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淑文
Jo Hsiao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策展經歷 Exhibitions Curated
相關專文 Essays
著作出版 Publications


食物箴言:思想與食物 策展專文
English
 
文 / 蕭淑文

一、前言

1930年,義大利詩人及未來主義運動發起人菲利波·托馬索·馬利內提(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發表了未來主義料理宣言(Manifesto of Futurist Cuisine),認為吃甚麼、喝甚麼都會影響人們的思考、夢想和行動,因此主張烹調和飲食都必須服膺美學經驗。他宣稱這是一場「料理革命」(revolution of cuisine),激進的言論如抵制澱粉食物(麵食),因為此類食物讓人怠惰、悲觀,且傾向埋首在往日情懷裏而無所事事…,義大利人把這樣的東西吃進去,使他們活脫像個考古學家把遺蹟吃進肚子裡。未來主義者直指食物理應與文化、公民和政治舞台共治,美食悖論就像在處理美學議題,應朝向道德進化,拋出震撼的課題藉以喚起其精神。因此,未來主義者的觀點,涉及一種揭示食物之於藝術與文化的扭結。換言之,在一個公共世界中,食物成為一種材料,表達出來它們可被理解的形式。這就是未來主義者借助食物召喚的那個事實。[1]

相較於未來主義的食物革命論,《食物箴言:思想與食物》將食物納入思想體系作為一個整體的論述來傳達食物真正的意義,徹底創造出一種話語的、思想的食物形貌。正是在這樣的思維底下,21組創作者通過食物,從各個層次去呈現食物繁複的意象。更適切地說,這個展覽和某些劇場一樣,賦予食物本身一個角色。在這裡,食物藏身在八個場景中:「信仰」、「欲望」、「文化」、「記憶」、「關係」、「墮落」、「知識」及「消費」,構成了由它們所投射出的後設劇碼,這齣戲碼讓食物自己的思想神奇運作,充滿它們獨特的語言,傳遞、對應、直接或隱喻。就空間秩序而言,展場採取一種開放性,作品的陳設依此路徑建構彼此之間的關係性,它們如同角色般進場,從視覺、聽覺、嗅覺上,組成具體景象一幕一幕地呈現。

展覽被放置在展覽與表演之間,不論是裝置、物件、繪畫、影像、文字、計畫、事件、表演,從一種形式過渡到另一種形式,這其中除了有著無比豐富的媒材表現性,更運用內容產生了層次與對應。整體上,這個展覽允許我們訴諸全體感官,但是同時必須啟動我們的思考力去撞擊食物所飽含的知性。恰恰是這種闡釋—也就是,食物被放到更大面向,放大到能直探它們完整的思想,而得以去回觀外在的真實。

二、食物論述

一個民族的命運取決於其飲用的食物以及進食量的多寡。穀類創造出藝術的民族,蒸餾酒則毀滅了印第安人。對我而言,俄羅斯是個建築在酒精上的獨裁國家,誰又知道西班牙民族的墮落是否和過度食用巧克力有關連呢?
—— 巴爾札克,《論現代興奮劑》[2]

法國美食家布里亞.薩瓦蘭(Brillat Savarin)宣稱「飲食習慣表現一個世代的特性。」根據這個說法,巴爾札克認為,菸草毀了土耳其人和荷蘭人,巧克力可能是導致西班牙民族墮落的原因,而俄羅斯則是個建築在酒精的獨裁國家。[3]一個寫實主義小說家提出這樣的論點是否有其真實性?或者只是蘊含某種正面意義的想像性?但是,在這個辨證上,巴爾札克的說法十分富於暗示。食物可能同時折射出人的意識與現實面,或許飲食習慣就建立在這二個層面的組合系統裏,在這個系統裏,各個民族得以表現其處境。

在《漢書‧食貨志》,東漢史學家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以「食」為上篇,提出了「足食」才能「民安」的看法。[4]食物與人類歷史的關係可追溯到史前時代。從洞穴壁畫中,我們發現了動物的形象,牠們是人類「食」的最原初欲望,人類用自己的力量去滿足自己的需求,從大自然的儲物處汲取食物。不光是人,所有的生物,都藉由自己所攝取的食物,去進行生產及繁殖。但是隨著人類更高層次的進化,我們對食物從「飽食」的欲望,通過思想轉為真實,讓食物可觀、可聞、可食、伸手可觸,也得以以心聆聽,將食物從純物質的層面跳出,這是意念與感覺的融合,也向我們揭露它具備更大的表現力:它既是食物,又是食物之外的某種東西。

而食物起源於味覺,但並不終結於味覺。當思想穿針引線搭起與食物的橋樑,一個有著心理、生理、自我概念、階級、信仰、價值觀等構成人類和食物的它種關係。食物是人類的創造物,就它的社會功能來說,在這個以文化為基石的世界,食物是文化,而文化是各種風俗習慣、制度、思維、禮教、儀式,以及人類活動的總和。根據《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Food: The Key Concepts 2008)作者沃倫‧貝拉史柯(Warren Belasco )的說法,關於飲食,人類與動物的區別在於,前者「用餐」,而後者只會「進食」。他更引述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所說「食物」之於我們,遠超過營養、卡路里、礦物質的考量,它包含了「溝通的系統、成群的圖像,以及用途、情境與行為的規矩」[5]。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到年節、生日、慶官祭祀、賞花、吟詩、遊園、接風、餞別、紅白喜事都要舉辦宴席。大觀園裡的宴席反映了清朝前期上層社會富裕、和諧的表徵,也對潛藏在人心難以控制的欲望意有所指,最終大觀園的衰頹就反映了「宴會近於樂禍」的大時代寓言。[6]巴爾札克談到食物,更論及人類的生產力和改變人類生命力的飲食之間的關係,他認為飲食習慣表現一個世代的特性。不論穀類、酒精、巧克力,他強調食物的社會性和物質性,尤其是它表現在日常生活上與人類意識的糾葛。

十七世紀荷蘭靜物畫名家克拉斯(Pieter Claesz 1597-1661)常以食物為題材,畫面中的肉派、麵包、檸檬、橄欖、堅果、水果及水酒,給人一種視覺與味覺的雙重饗宴;但克拉斯刻意用素樸的單色調與細微的光線來克制食物奢華的質感,在這裡,過剩的食物體現介於物質與精神兩個世界的象徵形象:既指涉稍縱即逝的物質性,也暗示著其無法泯滅的精神性。克拉斯繪畫中的食物成為透過壓抑感官來獲得兩個悖離世界的意涵。《水果籃》(1601)是義大利巴洛克畫派卡拉瓦喬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 的作品,在這幅畫作裡所呈現的不是枝葉繁茂的鮮果而是一籃將要腐壞的水果;如下垂的葡萄、有著蟲跡的蘋果、枯乾的葉子等,卡拉瓦喬呈現給我們一個生動且現世的真實,一籃水果逼使我們面對生命脆弱的本質和死亡的無所遁形。[7]在畫中,食物具備了繁複的意象,而這些複象表達出我們生活於世界的具體處境。似可確定,食物是視覺的、聽覺的、味覺的、嗅覺的、觸覺的,它挑起了人類最細微的感知;同時,它通過人類意念的移枝,把他們的身體和心靈一併喚醒,進而體驗一種極限的感官經驗及一種崇高的精神啟蒙。在人類世界中,即使在一幅畫中,食物也充滿隱喻與象徵意義。

三、食物劇場

回到展覽文本,藉由「信仰」、「欲望」、「文化」、「記憶」、「關係」、「墮落」、「知識」及「消費」等八個子題,去引人推想,添加於展覽之外的戲劇性所誘發的多重意義。總的說來,食物是被製造出來的,它可能成為大眾消費品,或被看為是人類知識、權力及慾望驅使下的產物。食物以其自身的存在,使我們得以完整的方式去重新尋獲它和我們之間的鏈結。邏輯上來說,人類從不迴避以己身的需求去面對食物。換句話說,食物的意義運作取決於人。就從這裡,人與食物在語義的層次上實無法對等,但相對的,食物似一股無形力量催動人奔動的力量。一個最不對等的曖昧性擾動著人類生存利益,這正是凝結了本展的核心思考,既是矛盾無解,也是抽絲剝繭得出隱晦之形的手段。

「信仰」
共食是人類歷史最古老的社交活動。一個以國家獨立為信念所經營的咖啡廳,如何從共食的概念中去反思階級、勞動、生產、政治、經濟、文化等現狀?「半路咖啡」捨棄了真正的市場機制,把「共食」的概念轉化為信仰再訴諸行動;他們採取更基進的手段建立起一套微型經濟體系,從而獲得批判性的觀點。在另一方面,張恩滿用「半路咖啡」的「食譜」建構議題及用出版計畫去量繪出一幅具共同理念的社群形貌,從素食主義到貧窮美味,讓飲食成為一種思想上的信仰,這意味著,「共食」使集會產生一股凝聚力,且因此喚起他們彼此間最深層的個體/情感與公眾/政治的連結。

「欲望」
榮格(Carl Gustav Jung)把生命比喻為植物的根莖,它深埋於地底潛藏不露卻不斷地生長來延續植物的生命。他說:「我們看見花,它會消逝,但根莖,仍然在。」[8]而欲望就像潛藏於人類意識裡的根莖,它們難以被看見,卻被賦予了形,讓我們依附著賴以生存。在展覽入口處,二個巨型物件《甜甜圈》對著觀眾迎面而來,觀眾不自覺地被這二個充滿趣味的粉紅色物體所誘惑而產生了愉悅之感。李明學用平庸的「物」誘發人最直接的情感表達,這是對某種東西的渴望而非對藝術的仰望。何采柔用攻擊食物(咬、捏擠)表現一種荒誕、幻想、暴力的特質,她強調氛圍,仰賴所有荒誕事物的組合,把內心層次的癲狂釋放出來,在這癲狂之下,指涉了過度欲望的暴力。不論是盛裝打扮抱著白貂站在水果攤前,或是表情漠然地佇立在傳統市場裡,侯怡亭刻意把自己的身體置於戲劇的、靜態的設計中加以物化,和無法逃離的欲望重疊變成一體。攝取、吸收、分解、消化,食物滿足了我們的生理需求。飽嗝也是一種生理現象,反應人吃東西的另一種狀態:飽食。飽食是欲望以一種移情方式存在的形式,就像是身體受制於欲望的驅使,而處於一個極度失衡的狀態中,王德瑜以生理現象緩慢回應無限需索的心理面貌。過度飲食讓人類欲望無所遁形,一切都導向自己的一個面貌。

「文化」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食物建立在血統和繼承的體系上,因而具備了文化的特質。這樣的特質呈現的是精神性不是物質性,並且藉由代代相傳變成習性。像南韓廣播電視臺 (KBS)所製播的紀錄片《麵條之路》除了追溯麵條的發源地、並揭開從東方到西方麵條作為常民食物、祭典、節慶食物等不同層次的意涵。[9]但不論哪一種意涵,食物,一旦被接受,不管意識形態如何差異、宗教如何對立、社會、道德標準如何不一,隱藏在思想底下的基礎讓飲食傳統成為文化遺產的一部分。行為藝術家湯皇珍及劇場導演謝東寧以四個文本演繹「生成」的概念,不斷解構、重組食物隱藏在思想底下的疆域,啟動一場近乎柏拉圖式的文化交會。「生成」就像做一道千層麵,從捏麵、擀麵到成型,食物就是思想本身,在不斷流動、質變之間充滿了自覺的靈光。在維也納,楊俊重現亞洲食物的「概念店」,不論餐廳所販賣的菜色、飲料多麼廣泛,他讓空間來發表立場,沒有任何禁忌。食物克服了時間與空間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血統。

「記憶」
食物回到生活把我們內在的某種東西投射出來,這意味著某種最內在的個人情感和反應的揭示,「記憶」就是以此為基礎結構而存在。食物就是被這種強烈情感所催發出來的記憶,它在某種距離中被陳述出來。記憶如結晶般的結構,通過食物的味道,具有一種明確的感覺,讓我們的情感被喚醒,不論是感傷或冷漠、歡愉或痛苦。因此,食物加入記憶的投射所呈現的脈絡,才能完整,才具有意義。在刻劃這種情感的時候,楊俊讓飲食回歸日常生活結構與其相適宜的距離,誘發出某種具強烈情感所驅使的個人記憶。

「關係」
食物、家庭、信仰是讓人類得以延續的價值,甚至變成了一種「傳統」。不論在東、西方,傳統不會消失而是在變化中延續下來。「餐桌」是一家人締結關係的場所,也可能是關係預兆的見證。通過宗教儀式,人用食物祭祖或祈神祝禱。食物建立起家人之間的連結,人類也通過食物與神鬼交流。從當代心理學的觀點切入,食物創造出人與人,人與鬼神之間的權力關係,這說明了人與動物靈魂的差異性。因此,食物描述了最複雜的東西:在同一個儀式中,愛與恨、誠敬與蔑視同時並存。

袁廣鳴巧心佈置的餐桌,營造一個充塞著沉默與靜止的畫面。靜默飽含意象,更具感染力,當聲響伴隨著猛烈的搖撼劃破空間,精心擺設的餐桌洩露了人與人之間一種趨於停格的關係。在廖祈羽的影像作品中,「食物」是一個表徵,如它美麗的外觀到本質上產生異化,從而讓人與人之間自我瓦解、自我隱藏的關係顯現出來。畫面中,空無一物的盤子存在著和食物之間具有內在的關聯,王董碩所畫的供桌,抽象地表達了人與先祖、諸神共進一餐的結構性關係。郭文泰的靜態影像直接讓食物進入人的內心層次,把外在世界和自己聯繫起來,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共處變成無法想像的衝突,凸顯了自身存在棲居在一個必然與人共存的世界的真實關係。涂維政僅取巧克力所具有的「外相」,卻刻意脫離它的語境來宣示一種具毀滅性的破壞力量,是以其擴散力重新表述人類彼此爭鬥的本質。

「墮落」
在《論現代興奮劑》,巴爾札克( Balzac)談到菸草,他說:「人類怎麼也沒想過當煙囪也可帶來快感。」[10]菸草,讓窮人餓着肚子也會選擇它而不是食物或酬勞。這裡所說的菸草是具迷幻作用如由罌粟花所提煉的鴉片菸、印度水煙。它們在不同的國家,擁有不同的名字及形貌。它們的煙具非常優雅,甚至像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帶著花的香氣的煙霧緩緩攀升,潔白、純淨,從操作到吸食就像是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當菸在口腔擴散開來直達大腦,彷彿悠揚悅耳的聖樂引領着我們展翅遨遊天際。在那裡,我們感受不到世俗的重量,我們正奔向美好的世界,或許是天堂,它倏忽變得有形有體。除了幻覺,什麼都不剩!

亢奮、麻痺、著魔、停頓是林其蔚創作素描時的生理狀態,恰恰驗證了巴爾札克( Balzac)的菸草論。陳慧嶠的罌粟花海,給人一種感官性的誘惑,但只有在神話中所追求的毀滅與重生的意象裏,才能讓人汲取翻攪這被視為「快樂植物」的神秘力量。根據《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Food: The Key Concepts 2008)作者沃倫‧貝拉史柯(Warren Belasco )的說法:「食物與性之間的連結,最為根本而原始。」[11]。他認為食物及性都涉及感官,像是觀看、聞嗅、觸摸、品嚐。黃博志的《蛋白質男孩》是一部關於迷戀食物與性的短篇小說,在飲食與性之間連結起人類兩種基本生理需求。事實是,從菸草到蛋白質,都是一邊釋放一邊自我毀滅,都是用食物來進行一場靈魂治療。

「知識」
今日,拜健康醫學的進步,專家斬釘截鐵地告誡我們該吃或不該吃什麼食物。世界衛生健康組織建議我們所攝取的卡路里應當百分之十到十五來自蛋白質、百分之十五到三十來自脂肪、百分之五十五到七十五來自碳水化合物。「你一天可以吃多少卡洛里?要如何計算?你知道國民健康署提供用LINE上傳食物照片給營養師估算熱量的免費服務?…」做為一個創作者及騷莎舞者,邵樂人聚焦於結合飲食和運動的養生觀念,發展出一套健康生活指南APP軟體,這不啻是藉由專家的統計數據所獲得的一種知識。廖堉安以一系列具卡漫風格繪畫嘲諷這個世代所讚頌的健康飲食方式。畫面中,鳥人演練身體在不同狀態中,猛烈地吐滿一地珍珠奶茶。嘔吐最讓人吃驚和震撼的是物質世界的啟示性。為了信奉醫師、營養師等專家的食養理論,過與不及成為我們這一世代的飲食習慣。但是,張暉明援引舊約創世紀中的古老神話,用動畫擬仿蘋果樹三種不同的物質狀態,讓我們意識到具體與抽象事物的形而上特質並無相異之處,它們存在意念之中啟動思想,從而借喻人面對「知識」的失能。

「消費」
從歷史性來說,食物與戰爭息息相關。「香料戰爭」在歐洲殖民史裡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自中世紀(Middle Ages)以來,香料對歐洲人而言除了是生活必需品,更是地位及權力的表徵,從15世紀接下來的兩百年間,西歐諸國借助武力控制海陸貿易,也因此揭開了血淋淋的香料爭奪戰及殖民領地擴張的序幕。[12]時至今日,食物過剩或不足都會引起戰爭,這是市場供需的戰爭,是政治、經濟、科技駕馭市場的戰爭。正確的說法是,消費時代的降臨!因此,人跟農耕和自然的關係已經翻轉成量產與消費之間盤根交錯的鏈結。在一切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系裡,大量使用科技的結果,已經不太需要種植食物的人和土地,食物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了。

宮廷料理、焦糖烤布雷、咖啡、蔬果,在消費市場裡,每一種食物都會被考量其普及性、生產性、以及成本與效益。王俊傑將古中國統治階級的宮廷料理,帶入一般中產階級的消費市場,這其中有著對食物信念的移轉。要知道,在我們身處的時代裡,我們供奉能符合當代人感覺的所有方式,「消費」正滿足於我們對物質的原欲。相較於王俊傑的精緻料理,林明弘的攤車販賣一種無邊界的咖啡、甜點。咖啡、甜點是現代人的興奮劑,屬於所謂「可及」的消費概念,是我們一再重複地被餵養的飲食習慣。劉信佑的黑白攝影作品,用一種直觀的拍攝手法呈現漸漸腐壞的蔬果。一箱箱將被丟棄的蔬果無須滔滔雄辯卻有力地批判了資本主義主導下市場供需的鏈結。

四、結語

這樣提出關於某個對象(食物)的命題就是把一種開放性置於這個對象上面,我們使對象的概念在任何層次上的涵義變得更豐富更具象徵性,把對象對人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揭示出來,這其中就涵蓋了令人愉悅的、恐懼的、喜好的、厭惡的東西都一併被揭示出來。在這個部分,對象本身不是向內而是向外擴散,對這個世界開放並且受到它的影響,或回應它(世界)揭示關於存在其中的某些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意味著是我們用主觀或客觀的方式來理解。在某種意義上,對象作為「材料」和它的「生產者」或「使用者」相遭遇,製造了那個由習俗、文化、知識、階級、信仰以及環境共同組成的複象,當中的鏈結變成了社會和文化的複合體,這不單是由個體的心理、生理素質或意志力所決定的東西。《食物箴言:思想與食物》企圖演練的就是這個複合體,藉由它展開食物的語言、思想、符號,從知性/感性、理性/非理性交互辯證下給予食物一個概貌,並尋找它在世界中的一個位置。

---------------
[1] 1930年12月28日,馬利內提在都靈(Turin)的地方報〈人民報〉(La Gazzetta del Popolo)發表了整版的「未來主義料理宣言」(Manifesto of Futurist Cuisine),首次向世人表達他個人對食物的信仰和思考,但當時正逢義大利經濟蕭條,他提倡義大利人不要吃用進口小麥生產的義大利麵,在某種程度上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2] 奧諾雷‧德‧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 1799-1850):《論現代興奮劑》,聯經出版社,甘佳平譯,2010年,第45-47 頁 。
[3] 出處同上,本書是作者原為1839年所出版《味覺生理學》一書之序言,巴爾札克談及近2百年間5種人類難以抗拒的興奮劑:酒、糖、茶、咖啡及菸草,並就其各來源、特色、經濟效益及對人體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加以陳述。
[4] 班固《漢書·食貨志》一書對西漢經濟體系進行爬梳,並在「足食、安民」的問題上,提出了具體看法。
[5] 沃倫‧貝拉史柯(Warren Belasco):《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Food: The Key Concepts) ,群學,曾亞雯、王志弘譯,2014年,第15-16頁。
[6] 《紅樓夢》重現清代宮廷顯貴及文人雅士的飲食生活樣貌,無疑是最具寫實風格的中國古典章回小說。
[7] 17世紀歐洲西方靜物畫常以蔬果入題,從早期用臨摹技法偏向寫實風格,到琢磨於物的形體和色調的關係,轉而傳達出更具象徵意涵的形式語彙。
[8] 榮格 (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張老師文化,劉國彬、楊德友譯,2014年,第4頁。
[9]南韓廣播電視臺 (KBS)於2009年首播紀錄片《麵條之路》,通過麵條看見不同民族的飲食文化根源。
[10] 出處同註2,第117-127頁。
[11] 出處同註5,第62頁。
[12] 娜塔莉‧波恩胥帝希─阿孟德 / 孔拉德‧波恩胥帝希合著(Nathalie Pernstich & Konrad Pernstich):《香料之王》(Pfeffer),遠足文化,莊仲黎譯。

----------------
食物箴言:思想與食物
The Testimony of Food: Ideas and Food
Date: February 07 - May 03, 2015
Opening: 2015.02.06, 15:00PM
Venue: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Galleries 1A, 1B
Organizer: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Sponsor: Colorful Life
Curator by Jo Hsiao
Assistant Curator by Bohsin Chien

開幕表演:耿一偉

展出藝術家:
林明弘、侯怡亭、張恩滿+半路咖啡、涂維政、黃博志、陳慧嶠、何采柔、王德瑜、湯皇珍+謝東寧、袁廣鳴、李明學、王董碩、邵樂人、廖堉安、廖祈羽、張暉明、林其蔚、郭文泰、王俊傑、楊俊、劉信佑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