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陽
Hsia Yan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小康時代的藝術漫談
文 / 夏陽

當世紀之初,奔小康實在是一個劃時代的聲音,而歡迎小康時代的降臨,除了展望物質建設之外,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新時代的新精神,就叫小康精神吧!小,就是不唱高調、平實、 細緻的意思。回想過去的世紀,好像是一個專門講究“大”的世紀,想法都是偉大的,求大成的,卻由於太強力和太倉促,乃造成許多遺憾。傳統文化流失,尤其傳統藝術的敗壞更是可惜。我國雖有偉大豐富的藝術創造,形成自己的體系,但歷代聖賢卻不像西方大哲那樣重視藝術,往往一筆帶過,大概也是太著重大道了,而忽略了這個像是自然就生成的小道吧!不過古人也有非常重視這個小道的,唐朝張彥遠就曾把它訂下“與六藉同功”這麼高的位階,有沒有高過了頭?沒有!它完全受得住這樣的恭維。藝術的範圍極廣,存在於視、聽所及之處,而創造它的人,上自極高修養的文化人,下至不識字的老鄉,都是生產者,因此說它是自然生成的也不錯,而人一生下來就以耳濡目染的方式,接受這第一波文化熏陶,乃是往後文化認同,民族感情的最堅實基礎,這個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然而還有更重要的,我覺得藝術可以使人維持某種程度的天真,藝術以它多種多樣,多彩多姿,吸引人的興趣心,這種非關利益的本能得以延續下來。如果從小重視藝術教育,就能很自然地註入人格。成為較率真的人,生活較有趣,較能獨立思考,有個性和主動性,這是自然的人,有“元氣”的人。茲請從小,談小道之行。

一.從小開始

從幼稚園起,文化背景就要開始鋪墊了。此時音樂十分重要,像唱歌、跳舞、玩遊戲等都要有音樂相伴,應採集民間音樂及以民族音樂原素普成的曲調。包括漢及少數民族在內。作成多系列的幼兒音樂,推廣全國。對作曲者及編集者都要大力鼓勵,受到尊崇,像音樂家聶耳就作兒童音樂,可惜太早逝了。圖畫方面當然是自由塗鴉,玩塑料泥塑,剪貼等。更小的孩子可作圖形、色彩識別遊戲,此時可用剪紙藝術把中國傳統的造型、色彩、鋪墊在小小的腦海中,比如說剪一隻小鴨、小豬、這比一般畫得比較像的,或卡通式的畫來是較高級的形、色文化層。可以請農村的老大娘剪出動物、花卉、水果等各種成套的圖樣。印製出來應用。還可以由老大娘指導農村婦女剪制特大型,作大面積裝飾之用。張張都是原作,要好好保存,也可增加農民收入。此外布娃娃,泥老虎之類童玩都可大量手工製作,也可做成大型的,放在操場騎著玩。有關單位只要提供較好材質,其他就由全國各地不同風格地區之老大娘、老大爺主持。民間美術是中國美術兩大體系之一,蘊含重要的原創力,讓孩子們從小就飽嚐這種高品質的營養品不是太好了嗎?小學二、三年級就可以開始毛筆字練習了,畫畫還是自由畫。現在塑料毛筆做得不錯了,可推廣使用,它簡便乾淨,成績好的,就發給真毛筆,使孩子有升級的自豪感。再大一些時就可以開始背誦一些中國經典了,有人說小孩無法理解,我看理解不理解倒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思維啟動,中國經典使用最精煉文字,可以說是一種最豐富含意的微型思維啟動晶片,早早植入,妙不可言,一句經就好比一根金針,可深入思維的“穴位”,引起連鎖反應,這真是中國人的福份,小孩能記多少就是多少,不必太強求,當然,如果他特別有興趣,那就越多越好,一路下去將來就是原汁國學家。至於毛筆的應用,更是中國美術的根本,也是在生活上可以伴隨一生,在身心健康上都極有價值的妙物,一定要重視,從小培養興趣,不過對於不喜歡或寫不好的孩子也不要責怪,小孩總有長處。鼓勵長處,短處則不提,以培養自信心和自尊心。

小學中、高年級時,可開始帶孩子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及各種機構、如法院、警局、軍營、工廠、農村及各種寺、廟、堂、會等等宗教及公共場所。總之,讓孩子常常有新鮮事,同時學習各種知識,而且人人有機會接觸“生人”,訓練人際交往的禮儀等等。現在的人似乎不大有禮貌,要不然就是亂“客氣”一通,這要從小就在實際行動中受教育。孩子是新鮮的人,我們要時時給他們接觸不同的事物,維持這種“新鮮”,所謂“見識”,大概就是這個意思。除了正常功課外,這種見識要安排得豐富,各單位也要設法配合。

小,真是太重要了,小的教育搞好,初中畢業應該是一個“基本人”完成了,國家的施教階段也結束了。說到這裡,我有一個胡思亂想,就是取消高中,孩子在基礎教育完成之後兵分兩路,一是訓練,一是志學。大部分孩子走進各種專業訓練,三到五年嚴格訓練,畢業之後還在二十歲之內,可以從事各種專業工作了,這叫做一條龍成長式。孩子在基礎教育完成後一定有長大的衝動,躍躍欲試。此時加以極嚴格訓練一定受得住的。孩子會覺得長大了,搞真的了,進步一定很快也很結實,人人都會成為實實在在有用的人。另一路是在學業上很出眾的,適合於在學術上及科研方面作高深研究的則進入大學。而大學裡沒有學士、碩士,只有博士。把教育效果分成兩大類,即實乾和高深研究兩種,而各專校和大學之間有修業製,可交叉學習,比如在大學搞高研,種種原因搞不下去了,可改入專校訓練學習實幹技能,而專校畢業加入工作後,因業務需要或個人興趣,也可再入大學,比如一位灰領技師,想研究哲學,可入大學哲學系修學分,說不定搞到後來拿到博士成為教授。總之,教育要搞得很活,一路搞上來,元氣充沛沒有停滯和浪費。此外再鼓勵私人辦學校及私人授徒。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受到相應的教育,而且根本沒有所謂“考試”,一切成績、體格、性格等,都在平常表現中存入電腦,只畢業時有測試,而博士則只有“談話”。好了!胡說八道到此為止。

二.基本功

在初中畢業,基礎教育前後,對美術有興趣的孩子可以開始基本功學習了,基本功應分為兩個方向,一是中國式的,一是希臘化式的。凡是書法成績好的孩子,這時可以學習芥子園畫譜練習畫法和臨寫碑帖,這些畫譜和碑帖都可以影印放大印在厚紙板上,掛起來看。加深孩子的印象,同時也練習用毛筆直接寫生。可以畫一束鮮花,枯枝也行,蔬果、樹木、山石、人物、鳥蟲等都可以。多方面練習線的運用等,體會造型趣味,自由發揮。再往後就是臨摹古畫,古畫也可以印成大張應用,便於體會各種不同風格。我看臨摹還是學習的好方法。因為動手和用嘴解釋是完全不同的效果。與此同時可以選些詩詞,古文來背誦,對了,做對聯也是很有意思的,可以調動孩子的所有知識及想像力,表達能力,可以做遊戲,搞比賽。這決不是複古開倒車,而是充分發揮中文的特點,搞中國畫,多一些中國文化氛圍才順當、自然有後勁。這裡,我又有一點奇想,就是在書法方面,除了正統的碑帖之外,不妨請一些有趣的、不大識字或根本不識字的老鄉來寫字帖給他們一些參考,隨意寫,然後選些有趣的編成字帖,姑稱之為“樸帖”,以供學生參考,學習臨寫,如此可能使毛筆表現的豐富性更多一些吧?

一種是希臘化式的,即是對實體感的描寫(現在一般都叫做寫實),開始都用石膏像,便於觀察,採用希臘雕像如維拉斯等,有人建議用兵馬俑來翻制。這非常好,中國古代有許多精彩雕像,可選些不易損傷者製成原模,供大量翻制使用。當然,希臘雕像石膏像也並用。畫石膏像,最初步是輪廓、比例、明暗要準,.進一步就要求質感、量感、空間感等。漸漸掌握到實體感的描寫。這最初的訓練也可以照顧到個性,比如除了標準位置之外,也可讓孩子試畫正光的位子,或幾乎逆光的位子。前者註重造型,後者註重調子(即色彩)。基本功到相當程度之後,就開始畫油畫了,畫了一、兩張“基本畫”之後,就要選擇有興趣的畫派去嘗試了,不同的畫派有不同的觀點。它們之間並無高、低之分。像各種菜一樣,隨各人的口味去選擇,也可以隨時換口味,也就是說在品嚐藝術的滋味下,去畫畫,開始由精神領著手去畫畫。這個階段和臨摹古畫的中國式學習相仿,都是在體會畫意。如此經過一段時期,興趣會比較集中在某派。而興趣越濃,潛力就越能發揮,“技術”才能更上一層樓。這也是初步培養“我行我素”的氣質,當一個藝術家就要有這個味道,在少年階段就要予以啟動,因此基本功階段不宜太長,搞得太久就會壓抑或壓滅了這個啟動。因為基本功不管多麼注意個性的發揮,也總是有限。長久之後,技術固然也能進步到不錯的程度,但精神上卻引向“能力達標”的滿足感上,搞成了技藝主導,造就了“多功能型”人才,畫什麼都行。從古典到抽象,乃至裝置,搞啥都行,可是卻會不由自主地,搞了這樣捨不得那樣。因為不習慣於“我行我素”,精神無法聚焦。再還有看情況和需要作不同風格的東西,這樣就很難達到精彩的境地。當然,作為一個藝術家來說就是不及格了。以上說的是少年初學,照理想情況應該已經進了藝術院校了,不過也有考不上的,種種原因進不去的及成人業餘學習,都可參考上述的順序自學也行。

三.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方面,除了公立的大型藝術學院外,應鼓勵私人辦小型院校,如此可以更好地促進百花齊放。因為藝術學院要參加高考,我看會有許多“奇人”怎麼也考不上。據說現在所謂“學科“的門坎更高了。

藝術學院應分中、西兩大系,中國畫繫再分彩繪工作室,墨道工作室和書法工作室,彩繪包括工筆重彩及各類民間彩繪。墨道是傳統的文人畫,有南、北兩宗及山水、人物、花鳥等等專攻。書法是獨立的同時也是中國畫的基本功。不過建議除了學習傳統的碑帖外,上節談的“樸帖”也不妨試試,以便結合民間彩繪。總之,文人和民間美術這兩大塊,以前是分開的,現在把它們並重才完整。兩者都是線、面藝術的寶庫。都作為教學的基礎,未來可能產生有趣的變化。此外設雕塑工作室,這一塊在中國傳統中屬民間工匠,文人是搞不動這玩藝的,現代的文人可以搞了,而在泥塑上在中國傳統中很突出,更能發揮線的藝術的表現,現代各種材質很好用,可以多多嘗試。

西藝部份,可設寫體(即寫實,實體感表現法),造型,雕塑及空間等工作室,寫體工作室常設有模特兒供練習,畫風隨意選擇。包括古典式的,近代寫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的,現代的印象派,超現實派等等。凡是以實體感為表現手段的都行。造型工作室則是現代各流派,也可以注意到中古時期藝術,阿拉伯的抽象藝術,非洲及拉丁美洲的藝術等,雕塑工作室基本上和上述相同。空間工作室就是各種觀念藝術和當下流行的裝置藝術了,學生可在各工作室間自由選擇轉換。當然囉,自由也不能天天換來換去。總之,把一個新鮮的少年,投入到一個豐富可能的環境中,可以鮮度不減,結果一定是不同的。就拿寫體(寫實)來說,一般的基本功畫法是無法使“精神”聚焦的,現在有古典、寫實、自然、印象、超現實等這麼多以實體感表現為基礎的畫法,學生在裡面總會漸漸地磨出他喜愛的某種趨向,畫起來較過癮,當然也就畫得更好,將來再經時日礪練,精神力更凝聚,個性特點就自然出現了。對於藝術教育,我的基本設想是把流失的傳統重建起來,要保持其純粹性,因為上個世紀引進西方的“基本功”把它破壞得太厲害了,同時把中國民間藝術也列為學習對象,這一塊率直天真,多彩多姿也極為重要,對西方及世界的學習要更多樣,更深入。在學習過程中視覺經驗極為重要,講破了嘴不如看一眼,藝術學院可以設資料館,現代“複製技術”十分了得,幾可亂真,作為研習及欣賞都足夠了,真是一大幸事,這方面可由公家統籌辦理,國內方面當然容易多了,可請各地美術館提供歷代精彩作品加以復制,國外方面應該也不會太難,把複製品裱裝好放在資料館裡,就像一個美術館了,可以設計得寬大些,也當工作室使用,提供臨摹的空間,有時學生還可以端一把椅子坐在畫前“精讀”。總之,在藝院裡一定要有充分的視覺資源,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成長,成為視界廣闊。又能從不同方嚮導向專精這樣一個場合。藝院當然也要搞真品收藏,這就要靠社會及畢業同學的點滴捐獻了,此乃百年以上的後話,暫且不表。

畢業之後,如果要真搞藝術,當然最好,但搞下去恐怕沒有飯吃,此時可入技校修業一種技能,可以謀生,如此也是真正的“體驗生活”,這對於畫中國畫的則可革除文人的酸氣,靠工作謀生才不會想靠畫賣錢,才真能海闊天空,心境自由,不要去當美術教員,或大量使用藝術技能的工作。如果想改搞理論,則可入大學修業文化史及哲學學分,將來可成為看得懂藝術的評論家,這也是很需要的。如果想從商開畫廊的,可入商學院修業相關課程,增加經營能力。如果想當美術教員或其他與藝術有關行業,可入大學教育學系修業或其他專業訓練。還有,如果只想混一張文憑的,沒關係,照樣拍手鼓勵,將來在社會各角落也要發揮所學,以提升普遍對藝術的興趣和品味,這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再者,若是混成了大老闆,要記著支持老同學搞藝術!

至於私立校、班,規模當然不能和公立的學院比,但也必然各有特點,有人會擔心良莠不齊,但天曉得,說不定莠的地方卻能長出秀的果實。總之,藝術教育有些特別,應該有很多渠道,除了正常的年齡順序之外,也不可忽視中老年人,尤其是中國畫方面,中國畫自古為修身的工具之一,以培養心神平衡,超越人生諸鬥,大合於自然為主旨,並不在乎日新月異地“創新”,黃賓虹說:“筆墨最重,章法次之”,他的意思可能是,咀嚼畫味,凝聚精神最重要,在自然而然的狀態下生出不同格局,不必刻意求取的意思。齊白石說:“夫畫道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這種心境,在經過人生礪練後的中年人當更能體會。中、外畫史上不乏大師級人物是中年以後才開始畫畫的,私人校班可以在體制外,不論老、小都可以招生,以補正規之不足。

學校之後更長的時間是自己去摸索,這包括自學的人和進不了學校的人,在某種程度之後,大概會想到的一些問題,倒也不妨列在教育裡漫談一下,作為自我“教育”的參考吧!比如說談到中國傳統畫,有的朋友說,現在大家都不用毛筆了,怎麼能比古人,這話是有些道理的,但並不全對,記得看過趙之謙傳,他有一段話,意思是說讀書多的人,字是寫不好的,而“不識字者尤工”,我猜他的意思是,學識,理論太多反而不如無知無識,其實這裡面是一個精神專注與否的問題,而不是手上越熟越好,比如,把一支筆給不識字的老鄉,請他依樣畫葫蘆寫一個永字,他一定是“全神”貫注地干,但一位知識份子則無法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心裡想的太多,太分心了。由此可以認識到手的熟練並非最重要,只要自始即重視書法練習,再接上畫中國畫就順當自然了。切記不要經過“素描”的折騰,可保元氣一貫,再從流派切入。漸漸把觀點和個性相結合,依次由喜歡到興致,再到信仰的高度,此時“專注”的力度就跟不識字老鄉差不多了,但文化的“含金量”則較高,到這時節才能“遊於藝”,算得上是一個藝術家。要精神掛帥不是技術掛帥,其實技術也掛不了帥,只能橫向在技術層次延伸。因此毛筆使用的普遍性雖不如前人,但在專業方面並沒有太大影響。

還有,前面我老是談什麼派、係等等,有些朋友是不喜歡的,認為不但不必分派,連中、西也不必分,藝術就是藝術,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才是最高境界。這話好像有理,其實是籠統的虛言。試問歷來中、西大師,誰不是“最高境界”,但誰又和誰相同呢?他們不是分屬各派係嗎?所謂派,好比是藝術大樹上的枝葉,枝繁葉茂才能欣欣向榮,整體而言是一個文化生命體,不管多遠的一片葉,都和深在土中的根性命相連,這才是活的,在學習之初就要接上“派”這個精神活源,可避免搞死技術的種種毛病。

還有,有些青年朋友會說,我還談什麼古典,寫實,浪漫等等,是不是老昏了頭,什麼時代了,還談這個。其實我是有“深意”的,這要分兩方面說,在學習方面,目前太著重“基本功”,這是一般性實體感(寫實)描繪方式,把它分化成前述各派,學生可以多方嘗試,這比大家畫得一樣有趣得多,而在學習階段以後,如果意猶未盡,比如說想把原先喜歡的浪漫派風格搞下去,行!那就以這種風格畫一系列中國近代史,諸如受侵略及奮起抗擊等等驚天動地的大場面,只要真正畫得夠味,一輩子乾這個也就不虛此生了,雖然志氣不偉大,但卻絕對是結結實實可以傳世之作,學西洋這部份要這樣才是一步一腳印,有東西,等到對各派、係有興趣的人多了,自然就有各種各樣夠水準的東西出來,才能匯聚成豐富的藝術資源。另一方面就是所謂創新了,我們常看到西方先進國,不斷有新派出現,每次有新東西出來,好像美術史快寫完了,卻在若干年後又有新花樣,為什麼呢?因為人家歷來自然變化,什麼樣的玩藝都有,新畫派出來時固然有許多追隨者,但誰知道有多少,“反動派”在默默努力,我們是不知道的,因為沒有名嘛!一旦他們成功,出了名,就是新的流行誕生了。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各種藝術運動就是這么生成的,但有一個必需的條件,就是資源豐厚,我們如果加廣、加深對西方的學習,再把中國傳統的老本“搞活”,想想看那將是何等的豐厚!

還有,有些朋友會說,現在還搞什麼中國傳統畫,古人早就搞完了,創新恐怕很難,其實所謂“創新”也不是天大的難事。古人說溫故以知新,南朝的姚最說“質沿古意,文變今情”,能夠文變,當然就是某種創新了,搞藝術,搞到精神達到信仰的高度時,自然就和作者的感受認知……等等相結合,也就是今情和文變的轉化了,至於質沿古意,就是繼承中國畫表現方式的最根本原則的意思,比較而言,在面對事物時,西方對於物質實體的存在感較強,而中國則側重在生氣的感動,故誕生成無窮變化的線的藝術,我們看形容中國畫最高水準,常常用氣運生動,栩栩如生……等等,強調生氣的詞,而在表現上,最大的重點就是骨力,沒有骨力就沒有生氣,而骨力是線的正在運行時同時產生的。那麼是什麼東西領著它運行的呢?這就是“意在筆先”了,而意就是“今情”的全部投入,直接地抒發出來,所以唐朝的張彥遠說:“發於天然,非由述作”。須知今情“永遠在變化之中”也就是說“創新”的條件永遠存在。在體悟中國畫的根本原則之下“創新”是時時有可能的。但不要把創新當作第一要務,其實它不過是由著興趣一路走來,在某種程度時的副產品而已。何況,它跟藝術沒有什麼關係,只是一個虛名,而常常是假創新大家叫好,真創新大家不知道,這時節還要有一點“人不知而不慍”的修養哩!

還有,青年朋友會向,你說真搞藝術是一種寂寞之道,我們年青人恐怕吃不住,要怎麼辦?哈!這好辦,可以搞小困體,以我自己的經驗,年青時一小群好朋友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同學,鄰居或親戚之外,現在可以上網,透過網路找相近興趣的畫友,比如說,明朝吳彬畫的怪石,十分有意思,如果有幾個畫友,有相同的興趣,就可以搞一個小困體,就叫做“怪石小集”,大家互相切磋,從這樣小的、具體的點開始,就更順當地體悟中國畫的滋味,開頭可能大家畫得差不多,但自然會分出不同,有人喜歡畫怪石,有人喜歡畫怪樹,怪花等等。青年人新生命力的衝擊而出,沒有人能預料會搞出什麼東西出來。而這種小團體多了,才是扁地開花的景象。西方近、現代以來,它們的先進之處在於分化,生出各種畫派出來。因為在古代,許多元素較含混地在一起,比如近代發明了心理學,促進了超現實主義的誕生。但在古代的畫裡面,這種元素原來就有的。我國歷來大抵以地區來分,如南、北宗、江浙、嶺南等等,這是很籠統的。現在又常用使用材料來分,如水墨、油畫、水彩、丙烯等等,倒好像是加工廠的出品清單一般,如此,置“精神”於何地呢?因此應該以風格為主,搞成派系林立,旗幟鮮明的場面。前面說的“怪石小集”,除了幾個人互相“熱鬧”之外,搞得好時也算是開門立戶了,我再來想幾個小團體的名字,好,比如喜歡北宗大斧劈山水的,可組成“北山畫派”。喜歡徐渭的花卉的,可組成“放花歸野聚落”。喜歡前面講的浪漫派的(可包含表現主義),可組成“中國浪漫隊”。喜歡寫實主義的,可組成“民工鏡藝術聯盟”(可包含攝影等)等等。總之要多樣地發展“門戶之見”,搞成各種有“見地”的小團體,這種小團體,每個大概只有幾個人,要好好珍惜友情,迎接長期的相濡以沬,尤其在大都市之外,因為搞藝術不是一種“紅火”的事業。這就要談到藝術的分類,唐朝張彥遠說:“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前二者是功能性的,後兩者是藝術性,不過在古代這一切都混在一起,到現在則分化成許多不同行業,有的非常“紅火”,有廣大商機,而真搞藝術則真的被逼到“測幽微”這個最高也是最小的角落裡了,成了真正的單幹“個體戶”,前引齊白石的話說是寂寞之道,其實藝術十分引人入勝,沒完沒了,根本忙得很,一點也不會寂寞。

還有,出國也是當前的熱門,我看出國學習有三種,一種是正牌留學,就是進入外國藝術院校,一種是遊學,就是去外國觀摩、體會等,三是“留洋”,留在外國了十年或更久,都各有不同的作用,不過一切都要以興趣為主導,目前都是到先進國去學習,先進國當然是好,單是美術館就夠你瞧的了,而各種風格、各種層次的畫廊更要多看,多多體會精銳作品和一般性畫作的不同,因為它們之間有時看起來差不多,但滋味不一樣,要常常觀摩,此乃“養眼”之法也。在先進國學習,當然大都投入到最新的潮流中去,不過也不妨投入到“老”藝術之中,因為總的說,在向西方學習的方面,還有許多值得“補課”的,不過落實下來還是以各人個性的興趣為主導,各行其是,洋人搞藝術,我個人有一點小體會,就是有一種“打造感”即使畫一張抽像畫,也有打造一件物體之感,較為厚實;而國人則是“劃畫”,我們看中國的雕刻像是畫出來的,而洋畫卻像雕刻,西洋這種對實體感(寫實)的傳統由來甚久,可追溯到古希臘時代,確實是一種氣質,涵蓋面甚廣,我們貫用寫實一詞,不太對,寫實有多重含義,前面我曾用“寫體”來取代,總之,喜歡洋就洋到底,不要去想什麼“中國特色”,因為到了一定程度,自然“文變今情”,就什麼都包含在裡面了。搞藝術,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直觀選擇的過程,其間雖然有理性思考及分析的時候,但歸根結底,還是由眼睛領著走,同時要打著一盞“興趣”的明燈,就不難穿越種種“知識障”了。前面談的是到先進國留學,這裡面還有一點“取經”和“勢利眼”的味道,如果單從興趣出發,應該是喜歡去那裡就去那裡,那末非洲,拉丁美洲,印度等,都有悠遠的歷史,各有特色,足以引起極大興趣,所以也不妨去“後進”國去留學,此外特別要注意的是中國文化的周邊地區,如日本、韓國等,有時候他們像是一面鏡子,照映我們自己,這在有關藝術的學術研究方面是更有意思的。

還有,那就是跟放洋相對的“守土”了,這使我想起二十五年前(79),香港七十年代雜誌訪問我,當時我認為要盡力恢復傳統藝術的原味,把它重建起來,因此提出一個“重建員”的詞兒,現在有了,那就是大量的下崗人員,正好迎上這新的“任務”,“為祖國作出貢獻”,這不是隨便說的,因為下崗人員具有最好的四個條件,茲簡述如下,一.年紀不老也不小,是經歷過滄桑的成熟人,更重要的是曾接觸過前輩人物,父輩或祖父輩,應有某種有關傳統文化的滋味含詠其中,這可能是各種記錄不易傳達的直觀感受記憶,也可以說是一種“去古不遠”的某種氣質之殘留,這一點恐怕只有以“人”來做載體了。二、學歷不高,這也是好處,因為相對而言受到“先進”的干擾也較少,尤其在藝術方面,何況學歷不高並不等於學問不高,而人生礪練才是真學問,對搞傳統藝術而言更是如此。三、極為廣大多樣,放眼望去,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太廣泛了,我總相信仍有不為人知的豐富傳統保留其中,上世紀由於愛國志士去外國取經,取來了“基本功”,大力推行,是由上而下的,現在由下崗人員在全國各地、在山坳、在陋巷、拜尋老人家,一定會有收穫,卻是由下往上的遍地開花,到處長滿。真是非常的寄予厚望。四、最後一個好處就是沒有錢,對!這也是好處,沒錢的人,心比較靜,更容易集中精神在興趣上,而且搞傳統藝術,如書法、中國畫、都花錢不多,搞書法可以用舊報紙,用過還可以再賣掉,省錢吧!總之,搞傳統藝術可以簡簡單單就弄起來,自得其樂,可以淺嚐也可以深入,可以搞飽讀詩書的“書卷氣”,也可以搞民間藝人,天真簡樸的“白丁氣”。因為兩者都可以導向發於天然的境界。下崗人員向上可連繫老輩人,向下可帶動上不了學的青少年,假以時日,應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生力大軍,使中國味恢復正常,可組成“中國散人集團”。可設網站,互相欣賞,互相熱鬧,但是要跟前述院校體系“劃清界線”,保持守土的“純潔性”,自己搞活動,由小到大,比如村子裡,或小區裡,幾個人找一處地方,把書、畫釘到牆上,大家喝茶聊天,互相欣賞各自的不同處,展現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風,這種小聚會可以算是散人團的基本單元,希望伴隨著各種活動,漸漸在全國成長起來時,中國人的原味就搞活了。如此,和院校體係來一個兩條腿走路,共建小康時代的藝術景象。

前面老談到“興趣”,興趣是這麼重要嗎?記得曾看過梁啟超的書,他多次提到趣味,我看興趣大概是與生俱來的一種非關利益的本能吧!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世間事幾乎全都和利益有關,只有興趣是沒來由的,最直接的,算是一種原動力吧!因此也常具有主動性,非常有意思的,不過我覺得國人似乎太“老氣”,有凡事看透了的意味,興趣不大,要不然就是“將有以利吾國乎”?的大功利想法,這些當然不能說多麼的不好,但卻把興趣這種原動力壓下去了,或扭曲了。梁啟超特別提倡要有趣,認為人生如無趣也就不必活了。他說有趣的事有四種:一、勞作。二、遊戲。三、美術。四、學問。前三樣大部份可以算在廣義的藝術範疇裡,可見藝術的重要,唐朝張彥遠說:“與六藉同功,四時並運”,這就更利害了,他不但把藝術的地位提升到和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部古經相當,還變成了第五季。綜上所述,人們通過和藝術相結合,產生了巨大的文化之果,反過來也可以說藝術牽引和凝聚了人們的興趣之心,使這一精神狀態延續和發展,向上,可以使從事者凝聚到信仰的高度,成為“藝術家狀態”,而更重要的是它的普遍性的影響力,如果大家有一顆有趣的心,可使社會較為活潑生動,活得有興致,不太以現實利益為主導,有主動性,也可能較為“道德”,先賢常教誨要率真、誠、赤子之心等等,但要怎樣才能把這些抽象名詞落實到人身上呢?恐怕單靠“曉以大義”還有所不足,看來藝術這一塊是十分有作用的,不然,怎麼有資格和六經,四時相提並論。

此節最後,再把唐朝張彥遠的二十九字“真言”抄一遍,他說:“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藉同功,四時並運,發於天然,非由述作”。真是極簡潔、極概括,最後兩句,更足以當搞藝術的人的座右之銘。

四、藝術和社會

藝術在社會上最重要的硬體設施就是美術館了,這方面先進國領先很多,中國在上世紀初才有一點。不過,從前的寺、廟等也可算是美術館,它包含有建築,雕刻、繪畫,還有“裝置”,再加上神聖感,總體是緊密結合的,其實也不錯,甚至可以說是活美術館。再有一樣設施就是畫廊了,畫廊雖然是做藝術品買賣的,但它有不同的層級,有的是在藝術活動中有著重要學術地位的,這在西方先進國是類別清楚,層次分明,我們要做到這個地步,恐怕還要很長時間,因為無法度、量,一切要靠“眼力”之故。畫廊是一個個的活動中心,它連繫到收藏者、藝術家、評論家和美術館,絕對是推波助瀾之地,但波跟浪還得從藝術家那兒產生出來,目前國內的情況,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大家搞得差不多,開放以來雖然已頗有變化,但仍不足以產生波瀾、展望小康時代,要弄到系統分明,派別林立,這不容易,我看要來一個兩面夾攻。一方面是藝術家要越來越多樣化,一方面是畫廊首先要想到建立“品牌”。把風格搞起來,這大概要分成四塊,中國畫方面可分成強調傳統筆墨這個最根本原則的和改良創新的兩類,西畫方面則是搞各種現、當代派的和基本寫實的兩類。如此大致分開類別之後,比較容易“聚焦”,培養眼力,等到畫廊多了,看的人多了,就漸漸把人們的視覺激活起來。但目前的社會好像並沒有這個需要,看樣子可能要人為地去推動,來一個“計劃文化”。上海市有一個地方在蘇州河畔,有許多老工廠,已有不少畫家及畫廊在裡面了,我去過好幾次,十分有趣,聽說政府正批准作為藝術區,真是一大遠見,如果留著一些空間在政府手上,以像徵性的價錢租給有興趣搞畫廊的青年,培養優秀“老闆”,這樣可以避免為租金所累而走商品畫的路子,可以搞一個委員會,由藝術評論家、畫家組成,採記名投票以示負責,來審批進駐者,要求他們提出計劃,要各個不同。除了上述那四類以外,民間藝術也應列入,但要達到“作品級”才能開畫廊,手工藝品級則准許擺攤子,而各個攤位要由攤主自己搞,才有生趣,當然也要多元化,總之,把這個地方搞成一個能聚人氣的藝術區,先搞起初步規模,再讓時間使它漸漸成長,對了,我在樓上遠遠看見河邊有一塊空地,還有一幢老樓房,老房子可以開一個茶館和咖啡館,空地留著,邊上種一些樹,整片空地可砌上瓦片,又自然又易於保養,這空場地可供戶外展、演之用。聽說還有一處在河邊的很大的老工廠區,正在規劃中,聽說房子的檔次比莫干山路的要高,希望也留一些做為藝術區之作,說不定若干年後,這兩處地方會搞成像巴黎那樣有河左、河右之分。聽說北京有一處地方搞得很不錯。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大都市發展得非常之快,各種堂皇建設如雨後春筍,這固然是好,但人們也總喜歡到一些七灣八拐的地方去探幽尋奇,而這種地方是無法“設計”的,只能由歷史來積累,一個大城市的可留戀之處在於文化,而文化之妙在於無限的多彩多姿,可以有最高級的、貴不可言者,也有非常平民化的便宜物件,比如在藝術區內可以開一些稀奇古怪的舊貨店,諸如老工廠準備丟棄的老式工具,三峽庫區及各種拆遷區裡要丟棄的各種物件,只要是有一些年代的手工製造物,其實都是文物,不過它們不上檔次,目前這種喜新厭舊的時代沒人要,只有很少人有興趣,說到這裡,我又有奇想,看看那個財團有意把這些不上檔文物大量運往北方沙漠中存放起來。過三十年再說!

再說美術館方面,這是藝術界最高級機構了,那末一定要有它的權威性,無倫其藏品或展出都應是高水準的,在藝術學術上也要有很高的地位,茲值世紀之初,最好由全國各重要美術館,大家分工,把上世紀一百年間的美術方面,作系統性深入研究,舉辦相關展覽及出版,內容要廣泛,應包含內地、港、澳、台及海外具中國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國外方面則有日、韓等國,看看一百年間東、西藝術交匯後的變化情況,作十分細緻的研究,也可說是把泛中國文化區內,作一個通盤大檢閱,可以計劃花五年時間來搞,這可以算是一個文化“工程”吧!而在過程中就會有很好的收穫,整理思維,培養各方面人材。

美術館方面要有大計劃,除了自己的各類不同功能的美術館以外,還要有世界美術館或館群,這計劃恐怕是百年以上了,比如批地,就要先昭示清楚40、50 、70年收回,分批建設,開始時能實用就行了,至於藏品內容,買得起的就買,買不起的就借。比如發展中國家的東西就買,發達國家的就借,不過發展中國家的國寶級東西,能買也不可買,如有能力的話還要協助他們保存。再者館內佈置也要講究,比如說歐洲部的法蘭西廳,就把它搞得像羅浮宮裡面一樣,用的材質和做工都要到位,展品如果和原來的景況相配才完整,看起來舒服,當然,也鼓勵民間收藏藝術品來充實陳列,把人們的世界觀真的“觀”起來,此其一,另外還要眼光放遠些,設想一下人類的未來,如果不是像北京話說的:“玩完兒了”的話,那麼文化事業在未來的世界可能是最重要的了,不過要注意的是文化建設是出奇的慢,不能急於求成。

再說,“老式”美術館,如寺、廟等等,這些老設施也有它一套秩序的,基本上它們表現出莊嚴和安寧之感,其間很少見有突出的事物,神像都供奉在室內,中國園林方面,雖然變化多端,不像寺廟般莊嚴,但在流動之中還是有契合自然的安祥之感。不過近世以來,我國不少紀念民族偉人的古典式建築,卻加上置於戶外的雕像,這已經破壞了整體的寧靜,而常常這雕像又堵在中庭,再加上它們又都是“寫實”的,這就更滑稽了,我不是說雕像不好,而是配置的不搭調,跟它周圍的情景是衝突的,在中式庭園中也不適宜。還有,在一些風景區建巨大雕像也是不調和的,甚至還顯著“霸氣”,須知“霸氣”永遠比不上“王氣”。其實,一切只要配上套就行了,比如,古代人物的紀念堂,如用古典式建築,就用傳統式雕像,置於堂內供奉,而近代人物紀念堂,如用新式建築,就用寫實雕像置於適當處,如此就順當了。最近在電視上看到一位老先生,為了紀念三十年代的西路軍,矗了幾座胸像在一個小山頭上,雖然簡單卻頗有氣象,不過它們的基座好像是流行的水泥外貼大理石皮,這東西一看就有“假感”,不如用大青磚砌的,或乾脆就是一個個粗糙的水泥墩子,因為材質本身也有它的美感和意味的。至於中國古典式紀念堂,應該還是“古法泡製”才好,選用傳統材質,傳統手藝,一定要十分考究,雕刻師及彩繪師都不要經過希臘化式的素描訓練,再加上老師父指導,就更精純了,而且這要注意保有各地方風格及個別作風,不要樣板化,有很精工的,也要有很樸素的,老師父如果老到不能動手,只要能動眼、動嘴,也是極有價值的應予重金禮聘,以免失傳,時下這些手藝不吃香,但隨著社會發展,品味提升,很快就會需要高級傳統藝師,總之,寺廟及紀念堂等的修建,除了宗教信仰及民族情懷等可敘述部分之外,在直觀方面的種種作用卻更為重要,因此在修建之時,要以傳世的藝術作品的要求來對待,其實新式建設也是一樣,都是都市之美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來大都市中許多新式大建築都請外國大師設計,這固然是好,但也不妨由國內建築家來發揮一下,我總相信,只有在實幹中才能鍛煉人才,當重擔壓下時,誰知會搞出什麼玩藝!

上節曾談到“中國散人集團”,這裡頭臥虎藏龍,有各項專業人士,都有餘熱,甚至是火熱可以發揮,此刻又有奇想,覺得可以搞搞看:

記得書上說,清朝的畫家顏炳,曾試用洋布來畫畫,沒見過有作品傳下來,可能材質並不理想,建議有紡織專業者,可試選極佳之長纖棉,製成極細、極密實的布料,加上某種塗料,如漿、薄膠、或膠加胡粉,再用高壓處理過,看看效果如何?可多作嘗試,如果好用就是一種新材質,可製成巨幅,比紙質堅固,利於保存,只要做得好一定可以風行,要養成精益求精的習慣,建立世界級品牌。

還有一個服裝方面,搞傳統服裝的,可試試把中國長衫和唐裝,保持其基本結構,變變樣子。唐裝的基本結構是直袖,手臂運動自如,拘束較少,有益健康,而肩部的線條,因和體型貼合,是自然的弧線,合乎中國美學,但樣式可改成中間對開,如大領長袍,短大衣,短襖,夾克等,搞成中國常衣系列,長袍可設計成中國禮服,想像這種新唐裝穿起來一定很不錯的,形象自然,舉動舒服,胖子穿時一團和氣,瘦子穿時卻又仙風道骨。現在流行的中式短襖,因為採用接袖,骨子裡頭卻是洋玩藝,穿起來兩肩聳聳的,像套著一個假中國殼子。總之,中國人的服裝也可以多多研究,實驗,搞得好的話,也可以成為世界級品牌,商機不小。

還有一樣,就是搞實驗戲,中國歌劇——京戲,是由幾個地方戲組合起來的,不妨再加上幾個,以增加性格典型,比如說花臉角色,有架子花臉和銅錘花臉,可試試看加上河南梆子的花臉,就叫做急馬花臉,還有小生,不是嬌滴滴的正派小生就是丑角,記得在電視上看過大概是淮戲的小生,比較像普通人,不妨加一角淮生,總之,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方言不同形成多種地方戲,各有特殊性格,如果把地方性格,搞成角色典型性格,應該能把中國歌劇在歌、舞上更加豐富,編成緊湊大戲,至於道白及做工方面,由於推行普通話,全國語同音,那麼,原來“咬”字的精準度是不是可以鬆一點?以帶地方腔的普通話為準如何?做工方面,有時候是雜技表演級的,是不是可以改變一下,不必那麼高難度?我是外行、胡說八道,但想來總比把西方系統的所謂“寫實”,“芭蕾”,硬塞到中國歌劇裡,要順當得多吧!此事得在北京搞,主脊梁應是京戲,由下崗及離退休的老戲迷,找來各省老鄉,再抓幾個小伙、小妞,硬著頭皮玩它幾年,在實踐中去磨合,說不定會搞出什麼名堂出來。

還有一些事,要大家都關心一下,人們在生活中會接觸到各項視、聽事物,最好多加些“中國原素”,比如電視台的片頭形象和音樂,廣告的音樂,廣播台的開場音樂等等,最好有一個中國戲劇、音樂頻道,二十四小時播演,廣播台也有一個,加上地方台的地方戲曲、音樂等等,再者,在一些賓館及公共場所中放的背景音樂也最好多選一些中國音樂,也可常請地方曲藝家到賓館表演,招待客人,總之,在中國的空氣中要經常有“中國”,日常生活中有中國元素,搞得豐厚富足就是好!貧乏就是不好。前面口口聲聲“中國”,倒不是什麼民族主義,而是過去種種原因不小心丟失太多,太不自然了,略作糾正而已。

還有一樣……,一時想不出,以後再說。

五.結語

自十九世紀後期,我國開始受到列強欺凌,史稱五千年未有之巨禍,除了生命財產之巨大損失外,在精神方面所受的傷害其實更大,造成長期的極度不安,百年間種種大事都與此種精神狀態有關,震撼之大,至今仍有餘波。在大傷敗的情況下,改良、革新、西化等等思想一轟而出,認為一切都要改,又急於求成,乃造成許多錯誤,其實事情有各種層次,又各個不同,並不能一概而論,然而在翻天覆地間,無由細察,其中尤以對自己的傳統文化之批判及否定是最厲害的了。這個是有些原因的,比如中國人自古講究謙德,雖然大多數人都是習慣性的假客氣,但真正有素養的人及樸實的人是真的,因此保守的力量不夠強。再者中國自古以來雖然內、外患不斷,但從來沒有敵國,長期沒有受到真正匹敵者的鍛煉,一旦與西方之強交鋒,確實是慌了手腳,動搖了根本。還有一樣,中國人心目中沒有絕對神,所以也沒有強烈的固結之力,因此自己把自己罵得一文不值也行得通,這些大概就是自我否定的原因了。不過,中國文化中排他性較少,尤其當盛世之時,原因也在沒有絕對之神。大家常愛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但博大一定要有精深撐著,否則垮下來就會攪合成一團,叫做和稀泥,十分麻煩,卻又好像零碎不成套的狀態,希望能漸漸區分清楚類別和層次,這需要極長的時間,目前,首先切入“中國元素”,把它恢復起來與人們的生活相伴,使人好像又聞到老窩的香味,以慰百年傷痛,先把心神安寧下來,如此則興味多元滋生,自然就減少一些“追先進”,“除落後”等等“志氣”,回到自然從容的心態上,搞藝術就要這樣,而藝術帶給人的也就是這個了。希望在小康時代,人們能夠在心境平常,興致盎然的“小康”精神下,開展一切。

2005年.4月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