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嶠
Chen Hui-Chiao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藝術的織夢者─陳慧嶠
English
 
文 / 王嘉驥

二元性是陳慧嶠(b. 1964)在1990年代期間時有所見的創作特質。早在1997年的一篇〈懷疑者的美麗追捕〉短論當中,吳瑪悧就已指出陳慧嶠的作品展現了矛盾和對立,而且是她個人心理情境或甚至潛意識的某種投射。[1] 陳慧嶠此一時期的形式特色,主要透過媒材物性的對立,譬如以玫瑰、羽毛、棉花、水、線等等,相對於以幾何構形的不鏽鋼材、壓克力板、玻璃與針等材質,對應出生命/無機,暫時/恆常、無定形/幾何,流動/不流動,柔軟/堅硬的二元宇宙。而這種悖反的並置組合,同時也是1920年代歐洲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常見的形式運用。所不同的是,陳慧嶠的並置手段似乎不是為了彰顯對理性的質疑,或是加以顛覆;相反地,在她的作品當中,不鏽鋼、壓克力與玻璃的材質,往往具有容器或承台的作用,主要為了收納與負載而存在──換言之,是為了成就一個統一體的機械框架。

從儀式的觀點來看,容器猶如祭祀的法器,承台猶如祭壇,受納的玫瑰、羽毛、棉花,則有如犧牲的供品。尤其是玫瑰,陳慧嶠在乾燥處理的同時,慣以針加以穿刺,彷彿是生命的受難儀式,或是對信仰的殉道。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譬如1993年的《你是玫瑰我是針》立體裝置。[2] 再者,穿針的線相互交織,既影射複雜的人生交會,更隱喻冥冥而神祕的天命。值得注意的是,陳慧嶠在1997年於伊通公園展出的《懷疑者的微笑》個展當中,已經以高度的意識開始探索關於「意識」的議題。陳慧嶠稍早對於媒材物質性的探討,此時已進一步地轉化為一種意識的隱喻。具有鮮明物質性的機械容器仍舊在展場中隨處可見,然而,卻已成為意識的載體,並強調作為容器自身的透明性。[3]

就從1997年之後,陳慧嶠逐漸脫開了由厚重的金屬或玻璃所構成的幾何承載框架。意識的流動轉化為想像的幻形。材質的物性探討逐漸讓位給象徵,進而成為陳慧嶠主要的表現手法。針、線、棉花以及紡織素材的能指,擴大為詩意的聯想,指涉自然界中的天空、星辰、日、夜、風、雨,甚至聲音。透過《我在黑暗中低語穿過》(1997)一作,陳慧嶠更以直敘的方式,透過電腦輸出的圖式,針對人作為主體的知覺與意識如何運作,以及在生命和死亡之間,自然與上帝所代表的意義及其扮演的角色,表達了興趣與關懷。[4]

在陳慧嶠的意識圖譜之中,「做夢」(dreaming)居於核心。在1997年的個展自述當中,陳慧嶠言及一種純屬「身體」和「性靈」的感官探險。她嘗試「以自身的知覺為對象」,「做夢」是一種「感知」的路徑,使她得以「遊離潛獵」,回歸「單純」的「直覺」。由於受到卡洛斯‧卡斯塔尼達(Carlos Castaneda, 1925-1998)的著作啟發,陳慧嶠對於意識與知覺的探索,也頗具薩滿教(shamanism)的神祕主義色彩,尤其表現在對於夢與占星的鑽研熱情。[5] 在藝術的創作上,陳慧嶠展出於1998年的《別把夢吵醒也別把夢踩醒》與《睡吧!我的愛…》兩件空間裝置,都是很具體的實踐。[6]

身體作為一種體制,做夢是對身體的解放,屬於意識潛行的界域。同樣地,夢境裡往往也充滿了對現實的掙扎,乃至於不滿。陳慧嶠對於自由的渴想,吳瑪悧已在1997年的短論指出;然而,真正耐人尋味的是,表現在陳慧嶠的90年代期間的作品當中,自由卻總是困縛在難以逃逸的框架之中,猶如標本一般。即使是知覺,也因為受制於身體的框架,而渴望有夢,方能自由飛翔。2006年,陳慧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個展之作,主要便是以夢──或是她個人所言的「源自體內的一種感覺」──作為主題。

夢境儘管仍是現實的投射,免不了各種衝突,甚至危機四伏,然而,表現在陳慧嶠的創作當中,做夢卻是一種反璞歸真,宛若烏托邦的歸返。無論是《古老的感覺》(2006)或是《內在的回憶》(2006),都指向一種象徵性的精神原野,而且充滿了對於原始自然及宇宙起源的浪漫懷想──同樣也近似超現實的夢中情境。[7]

玫瑰雖然有刺,卻在其梗,而不在花朵自身。早期的陳慧嶠卻以針穿透花朵,使其渾身皆刺。玫瑰自來作為文學上的愛情象徵,針的穿刺宣示了死亡,不但使愛變成名符其實地難以捉摸與掌握,也更易讓人受傷。2005年,陳慧嶠前往英國蘇格蘭地區的格蘭菲迪(Glenfiddich)酒廠擔任駐村藝術家,蘇格蘭薊花(thistle)的形象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2006年,她在《古老的感覺》空間裝置作品當中,便以遍地高大且長有梗刺的薊花意象,作為「愛」與「夢」的守護者。[8] 從早期的受難玫瑰到近期的剛毅薊花,陳慧嶠一再呵護與守衛的不外就是她心內的夢田。

陳慧嶠的創作語彙一向極為個人甚至私密。或許也能這麼說──她是一個在作品中做夢的藝術家。如此完成的作品,看似公開,其內裡卻也織藏了許多不為觀者所知的情感編碼。2008年在伊通公園的個展當中,陳慧嶠借用了墨西哥詩人奧塔維歐‧帕茲(Octavio Paz, 1914-1998)《雙重火焰》(The Double Flame)的書名作為展覽的命名。《雙重火焰》一書是對「愛」(love)的鉤沈與探討。對帕茲而言,「情慾」(eroticism)濫觴於「性」(sexuality),受之餵養,是為紅色火焰;「愛」則是進一步在「情慾」中培育養成,是以搖曳顫動的藍色火焰呈現──這一紅一藍,構成了生命的雙重火焰。[9]

帕茲對於「雙重火焰」的描述,同時也是一種感情昇華之說。換言之,生命的啟蒙從超越身體的原始本能慾望開始。「愛」作為人性感情的精華,更是不斷修養精進的過程。身為一個做夢者,陳慧嶠自然而然也將此進程理解為她在自述中所言的「織夢」程序。不但如此,陳慧嶠似乎更將「雙重火焰」的概念,轉譯為她個人在藝術進程上的一則隱喻。

在《雙重火焰》個展當中,陳慧嶠以針織為畫,二元的矛盾或對立已不復見。同時,延續2006年在台北當代藝術館以「此時此刻」命名的個展精神,陳慧嶠以做夢者的身分繼續以藝術織夢。如同她在個展自述中所言,她以大地、天空、海洋為界;占星、航海與飛行則是幻想的手段,提供無疆界的想像馳騁,使「知覺之翼」得以解放。[10] 無論是在現實或在夢旅之中,天王、海王與冥王的交會,既是神祕無名也是真實──這種種交感不但提供了洞見,鼓勵了超越,也創造了轉化。陳慧嶠在這篇創作自述當中,以暗喻的修辭,一方面抒發了個人在藝術上的心之所向,同時,對於在啟蒙過程中,曾經對她有所啟示或一同努力的藝術旅伴,也一併致上了砥礪與敬意。

就形式的表現而言,陳慧嶠在《雙重火焰》所展出的部份作品,有意地引人聯想林壽宇(b. 1933)、莊普(b. 1947)、賴純純(b. 1953),或甚至胡坤榮(b. 1955)的幾何抽象繪畫。對陳慧嶠而言,此舉既是一種敬意,也是與「伊通公園」歷史的另類對話。若是放在「雙重火焰」的語境之中,陳慧嶠此舉無疑是以對於上述藝術家──如她所言的「天王/洞見」、「海王/超越」、「冥王/轉化」──的敬愛,作為自我昇華的業果。

2008年同時也是「伊通公園」成立的二十週年。長期以來,「伊通公園」亦猶如陳慧嶠生命中難以放下的框架。儘管過程中也有不為人知的甘之如飴,然而,這個框架卻曾使她感覺困頓,使其難以翱翔,甚至失去自由。就以此論,陳慧嶠的《雙重火焰》個展似乎也是一種意向的表態,不但充滿了自信,更彷彿重獲自由。

從超越與轉化的角度來看,陳慧嶠在《雙重火焰》展出的作品,依舊延續的是在藝術中做夢的精神。儘管刻意羅織某種形似,她與林壽宇、莊普、賴純純,乃至於胡坤榮,終究還是不同。原本這些年長藝術家的幾何抽象母題(motifs),經過陳慧嶠的行使之後,最終失去其原有的幾何形體感與方形的結構特質,而轉換為時間與空間看似偶然卻又必然的神祕交會,畫面中更時而注入一種星河流瀑川流不息的變化。更具體地說,陳慧嶠轉化了幾位年長藝術家似曾相識的幾何抽象造形;在注入個人宇宙觀的同時,她也完成了自己的統一體,並開展出一種如夢似幻的視覺想像。

陳慧嶠於是成為更積極的做夢者。她以藝術織夢,在夢旅的潛行中獲得自由,並與自己的天命媾和。不僅如此,她也以「必須再往前走,直到我們遇見未知」,作為與藝術旅伴共勉的期待。夢屬於未知,對陳慧嶠而言,藝術創作確如織夢,不但是她個人啟蒙的重要途徑,也使她得以對生命宇宙展開無窮的探索。

-------------------------------------------------------------------------------
[1] 吳瑪悧,〈懷疑者的美麗追捕〉,參見《山藝術》第90期(9/1997),頁74-75。
[2] 圖版參見《陳慧嶠:此時此刻》(台北:台北當代藝術館,2006),頁65-66。
[3] 陳慧嶠1997年展覽現場的記錄,參閱網頁: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102/1。
[4] 《我在黑暗中低語》的圖檔,參閱網頁: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102/2。
[5] 陳慧嶠受卡洛斯‧卡斯塔尼達(Carlos Castaneda, 1925-1998)著作的影響,參閱秦雅君,〈那天,她抓到了雲──陳慧嶠的創作與生命之旅〉,收錄於《旗艦巡航─台灣當代藝術選粹(二)》(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8),頁100、104、106。
[6] 作品圖版,參閱《陳慧嶠:此時此刻》,同註2,頁57-58。
[7] 作品圖版,同上註,頁25-30、45-48。
[8] 對蘇格蘭人而言,薊花是他們的民族象徵。根據歷史傳說,由於薊花長得高大而且具有堅硬的梗刺,因此,在中世紀期間,曾經阻擋北歐蠻族的入侵,使蘇格蘭民族受到拯救而繁衍。
[9] 參閱奧塔維歐‧帕茲(Octavio Paz),《雙重火焰》,蔣顯璟、真漫亞譯(台北:邊城出版社,2004),頁20。
[10] 「知覺之翼」同時也是陳慧嶠作品的名稱,包括1995年的《知覺之翼》與2006年的《知覺之翼II》;作品圖版,亦可參閱《陳慧嶠:此時此刻》,同註2,頁33-34與63。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