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昶文
Ting Chaong-Wen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創作自述 Artist Statement
English

於今無所處

“無所處” 基本上是一個名詞與動詞的兩面性詮釋:ㄧ方面體現的是沒有地點,另ㄧ面則是無法處在某地,固著於某處。“Now Is Nowhere 於今無所處” 是我在伊通公園的首次展出,相對於同一時刻世上所有的藝術展演而言,這個展覽的實際作用卻至為稀薄,如同書寫歷史,不被大歷史所記載之細微之事也是淡薄的,而容易被忽視,但也因為如此,這個展覽無關結果論式的界定,我必須使它保持永恆的流動狀態,持續創造作品背後故事的相遇機會,使用物質來浮現歷史事件的虛實造形,藉由傳說、新聞事件與對個人史的想像,它將展示ㄧ種文化的原型(Archetype)與熵(Entropy)在主體系譜上的作用。

情動與物

這個展覽將由三件新作與二件舊作交織而成,它們各自獨立卻也相互影響:“Now Is Nowhere 於今無所處” 與早幾年在柏林展覽的作品 “味覺記憶”並置ㄧ塊,它們處理的都是對物的寄情,存有著個人生命的故事片段。構成作品的不同物質:吸管貫穿了家族老宅強拆後的破瓦殘塊,檳榔汁噴濺的閃爍燈管正垂吊著,故里消逝與被輕賤的物質均是悲劇性的斷裂,然則這些破敗之物尚存ㄧ動情之可能,它們即是我在作品中欲以捕捉的造形原貌。

義女:尋找白玫瑰

八十年代的臺灣飆車族,以傳說勾勒ㄧ種時代精神,若將飆車手視為”義理”的歧義(ambiguity),自然不能錯過當時圈內人稱“白玫瑰”的少女車手:她每每總能贏過賽場上的男性,放浪與愁讓她的形象流變成為藝術造形的可能。作品 “Heroine: Searching for White Rose 義女:尋找白玫瑰” 藉由另ㄧ位嗜好玩車的年輕女性(阿琍)的故事:來向“白玫瑰”致敬。影像紀錄的是ㄧ段試車過程,阿琍加足油門甩尾,她16歲刺在背上的鯉魚紋身,猶如路徑圖已預示車行軌跡,急駛揚起的紅土塵埃,在慢動作的畫面中不斷重複,透過機械、速度與現代圖騰,呈顯人類學式的影像檔案裝置。

聲音考古學

1941到1944年之間發生於彰化二林的殺人棄屍案,受害人石阿房與兇嫌盧章是被日本政府徵調的台籍軍夫,盧章覬覦結拜兄弟阿房錢財,逐謀財害命,屍首從蔗園挖出,證據確鑿卻因兇嫌抵死不認,遲遲無法破案,幸得警察妙計假扮冤魂逼供,良心不安的盧章最後認罪,後世的歌仔將事件的經過,編製成了“二林奇案歌”。“Murder: Er lin qi an 殺人事件:二林奇案” 是關於ㄧ場聲音的考古學,儲存歌仔曲的黑膠唱片,被重新帶回到蔗園內播放,傳唱故事的歌聲摻合著即時錄製的環境聲響,音景之內多重聲音群的碰撞,生成了窺探多重時空的裂隙:日殖時代的幽靈與量子纏結(entanglement) 幽靈的相見面。

時空結晶

歷史學家黃仁宇在其著作“萬曆十五年1587”所描繪的:那無足輕重的一年,看似無重大動盪,實際上卻可能是明朝發展至盡頭而步向滅亡的一年。歷史的殘片進入了迴圈,“穿隧效應” (Tunneleffect)使其穿透不可滲透的障礙物,漂盪於過去、現在之間,折射投向未來時空。ㄧ位藝術家的創作,其實也似培養某種時空的結晶,就像物理晶體ㄧ般,初次成型的結構,會花相當久的時間尋找延伸路徑,但當某種型態的晶體成型之後,後續的晶體則會採行先前的結晶形狀,所需的時間則成倍數減少,恰恰說明歷史與造形的循環重複,酌古鑒今。 展覽 “Now Is Nowhere 於今無所處” 所展示的,也將是近年來我用以體察自身的創作方法,事件的混亂時序與藝術欲以捕捉其構造的慾望,成形了個人獨特的年代學(Chronology)基礎,並體現於錄像、聲音與雕塑的裝置形態之中。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