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淑文
Jo Hsiao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策展經歷 Exhibitions Curated
相關專文 Essays
著作出版 Publications


公共藝術,革誰的命?
 
文 / 蕭淑文

前言

在台灣,八十七年「公共藝術設置辦法」通過後,不同類型的藝術品走入公共空間,而這樣出現在公共空間的有形物件統稱為「公共藝術」,泛指用視覺符碼轉化空間質感,藉由視覺勢力的滲透,形成場域、作品、觀者之間的複數元介面。「在地創作site-specific work」被用來稱呼這類型針對不同場域的創作。

公共藝術的出現,似乎讓藝術家找回失去已久的社會能量,用藝術‘介入’人與他們的生活空間,本質上應該是雙向的、互動的及尊重不同的觀點。從傳統表現形式如雕塑物件、馬賽克、壁畫到科技藝術等,不論你是否觸摸到或聆聽到,這些充塞在戶外的公共藝術已經悄悄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份。

果真如此嗎?很多公共藝術的量體龐大,在視覺上顯得醒目,置於場所頗具侵略性,是否就符合以「公共∕公眾」作為構思的有關公共藝術的主流論述?究竟,這個作品到底是不是藝術?群眾能有參與權或決定權嗎?跳脫現代主義主張藝術高於世俗的認同思維的「公共藝術」,如何‘做’才是更貼近大家期望的藝術?

美籍作家兼行動家的利帕(Lucy R. Lippard)提出並不是所有被稱為公共藝術的作品,都配擁有這個名銜。她個人對公共藝術的定義是「那些關心群眾,向群眾挑戰,涉及群眾和徵詢群眾意見的藝術作品。它們是一些為群眾而作,或和群眾一起創造的結果。」

如果我們贊同利帕的觀點,公共藝術的作品在形式和內容上必須挑戰的不是空間的美化,更應是回應個體或群體經驗,對所涉及的場所、社區、環境、歷史賦予尊重。僅是將規格放大,扔到地點上的作品,和在美術館的展覽操作,並沒有實質上的差異,甚至忽略了場所的實體,只在乎作品的視覺呈現,藝術家與公眾之間的衝突一觸即發。

這篇專文傾向利帕觀點,用《城市行動藝術節》的實例,探索公共藝術能創造出什麼樣貌的城市風景和文化?銅像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什麼?藝術家能否負起公共責任,同時保有其美學觀點?「公共」二字是加持?或是包袱?掛上「藝術」宣示了什麼?敦促我們看到什麼?究竟,公共藝術,革誰的命?

城市行動藝術節:

在歐美,介入公共場域的藝術,不單指有形有體的展示物;藝術家的計劃直接導入參與者的心理、智識、情感及社會層面,從公眾的角度,揭櫫政治、社會、地方、經濟、族群、性別、教育、文化主體等議題,直擊全球各地的社會現狀,或體現在地的社會及文化脈絡。這樣的創作,不再高分貝宣示藝術的單一主體性,取而代之的是相互指涉的多元主體,建構關係式美學的對話。同時,也屏除了純粹藝術性和美感經驗的操作,經常不留下任何具象或抽象表現形式的藝術品,以‘不可視’的作品侵入公共領域,探討藝術的“公眾性”與“社會性”。

《城市行動藝術節》企圖以多方視角觀看與閱讀介入公共場域的‘不可視’藝術;藉由跨領域的判讀,從視覺藝術、建築、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層面頗析它的豐富性與開放性。並詰問藝術與民眾生活之間如何形塑對話,建立更深層的關係?從公眾的視角發展的藝術,是否可視為「作品」?藝術家的經驗與位置,如何和公眾的利益共構?藝術性、藝術技巧或功能性孰重孰輕?讓我們以「藝術之名」抽絲剝繭,一探究竟。

《台北有機層The Organic Layer_Taipei》

《台北有機層》從非法聚落探討社群與領地的認同和價值。二ΟΟ三年十月,馬可‧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一個來自芬蘭的異鄉人首次踏上公館寶藏巖,竟讓他聯想起西洋住屋的“閣樓Attic”空間。閣樓,一個堆放雜物及舊物的空間;因為是堆放雜物與舊物,它的位置介於住屋與屋頂之間的夾層空間,更顯得其卑微、不被注意的空間特性。

但在這個卑微的儲藏室裏,卻儲藏著人們的記憶;卡薩格蘭認為閣樓映射人的潛意識空間,人們總是不經意地翻閱它、碰觸它。對他而言,寶藏巖的地理位置隱涉閣樓意涵,它是臺北都會的閣樓,它是臺北的潛意識空間(subconscious space)。

馬可‧卡薩格蘭與淡江建築系和台大城鄉所學生穿上黑色工作服在寶藏巖社區進行「清潔行動」,他們進入空屋搬出廢棄的床墊、冰箱、摩托車、安全帽、收音機、藤椅、碗盤、熱水瓶、木箱、鐵櫃、電風扇、瓦斯筒、衣服、徽章、相簿、掛鐘、皮包、皮帶、舊書、吉他、雨傘、眼鏡、填充或塑膠玩具等,這裡每一個物件不僅再現在地物質文化(material culture),更讓人在幾近廢墟的場域裡嗅出生命的氣息。

當清潔行動停止,許多“廢棄物”仍被居民回收。「清潔行動」象徵進入閣樓尋找記憶,尋找個人記憶、尋找家的記憶;「回收行動」是人與人、人與空間、人與生命的情感臍帶。清潔/回收,藝術家藉由丟棄與收集的行為,省思人的價值,散發濃烈的人性關懷,也完成他到訪公館寶藏巖的第一件作品。

十月六日,在寶藏巖社區臨水岸草地上,一場結合行動藝術與建築的「地景詩之變奏」帶領觀眾感受這個入夜之後的臺北潛意識空間。藝術家與參與行動演出的建築系學生身著黑衣、白手套,以緩慢速度行走於廢棄屋舍之間,暗黑中草叢屋間透出幽幽火光,靜默裡傳出陣陣擊鼓。

卡薩格蘭用儀式性的演出行動,營造虛實具存的「超現實空間」,把人、建築(風景)、情節,以一種出人意表、偶然的、不符合現實意識的方式並列,處理人類行為的潛意識。

「地景詩之變奏」也運用聲音(擊鼓)材料,包含立體環境的建築元素(屋舍),做一個有機的『環境雕塑』作品。人與物、人與環境相互滲透,火光成為真實空間與超現實空間的唯一介面。藝術家藉由行動演出,在寶藏巖營造出相互映射的心理空間/物理空間,毫無保留地揭露前述「閣樓」的空間意涵。

接下來的二週,藝術家在社區臨水岸將展開就地創作(site-specific work),在台北市區廢棄建物、工廠、垃圾蒐集中心撿拾廢棄木材,和居民一起建造木棧道(wood stairs)與遮棚工坊(shelter);同時利用社區的有機垃圾回收栽種花圃,植入綠色環境,稱之為「台北禪園cityZen_garden」。

《臺北有機層》以台北這個城市為思考平台,相信都市是一個有機生命體,藉由有機的概念,選擇位於城市邊緣交混著公共空間/私密空間的違建場域寶藏巖社區,運用地景藝術創作方法與目的,構築無污染、無科技及自足系統觀念的微生態環境,隱喻「回歸大地」的反都市主義和對待地球的精神性態度。

這件作品充滿嘲諷和批判,但背後卻隱藏著無限的社會思考與人性關懷。藝術家更以輕鬆、優雅且不耗費大量金錢的創作態度及方式,做出了一個真實可用的微都市有機空間。在這個微型社會裡,藝術家和居民之間的互動,建立在參與和對話的創作分工上;《臺北有機層》是以社區為基礎,藝術家邀請公眾參與社區規劃,藉由傾聽與對話,回應他們的需求。

《臺北城市行動Taipei on the Move》

《台北城市行動》表達對某個公共議題或特定社群的關注,尋找群眾、生活環境及城市空間之間的連結。參與的藝術家們把公共議題轉化為美學語言,結合群體、教育研習與媒體宣傳,試探公眾與藝術的距離可以有多靠近?他們指導社群發展互動性的作品計劃,內容涉及公共或私人課題的討論,從不同的關注面向參與社會。

五個主題架構的創作工坊,發生在台北城市不同的角落。來自美國、荷蘭、芬蘭及本地的藝術家與四個不同的在地社群:青(少)年、婦女、老人、台北市民,藉由關乎自身的議題(個人)或社會議題(集體)的切入,共同創作或行動。而選擇行動或表演的‘城市地點’,除了呈現藝術家觀點,也提出了藝術與人和環境的思考。

蘇珊˙雷西 (Suzanne Lacy)在台北進行《聚˙絡i_d_entity》,探討網路文化對台灣年輕人的影響。雷西設計六週的線上對談,邀請10名平均年齡22歲的年輕人暢所欲言,對於他們所關切的議題,發表看法;同時,鼓勵他們利用網際網路把網路集會的內容傳送給朋友,開啟了和本地年輕世代的對話。除了持續在線上和參與的對象進行對話,蘇珊與工作小組抵達台北,與10名參與對談的同學,擬定議題,選擇位於信義計畫區的一處公園綠地,進行一場面對面的網友會。與會者從16至25歲不等,都是透過網路進行邀約,現場來了近160位年輕人。這群年輕人自由地交談著事先擬定的議題,沒有預設答案、聽不到大人們的意見,他們開懷地分享個人經驗、創造議題、理性對話。

《聚˙絡i_d_entity》藉由傾聽年輕人的想法,讓他們檢視自己的公共責任,用‘主人翁’的身份為自己發聲,主動成為社會的參與者;同時,希望喚起教育政策的公部門,對‘年輕人政策youth policy’進行深層的思考。

二位音樂家謝啟彬和彼得˙凡馬勒 (Peter Van Marle)設計拉丁音樂工坊《齒輪律動—音樂敲、打、碰Groove to the Music》。參與的40位高中生,有三分之二不具備任何音樂背景。音樂家以日常生活裡的用品或現成物作為樂器,類似英國STOMP敲擊「破銅爛鐵」的表演形式,為台北都會的青少年族群設計二週的活動。齒輪律動工作坊讓青少年體驗敲、打、拍的即興打擊與其產生的節奏;隨著節奏周率,身軀自然擺動、聲音隨之唱和,營造出拉丁音樂歡樂的氛圍。於溝通、對話、分享、合作的過程中,鼓勵青少年找尋自身在城市裡的價值與定位,更讓他們在群體表演裏找到“歸屬感”。

吳瑪悧與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的「玩布工作坊」的一群躲在家庭背後的婦女提出《皇后的新衣 The Empress’s New Clothes》作品計畫,透過工作坊的私密對話,藝術家讓參與的婦女們在學習與傾聽的過程裏,分享著女人的幻想與生命經驗,集體創作了三場宣示性的表演行動。參與的婦女以女王自居,為自己設計縫製了心情的霓裳。她們以童話故事「國王的新衣」為腳本,創造了屬於女人的王國,讓美術館、街道及傳統市場變成她們的展示場。

錄像藝術家陳永賢的《關乎老者A Senior Concern》以靜默的關照,藉由訪談、文字和影像記錄,客觀地陳述老人議題,希望喚起冷漠的都會居民、制定老人政策的公部門及媒體關注台北城市空間裡的一群隱形族群。影像呈現這群資深公民之生活觀照,他們在家庭或社會的「位子」總是被遺忘在城市的角落裡。藝術家引領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美術系、多媒體動畫藝術系等共60餘位同學們進入老人的世界,以充滿詩意的語彙,記錄他們面對生命盡頭的孤獨。

《人層台北 Human Layer_Taipei》的對象是一般市民。藝術家馬可‧卡薩格蘭 (Marco Casagrande) 與馬丁‧羅斯 (Martin Ross) 和淡江建築系的同學們集體創造了8隻鐵塑的“特洛伊搖馬Trojan Rocking Horses”,利用一週的時間,這支鐵馬部隊遊走於台北城市每個角落,邀請民眾寫下對這個城市的夢想、記憶、想法與意見,再將訊息裝入特洛伊鐵馬中。十一月十一日,鐵馬部隊抵達終點站—台北市政府,邀請馬市長開啟鐵馬,朗讀來自各階層民眾的訊息。鐵馬行動用藝術操作模式,讓廣大的公眾參與城市對話,思索以人為本的新城市觀,傳遞‘人層台北’的想法。

《城市風景City Landscape》

《城市風景City Landscape》選擇在台北啤酒工場進行的在地創作計畫,隱喻城市工廠與居民和都市發展的共構性。一座建立於二十世紀初的啤酒工廠,在城市演進中逐漸被遺忘,這是每個大都市或多或少的城市擴張經驗,有時太快回應一些立即性的問題,因為我們急於忘記昨日,把它塵封在閣樓裏。

啤酒廠,一塊象徵性的處女之泉,充滿各種可能性,現在的空洞並不一定要想盡辦法填滿:一片寂靜、一頁白紙,在城市中近乎奢侈,視覺、聲響、人文的… …。我們想提供一點時間、一點思考的時間,讓臺北市民體驗這個迷你都會實驗室的面貌。

法國諾阿歐藝術團體,以台北啤酒工場為場景,組成一支八人的探險隊進駐酒場二週;透過人們的感官經驗:視覺、味覺、嗅覺、聽覺及觸覺,這支藝術探險隊伍提供民眾解讀‘酒場’的空間,及個人對此私密空間的場所定位,用觀察和行動,尋找線索,在空間中進行類迷宮的探險任務。

藝術家以‘外來者’的身分,拋開歷史和時間的演譯,從空間的場所定位中,揭露人們對它的夢想,展開一場充滿詩意的體驗之旅。這趟旅程不是解釋人們已知的,而是開啟一個視界交換的空間,解讀不同的文化觀點,甚至喚起彼此的差異,隱喻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深刻而廣泛地呈現不同的在地風景。

《相遇:尋訪遊樂場 From Encounter to Encounter: Expounding the Playground》

《相遇:尋訪遊樂場》選擇「遊樂場」,這個在不同的城市有著同一個地點的地方,它是許多人成長的經驗與記憶所在。就社會而言,它具有‘紀念性’,在城市演進的過程中,仍然是那個存在我們心中的場所。

再從「相遇」的主題切入,形塑藝術品的過程與民眾的介入,發展所謂「互動模式」的創作觀,觀眾成為參與其中的創作行為和元素。我們更要提問,在參與和轉化之中,依據個體不同的基礎心理需求,觀眾的經驗感知為何?藝術轉化了什麼?只是一場情境塑造?而短暫的交感經驗是否能夠持續?

本展覽策劃用數位媒體創作與裝置藝術為主軸,以仍在運作中的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為場所,藉由藝術家的在地創作及民眾參與,深入探測城市的另一種魅力,透過時空的轉變,尋訪「遊樂場」。而藝術家在「遊樂場」的場所進行創作,就必須準備好面對公眾共同擁有的文化層次,面對公眾共同的價值觀;相對而言,這樣的藝術創作涵構一種‘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的關係美學,事件、物品、形式、造型、空間、場所、人共構一個主題,彼此建立對話與連結。

結語

《城市行動藝術節》拒絕操練「著裝,並走入人群的雕塑作品或物體藝術」,也警醒的丟出提問---公共藝術蓄意成為視覺消費的事實---。關於視覺消費自然不只是台灣的問題,也是歐美面對公共藝術必然面對的事實。相對地,城市行動系列提出一種更開放形式的藝術思考,掙脫自治性、社會性和反藝術之間的焦慮,創造擴張性、流動性與游牧性的論說,藝術出現另一種形態,另一種身份,它從來不是獨立形成、或藝術家的自發創作;它激勵我們思考其‘公共性’與‘公眾性’。

這類型的藝術以傾聽和對話,取代抗衡和衝突,不精心打造美學主流價值的「可看性」永久展示物。它介入公共事務,並且表態;它超越主體∕客體之二元觀;它涉及一種姿態,能挪移表現,轉化現實事件為符瑪。簡言之,它可以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或行動的模式。

我們策劃《城市行動藝術節》是一種不具危險性的經驗與實驗。城市行動藝術節給觀眾的,不是個完成的、呈現作品內在和諧與正確性、提供享受的東西,而是讓觀眾創造性地參與一個藝術過程,這是一場沒有結局的遊戲,卻充滿提問!

它,不革誰的命,只是越過傳統的思維,公共藝術可以這樣玩!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