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慧華
Amy Huei-hwa Cheng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策展經歷 Exhibitions Curated
相關專文 Essays
著作出版 Publications
網站連結 link


測度心靈的美學與方法─袁廣鳴的媒體藝術創作
 
文 / 鄭慧華

袁廣鳴說他探尋的,是一個亙古以來就存在的議題──關於真實、真理、和生存的真相,但是他必須具有使命感地開創新的方法和新的媒材。

在看到1999年袁廣鳴的作品《飛》之後,我感到他從90年代開始從事錄影藝術以來,已經進而面對了更為複雜、更高科技的創作媒材和方法。十年之間,我們都生活在科技飛快進展的時空裡,袁廣鳴的創作進行到這一步,彷彿也是自然而然的。

他說他其實厭惡科技,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並不能被簡單理解為他創作的全面態度。至少在我對他的創作瞭解之中,光是這一句話,可能就包含了多年來對生活\生存這個議題的思考。

開創新媒材的使命感
如何與當下的生活架接在一起的種種過程,可能是一個生活在高度現代化社會裡的人,如何在科技媒材充斥的世界裡,再度找到測度心靈的方法。袁廣鳴還說他探尋的,是一個亙古以來就存在的議題──關於真實、真理、和生存的真相,但是他必須具有使命感地開創新的方法和新的媒材。這不只是一個創作者對自己的要求而已,還是一個美學議題。

雖然《飛》這件作品,在袁廣鳴眼中完成度還不夠,也是目前他所有作品亮相機會最少的一件。但《飛》卻讓我深刻地感受到:這很可能是他十年創作歷程中,一個重要轉折的開始。特別是媒材運用上,從錄影投影只是作為「媒材」,進入到使用電腦科技同時涉入「內容和媒材」兩者的進程。

媒材表現結合人文思考
值得一提的,並不是他選用了什麼炫目的科技展演方式。而是在《飛》這件作品中,媒材的表現如何被包含在對當代生活與科技之間相依、矛盾、渴望、準確、超越準確的人文思考中。

觀眾的手推動電視,電視的角度必須準確地驅動滑鼠,控制影片播放,在我們眼前的白鳥,因為電視晃動而有所動作,最後投影到兩旁的大布幕上,像是飛了出去。

「飛」這個動作,一直是人們長久以來的奇想,如今卻靠著精準的計算和不容差錯的操作得以呈現,使得「飛」這個原本帶著自由和無法以數據探測的意象,落入精細的運作之中。作品在「精準呈現(對科技的思考)」和「如何超越精準的意象(自由的心靈)」之間的接縫中呈現高度張力,它同時是媒材的、內容的,也是美學形式的。

媒材與內容交互檢驗
媒材、內容與美學三者,都在科技的攏絡之下,以一種刻度與次序表現,如同提琴上繃緊得恰到好處的弦,試圖被撥出準確的音符。之後,美麗的音符流洩出來,讓我們體驗自己身體裡的渴望和愉悅,但那經驗不該再是刻度與次序的本身了,而是透過了次序流露出來後,企圖「超越次序的『自由』的可能性」。

這種扣合科技媒材呈現以反射內容思考的魅力,是以往作品中較無法體驗到的。在以往的作品中,科技媒材並不展現自己,而只作為一內容過渡的橋樑。

雖然,一如袁廣鳴自己所言,《難眠的理由》一作是其近年來概念最完整的作品。但是在《難眠的理由》一作裡,觀者還是經由媒材所創造的意象,去體會作品內涵(至少投影器材是可以完全被忽略的),而到了《飛》這件作品,形下(科技媒材)與形上(內容)兩者卻同時交互檢驗著彼此,而我們內在的慾望還更企圖超越兩者的界限。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