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彤
Sun Xiaotong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著作出版 Publications
網站連結 link


賴純純:我的生命‧我的原鄉
 
文 / 孫曉彤

從有著大片玻璃帷幕的明亮迴廊,進入室內的空間,光線的驟然銳減讓你的視覺因為無法適應而暫時失效,在一片黑暗之中,傳來不知從何方發出的隆隆聲響,節奏歸整彷彿心律,和你自己胸廓裡的震動形成某種內與外的無言對話。然後,你眼前的景象逐漸清晰起來,你看見偌大的空間地面上橫陳了數根巨大的木材切條,它們不太平整的邊緣彷彿是遠方海面的微微起伏,又像是從不同方向湧來的波浪的邊緣線,同時交會在這個水域的表面;幾座閃耀著耀眼光澤的不鏽鋼幾何體散置其間,那些人工敲擊出來的不規則痕跡彷彿岸礁的岩石,兀自獨立在波濤之間,晶亮表面的細小凹凸將光線反射在四周的牆面,彷彿粼粼波光;在不鏽鋼礁石四周,圍繞灑落的是心型的透明壓克力,彷彿海面上群聚漂浮的潮汐泡沫。你穿梭在這個關於海洋的意象之間,從不鏽鋼石塊裡幽幽揚聲的心跳還在繼續,你聽見自己的腳步聲和大地的聲音在這裡迴盪,內在與外在的距離被拉近了,你察覺到所謂的界線也許並不存在─海洋就是你黝暗的前世,而你就是那片湛藍的今生。

這是今年10月初在台東美術館的舉辦的「心‧脈絡─2013賴純純個展」的展覽現場,我在展覽開幕前造訪,當時作品尚未完全布置完成。只見賴純純和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最後的調整,有著一頭招牌銀白色短髮的她在巨型的漂流木柱和不鏽鋼礁石所構成的群陣中穿梭,彷彿漫遊在波濤之間的白色海鳥,尋找著那些蘊藏在浪潮下的美麗。名為〈島嶼迷航〉的裝置作品是賴純純的全新創作,充滿了海洋意象的作品可說是她目前生活環境的直接反映─2007年開始,原本定居在台北的賴純純決定在台東都蘭設立她屬於自己的第二個居所,在這個位於山與海之間的富饒之地,展開她人生視野的新頁。我認為可以將〈島嶼迷航〉視為賴純純過去與目前生命階段的某種銜接─經常性地移動在台北和台東之間,都會與海岸的生活這個看似扞格不入的兩種環境調性,竟是如此自然地並存在她生活的現實裡:每一次搭上飛機,就彷彿是進入什麼時光膠囊,快速地轉換到另外一種節奏和氛圍截然不同的場域;實際的空間是這樣,人的生命時間亦是如此。在〈島嶼迷航〉中,賴純純沿用了過去人們熟悉的心型壓克力,然而就如演員角色的轉換一樣,這一次它們不再只是一個符號象徵,而是幻化為詩意的姿態,圍繞在看似冷硬的幾何金屬體四周,心型的壓克力在作品的發展脈絡裡也彷彿歷經了前世今生的輪迴,對話出更多思索的可能;而橫亙在空間裡的巨大木材則是賴純純在2009年所蒐集的、在莫拉克風災後被沖上岸的漂流木,整根完整的楠木對於藝術家而言有種難以言說的神祕遭遇,她刻意將它不規則地刮片成較細的條狀,讓木材本身的溫潤質地溢散出原本的光澤,呈現出介於人工和自然之間的美好面貌。「我覺得『心』是人與外在世界的觀照,〈島嶼迷航〉是我回望島嶼,思索前世今生的實踐。」賴純純說道。

論及台灣當代前衛藝術的發展,賴純純絕對是其中一個具有指標的人物。1953年出生於台北,1974年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之後,1978年在日本東京的多摩美術大學藝術學院取得碩士,1980年至1982年又赴美國紐約的普拉特學院進修版畫研究……豐富的學院訓練背景卻從來不曾帶給賴純純任何在美學實踐上的包袱,在創作中她始終維持著高度的自由和豐沛的活力,即便是面對已經被觀眾認定是代表性的風格,她也總是毫不棧戀地繼續前行,以突破和更具有開創性的方式展現自己的當下。從1977年賴純純首次發表個展以來,她的創作語言和形式就一直難以被用一個簡單扼要的詞語來定義,從平面到立體、從空間裝置到大型的公共藝術,面對各種和創作有關的挑戰,賴純純從來面無懼色,似乎也不曾疲累。「常有人問我一共執行過多少公共藝術的案子,我反問他們:『你怎麼不問我參加過多少公共藝術的競圖?』」賴純純說道。從2000年到現在,15年的時間裡,她一共參加了200多次的審查比稿,而真正執行出來的大概只有二、三十個,「公共藝術的提案不是說這次提的沒通過、下次還可以繼續申請的,因為每一次規畫的內容都要不一樣。所以,我現在至少還有200多個創作計畫是還沒被實踐出來的吧。」雖然帶著點苦笑的表情,但是賴純純的眼神裡卻出現了熱切的光彩:「我喜歡那種把東西從想像落實到完成的感覺。為了公共藝術的案子我經常要全台跑透透,那是一種創作的壓迫感,但在那個壓力中你又可以一直面對各種挑戰:提案有時候就像擰毛巾,要把想法硬是擠出來。我相信人的骨頭是越用越強壯的,所以做公共藝術總讓我有不斷燃燒的感覺,我想那就是創作的快感。」

「小的時候,父母每週都會帶我到淡水去,從淡水遠眺對岸的觀音山,觀音山對我來說就有一種家的歸屬感,是我心目中的聖山。」賴純純說道:「而當我看到台東的都蘭山,也有同樣的感覺。」對於從中學時代就參加健行隊走遍台灣花東和中橫一帶的她來說,台東其實並不陌生,而2000年左右和友人的一次造訪,則讓賴純純對於這片東台灣的淨土,有了更深刻的內在連結:「台東對於長年在城市生活的我來說,有一種邊界之外的感覺,包括整個環境和人都有一種純粹度。凝視著這裡的海洋與山脈,感覺人可以一直不停地讚美整個的自然,那是一個很完整的狀態。」2007年,賴純純得到了一個在都蘭糖廠駐村半年的機會,除了在台東創作和生活外,她也邂逅了一位名叫「阿明」的青年藝術家,具有阿美族血統、原名為沙播兒‧拉告的阿明在當時因為協助幫賴純純布展而相識,而後逐漸相知相惜,直到今天,阿明不僅是她創作的得力助手,更是生活上的親密伴侶。

「生命的伴侶就是要能夠一起共事。以前的戀愛經驗裡,我會找很棒的、有才華的對象;現在我覺得我不需要一個偉大的男人—因為我覺得自己已經很有才華,不需要在男人身上找才華了。」言談之間,是一種對於自我了然的自信:「我覺得我的生命越活越好,越來越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我非常滿意自己的現狀,不論是生活或是藝術。」
我問賴純純,她一頭色澤均勻的白髮也是某種對於自我狀態的宣示嗎?

「我的頭髮大概從50多歲的時候慢慢變白。」賴純純說自己一剛開始,和其他大多數的人一樣,馬上就養成用染髮來遮蓋白髮的習慣,然而四、五年前,一個特殊的「意外」讓她在轉念之間有了不同的想法—在她平常生活的都蘭,有一個外型和氣質都像流浪漢的原住民朋友阿根,留著鍋蓋頭髮型的他每年都會在固定的時間出現於此,跟附近其他的原住民朋友嘻嘻哈哈地打成一片;阿根總是自稱來自外星球,追根究柢也沒人真正弄清楚他的來歷。有一天,賴純純無意間提起自己該去理髮了,阿根馬上自告奮勇說可以幫忙剪頭髮,半信半疑的賴純純竟然也沒想太多地同意了,開始之前還不忘提醒這位業餘理髮師「不要剪得太多」,結果不料話還沒落地,阿根就大刀一揮,剪去了大撮表層的黑髮,露出底層的白色髮根。發現大禍釀成,賴純純馬上急得跳了起來,指著阿根就要開罵,「結果他竟然笑嘻嘻地說:『你的頭髮就是因為在裡面曬不到太陽才會變白,我幫你把它們露出來,讓它們也曬曬太陽。』」

「『讓白頭髮曬曬太陽』這個解釋讓我笑了出來,聽起來好像也有些道理。」這個宛如某種寓言的偶然情節,讓賴純純開始思考年齡對於自己的意義究竟為何:「『老』這件事是不是我能夠面對、甚至去超越的。」從那時開始,她便決定不再染髮,要讓自己原本的面貌就這樣純粹的展示出來,因為不管是白髮、皺紋、年齡還是藝術,都是自己生命現狀的一部分,沒有好或不好,只有你能不能接受。「當然啦,這中間的轉換還是有一個過渡期。比方說一開始不染髮,頭上一塊黑、一塊白,而且滿頭的白髮連我父母看了都不習慣。」賴純純笑道。

「我今年60歲了,照理說應該是古人說的『耳順之年』,但我覺得我的生命現在才更精彩。」三年多前,賴純純在都蘭買下了一塊地,決心要在這個磁場特別的地方,建立自己的家—還記得當時約莫是過年的春節期間,天氣有些寒冷,賴純純就和阿明兩個人在家裡, 一邊討論、一邊畫了十幾張建築草圖,她腦海中的聖殿、她心目中的城堡,就這樣看似隨興、卻又慎重地在那個彷彿命定的時刻誕生了:「阿明以前有過蓋鐵皮屋的經驗,他懂得建築工事和技術;我因為長期做大型的公共藝術,所以我有專業的結構師;我們把設計圖完成之後,就送去申請建照,通過之後再跑到高雄的鋼材廠訂料,沒隔幾天也就送來了。」接著,開挖地基的怪手和運輸的卡車也來了、建築的工班也到位了,所有蓋房子需要用到的設備和材料也都順著蜿蜒的產業道路—送抵,這個位於都蘭山腳下的、登記在賴純純名下的土地就這樣變成工地,她的夢想之地和生命的歸宿,也在此一點一滴地慢慢成形。歷經了三年的精心打造和反覆修改,這幢有著尖屋頂的房子終於完工,裡面除了賴純純和阿明各自獨立的工作室、偌大挑高的展覽廳和起居休憩的生活空間外,好客的賴純純還準備了小型的客房,提供給來訪的新知故舊也能在此分享她到目前為止,可能是規模最大、也耗時最久的一件「創作」。

站在二樓能夠縱覽室內全景的迴廊中央,賴純純熱切地向我講述建造過程中的種種細節,儘管還未完全完工的室內燈光略微昏暗,工程用的室內鷹架也還沒有完全拆除,但我從她昂揚的神情,已經可以預見之後她生活在這個一手建立的王國中、那種心滿意足的完整與驕傲。「如果我的生命還有30年,那麼從現在開始,我要奢華地過。」賴純純說道:「因為我值得。」

距離賴純純居所的不遠處,是當地原住民阿美族的聖地都蘭鼻,這個凸出於海岸的小半島不是旅遊書上會特別介紹的觀光景點,然而阿美族人卻相信久遠的年代之前,他們祖先就是跨越了海洋從這裡登陸台灣,直至今日,每年他們都還會在這裡舉行祭典告慰祖靈。「有一天我夢見自己從這裡上岸,來到都蘭。」站在海風吹拂的岸邊,賴純純這麼告訴我。湛藍的海洋無盡向地平線延伸,日光從頭頂籠罩全身,面向不斷朝你湧來的白浪,身後就是綿延起伏的海岸山脈。台東是一個美好而具有神奇能量的所在,讓你在最直接純粹的環境中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外感而內觀,嶄新的視野就此鋪展開來,你和世界的關係從此再也不同。對賴純純而言,這裡不僅是安身的原鄉,也是她能夠自在立命的所在。


(藝外雜誌2013年12月號 p78-83)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