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瑜
Wang Te-Yu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以藝術之名:藝術家訪談王德瑜
文 / 王德瑜

雕塑以外的空間才是重點

--我一開始在學校學的是雕塑,在我的畢業展裡面,我做的作品很小,就是小型的雕塑,袖珍雕塑,會動的,我把它放在一個全黑的房間裡面,其實有點像壁龕,所以在全黑的房間裡面就只有幾件會發光的東西。

--我們那時候做石雕,你能看到的顏色多半是很單純的白色、灰色、黑色,或者是木頭或銅的顏色,自然素材的色彩;那我做的那些是在彩色絲襪底下打上彩色的燈光,所以它看起來就有種比較奇特的感覺。另外,我又加了一些動態的東西在裡面,像會動的水光,或者用馬達去拉動那個布料,直接拉出一個造型。

--在一到五號作品展出之後,陳世明老師跟我提到,他認為雕塑應該不是那個作品,雕塑的空間不是只在那個作品上面,因為以前學的雕塑是造型,就是一個空間嘛,最多就是實的空間跟虛的空間,像比較傳統一點的雕塑就是實的空間;後來Henry Moore開發出虛的空間,那不管怎麼樣都是在那個造型的空間上面。所以陳老師提到在這個雕塑以外的空間才是重點,就是圍繞著作品以外的那些空間,也就是觀眾跟它之間的關係 。

人被空間包圍

--我去看異形第一集,那個女主角在作夢的時候,夢到異形從她的肚皮出來,我被那個畫面驚嚇了很久,因為他們做得很像,就是從肚子那邊把肚皮刮出來的那個瞬間,那樣子的皮膚張力跟質感讓我印象很深刻,是我非常想要做東西。

--畢業那年我利用學校的一個空間,八又二分之一教室,一個當時展出裝置藝術的小空間,連續兩個檔期做了兩件作品。

--六號作品就是,一個門打開進去有那樣一小間的空間,一個箱子而已,我在門口把一塊很像絲襪的布料繃緊,四邊都繃起來之後,到這個空間後面去把門口這一片絲襪往後拉,綁一根繩子釘到牆上去,那這個門口一打開,你就進到這個凹進來的空間,因為絲襪是有彈性的東西,然後它這樣拉,拉到最後它不會是一個四四方方的東西,從後面看起來就像是一個不規則形的仙人掌,然後用螢光燈照射,所以門一打開進去的時候你就飄起來,因為看不到影子,然後又是螢光的效果,再加上你看不到四個牆面的四個角落,當你看不到這個水平線跟垂直線,又看不到影子的時候,就是完全站不穩,然後會要去扶,可是一扶它是軟的,就會失去重力感。

--我那時候想法是,我去做出這個造型物裡面的空間,就是它不是一個實的,充滿實的空間,而是在這個實的空間之外還有一個虛的空間,放大了讓人可以進到那個雕塑裡面。這樣子做,使得人可以直接觸摸到作品, 但 不只是你在摸一個雕塑品而已,而是你被整個雕塑包圍,然後全身不由自主的就必須要去觸摸到那個作品,接下來就會有意外的東西繼續發生。

那這個身體經驗讓我印象蠻深刻的,我自己也嚇一跳原來會是這樣的感覺。

關注觸覺經驗

--19號都是黑的,我做了一個長長的斜坡,走到斜坡盡頭的時候就沒路了,下面放一塊很厚的海綿,所以你走走走就會掉到海綿上,因為裡頭很黑嘛,就忽然間墬落深淵這樣,不過那是海綿,安全無慮,但是會有一個很強烈的身體經驗,就是用很戲劇性的手法來做。

--21號在台北文化縣立中心,那是一個比較完整的嘗試,我用彈性布料做了一個迷宮,一個盒子,然後把它拉撐在空間裡面,當觀眾從入口進去之後就出不去了,就必須在那邊一直摸一直摸。因為是彈性布料,它很難被依靠,就是會跌跌撞撞,摸到任何東西都是軟的,然後又是懸空的,所以沒有辦法踩得很穩,就一直摸摸到出口再出去。我覺得那件作品我至少把觸覺這個東西講得很清楚,就是講你的身體跟空間的關係。

--21號跟24號作品是關注觸覺,所以我就把視覺的部分拿掉了,所以它呈現出來的是另外一個樣貌,就是看不見的,然後焦點是集中討論觸覺跟身體,還有你跟別人的動作之間的相互關係。

遊戲的充氣作品

--我好長一段時間的作品都是黑色的,25號變成白色,有些人以為那是一個很大的改變,其實最大改變是充氣。

25號是我的第一件充氣作品,充氣之後,人跟空間的互動會變得非常激烈,視覺效果會變得很強,而且視覺跟觸覺之間有個落差,當你踩上去的時候有個很大的意外,會跟你看到的不同,這個東西讓我玩了很久,這個落差讓我自己也很著迷。

看見無形 感覺身體

--我漸漸發覺在處理作品的時候,我不要做很多事情,我會到那個空間看很久,然後決定要在裡面放一個什麼元素,不管在材料上或造型上,它都愈來愈單一了,甚至沒有兩種材料在上面,都是減法,剩下的就是充氣那個其實看不見的東西。

--我在伊通展的27號,這個空間我其實沒改變什麼,我甚至只放一個透明的氣袋,所以你完全可以看到這個空間原本的樣子,白天的時候亮,晚上的時候暗,那我只是放了一個東西在裡面,接下來就是觀眾跟那個空間跟作品的互動,他們會得到什麼東西我不知道,那個透明的充氣作品在不同時候、不同的光線,有不同的人進來都會有不同的感覺。所以它不是我要表現什麼東西了,到那個時候,我反而沒有要講什麼東西,就是讓觀眾自己進來,因為他身體的移動,得到某種意料之外的東西,而那是我沒有辦法預期的。

27號它確實在某種方面是一個極限,它是這麼適合那個空間,在各方面都達到一種完成度;但後來我發覺流動感更棒。

體驗只屬於自己的當下

--所以包括30號到35號,然後到40號、41號,他們都是在空間裡會動的袋子,而且觀眾可以同時在裡面和外面,我覺得這樣子的互動會更有趣。

第一個用到嗅覺的是 30號作品,它同時還是充氣的,那時候做起來的,怎麼看都很像那個奶酥麵包剛發起來的樣子,後來我就決定在裡面加上另外的元素,就是香味和熱氣,所以那整個袋子摸起來熱熱的。我去找了很多材料,唯一可以用的就是一種香料的粉末,就是食物的香精,當它膨起來、觀眾一踩上去的時候,粉就會反噴上來,感覺還不錯,所以是個蠻意外的嘗試。

--充氣的作品為什麼可以玩這麼久?是因為它每次都被強化,不管觀眾是在袋子裡面或是在袋子外面,他就是在當下在玩一個東西,那個感覺很強烈,但他說不出個所以然,他沒有辦法跟你講說我剛才去什麼地方玩了什麼東西,他只能講說在什麼地方感覺很好,什麼地方他看到那個氣膨起來、什麼地方凹進去,然後他踩在什麼地方的感覺…斷斷續續的講他在那個現場的經驗,但他沒有辦法完整的描敘這是一件怎麼樣的作品,這也是我覺得很好玩的地方,因為其實我也沒辦法描敘它的樣貌,你看不到,因為你已經進到裡面去了,然後它隨時在動,因為不同的人和氣流而移動。

--人在現場跟那空間互動是永遠沒有辦法被記錄下來的,發生在那個當下,發生完了就發生完了,只有那個人知道他自己的部分,他不會知道別人的部分,所以那就是屬於他自己的個人經驗,不管在視覺或觸覺或身體經驗上,就是他的記憶了,而那個對我來講是最重要的。

身體的記憶

--竹圍的那件椅子作品,就是因為那個空間而存在,我一貫的想法就是要觀眾到那個現場,你上到屋頂、坐在椅子上,其他的我都不用講了,因為你上去就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了,所以它只是樣貌看起來跟我以前的作品不一樣,但是想法是一樣的。甚至32 號在新樂園,就是下雨、噴水的那個作品,樣貌也跟我以前的作品完全不一樣,它在室內下雨,你到了現場的三樓就要撐傘,然後走到三樓外面會看到那個水花一直往外飄,好像霧一樣的往外飄,這些都是在現場在當下可以很明確感覺到的,只要你自己在當下,就自然而然的會被刺激到。

--像放風箏的作品也是,它是在淡水河旁邊的一個活動,那個活動就是你去參與了,它的意義就成立了,所以它其實都是一貫的,永遠都必須要有一個觀眾的參與,然後其他我要講的部分就不是那麼重要。

--我相信有這樣東西的存在,那東西你沒辦法用理性去阻擋,可是它確實對你的身體產生一種影響了,然後你已經有一個反應,是在你理性控制之外的一件事情。

童年回憶 —國民健康操

--像這次在兒童樂園的「國民健康操」,即使它是影像的作品,可是它卻是投射在現場的空間,那個空間我沒做什麼改變,也沒清掃,它就是原本的樣子,然後我把影像投射在那些實物上面。

我覺得很大的差別是在於你有沒有進到那個場子裡面,如果你只是在入口觀望,你就好像看電影而已,或者說只是看到一個影像而已,可是當你移動身體,進到那個噴水當中,讓水光的投影投到你身上,你靠近或退後一點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那種身體感只有觀眾自己移動的時候才能感覺到。

--這是一個有歷史的場地,我希望做的是一個有關童年的集體身體記憶,以及我們被制約的身體經驗等等,其實這些說法都無所謂,因為當你進到那個空間,你聽到那個音樂,所有的回憶都會出現,我都不用提醒你,對那個音樂有記憶的人,一聽到那個音樂,童年記憶整個都翻起來了,然後伴隨而來的其他身體經驗都會告訴他,他可能很想動,或者他會想起小時候在做這些健身操感到的羞辱感之類的…,都是屬於他自己的東西,我只是用一個簡單的元素去觸發這個東西出來。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