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瀅如
Chen Yin-Ju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象徵與符號的繁殖轉換-馬修.巴尼 「掙脫」系列
文 / 陳瀅如

舊金山現代美術館在2006年推出的大戲,「馬修.巴尼 – 掙脫」(Mathew Barney – Drawing Restraint),是繼日本金澤二十一世紀現代美術館與南韓的三星美術館之後,第三個展出地點,也是美國境內第一個將巴尼的《掙脫》(Drawing Restraint)系列做一次統整展出的藝術機構。

巴尼最廣為人知的系列作品是〈懸絲〉系列(The Cremaster Cycle), 於2002年時由古根漢美術館策劃特展,但至目前為止,巴尼也同時不斷地進行《掙脫》系列之創作計畫。早在1987年,還在唸書的藝術家便嘗試將藝術作品與極限體能運動結合,創作出一系列的《掙脫》行動藝術作品。這樣的靈感來源可追溯至他高中時期曾是橄欖球員與摔角選手,進入大學時修研的醫學知識,以及之後轉修藝術創作。在巴尼早期的《掙脫1-6》作品中,藝術家設計出宛如各類運動競賽的遊戲規則,挑戰自我生理體能上的極限,利用重覆跳躍或攀爬的動作,在四肢延伸至最極點時作畫,整個過程可簡單視之為行動藝術,但巴尼卻鮮少在觀眾面前表演,反之結合錄像紀錄、繪畫、攝影、雕塑與文件等多樣方式整合出一體的裝置作品。在《掙脫7》與《掙脫9》,巴尼的創作媒材延伸,加入續事性的電影元素,這個特點也可在其他系列作品中明顯看見,例如創作近十年的五部〈懸絲〉系列電影。巴尼的創作的呈現方向與企圖,讓人聯想到十九世紀的音樂家華格納(Richard Wagner)提出「總體藝術」的概念,華格納感慨希臘時期結合音樂、劇院與視覺設計的歌劇精萃已消逝,只剩下重視音樂的音樂劇,便提倡總體藝術的觀念。廣義地解讀巴尼的作品,其跨越與結合種種創作領域,成為一個大體,因此被理解為總體藝術也是理所當然。

《掙脫》系列獨佔現代館四樓展覽大廳以及現代館電影廳,展覽以《掙脫9》為中心作品,《掙脫14》則是馬修.巴尼為此次展覽做的特定場域(Site Specific)作品,館方將《掙脫1》至《掙脫14》規劃展陳,讓觀者隨著藝術家的創作路線與館方精心策劃的導讀,進入馬修.巴尼創作脈絡。

• 《掙脫1》至《掙脫6》(1987-89)

這六件作品共同的特徵是巴尼自我設限與不斷地掙扎對抗阻力的情況下作畫。

《掙脫1》中,巴尼將工作室的地面置設綁腿皮繩,於左右斜對角上方設為作畫區,畫紙旁有替換的紙張與固定把手,藝術家將皮繩把雙腿套住然後使力彈跳至作畫區,一手支撐騰空的身體,另一手持鐵條製成的長型畫筆在紙上作畫,如此反覆動作在兩個斜對角的作畫區畫圖。《掙脫2》的場景設置比《掙脫1》複雜,藝術家在工作室內加入的更多的束縛條件,多了爬坡斜板等道具,使得彈跳或攀爬的過程更為繁複,而作畫用筆也更長更重。

巴尼在《掙脫3》與《掙脫4》加入角色扮演的元素,因此被廣泛解讀為巴尼往後在影像創作的轉捩點。巴尼用石油蠟與凡士林塑出一只舉重器,單邊舉重盤重達二十點五公斤,桿把則需要千斤頂的支撐。這只舉重桿是易碎的,原因無它,即是材質所致。巴尼雙手塗滿白色碳粉,企圖找出平衡點將整個舉重桿舉起,但卻不得不面對其材質斷裂下墜的危險,地心引力相對於提升與平衡舉重器的力量一反一覆的進行,碳粉的掉落於地便是這整個過程留下的繪畫軌跡。《掙脫4》中,藝術家將三片凡士林製作的舉重盤放在重型雪撬上,雪撬邊緣利用C型夾鎖住一隻蠟筆,巴尼身著碎花洋裝頭戴假髮,在地上直線爬行及將整個重達五十四點五公斤的裝置往前推動,蠟筆留下爬行的軌跡。巴尼首次注入角色扮演的元素,一位運動員半跛半推地克服向前行的阻力,也是第一次在巴尼的作品裡看到女性性別。《掙脫3》與《掙脫4》的特點在於其「繪畫」本身就是「束縛」或「阻力」的軌跡,巴尼同樣地力圖克服各種障礙,但他並沒有親自拿筆作畫,這兩件繪圖作品是巴尼克服這些自我侷限的過程中因種種摩擦力而遺留下來的痕跡。

《掙脫5》是唯一一件公開表演的作品,其他系列中的作品一概都是藝術家私下執行創作,再以錄像文件方式呈現。在《掙脫5》中,巴尼用投擲器將三個小陶盤往牆上投去並標出三個點,如同《掙脫1》與《掙脫2》,巴尼將大腿用皮繩套住往牆面方向走去,以陶盤留下的點為基礎作畫,這三個點象徵創作的三步驟:狀態、條件、成果。《掙脫6》巴尼將水平式的運動方向發展至垂直式,他在工作室內放置一張傾斜十五度角的小跳床,手拿蠟筆不斷地向上跳躍觸及天花板,如此不間斷地慢慢畫出自己的臉型輪廓。

若想更進一步地了解巴尼的創作脈絡與思考邏輯,我們可以在他公開的筆記上找到線索。巴尼將《掙脫1》至《掙脫14》的背後骨架概念稱之「路徑」(Path)─ 一個創作過程的冥想狀態。基於他運動員的背景,經由條件限制下的體能訓練而累積肌肉質量的增加,巴尼借用生物學名詞稱之為「肥大」(Hypertrophy),而創作的過程可分為「狀態」(Situation)、「條件」(condition)、「成果」(production)。換句話說,「肥大」的觀念加上創作的三個過程「狀態」、「條件」、「成果」,形成創作骨架「路徑」,這些過程觀念經過消化轉變後的輸出(output),便是作品《掙脫1》至《掙脫14》。

此外,巴尼以醫學的理解觀詮釋這三步驟:

1. 狀態 ─ 最原生的驅動力可稱之為「狀態」。如同胚胎成長的前六週是無性別分化的,這樣的無性狀態是最原生的能量,沒有拘束也沒有一定的發展方向。其能量是最原始的,也渴望極大的營養消耗量。
2. 條件 ─ 體內如同漏斗般的消化系統可稱之為「條件」,好比胃的功能一樣,消化系統自動地把營養成分解析出來,由胚胎(狀態)接收吸納,滋養及鼓勵胚胎的成長。在此,胚胎的性徵漸漸成型。
3. 成果 ─  創作路徑的最後一歩,可以理解為直腸肛門處的釋出。

若將這三步驟觀念視覺化,其形狀如同一隻啞鈴,可將這啞鈴稱為「單位食糰」(unit Bolus)。食糰指食物經咀嚼後與唾液混合的那一團塊,而吞嚥食糰時,咽喉部的肌肉將食糰擠入食道往下輸送,再經消化系統的一番運作排出體外。「單位食糰」是最接近此創作三步驟的觀念,它參與「狀態」的吸取營養 ,以及「成果」的肛門釋出,也意指創作路徑不斷的在慾望狀態,條件控制,與成果之間循環。

「肥大」(Hypertrophy),這個名詞解釋在醫學上指肌肉因受到刺激而增質,尤指在阻力訓練下增加肌力與肌耐力,例如舉重或伏地挺身,以曲線圖來看,肌肉的增質是以波浪型上上下下的型態向上爬伸,當肌肉訓練到一個階段後,開始產生惰性走下坡,經由訓練又再次向上增質,巴尼便將此觀念延伸運用到藝術創作上。另外在巴尼的筆記中也提到魔術大師胡迪尼(Harry Houdini, 1874-1926),胡迪尼最令人稱著的是他的逃脫術,時而手銬腳鍊,時而倒吊在密閉水箱裡,甚至讓雙肩脫臼掙脫約束衣,他可以在種種被限制的情況下逃生,巴尼認為胡迪尼是運用身體的智者。

巴尼將他的知識背景與觀念想法裡出頭緒,以線性思考為起,每一單項又不斷向外延伸增加或重疊,結合許多元素不斷累積加乘,成為樹枝狀甚至網狀的思考體系,自創出一套巴尼式邏輯系統,轉化輸出成實體的藝術作品,之後再次醞釀消化,如此創作「路徑」便不斷地循環,創作元素與概念也越來越複雜。

• 《掙脫7》 (1993)

這件作品可以說是〈懸絲〉系列電影的前兆,也是《掙脫》系列創作方向的一大躍進。巴尼在此跨越自我身體經驗討論創作限制與表現形式,反之這件作品將整個創作方向導入敘事性質,加入電影創作元素,將創作觀念層層疊疊地往外擴充。

《掙脫7》是一件三頻道錄像裝置,故事內容是一台加長禮車正經由隧道開往紐約市,前座的小羊人(Kid-Satyr)正在追逐自己的尾巴嬉戲,後座的兩位一公一母的大羊人正在搏鬥,母羊人想盡辦法用公羊人的角在覆蓋乳白凝結物的汽車天窗上畫公羊角的形狀,如此往來搏鬥,在公羊人抗拒下,母羊人企圖作畫,影片最後結束於羊人們互相剝皮。

在希臘神話中,山羊人(Satyr)經常與酒神戴奧尼斯混在一起,外表半獸半人,熱愛酒、女人、小男孩等一切感官的享樂,他們經常被形容是淘氣又危險的,但卻也懦弱害羞,山羊人不是神而是神話中創造出來的獸,他們老化時臉上長滿鬍鬚頭髮也會禿光,此角色在《掙脫7》之後的創作,包括〈懸絲〉系列電影中將會不斷的出現。

先前提到的《掙脫3》中,首度有類角色扮演的元素出現,巴尼表達一種壓抑與克制的狀態,若將舉重器舉起,桿子便會斷裂,藝術家創造出來的舉重器本身拒絕他想抬舉它的慾望,在一來一往的過程中,雙手的碳粉掉落留下痕跡。而在《掙脫7》,巴尼運用象徵性手法將曼哈頓的特殊地理位置與希臘神話故事結合,擴大兩力抗衡的創作觀念,並將其擬人化與視覺化,而非實際地用身體或自我設限的行動表達「創作與束縛」。在此公羊人猶如那只舉重桿一般的抗拒母羊人,人體內的漏斗型消化系統在這裡也視覺化成為外部郊區連接曼哈頓的隧道或橋樑。

• 《掙脫8》(2003)

《掙脫7》與《掙脫8》創作年份相隔十年,這十年中巴尼創造出將事業推上高峰的〈懸絲〉系列,其作品以片中華麗的場景設置與人物造形聞名,並結合行動、雕塑、繪畫、動畫、電影與裝置等等創作介面於一大成,當然最遠近馳名的還是影片中曲折複雜到讓人惱怒的各種象徵語彙與指涉。〈懸絲〉系列電影中最常出現的象徵標誌「場域」(The Field),一個直立的橢圓膠囊形狀,正中間插入一水平狹長橫槓,巴尼在《掙脫8》再一次做詮釋。

巴尼將這分成上下兩邊的膠囊狀圖形視為「軀幹」(body),從中等分軀幹的窄長水平橫桿稱為「束縛」(restraint),主體軀幹與束縛這兩元素組成此標誌符號,稱之「場域」(The Field)。「場域」象徵自願接受在身體上強加的約束,而Drawing Restraint整個創作計畫的先決條件就是阻力與束縛,在層層自我設限下激發創造力。《掙脫8》則是將此觀念倒轉,將場域中象徵「束縛」的橫桿暫時移除,藝術家解釋這是首次將性本能介入場域系統,失去了約束的身體,將其累積能量釋放在性衝動上,如此一來主體軀幹則停止發育而開始萎縮,這個觀念也貫穿了下一部電影《掙脫9》。

《掙脫8》是唯一本系列中不包含行動表演的作品,巴尼把移除束縛的思考直接呈現在手繪稿上,有些畫中出現具體的性器官,有些是沒有橫桿的「場域」草稿,另外一部份是類解剖學的抽象圖樣。巴尼將這些手繪稿放入外觀看似培養皿的畫框與七組展示玻璃櫃中陳列,每組玻璃櫃放置六張框好的圖,畫框周圍覆蓋著用尼龍纖維製作的毛絲細菌與發霉物,整體裝置具有實驗室的氛圍。巴尼在其中一組玻璃裝置下擺放一條在《掙脫9》影片中出現的鯨魚脊堆骨,強調失去了束縛,主體便開始萎縮這個觀念主張。

• 《掙脫9》(2005-2006)

2003年經由日本金澤二十一世紀當代美術館邀請最新作品並展出,馬修.巴尼利用這次機會訪問及研究日本歷史與文化,並結合十年前進行的《掙脫》創作觀念,製作出最新電影《掙脫9》。《掙脫9》是此次展覽的主軸作品,雕塑、攝影、裝置、繪畫涵蓋大部分的四樓展廳,而長達145分鐘的電影則在館內一樓的華提斯戲院播放(Phyllis Wattis Theather)。電影《掙脫9》的完成將馬修巴尼的創作旅程帶入另一個高峰,片中不但持續巴尼式的詭異華麗風格,畫面結構成熟完整的攝影,也首次納入東方文化為背景,當然還有不得不提的是碧玉(Björk)的演出與配樂。

故事發生在日本日新丸號船上,日新丸號是目前全世界唯一艘設置鯨肉加工廠的船艦。電影分兩個故事軸相互交替穿插剪輯:船員正在灌入大量的凡士林製作「場域」(The Field)雕塑,他們遇到兩位來自西方的客人,這兩位一男一女的西方客(由巴尼與碧玉扮演)來自不同的地方,之後在船上相遇,他們一起經歷相戀繼而突變的過程。

電影開場便預告了主旨,一段日式傳統慶典儀式,隨後畫面切入一雙婦女的手依照日式傳統包裝貝殼化石,完成之後貼上「場域」形狀的封條並把中間的「束縛」自「軀幹」移走,背景音樂吟唱著對麥克阿瑟將軍開放捕獵鯨魚的感恩音樂。儀式隊伍漸漸遊行到長崎港,船上的船員正在架設解剝鯨魚的甲板,儀式隊伍護送一大油槽上船,離港後,船員們忙著在甲板上組裝「場域」的巨大模型,再慢慢的從油槽經由管線注入加熱後的液態凡士林,這個巨型的「場域」在此象徵鯨魚。凡士林慢慢遇冷結成凝態時,船員將「束縛」從「場域」上吊移走,把「軀幹」的外模拉開,大量的半固態半液態的凡士林漸漸形向外流動解體。船上的一位航員在海上發現珍貴的龍涎香(抹香鯨.嘔吐物),船員將龍涎香拉曳上船,擺置於形變的「軀幹」中間。

故事的另一軸線,兩位來自西方的客人,在船主的邀請下紛紛上船,經過一翻洗禮後著上日本神道的傳統婚禮服飾,這兩套服飾是由毛皮製成,樣式極為華麗又誇張。著裝完畢後他們在走廊相遇,隨後進入茶室接受船主的傳統茶道接待,但飲品非茶卻是龍涎香,這個品茶場景也是此片中唯一有對話的鏡頭,船主徐緩道出日新丸號的故事,並說明這艘船已成為保育者的首要抗爭目標。船主離開茶室一陣後,船隻遭受風雨襲擊而晃動不已,甲板上的凡士林從已解體的「場域」慢慢流入茶室,液態凡士林即將淹沒這兩位西方客,當液體凡士林的高度慢慢覆蓋過他們的下體時,他們熱情忘我的擁抱親吻,在達到高潮時,他們手握刀子將彼此的腿肉一片片刮下送入口中嚼食,他們的雙腿漸漸變成鯨尾,頸背長出呼吸孔,最後雙雙沒入大海朝南極海域游去。

這部電影以敘事體的方法將《掙脫8》的觀念範圍擴大,失去束縛的身體釋放出大量情慾,巴尼將自己建構出的創作脈絡進行解構,自「場域」踢除「束縛」,進入另一個想像空間,創造出另一件作品。藝術家將電影內容設定為愛情故事,從兩位陌生人到相識相愛解放慾望,與甲板上解體中的「場域」相互呼應。凡士林這個材質在巴尼的創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從學生時代到目前,巴尼作品裡都處處可見這黏膩的媒材。巴尼的許多作品環節正是表達個體經由化妝、衣著或運動而產生轉變,最簡單的例子即是運動員經過阻力訓練而使肌肉結實,或因為裝扮使得藝術家進入角色設定的情境。凡士林在此可以說是極為明顯而具體的創作物質,它可因溫度操作而產生凝態與液態的物理變化,也因本身便是大量使用在表皮瘡傷的醫療物與潤滑劑,更與藝術家的運動員以及醫學背景成為直接聯想。

在人類社會中,由一個狀態轉變到另一個狀態,時常藉由「儀式」作為媒介,我們燒香拜拜祈求神明保佑一切平安,將心靈的不安經由拜神取得希望與安撫。在影片開場的日式慶典,一缸油槽裝滿液態凡士林,將其歡欣鼓舞的護駕到船上,之後凡士林塑型凝態而後解體;兩位互不相識的西方客,經過婚典禮儀與茶道接待,在滿溢著凡士林的茶室中墜入愛河隨後變態成鯨魚遨遊而去。

抹香鯨的嘔吐物龍涎香,可以追溯到巴尼提出的「單位食糰」,抹香鯨覓食魚蝦後,體內自動隔離蝦殼與一切無法消化的殼狀物,膽囊分泌物將這些硬殼包裹住借由嘔吐排出體外。而之前提到的創作三步驟的最後一歩「成果」,形容作品成果如同攝取營養後由肛門排出,龍涎香則完全走逆反方向,而且還是製作香水的最高級材料,由消化系統逆流進入另一個消費系統;「場域」的秩序因為「束縛」的消失而紊亂。

巴尼的電影創作著實複雜難解,其基本線性創作理念卻也總是穿插各種附加延伸的寓意,單一觀念又加上一層層的文化背景、神話傳說或是媒材溯源,如此不斷地堆疊相乘,於是乎即便觀賞巴尼的單一作品也很難讓觀者直接切入藝術家的創作動機。巴尼各個創作單品是此與彼相連分不開的,即使只討論《掙脫》系列,卻不得不研究〈懸絲〉系列;觀賞《掙脫9》這部電影,也必須好好閱讀《掙脫1》至《掙脫8》的轉變過程,無怪乎單單觀賞《掙脫9》眾多電影工作者與影評家對之敬謝不敏。馬修.巴尼如同一位作家,每一件作品只是一部未完成小說的其中一章,即使探本溯源,下一章卻時有另一變節。

• 《掙脫10》《掙脫14》(2005-2006)

2005巴尼受邀至日本金澤二十一世紀當代美術館與南韓三星美術館展出《掙脫》系列作品,巴尼在這兩個美術館就地計畫行動創作。《掙脫10》與《掙脫11》創作於金澤二十一世紀當代館,《掙脫10》延續《掙脫6》的垂直跳躍,在美術館一玻璃畫廊內擺設一張傾斜三十度角的跳床,每一次跳耀巴尼便在天花板上用鉛筆留下筆觸,慢慢畫出鯨魚的型體,再爬上支撐天花板的柱子或用竹子加長的鉛筆補上圖畫,這項行動總共維持一小時。《掙脫11》則是在展覽廳創作,巴尼選擇掛有《掙脫9》劇照的三面高牆,在每一面牆上裝上攀岩把手往上攀爬,接近天花板的地方是作畫區,藝術家在這三個點畫上象徵「狀態」的子宮,「條件」是狀似漏斗的胃,「成果」的圖騰看起來像從中截斷的「單位食糰」,行動之後所遺留的攀岩把手與繩索與《掙脫9》的劇照則一起展出。《掙脫12》也是類似的創作方式,不同的是因南韓三星美術館展的建築設計而設計不同的攀爬路徑。

《掙脫14》也是一件特定場域的行為創作,馬修巴尼把自己裝扮成麥克阿瑟將軍,在舊金山現代館內向上攀爬到天窗下,最高點的牆面就是巴尼的作畫區。麥克阿瑟將軍的裝扮回應《掙脫9》片中的船主與兩位西方客,在片中主客角色位置明顯清楚,客人永遠是客人,但麥克阿瑟將軍在戰敗後的日本土地上,卻由一個西方客的身份轉變成主人,被原子彈轟炸後的日本人民三餐不繼民不聊生,麥克阿瑟將軍便下令重新放捕鯨船出海獵鯨。此件行動作品是以錄像文件的方式展出,也是通往四樓展覽大廳的開場作品,照往例,行動移留下的輔助工具也原封不動的留在現場,循著攀岩把手與繩索的路徑往上看,便可看到巴尼的畫作。

•結語

在六月二十二日的演講中,馬修.巴尼將他的思考路線再次口頭傳述,在解說作品之前,巴尼投影一張張的器官解剖圖與肌肉生成的曲線示意圖作為「場域」、「路徑」、「狀態」、「條件」與「成果」的輔助說明,給觀眾先上了一堂生物課,在慢慢導入他的創作思維。接著生物課上完之後,我們進入了巴尼創造出的人物角色、深層儀式意函的場景與物件、相互交錯的場景與人物:進行茶道禮儀的船主、兩位西方客、傳統神道婚禮、捕鯨船、麥克阿瑟將軍等等。巴尼將科學知識當成創作源頭,從這個源頭開始,想像力不斷地向外擴充,不斷地製造意義,我們從人體器官運作的來龍去脈進入巴尼的創作脈絡。

簡短的演說介紹與文字敘述也只是開啟了我們觀賞他的作品之思考方向,巴尼的作品與背後的創作觀念,讓我們明顯地發現這位藝術家熱衷於製造多層交疊的象徵符號與意函。巴尼的作品沒有一件作品可以藉由表象賦予詮釋,藝術家選擇並轉化種種物件的意義延伸呈現作品,觀者接收藝術家的視覺再現,建構並翻譯成各種道理。巴尼可以繁殖出多面向地、開放式地、無結論地複雜符號系統,觀者面對作品再現必須靠自我想像力,建構物件與物件之間的關聯性,甚至搜尋無底洞般的象徵意涵。

----------------------------
藝術家簡介

1967年馬修.巴尼(Matthew Barney)出生於舊金山,在愛達荷州成長,1989年畢業於耶魯大學,目前居住於紐約。

巴尼自大學畢業後,奇蹟似地在藝術舞台上大放異彩,受到紐約藝術界的青睞,事業與名聲扶搖直上。91年時,二十四歲的藝術家第一次在美術館舉辦個展,其美術館便是舊金山當代美術館,95至96年間,年紀輕輕的巴尼便已完成生平第一次的歐洲巡迴展。馬修.巴尼陸續參與國際重要展覽,繁舉德國文件展、惠特尼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等等,其他藝術機構、美術館與畫廊更是爭相邀約,巴尼得獎次數也涵蓋國際間各大藝術獎項,包括93年於威尼斯雙年展榮獲「歐洲2000」大獎,也是96年的古根漢美術館第一屆「Hugo Boss獎」得獎人,創作之路不但順遂也備受歐美藝術界肯定。巴尼另一令人注目的是與冰島創作女歌手碧玉(Bejork)的相識相戀,碧玉也在巴尼的最新電影作品「Drawing Restraint 9」單綱演出,並從事幕後電影配樂。

對於巴尼的的創作,可以蓋約地解讀自他的高中運動員背景與大學初期的醫學研究。「懸絲系列」(The Cremaster Cycle)是巴尼近十幾年間最具知名度的影像創作系列,種共五部,由1994年發表的「懸絲.四」開始,1995年的「懸絲.一」、97年「懸絲.五」、99年「懸絲.二」,2002年「懸絲.三」,完成整個懸絲系列,此系列在2002年由古根漢美術館策劃特展。

巴尼的「Drawing Restraint 1-12」系列,於去年在金澤二十一世紀當代美術館(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nazawa) 與南韓的三星美術館(Samsung museum of art)相繼展出,舊金山當代館則是今年在美國唯一的展出地點。

(藝術家雜誌,No.375 民95.08,p362-373)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