,它達到一種自我反省,而在反省過程中,意義觀點被改變了,自我轉化之後,就重新建構了自己。」

當我在設計玩布的進階課程時,我其實既把它當作一種藝術課程,也把它視為一個以公眾為主體的社群藝術計畫(community project)在進行。

參與玩布工作坊之前,我已做過探索女性與家國關係的‘寶島物語’系列(‘墓誌銘’1997、‘新莊女人的故事’1997,與‘寶島賓館’1998)。這些個人性的創作雖然反映著女人集體的歷史,並且以不同的方式,讓不同經驗的女性透過作品發聲。但在這些反思過程中,我也看到一種侷限:這些作品只是對於歷史的反思與批判,那麼,我如何創造不同,帶來改變?在創作發展過程中,我想著,女人被壓抑的悲情歷史,成就了我的作品,但是,對於女人未來歷史的塑造上,我可以有什麼積極貢獻?這些思考引領我走向以社群、以公眾為主體的創作模式。於是在這些計畫中,我不是那個直接表達觀點的主體,而是扮演一個提供創造因子和容器的參與者,讓各種可能性因而孕育、生成,並且被包容。

‘從妳的皮膚裡甦醒’因此既是社群藝術計畫,也是教案,可以拿去與不同的社群對話;成員不同,過程和結果也必然不同。而這樣的做法又讓我想到,七0年代以來,西方許多藝術家紛紛投入社區工作,或進行所謂’新類型公共藝術計畫’的創作模式。因為當藝術家去反省個體與公眾的關係時,這些以公眾為主體的互動式計畫,就成了幫助建立公眾與藝術關係的最佳方式。

然而這些計畫目的不在於把公眾塑造成專業的藝術家,也不在於展現大家在過程中所完成的藝術物件,而是,每個參與過程的人,都在互動、激盪的過程中,被重新塑造,成為一個新的、有反省力、有創造力的人。在活動過程中,大家有如褪去一層老皮般,獲得滋潤和新生。然而也正如執行過社群藝術計畫的偶發藝術創始者卡布羅說的,所有這些改變只是短暫的,因為社會這個死氣沉沉的大硬殼,無法提供新生命有氧的載體,因此很容易的,原本鮮嫩的皮膚又會再度硬化。除非這個社會被改變。

實踐的困境

如何讓社會改變,確實也是玩布工作坊的遠程理想。

玩布工作坊的元老高櫻月,因為在工作坊的歡喜收穫,而說,不斷在創作上尋找突破並不是她的目標,而是希望協助工作坊邁向更組織化的運作,讓資深學員成為種子老師,到不同團體分享成果,幫助更多苦悶的家庭主婦,打開喜悅之窗。她的接棒者--陳秀霞,也在玩布工作坊這個輕鬆、溫暖的成長團體中,不斷學習重新去看自己,從別人的鼓勵中,發現自己潛藏的能力,而成為玩布工作坊運作的另一個重要推手。

然而玩布工作坊之所以可以運作多年,是因為背後有一個運動團體—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在支撐。而協會多年負責玩布工作的萬秀華,更是幕後大功臣。她耐心付出、細膩陪伴、引導建立組織,同時主動尋找資源,是工作坊可以累積成果,並且逐漸向外擴散的主因。

曾經在‘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開辦藝術課程的顧玉玲(秘書長),從玩布工作坊看到關於創作、組織與運動的豐富面向。她說:「所謂的運動和實踐,是為了讓人活得更像一個人。所以,女性主義或婦女運動要做的,就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行動,讓這些被看見、被肯定。行動也是創作的一部分。所謂的真正實踐是把人組織起來。在組織裡,這些差異和共通性被看到,這個社會才有被改變的可能,同時個人也才有可能被改變。」

但是如何找到有效的組織方法,如何組織成員,如何讓玩布理念擴散,卻是我們能力非常不足,還在學習的地方。尤其今年開始,協會因為沒有繼續承接到永樂婦女中心的業務,而離開迪化街。現在協會自身也得重新建立基地、找尋可以存活的方式。玩布工作坊因為暫時沒有一個可以固定聚會的場所,能量因此有點消退,雖然只要一有活動,維繫大家的友誼和熱情就會蹦現,但如何長此發展,也很考驗著大家。

以藝術作為社群成長的推展工作,其實還沒有受到重視。過去協會因為承接社會局業務,社會局又以救濟型工作為政策方向,在評量協會成效時,是以輔導多少求助婦女個案為標的。而像玩布工作坊這種幫助女人成長的豐碩成果,並不會成為被考量的依據。顯現我們社會對於這種避免婦女走向需要去求助的更扎根性的、教育性的工作,還不太重視。

而且我們的教育單位只重視學校教育(還好現在還有社區大學),文化藝術單位則偏重於專業者的發展空間(其實大多數人都是有潛力需被開發者);因此像玩布工作坊這樣統合婦運、社區、藝術、教育,甚至可以突顯地方產業特色的工作,因為它介於一切之間,因此也只能到各個不同機構名目裡尋找丁點資源。因此如何讓玩布理念真正有計畫的去推廣,其實還要我們改變不管在社會福利、公民教育和藝術認知觀念上的改變。

所幸今年協會成立十週年之際,因為‘跳舞時代’而得到紀錄片金馬獎的導演簡偉斯,終於完成了進行兩三年的’玩布姊妹’影片,並且在十月中旬舉行的台灣女性影像展中放映。不久前,我因為到美國舊金山展覽,有機會放映影片給台灣同鄉們觀賞,大家深受感動。住在當地的顏莊和子女士因此鼎力贊助,讓影片現在也可以發行英文版了。

我們的腳走不到台灣每個邊遠四處,但是影片的大眾性格以及無遠弗屆的便利性,正可以幫助我們,將玩布工作坊所在實踐的,藉著藝術幫助個人成長的理念帶到各地,讓原本與藝術遙遠的個體生命,因為藝術而連結、得到鼓勵,並因而展開新的生命。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