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藝真
Hung Yi-Chen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創作理念—2006
文 / 洪藝真

在台灣出生成長,接著十多年的英國求學生涯中,由一位老倫敦人到美術教育的工作者,繼完成創作博士學位後回國投入教職的工作。近十多年來,正逢英國當代藝術發展熱絡的時候,每位藝術家都在嚐試吸收和改變來自不同媒材的特性和風格。把平面的空間立體化,就層層不同畫布之間的互動關係,把傳統的畫布和木製畫框,做不同的詮釋,並且展示不同的視覺風貌。

在探索繪畫意義的同時,嘗試以觀賞者的角度和立場來「看」,並且探究繪畫的原由和目的,進而體會創作的原則及其本質。透過扭曲的畫框和縮水的畫布,來反應創作者、創作媒材和創作作品,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及其價值。把繪畫的三種基本材料(顏料、畫框、畫布),在創作之後的結果能是自以往的「化學式」組合形式到「有機式」的呈現。使用厚薄的畫框,利用膠的特性來完成一個,保持媒材本身基本特性的有機化創作作品,經過不同的操作和運作方式,發展一個屬於自我的繪畫手法。

決定繪畫完成的過程來自許多不同的原素,試問畫家的目的是企圖讓觀賞者在面對一幅畫作時擁有什麼樣的認知?畫作本身或題材取捨是決定觀賞者的欣賞方向嗎?畫家雷門(Robert Rayman)曾經表示他對繪畫的看法,他說:「繪畫便是,“你”實際上所見到的:顏料堆積出來的起伏肌里和顏色所形成的起伏變化,在這個方式下完成的,也同樣有此狀況的感受所產生的」。

即使當代藝術的如何影響,繪畫不再只是在畫布或紙張上呈現,唯一不變的特性是,繪畫性的作品能被時間性的保存下來,並沒有涉及觀賞過程中的時間性,這是不同於錄像藝術的表現方式,往往影片結束時作品的呈現也同時結束。因此在材料的選擇上,必須是要能留下影像的痕跡,即使是保留的期限有限,好比沙畫在沙灘上只能保存有效的時間內,但如果只是手指在空中比畫卻無法留下紀錄性的保存,那過程要遠勝於結果。

(2006.12.5)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