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瑄
Wu Chia-Hsuan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個體化議題的探測:關於「風險社會」聯展
 
文 / 吳嘉瑄

作為德國歌德學院在台成立50年慶祝活動之一的「風險社會」展覽,策展人伯諾(Melanie Bono)以風險社會為名,大規模引介了22組德國青年藝術家作品。風險社會一詞引述自德國社會學家貝克(Ulrich Beck)的風險社會理論與,並在副標題中進一步圈限出展覽更具體的意義:「個體化」(individualization, individualisierung)這樣一種關於風險社會的觀察。簡單來說,貝克認為,現代社會的存在是以自然資源與文化意義資源為前提的,但在後現代社會中,這些自然資源不斷被消耗,同時文化意義資源也日益萎縮中,使得強調群體、集體概念的傳統社會結構與意義也隨之逐漸崩毀,像是信仰、理想、階級意識以及集體意識等觀念的喪失;家庭的瓦解;非社會性勞動的金錢化等等。這些都改變了原有人際關係的社會關係模式,使得人感覺自身是生活在一個一切事物都變得不確定、不安全的社會環境中,因而變得無所適從;而面對社會中多樣化的問題,個人只能單憑自己做出判斷與決定,並且也只能由個人去承擔其後果。因而人的生存變成是一種風險生存(Riskoexistenz),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僅僅只是其個人的事情,社會的問題或風險例如失業、窮困、暴力、犯罪等等的責任被轉嫁分攤到每個個人身上,於是社會問題變成個人問題,社會危機成為個人危機。因此,我們大致能瞭解,「風險社會」一展強調的其實並非是去描述風險社會的景觀意涵,各異的個體化問題之觀察才是其重點所在。

由此,我們便不難理解,何以展覽呈現的作品樣貌,並非主要聚焦於使用文件、檔案這樣一種可做大規模探勘、記錄與描述工作的手法與形式,而是更豐富地援引各類型的創作,來鋪陳並暗示個體化問題的細緻差異。賽斯托佛(Michael Sailstorfer)錄像作品〈火箭樹〉(Raketenbaum),算是幽默地以極為簡單的敘事方式,為這個展覽做了一次「總說明」——畫面鏡頭僅僅對著一棵樹,而這棵樹就在觀眾豪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爆炸,殘骸散落一地。爆破景象週而復始。另一件阿敏德(Ulf Aminde)錄像作品〈羞愧的壓力〉(Schamdruck),其敘事言說同樣也是如此簡潔有力——影片記錄了一群人在歐洲中央銀行與法蘭克福金融區的建築物前演出幾乎無聲的倒地動作,被以極快速度串接起的鏡頭影像跳躍而晃動,饒富象徵意味地指向了資本主義帶給每個個體可以使之崩潰、難以站起恢復的無形壓力問題。

如阿敏德這般追溯西方社會歷史進程發展所累積引發的個體化問題的,另一件威爾賓斯基(Paul Wiersbinski)〈群體效應〉(Schwarwarma)則從群體理論出發,作品剪輯了許多歷史影像畫面,藝術家首先以自然界蜜蜂與螞蟻等群體生物的生態表現,來與人類的社會管理機制作一對比,並進而將問題轉向到20世紀以來,人類如何不斷透過各種媒介與途徑,例如電視、政令宣導、醫學與科學實驗等等,去改造或控制社會集體行為與思考,這些在一般人生活中不斷增長的種種人為因素的控制力,逐步成為現代世界的核心與樣貌。這樣對於強制規範加諸個人身上的相關討論,在威特(Anna Witt)影片〈彈性時間〉(Gleitzeit)中有了另一種較為輕巧的表達,藝術家邀請路人做出從勞工運動中發展出、極具象徵意義的握緊拳頭的手勢,並給付參與者相同金額的酬勞,參與者可自行決定要做出多久時間的手勢來符合他/她所得到的報酬。此「遊戲」彰顯出人對於時間與身體的掌控,換句話說,即是人對於個人的絕對自主權;作品並透過三螢幕畫面的並置,再次強調了每個個體對此價值判斷的差異性。

另一方面,〈群體效應〉所顯示的「媒體」(media)問題,也成為德國藝術家關注所在。作為敘述一段1989年導致柏林圍牆倒塌、兩德統一的遊行事件的影片,約尼(Sven Jonne)在〈見證者的眼淚〉(Tears of the Eyewitness)中安排了一段類似在攝影棚中訪問的情節,看似本應該是侃侃而談事件的受訪者大衛,卻變得欲言又止般的沉默無語而焦慮,反倒是提問者以一種略帶煽情的聲調敘述著事件經過,最後,影片就在受訪者隨著提問者唱著當時遊行民眾也唱著的「我們不畏懼」的歌聲中,泛出了些許淚光中結束。在劇場氛圍的攝影棚中,我們難以得知大衛是否真的經歷過當年的遊行事件,但我們卻明確瞭解了此一事件成為了「重要歷史」,並且,作品也暗示了在媒體操作之下所產生的觀眾與見證者角色之間的曖昧關係。賽斯托佛另一件作品〈無題(拇指)〉(Untitled(Thumb)),選擇以「實體可見」的動力機械裝置來反思一個「無實體」但卻影響深遠的社會問題:網路。這件作品展示了一隻不斷上下轉動的拇指雕塑,其影像被投射在牆面上,立即可被辨識出它是堪稱目前世界上最常使用的社群網絡標誌,這個在社交網路言論中表示認同或者已看過的小小符號,某個意義上卻大大強迫或者削弱掉了個人意志的自主性,成為某種過於簡化的思考或價值判斷。

而三人藝術團體FORT的大型計畫裝置作品〈空格〉(Blanks),呈現三百個制式的襯著白色紙張背板的玻璃框,遠看以為空無一物,近看便可發現許多玻璃框中收納著一根頭髮,下方以極小的字體標示出這些頭髮原屬的擁有者:許多國際知名的藝術家。這兩種關於「名人」的訊息被低調「隱匿」在一片空白之中,單憑頭髮觀者仍無法掌握到訊息意義何在,而是在接收到第二個關於「身分」的訊息,也就是藝術家姓名之後,方能掌握住訊息完整的意義。由此,FORT以一種優雅的收集者/收藏家(collector)的獵物姿態,為我們展示出媒體影響下的名人效應,以及此如何成為我們對於事物的判別標準之一。

(藝外49期2013十月號)
----------------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9.14~11.10 台北當代藝術館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