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垠慧
Ericamigo Wu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著作出版 Publications


一位台灣聲音藝術家的觀點:王福瑞談聲音的聆聽與創作
 
文 / 吳垠慧

問 近幾年台灣聲音藝術的發展有明顯的態勢,如最近的Co6、或是在南海藝廊舉辦如「南海啥聲」活動,甚至是兩岸聲音藝術家的交流演出等等,令人不得不關注這類的藝術。就一般人對藝術鑑賞的習慣來看,面對聲音藝術的表演時,常顯得無所適從,這部分可有什麼建議,可以如何對聲音「下手」?

答 聽覺相對於視覺來說,會有比較大的想像空間。進入聲音領域,最重要的是能對此抱持著好奇心,外界常誤以為聲音藝術就是電音,或是吵雜的噪音,如果一開始就抱著這般否定的態度,自然很難進入。現在網路很發達,創作者會將自己試驗的成果先放在網站上供人試聽,有興趣的人可藉由閱讀和聆聽訓練下手,聽多了自然能分辨出好壞。當然,讓聽眾無法融入的另一種可能是現在台灣的聲音創作和展演活動的質量還是不夠。好表演的產生並不容易,但是如果能看到一場就足以改變你對聲音創作的觀感跟想法。

問 聲音藝術現場演出時,聽眾能直接看到演出者在現場「忙碌」地操作,不禁令人好奇,一般聽眾對聲音的欣賞,對器材或技術的瞭解是否會是關鍵?

答 要聽聲音是否還要先瞭解技術,若持這樣的觀點,同理是否也能推論到其他藝術創作?聽眾的背景不是創作者能掌握的,我個人反而比較關心目前台灣年輕創作者,是否能將自己想表達的內容如實地傳達給聽眾。現階段台灣的聲音創作多半沒考慮到聽眾,如何將聽眾拉進創作是重要的,你要怎麼讓聽眾產生想像?怎樣判斷聽眾的聽覺是否到達極限?如何讓聽眾的感知能量不斷集中在作品上等等,這些技巧其實還蠻難的,因此要談聽眾為何難以進入聲音表演,回到基本的問題,可能是出在演出者沒辦法create讓人產生想像的空間,表演者多半依照自己熟悉的慣性演出,反而容易塞太多東西給聽眾,每一部分的精華都捨不得放,沒有經過篩檢的結果就是堆得太滿,讓人感到疲乏。不過這部分的能力是得慢慢累積的,畢竟聲音在台灣的發展還是很短,創作者投入的時間也是。

問 現階段台灣的聲音創作大多以筆記型電腦(筆電)為主,對此你個人有何看法?

答 現在數位器材相當普及,創作者以數位來創作也是反映了時代的趨勢,類比設備的費用頗為昂貴,現在一部電腦就可以做出很多效果。現在很多人認為都以筆電創作是個問題,個人是認為重點在於創作者使用工具的態度,做出獨特的效果還是比較重要的。過去創作的困難是如何在有限制的資源裡去create,現在年輕人的條件比過去好很多,因為數位器材容易創造出品質很好的聲音,但也因為工具取得容易,因此要如何超越工具本身則是現階段創作者遭遇的課題。像日本藝術家池田亮司使用電腦的方式就跟別人不太一樣,他以最簡單的正弦波(聲音的最小單位)來創作,現在的電腦可以模擬出很多聲音,但他的概念是回到最簡單的情況。同樣是使用電腦,在不同的世代手上會有不同的發揮。另一個例子是「萬物有靈orchestra」這個團體,他們在演出現場找來一些植物,表演者在現場會剝折葉子,利用植物的聲音來創作。很多數位聲音是簡化後的結果,聽起來聲音的肌理跟植物的聲音還蠻接近的,透過電腦去體驗很細微的聲音,產生有趣的想像空間。像這樣以自然物為創作素材的,約翰.凱吉(John Cage)很早就做過《水的音樂》,讓水在貝殼裡流動產生聲音。其實除了筆電,個人覺得創作者去嘗試些不同的工具素材還是蠻重要的,這會促使我們回到聲音跟感知的基本面去思考。

問 我們對聲音藝術的印象,似乎都是得到現場去看演出才是比較純粹的「聲音藝術」表現,如果和裝置或錄像藝術結合,會覺得聲音變成附屬或襯托的元素,你可否談談對此的看法?

答 我覺得聲音的表現可以不需這麼侷限,如果從人類聽覺經驗的啟發來思考,應該會比較清楚聲音何以成為藝術。有些藝術家的作品是以視覺來呈現聲音,也很有意境,Rolf Julius的攝影作品《It made everything silent(stone garden)》畫面裡,藝術家在一處看似安靜的自然情境中擺放喇叭,喚醒觀者從自身經驗去呼應,作品看起來頗有禪意;另外一件《Why grey, why yellow, why green》(2002)藝術家又以裝置的形式出現,藉由喇叭發出的聲響去震動有色粉末,觀者聽久了、看久了,好像也會產生這聲音是紅色、那聲音是綠色的感覺。

聲音可以單獨成為創作的元素,但也可能跟視覺或空間有關,不會因為做聲音裝置就會讓聲音的純粹度消失,現在台灣也有視覺藝術家嘗試做些聲音,也是很好的嘗試,有時加入其他媒材也可能增加其可能性,比方說可以做一件作品挑戰公共空間等等,也蠻有趣的,不用急於論斷現在什麼是聲音藝術而什麼不是,幾年後我們會慢慢看得比較清楚。現階段的聲音創作少了點衝撞,好像都是在做個什麼東西,死守電腦也不是很好的狀況,要能隨時去質疑當下。至於對聲音藝術的探討或定位問題是未來藝術史學家的工作,不是創作者要煩惱的,畢竟相較於視覺藝術悠久的脈絡體系,聲音發展的歷史算短,國外相關書籍也是近幾年才有較多量的出版,總是要累積一段時間後才有辦法篩選出好的作品,及出版單獨藝術家的專輯。

問 對於台灣目前聲音藝術的現況,你個人還有哪些觀察?

答 台灣的聲音發展時間很短,就創作方面其實還不是那麼成熟,還在摸索的階段,創作的時間被迫壓縮的很短,年輕人可能急於以少量的作品就想表現自己的創作脈絡,因此我們在現場聽到比較多的是過程,還沒到精準的程度就上場去表演,由於單組演出的時間也蠻久的,如果現場的空間或環境不對,對聽眾來說是蠻大的負擔。一般像實驗性的聲音演出會需要某些特定場合或空間,對於聆聽者來說也比較容易專注,即使是在一間暗室或小劇場,只要可以讓人安靜地聆聽,即使只是聽耳機也很棒。現在聲音會被安排作為開幕活動的節目,可能會讓演出的效果打些折扣。聲音創作有其困難度,有些聲音作品沒有物件可供買賣,得到的觀眾共鳴相對也較少,除非是自己很有興趣,不然這條路走起來還蠻辛苦的。台灣現在處於比較混亂的狀況,別太奢求現在就要看到創作者有很成熟的表現,因為這不是單靠技術就可以解決的,累積的過程很重要,我蠻感動的是以前舉辦過的聲音演出都有年輕人來參與,對聲音藝術的傳承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台灣目前聲音創作方面的師資缺乏,大多靠同儕之間相互學習成長。由於現階段已經有不少從事聲音的創作者,我認為可加強的部分是舉辦工作坊或座談會,針對創作本身去討論對整個生態會比較有幫助,像日本ICC會規劃技術面或主題性的討論會,一則創作者可以交流,另一方面聽眾也可以瞭解這些創作者在做什麼。

【典藏今藝術2007年3月號】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