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聖閎
Wang Sheng-Hung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策展經歷 Exhibitions Curated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失控的迴圈,與不再有耐心的藝術世界
 
文 / 王聖閎

為了回應這篇談論藝術書寫經驗的短文邀稿,我苦思了一整個禮拜,仍舊沒能寫出半個字。這期間,我努力在混亂的工作之餘擠出片段化的時間來構思並查閱資料,卻遲遲無法動筆。因為我知道一個不小心,它就會變成一篇非常無趣的文章。同時,我也知道,在這個展覽數量大爆炸的時代,一個禮拜寫不出800字的藝評人,大概很難說具有生產性。

但這正是我為期不算長也不算短的寫作生涯裡,最主要也最深刻的感受之一:現在的展覽或許已經過於頻繁。所有展覽幾乎都會循著相近的模式「配備」一些文字:創作自述、策展論述、報導、藝評,但我們卻越來越缺乏仔細閱讀它們的耐心,更遑論花時間去回應;即使文章淺白易讀親切可人,通常除了簡單(或客套)的「很棒」之外,很難再激起進一步的對話,甚至論辯。

但更惱人的還在後面。因為展覽被大量甚至盲目地生產著,幾乎所有場館、空間都汲汲於將檔期給填滿,埋頭將所有人力物力投入(也只投入)展覽部門和教育推廣部門,因為這兩部分是最快能夠見到績效的(研究部門永遠是被遺忘的)。於是,整個藝術世界就像是一條失控的生產線,全都困陷在這瘋狂生產的無盡迴圈裡。君不見,每到週末假日,眾家藝術媒體、藝術家、策展人與空間經營者們,總是奔波在數也數不清的開幕之間。

但我們不妨捫心自問:真的有這麼多檔展覽好展嗎?是否很多都只是「一日展覽」——除開幕之外,連我們自己都很少再看?或者,若不是因為時間只夠「僅看這次」(因為還有更多展覽在後面排隊),就是因為其實也無須再看。再捫心自問:一年之中,能夠讓你反覆一再閱讀超過三次以上的展覽又有幾檔?龐大的展覽數量究竟換得多少質的提升?

更嚴重的是,我們大多連停下來好好思考這問題的奢侈時間都沒有,因為上一檔展覽還未結束,下一檔的文宣就要開始打樣了,運輸等著就定位,板牆得漆,投影機得借,補助案得送,贊助得找……。所有人都只能繼續在這荒唐的佈展漩渦中滾攪,共同感受一種不斷被推擠向前的顢頇身體。因為,你若不跟上此步調,你的檔期、你的補助、你的曝光度、你的資源就會被他人捷足登先,你就會被視為「不夠具有生產性」。

不妨再加上媒體介面的因素:社群網站根本地扭轉當代人的資訊接收模式,越來越多人不再仰賴傳統媒體制式的編輯篩選,而是依靠熟悉或不熟悉的眾多網友、推友們的轉貼連結——我們每個人都自動成為無支薪的新聞編輯,成為代替他人注視世界的探測器。世界看似變得更加即時,訊息傳遞更加無痕,但人的閱聽習慣卻也變得碎裂化與片段化。我們都知道,臉書上的「讚」從來都只代表「看過」而非「看完」,更不用說,出現在網路上的長篇論述通常都是被直接跳過。

因此,儘管藝術書寫的整體數量,以及能承載它們的平台都較過去增加不少,但是各種文字生產反而變成「展覽似乎應該配有一篇,但卻沒人會專心看完的東西」。我雖然不像某些網路趨勢觀察家,極度悲觀地認為Facebook、Twitter等輕薄短小的溝通介面,將使得長篇寫作形式壽終正寢,或者認為當代人早已徹底喪失好好閱讀一本結構繁複、論證緻密的書籍或文章的能力。但我也不得不承認,我時常覺得我在做的工作就是「耗費兩三個禮拜的心血,撰寫別人花五分鐘讀完(或跳過)的事」,這種溫吞的文字生產速度,永遠都追不上正在發生的一切。

而且在藝術世界裡,情況似乎更加複雜些。讓我們越來越難緩慢閱讀與討論他人作品(或文章)的罪魁禍首,比較不是新的科技溝通介面,而是失控的各式展演生產機制本身就不再允許我們將心力投注在同一件事情上太久。更多時候,我們總是無歷史感地一檔接一檔地做下去,同時也鬼打牆般地使用舊有概念在討論事情,卻越來越少在先前的成果(或錯誤)上,進行問題意識的再推進。且正因為被那看似不可逆的「嶄新」邏輯給限縮了視野,前方迎接著我們的,恐怕不只是沒有回應的徹底沈寂,還會是一個不再有耐心的藝術世界。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