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彤
Sun Xiaotong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著作出版 Publications
網站連結 link


紀嘉華:藝術收藏是種有意無意的觸動
 
文 / 孫曉彤

2016年初,台北老字號的藝術替代空間「伊通公園」推出了名為「2015伊通公園限量版」的展覽——這是該計畫開始於2014年後的第二次發表,計畫內容是每年召集十多位台灣知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製作限量版畫提供銷售,扣除必要成本後的收入,全數做為成立逾28年的伊通公園的營運經費。有別於一般的義賣或贊助,這項特別的活動並非由伊通公園所主導,而是由藝術家紀嘉華獨立發起——他一手包辦了展覽中的聯繫與事務工作,「身為藝術家,我知道堅持當代藝術的理想並不容易,特別是看到伊通公園為台灣的當代藝術做了這麼多事,我就不停在思考:『自己是否可以替伊通公園做些什麼?』」因為抱持著推廣、回饋與分享的初衷,即便自己也是一個專業創作者,紀嘉華卻大方地邀請其他的藝術家參與這項計畫——2015年,首次推出的「伊通公園限量版」更登上了香港蘇富比的拍場,以不收取佣金的義拍方式,將所得捐給伊通公園。

我問他這項計畫的最初動機是什麼?紀嘉華簡單扼要地回答:「就是純粹的推廣、分享和回饋。」而這種「成人之美」的純粹與執著,其實和他長年來以實際行動購藏當代藝術的作品理念相同——同時具有藝術家和收藏家的身份,紀嘉華至今已經累積了數量豐富的藝術收藏,雖然外界對他的認識仍然以「藝術家」的身份為主,但這毫不減損他對於藝術全方位的熱情;而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訪問也是其藝術收藏首次的正式曝光。「好的藝術就是一種有意無意的觸動,看到喜歡的作品就會想要擁有,應該是一種很自然的事吧。」紀嘉華說自己的收藏取向和自身的創作美學其實十分一致:「我喜歡有手感的作品,特別是繪畫。好的繪畫要具備嚴謹卻輕鬆、精準又瀟灑的特質,精彩的部分就在於那種收放自如的細節。」以抽象風格見長,多年來堅持在繪畫領域探索的紀嘉華,在1990年代陸續於美國的羅德島設計學院取得藝術和建築學士學位、以及賓州大學的藝術碩士後,在1998年回到故鄉台灣,而也是那一年,因緣際會之下,他開啟了藝術品的收藏之路。

「羅德島設計學院在大一時,有門平面設計課,當時授課的老師以嚴厲聞名,讓我印象深刻。」紀嘉華口中這位教學嚴厲的老師,就是知名的美國藝術家Gerald Immonen,「老師雖然教學嚴格,但經過他嚴謹扎實的訓練後,學生確實可以受益良多。」紀嘉華說:「這樣的教學理念,甚至影響到我日後自己在大學任教時的方式。」而除了知識性的傳授外,紀嘉華私下也非常欣賞Gerald Immonen的個人創作——他的繪畫風格多為帶有抽象意味的風景主題,介於具象和非具象之間,畫面中流動而變化豐富的色彩,則是在層層疊疊的顏料累積後,再以打磨的方式顯現出來,透露出層次錯落的細膩美感。「就算是畢業之後,我也一直和老師保持聯繫和良好的互動。1998年我回到台灣後,恰好有個在台中市立文化中心的展覽機會,我就邀請他和我一起舉辦了雙個展。」紀嘉華說:「這是Gerald Immonen首次在台灣的個展,也是他第一次造訪台灣;那次的展出獲得非常好的迴響,老師自己也感到很高興。」景仰的恩師千里迢迢造訪自己的家鄉,對於紀嘉華而言自然意義非凡,或許是抱持著某種紀念重要時刻的心情,他幾乎是沒有太多考慮地,就趁著這個機會決定收藏Gerald Immonen的〈無題〉,而此便成為他人生中除了自己的畫作外,首次擁有其他藝術家的作品。

紀嘉華說自己收藏的最高原則就是「喜歡」,在媒材上以平面的當代繪畫為多,其中大多數作品的作者是紀嘉華認識的藝術家朋友,也有許多台灣年輕世代的創作者,其中甚至包括自己的學生。「對我而言,藝術的價值其實不在於價格,而在於它能不能吸引我、是否能創造心靈的溝通。」同樣身為創作者,紀嘉華在觀看藝術時有著過人的直覺和自信——他從來不是閉門造車或自視甚高的藝術家類型,所以你經常可以在大大小小的畫廊、展覽空間、藝術博覽會等場合看到紀嘉華的身影——看展覽可說是他的專業,也是他最大的興趣所在。「要不要買一件作品,通常我都在現場很快就決定了。」他幽默地說:「畫廊老闆大概都很喜歡我這種藏家。」

平日工作與生活與台中的他,只要看到感興趣的展覽就會前往一探究竟,多年下來也成為包括臻品、月臨、現代、大象、科元、亞米、107……等中部知名畫廊的客戶;而只要有空,紀嘉華也經常上台北看展,無論是老字號的誠品和伊通公園、亦或是相對較年輕的槩藝術和意識畫廊……都是他經常造訪與「消費」的所在。「我的生活很簡單,也沒有什麼需要花錢的嗜好,我的收入盈餘扣除生活成本外,幾乎都用在購買藝術品上。」紀嘉華說自己收藏作品的價格範圍大約都在1萬美金以內,而他也很樂意購藏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因為「年輕藝術家作品的價格相對較低,而且買他們的作品也是一種實質的鼓勵」。對於紀嘉華而言,藝術收藏更像是一種自我美學的實踐,是繪畫或創作之外的另一種身體力行,愉悅和成就感完全來自於藝術內容的感動,完全不曾從任何投資或獲利的實際角度來考量,「收了這麼久的作品,我還沒有賣過其中的任何一件。」儘管對於藝術有著高度熱愛,但他對此並不執著:「有時候收藏是看緣分的。曾經發生過我在展覽中買了兩件作品,結果隔幾天策展人聯繫我,提起有別的藏家特別喜歡其中一件,我立刻就主動表示願意讓出。」對於大部分藏家來說是可能是左右為難的情境,但紀嘉華卻立刻答應割愛,原因並不在於對於作品的喜愛不夠深,而是在於對當代藝術的深度支持,「我希望有更多人來支持當代藝術,好的作品應該有更多被收藏的機會,成功不必完全在我。」紀嘉華說道。

將近20年的收藏經歷,紀嘉華至今已經擁有了超過50件以上的藏品,做事態度嚴謹縝密的他替每一件作品建檔資料,平時也盡量把它們陳設在起居的空間內,「因為你喜歡它,自然就會想常常看到它。有些作品尺幅不大,可能家裡的一個角落就擺了好幾張,每隔一段時間還要展覽換檔。」紀嘉華說自己把江賢二的畫作〈比西里岸之夢〉掛在洗手間,因為「洗手間是要經常去的地方」,有次江賢二本人到家中作客,無意中發現這個場景,不但不以為忤,甚至還得意洋洋地暗示其他的客人「記得一定要去上廁所」。「那件作品連我女兒也很喜歡,之前本來想要換掛別張畫,她還不同意。」紀嘉華笑道。

「江賢二可說是我回到台灣後認識的第一位藝術家,一直以來我都很欣賞他的人和作品。」2001年,紀嘉華在江賢二於誠品畫廊的個展時,看見了藝術家一件名為〈心經〉的作品,其中肅穆而寧靜的宗教感,帶給篤信佛教的紀嘉華極大的感動,當下便決定收藏。「其實一開始這件作品是非賣品,是江賢二原本要送給姊姊的,但後來他還是答應把它讓給我。」紀嘉華說:「這件作品現在就陳列在我家的佛堂,每天我進行早晚課時,就會看到。」

因為在乎的是那份初見的感動,所以每一件收藏的作品對紀嘉華來說,都有一些很個人的、很重要的感受;透過擁有這些作品,召喚出的也許是某段故事、某些情節、某個特殊的時刻、抑或是某個曾扮演了生命中關鍵角色的友人。在紀嘉華每日使用卻總是維持得一塵不染的工作室一隅,陳列著一件帶有點硬邊抽象意味的小畫,他說這是研究所的學長、同時也是目前紐約藝壇知名的藝術家Lloyd Martin的作品:「當時畢業之後,我還包括Lloyd Martin在內的幾個朋友合租了一個很大的空間當工作室,平均每個人可以使用100坪。」紀嘉華一共在這裡待了兩年,平時這群藝術家雖然各做各的作品,但畢竟是在同個空間走動出沒,久而久之也培養起深刻的革命情誼。「繪畫其實是一件很孤獨的事,因為你總是一個人。」於是偶有同為創作者的朋友能夠適時的聊聊、給予自己一些創作上的刺激或反饋,對當時紀嘉華而言,這些難得的交流無疑豐富了形隻影單的創造過程——時至今日,繪畫創作本身並未改變其孤獨的本質,然而刻意將老師和藝術家友人的作品陳列在畫室角落,某種程度上或許也是一個自我提示,提醒著在創作之路上,總是有著遙遙相伴的戰友一起前行。

而除了藝術家朋友的作品外,紀嘉華也不吝用「收藏」來表達對於藝術後進的鼓勵。為了迎接我的到訪,他特別拿出一件幾乎等人身高的炭筆素描,仔細一看,畫中如偉人像一般、氣宇軒昂、端坐中央的,正是紀嘉華本人——這件作品是紀嘉華用自己的畫交換而來的,畫作是由年輕藝術家駱世齊在大三時創作的,而紀嘉華是當時繪畫課的老師:「當時我出了一個作業,要同學找朋友畫肖像,駱世齊就跑來說:『老師,請問我可以畫你嗎?』」紀嘉華回憶,自己當時也沒多想,就答應了學生的要求,後來完成之後他才覺得,這個看起來特立獨行的年輕人(平常總是穿西裝來上課,在美術系算是異類)畫的自己其實還蠻有意思的,因此決定要收藏這件特殊的作品。

「2010年時,我在東海大學美術系教大三油畫,有一個同學上課常常遲到,但從作品看得出來他很認真在畫畫。」紀嘉華口中的這個學生,就是目前正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研究所的年輕藝術家林奕軒,因為愛才惜才,紀嘉華收藏了他的作品,之後還特別幫畫作配了框,「後來有一次林奕軒到我的工作室來,看到裝好框的畫,還很感動於我這麼珍惜他的作品。」紀嘉華說,這就是他對學生最誠摯的鼓勵方式。

因為本身就是藝術家,也因此更能夠看見美好作品背後的付出和堅持,紀嘉華以不同的身份參與了當代藝術創造工程中的不同角色——從創作、策展、收藏一直到實際的贊助行動,他對於藝術的熱情,一以貫通、始終如一:「我其實受到我父親的影響很大,我的父親也是一個喜愛藝術的人,同時也是一個樂於付出和幫助別人的人。」

藝術的觸動無可取代,而貢獻自己的力量反饋給藝術,更是一件讓人心滿意足的事。「所以像是看到伊通公園那樣無怨無悔的付出,我自然而然就會想到:『那我能為他們做點什麼?』」紀嘉華如是說道。而此對於當代藝術熱愛,勢將支持他在創作、收藏與藝術推廣的道路上,繼續堅定地前行。

原刊載於《藝術收藏+設計》2016年4月號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