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君
Elsa Hsiang-Chun Chen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策展經歷 Exhibitions Curated
相關專文 Essays
著作出版 Publications
網站連結 link


創傷年代的美學
 
文 / 陳香君

導論

回顧過去20數年的歷史,在世界的許多地方、在我們身邊,發生了許多自然、政治、社會以及人文的災難。從歐洲巴爾幹半島、非洲盧安達、美伊、以巴衝突、中亞喀什米爾種族宗教屠殺、印尼屠殺華人婦女、中國壓制宗教政治異議分子,到台灣的921地震、88風災等等,我們每個人似乎都從不同的身處、差異的立場,共同承受著這些災難帶來的衝擊。之於此,做為視覺藝術工作者,在美學實踐上、在知識踐履上,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國際頂尖的英國女性主義藝術史學者波洛克(Griselda Pollock)認為,在當代世界許多人們依然延續著現代殖民者自我與他者、主僕上下的位階結構,建構社會、關係與意識型態相互壓迫(包括人類、動物和自然),致使這個年代處處充滿了災難事件。我們之中也許在知或無知的狀態,直接參與了壓迫的現實。而另一方面,在這個媒體愛好再現創傷場景並主導人類認知與行為模式的年代,做為媒體觀影者的我們,也在影像的層次上藉由消費行為參與了災難、創傷、苦痛的生產、製造或強化。做為與影像日日為伍的視覺藝術工作者,也許可以試圖基進的想像另一種見證、轉化創傷經驗,建構人與人之間尊重差異、平等不壓迫,並在差異之中共同成長變化的知識、倫理和美學實踐方式。

她從以色列裔法國藝術家、美學家與精神分析師愛婷爵(Bracha Ettinger)的理論與實踐切入,解釋前述基進的想法與作法。她認為我們一直以來知識政社文化行為的二分邏輯—我與他、主與奴、白與黑、殖民者與被殖民者、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等等—是一種有/無陽具的理知理言系統(phallocentrism),儘管這個系統常常釋放罪惡,但無此人們將精神分裂,無法認知學習並在社會中運作。但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可以想像一種可以穿越、滲透及轉化陽具崇拜系統的世界/視界。愛婷爵從人最原始的存在經驗,即母體經驗,想像這種差異共存且不排他的互為主體經驗。做為不知名的小胚胎,和不知名的母親透過臍帶共享生命又互相傾聽、互相轉化,以及反之亦然的經驗。愛婷爵從這出生前/產前的經驗重新想像人的主體建造過程,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以及凝視方式,她稱之為母體界(the matrixial)、母體式的凝視(the matrixial gaze)。而小胚胎與母體同時都是「我」(I)與對方的「非我(之我)」(non-I,註1),之間有差異、有邊界(borderspace)、有凝視、有邊界連結(borderlinking),有共同出現與存在(co-emergence)。

基於這個有別於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拉岡(Jacques Lacan)對於人主體形成過程的陰性增補精神分析理論(feminine supplement),愛婷爵特別提出創傷經驗的見證與感同(wit(h)nessing),結合見證、傾聽苦痛的經驗(witnessing)以及與受創者在一起(with),即非旁觀消費者的必要性。但正如近日針對景美人權文化園區事件再現台灣創傷歷史眾家爭論不休般,見證、傾聽、轉化創傷經驗,以及如何從藝術文化再現來落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需要長時間對於歷史文化的學習、誠懇的傾聽與反思、細緻且有想像力的美學概念與技術,而這也是目前報導數屍袋、哭天喊地、爭搶生活資源等主流災難媒體文化、或以空降無關痛癢的美,試圖再現與昇華苦難所欠缺的。

是以,波洛克舉了先前曾在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年「亞洲雙年展」「觀點與『觀』點」展出的以色列籍導演佛曼(Ari Folman),製作的動畫影片《與巴席爾跳華爾滋》(Waltz with Bashir)為例來說明。她十分讚賞佛曼以動畫這個當代素材揭露被掩埋的歷史記憶和人道責任,即1982年以色列的坐視不管,間接導致黎巴嫩以報復巴席爾領袖被刺殺的事件為名,在黎巴嫩難民營進行屠殺。但她對於動畫終結前所展示的一張定格屠殺場景寫真非常不以為然。她認為,展示如此赤裸的照片,不但讓我們再次藉由觀看/消費,再次行使了對這些死難者的暴力,且觀者也可能因此而受創(traumatised)。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照片對歐洲人而言,馬上令人想起猶太大屠殺的場景,但1982年的事件裡,以色列並不等同於希特勒,縱使它的確施加了暴力在巴勒斯坦。

因此,她特別推薦愛婷爵的「尤麗狄絲」(Eurydice)系列創作,也在另一篇中研院讀書會閱讀的文章〈莫忘非洲〉(Not Forgetting Africa)中討論迦爾(Alfredo Jaar)的創作《靜寂之音》(The Sound of Silence),該創作想像南非自由攝影記者卡特(Kevin Carter)舉世聞名的「普利茲獎」(Pulitzer Prize)照片《飢餓的蘇丹》(The Starving of Sudan)拍照與觀視歷程,讓我們照見媒體與我們自身窺看災難的飢渴以及對於弱勢者—對他而言,特別是非洲—的忽略。

「尤麗狄絲」挪用了二次大戰結束後法國導演雷奈(Alain Resnais)記錄猶太大屠殺的電影《夜與霧》(Night and Fog)中,一群將被射殺、推入坑洞焚燒掩埋的女人與小孩的影像為起點。她們有人看著鏡頭,有人別過頭去,有人凝視著手中抱著的嬰孩。這影像不時的召喚著愛婷爵,於是她開始做「尤麗狄絲」系列,想要見證這些已然消逝的證人所見證的災難。愛婷爵擷取影像影印轉化為平面圖像。在影印過程中,她特意中斷影印機的掃描,造成影像的斷裂。這個斷裂,是愛婷爵與這些女子之間現代性歷史的斷裂,以及在場與不在場的差異;而影印的黑色粉粒,則讓我們憶起焚化爐中被焚燒的猶太人及其歷史文化的灰燼。這影像不時的召喚著觀者,但愛婷爵為免這些女子的影像再度受到觀視的暴力,於是採用她所謂的陰性變形(metramorphosis),除了中斷影印過程的變形之外,她也以紅色和紫色的色彩筆畫覆蓋了這些女子的赤裸,平衡了暴行和我們觀視的悲痛,創造了一個美學與歷史創傷的轉渡站(transport-station),讓觀者在其中與那些女子以及將其毀滅的屠殺歷史相遇,也許能夠見證歷史但卻不被創傷傷害。在如此的過程中,她讓多重的主體相遇了(encounter),也許在某一刻某些人傾聽、承載、消化、轉化了其中的某些歷史與主體記憶的片段或不在場。(註2)

(今藝術212期2010年5月號)
-----------------
註1 感謝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龔卓軍關於「我」與「非我(之我)」的翻譯協助。
註2 承蒙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所長單德興、副研究員吳金桃的大力襄助,歐美所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分別在今年1月7日與9日邀請波洛克教授,針對前述藝術、創傷與女性主義等相關論題進行專題演講,以及和本地學者專家、研究者與學生互動交流的工作坊與座談會。此次反應空前熱烈,要歸功於吳金桃在波洛克來訪前便安排一系列讀書會,並邀請交通大學劉紀蕙、中央大學曾少千、陽明大學劉瑞琪、國立台北教大倪明萃、市立台北教大許瀞月等教授為大家導讀。由於波洛克已針對台灣學術界的提問,修改了專題演講論文內容,全文英文版預計將於今年秋季在歐美所《歐美研究》集刊發表,而中文版也將由倪明萃增譯修補後,刊登於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藝術學研究》,故筆者僅就訪談諮詢或提問所牽涉的內容做一個引導性的介紹,尚祈各位先進包涵並期待未來的全文與譯稿。最末,在波洛克回國之前,吳金桃及其研究助理張瀠之與筆者,進行了一次簡短的會談,主要針對波洛克的演講、讀書會友的反應等內容進行了諮詢與增補性的提問,由於訪談內容較長,我們擇要刊登如下。

● 葛莉賽達.波洛克

Griselda Pollock

目前是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美術、美術史與文化研究學院的社會與批判藝術史教授,兼文化分析、理論與歷史研究中心主任。從1970年代以來,她在結合影像分析、性別研究、精神分析、猶太研究以及文化研究等領域的世界新藝術史(New Art History)研究風潮中是最重要的旗手之一。她在里茲大學設立了英國第一個女性主義與視覺文化碩士研究課程,栽培了來自英國及世界各地無數優秀的藝術文化研究者,從女性主義的角度介入藝術實踐、藝術史、文化研究以及影像研究等領域,視覺文化中的現代性和性別差異問題為其研究的核心興趣。近十多年來,致力於研究全球媒體時代裡,藝術如何轉化災難事件的創傷、歷史以及記憶等問題。著有《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Vision and Difference: Femininity, Feminism, and the Histories of Art, London: Routledge, 1988)、《分殊正典:女性主義欲望、藝術歷史的書寫》(Differencing the Cannon: Feminist Desire and the Writing of Art’s Histories, London: Routledge, 1999)、《在虛擬的女性主義博物館中相遇:時間、空間和檔案》(Encounters in the Virtual Feminist Museum: Time, Space and the Archive, London: Routledge, 2007)、《現代主義之後的博物館:介入的策略》(Museums after Modernism: Strategies of Engagement, Oxford: Blackwell, 2007)等著作。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