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彤
Sun Xiaotong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著作出版 Publications
網站連結 link


劉小東:旅行是為了回家
 
文 / 孫曉彤

微光,在灰矇矇的空氣裡裡閃爍不止;不知是清晨或是黃昏,曠野上三三兩兩的人正在忙碌著,他們穿梭在一列緩緩行進中的火車,敞開的列車上置放著一些可能是麥稈之類的乾草;一旁有兩隻小狗在因為沒有植被而裸露的泥土地上嬉戲奔跑。在這裡,所有的人和動物都同樣被一種閒適氣氛所包圍;鏡頭向上,彷彿點題一般地對著車站的站牌——於是觀眾知道,這裡是一個名叫「金城」的小鎮,這是劉小東位於中國遼寧的家鄉;透過台灣知名導演侯孝賢的鏡頭,把這個可能已經被城市文明遺忘很久的地方,白描成一個樸素可愛的聚落。在那些光與影之間,「故鄉」二字所意味著的濃郁鄉愁和懷舊感,就這樣融化滲開。

身為一個小鎮青年,如果你想要所謂的「闖一番事業」,那麼離鄉背井就絕對是你首要面對的宿命。從青年時代,劉小東便遠離金城小鎮到北京求學;後來,隨著際遇的不斷流轉,他也就此展開了一段人生經驗與繪畫題材不斷遷徙的過程。這次,因為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的邀展,讓始終在旅行狀態中的劉小東萌生了「回家」的念頭;後來,館長杰羅姆‧桑斯的一句話,將展覽的英文名稱定調為Hometown Boy,而再由劉小東的好友、同時也是知名作家的阿城定名為「金城小子」。

旅行,對於劉小東來的繪畫創作來說,可說非常關鍵——執著於寫實繪畫的他,走出畫室、走進社會現場的同時,他也在企圖走出自己的限制。1993年,劉小東到了美國,卻「發現你堅持的繪畫在那兒的土壤已經不多了,美國的藝術土壤是以極簡主義、抽象爲他的基本的藝術土壤,我們這種有形象的繪畫到那兒好像溝通起來不太容易」。事實上,劉小東早年時習慣以親近的朋友為寫生,但「後來因爲藝術或者整個社會已經進入了商業社會,不像那個時候藝術跟金錢毫無關係,大概90年代中以後,商業社會迅猛發展,於是一不小心自己喜歡畫的這種畫都變成商品了,然後我就不好意思再畫自己的朋友了」。

2003年,對小東來說,無疑是創作上非常關鍵的一年:那一年,劉小東受邀到台灣的東海大學講學三個月,然而問題卻來了,「台灣的美術教育跟歐美今天的美術教育是一樣的,他們老師也大概都從歐美留學回去的,所以以觀念藝術爲主,以和同學探討爲主的課程,比較重視藝術的製作性,這種手繪的繪畫性的東西,在他們的課程裏就很難涉及,但是我作爲一個繪畫性的畫家,我如何叫他們接觸少的人去理解繪畫?」後來,劉小東決定,用最直接的方式,把學生叫到臨時的工作室,現場畫給學生們看,「我畫他們,他們在邊上看著,所以就畫了第一批這種所謂沒有什麽背景寫生的東西——這是被逼出來的,以前畫畫都是一個人面對畫布,但有人圍觀時,對我其實是考驗、是挺『不要臉』的一件事。畫得好或者不好藝術家總有一個過程,就是有的時候畫畫得特順手,有的時候畫得很彆扭,畫得彆扭的時候身邊還有一些人圍觀就會更痛苦、更焦躁,我記得那個階段,你痛苦的時候學生也不知道你內心的痛苦,他還是站在邊上看你畫,這個畫畫的時光就變得特別艱難。但經過這個鍛煉對我也有好處,就是把畫家這個脆弱的東西自己給拿下來了,把畫家自認爲特別完整的東西自己打碎了,就是這個過程無論好壞你總得堅持下來,讓別人看體的畫畫,畫畫對我來講一下子在實踐中,在這種生活的擠壓的實踐中,變得結果不是很重要,過程你給他過去就好了。」

對於藝術家而言,最後完成的作品無疑是其藝術實踐的最重要成果,也是旁人在詮釋和評價時最重要的依據。然而劉小東卻因為這個經驗,意外地發展出「結果不是很重要,過程你給他過去就好了」的想法——從此,繪畫對於劉小東來說,不再只是創作的成果,而成為他參與社會的方式、一種觀察世界的手段。之後,劉小東開始了密集的「旅行」,2004年畫金門,2005年畫三峽,2007年畫日本、青海、西藏、台灣,2008年畫羅馬、美國、甘肅、古巴,2009年畫北川,然後2010年才是他的家鄉金城。

「我內心有一種恐慌,作爲一個畫家,離開你的人文環境、離開你的土壤和你的生長的地方之後,你還能不能從事這份工作?因爲我在美國待過一年,在西班牙待過一年,我不停地在思考這個問題,就是文化背景不同,你的教育背景也不同,其實很多溝通是比較困難的,如果哪一天真的把你留在那個地方,你還能不能寫你的小說、還能不能畫你的畫?這是我很真實的內心的恐慌,於是到國外去畫畫也變成我一個戰勝自己恐慌的一個過程。我覺得,到國外畫畫如果拍點兒照片的話好像變得毫無意義,可如果我現場面對他們畫的時候,我一下子消除了這種所謂的恐慌,面對一個景觀,面對一個人的時候,無論他是哪兒的人或者哪兒的景觀,你只要一筆一筆把它畫出來,這些東西就自然消解了,所以這是一個挺有意思的過程。」劉小東說道。

在當代藝術形式如此龐雜的今日,問起劉小東為何還要以最古典、也最手工的繪畫來創作?他回答道:「比如說『繪畫已死,你還畫畫幹嘛?』對於這種問題,我老覺得是一個理論問題,而不是一個勞動者的問題,有點兒像『大家都在减肥,你還種什麽糧食?』這個問題也是一個問題,但是我也拿不出更好的辦法回答,我就用我的行動去回答這些問題。」2006年,在拍賣會上作品屢創天價的劉小東和阿城一起合作了一個別開生面的藝術計畫〈多米諾〉,以實際的行動表達他對於繪畫至高純粹性的信念——在偌大的展覽空間中,劉小東直接在牆面上作畫,而在展覽結束之後親自帶隊把牆面刷白回原狀,不留一絲痕跡。「2006年時中國當代藝術作可說是突飛猛進,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廣為人知也完全跟價格有關,那麽幾代人赴湯蹈火、前仆後繼地做當代藝術,一個價格一夜之間全部翻盤,這個時候再辦展覽就變得有點兒要搶錢的意思了。但是展覽,藝術家們隔幾年總要露露臉,展覽還是要辦的,所以我覺得應該畫在墻上,展完了就給鏟掉了,我不想變成搶錢隊伍裡的一個勇士。」劉小東說道。

2010年,習慣遊走寫生的劉小東決定回家,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看著從小與他一起長大的親人朋友,這一次他決定把這些曾經在他生命中留下記憶和意義的人們畫下來,終而成就了這次在UCCA展出的「金城小子」,而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對他來說格外具有意義作品,劉小東也完全不打算販售。除了繪畫作品,在這次的展覽中也展出了創作過程中,劉小東自己書寫和拍攝的文字與影像紀錄,按照時間排序,在展場動線的一開始陳列。而為了因應UCCA超大的挑高展廳,在展場的布置上,也採取了「大展廳掛小作品、小空間掛大作品」的策略,讓視覺空間上更為活潑;而那張因為半夜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而毀壞的油畫,也再重新繃平後於現場展出。展覽的最後則播放著由侯孝賢監製的「金城小子」紀錄片,透過鏡頭,記錄下劉小東這趟返鄉過程中,與親人和朋友互動、溫馨樸實的點點滴滴。對於旅人來說,家可以是地圖上的一個點、也可以是牽掛的心靈原鄉;無論為何,那都曾是你生命中最初最美麗的存在,所謂近鄉情怯,劉小東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了那段複雜而又純樸的返鄉往事。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