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淑文
Jo Hsiao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策展經歷 Exhibitions Curated
相關專文 Essays
著作出版 Publications


台北城市行動Taipei on the Move:從靜默觀賞到參與的藝術 策展專文
 
文 / 蕭淑文

台北城市行動

二○○四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邀請來自美國、荷蘭、芬蘭及本地的藝術家,針對四個不同的社群:青(少)年、婦女、老人、一般市民,設計了五個主題架構的創作工坊。藝術家藉由關乎自身的議題(個人)或社會議題(集體)的切入,與民眾直接對話,表達對某個公共議題或特定社群的關注。藉由藝術操作模式,直接讓參與者進入創作的過程;發展互動性的作品計劃,以偶發行動、表演或影像紀錄,試探公眾與藝術的距離可以有多靠近?

蘇珊˙雷西 (Suzanne Lacy)在台北進行《聚˙絡i_d_entity》,探討無遠弗屆的網路文化對台灣年輕人的影響。為期六週的網路談話,雷西讓這群平均22歲的年輕人暢所欲言,對於他們所關切的議題,發表看法;同時,利用網際網路把網路集會的內容傳送給朋友,開啟了和本地年輕世代的對話。除了持續在線上和參與的對象進行對話,蘇珊與工作小組抵達台北,與10名參與對談的同學,擬定議題,選擇位於信義計畫區的一處公園綠地,進行一場面對面的網友會。與會者從16至25歲不等,都是透過網路進行邀約,現場來了近160位年輕人。這群年輕人自由地交談著事先擬定的議題,沒有預設答案、聽不到大人們的意見,他們開懷地分享個人經驗、創造議題、理性對話,集會持續進行約一個半小時。

二位音樂家謝啟彬和彼得˙凡馬勒 (Peter Van Marle)設計拉丁音樂工坊《齒輪律動—音樂敲、打、碰Groove to the Music》。參與的40位高中生,有三分之二不具備任何音樂背景。音樂家以日常生活裡的用品或現成物作為樂器,類似英國STOMP敲擊「破銅爛鐵」的表演形式,為台北都會的青少年族群設計二週的活動。齒輪律動工作坊讓青少年體驗敲、打、拍的即興打擊與其產生的節奏;隨著節奏周率,身軀自然擺動、聲音隨之唱和,營造出拉丁音樂歡樂的氛圍。於溝通、對話、分享、合作的過程中,鼓勵青少年找尋自身在城市裡的價值與定位,更讓他們在群體表演裏找到“歸屬感”。

一九九九年,吳瑪悧首度接觸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的「玩布工作坊」,她與一群躲在家庭背後的婦女,一起玩布、一起創作、一起分享彼此的快樂與哀傷。《台北城市行動》吳瑪悧與玩布的姊妹們提出《皇后的新衣 The Empress’s New Clothes》作品計畫,透過工作坊的私密對話,藝術家讓參與的婦女們在學習與傾聽的過程裏,分享著女人的幻想與生命經驗,集體創作了三場宣示性的表演行動。參與的婦女以女王自居,為自己設計縫製了心情的霓裳。她們以童話故事「國王的新衣」為腳本,創造了屬於女人的王國,讓美術館、街道及傳統市場變成她們的展示場。

向來以錄像結合行為藝術的陳永賢提出了《關乎老者A Senior Concern》的計畫。《關乎老者》以靜默的關照,藉由訪談、文字和影像記錄,客觀地陳述老人議題,希望喚起冷漠的都會居民、制定老人政策的公部門及媒體關注台北城市空間裡的一群隱形族群。影像呈現這群資深公民之生活觀照,他們在家庭或社會的「位子」總是被遺忘在城市的角落裡。藝術家引領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美術系、多媒體動畫藝術系等共60餘位同學們進入老人的世界,以充滿詩意的語彙,記錄他們面對生命盡頭的孤獨。

《人層台北 Human Layer_Taipei》的對象是一般市民。藝術家馬可‧卡薩格蘭 (Marco Casagrande) 與馬丁‧羅斯 (Martin Ross) 和淡江建築系的同學們集體創造了8隻鐵塑的“特洛伊搖馬Trojan Rocking Horses”,利用一週的時間,這支鐵馬部隊遊走於台北城市每個角落,邀請民眾寫下對這個城市的夢想、記憶、想法與意見,再將訊息裝入特洛伊鐵馬中。十一月十一日,鐵馬部隊抵達終點站—台北市政府,邀請馬市長開啟鐵馬,朗讀來自各階層民眾的訊息。鐵馬行動用藝術操作模式,讓廣大的公眾參與城市對話,思索以人為本的新城市觀,傳遞‘人層台北’的想法。

從觀看到參與

《台北城市行動Taipei on the Move》企圖拋出藝術的“公眾性”與“社會性”。這類型的藝術秉持“社會實踐”的思考與行動,以「做」社區的角度切入,積極地參與公共事務、接觸社群;把公共議題轉化為美學語言,結合群體、教育研習與媒體宣傳,對自身及所處的生活空間、文化、與環境做更深層的反芻。針對此點,蘇珊˙雷西也認為當今藝術發展愈趨成熟,發展成為‘公民論述art as civic discourse’和‘公眾教育art as public pedagogy’。不僅,議題的探討可以更深廣、藝術的呈現可以更多元,藝術與民眾生活之間可以建立更深層的關係。民眾從靜默觀賞的他者,到介入創作的參與者,用藝術作為手段,讓人們從不同的關注面向參與社會。

藝術乎?

這類型藝術的實踐與論述,思辯如果藝術成功地挑釁當代社會現況,那麼是否也決定了藝術家對創作的態度,與人們對藝術的認知。而究竟藝術家發展這樣類型的創作,其藝術性、藝術技巧或功能性孰重孰輕?藝術家的經驗與位置,如何和公眾的利益共構?從公眾的視角發展的藝術,是否可視為「作品」?這樣的作品是否攪亂了當代藝術領域裡的一池春水?

「服務」、「學習」與新類型公共藝術密不可分是不爭的事實。有些藝術家倡言藝術的入世性,指的是在公共領域裡,提供功能;另有藝術家遊走於純藝術邊緣,於真實生活中創造充滿隱喻的作品。吳瑪俐與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的「玩布工作坊」屬於前例。她透過對話、溝通、分享,激發一群躲在家庭背後的婦女創作的潛力,並從中體驗個人的心路歷程與成長。吳瑪悧以藝術做為媒介,將自己隱身於幕後,鼓勵婦女從創作裡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陳永賢的《關呼老者》屬於後者。他以錄像裝置,敘述與生命搏鬥的老人群像,影像裡的老人或坐、或臥、或睡、或醒,樸實的影像風格充滿詩意,揭露老者孤寂的內心世界。

相較於歐美藝術家投入這類型的藝術創作,《台北城市行動Taipei on the Move》希望丟出一粒小石頭,以藝術思索城市空間、環境、教育、族群、性別與地方認同。遺憾的是,台灣缺乏貼近觀察的評論,除了寥寥可數的個案可供研究,多數的藝術家、評論家及媒體仍無足夠資訊來解讀這樣的創作,更遑論涉入創作過程的評論實踐。傳統觀看作品,可以從藝術理論與美學觀點做客觀的評論,但新類型藝術的評論,必須深入事件,隨著作品發想、製作、延伸,在貼近觀察的過程裡,發展雷西所稱的「多聲評論」。而依照不同的個案,解讀其地方性根源,並以更寬廣的「世界觀點」,從經濟、社會、文化、美學等面向進行解讀更有其必要。

誠如雷西所言:「把這些藝術實踐納入藝術史、藝術理論及一般文化理論的發展是極端重要的,它提供藝術家公民權這個概念真正的本質意義,並藉此完成與市民相連的藝術重建。不管我們稱它什麼,這種藝術不是關於語言自身,取而代之的是空間語言、言談者及他們彼此的關係,這是關於價值、聆聽和包容。」

結語

《台北城市行動Taipei on the Move》是在充滿偶然的發想裡成形。「以良好的意圖創作,是否就是好的藝術?期待諸如此類的藝術既是社會作品和藝術作品是否公平?以公共利益為出發點的藝術創作是否真的能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美國藝術史學者艾琳.雷芬(Arlene Raven)在文章裡的一段話也是檢驗台北城市行動的關注點。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