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瑄
Wu Chia-Hsuan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該繼續亞洲,或者揚棄?2013亞洲藝術雙年展「返常」
 
文 / 吳嘉瑄

作為「亞洲藝術雙年展」,其命名所給予的政治任務使命,讓每一屆的亞洲雙年展都面臨這樣的自我挑戰與外界質問:展覽(或者也可以說是國美館)是否能真切地架構起一個台灣觀點下的亞洲論述?

從展覽的操作上來說,主辦單位國美館從第一屆開始便不假外人之手策畫亞洲雙年展,而是刻意培養館內策展人,便可看出國美館試圖藉此一方面演練其雙年展的業務,另一方面也是為著研究或研發所謂「亞洲」議題的目的。從第一屆的「食飽未?」、第二屆的「觀點與『觀』點」,到第三屆的「M型思惟」,乃至今年的「返常」,我們可以看出亞洲雙年展在議題操作上的變化,從台語問候語發展而來的「食飽未?」,以及強調亞洲地域對話性的「觀點與『觀』點」,基本上仍都屬於「直覺」式的宣稱;換句話說,「食飽未?」與「觀點與『觀』點」並未提出有效討論的命題,它們僅僅作為一種宣示,強調亞洲雙年展欲從台灣自身地方性的概念(食飽未?),演進到對外的相互連結(亞洲各地區觀點的激盪)的企圖。而到了「M型思惟」與「返常」,我們才真的見到策展人黃舒屏開始對於亞洲雙年展的任務使命——架構一個台灣觀點下的亞洲論述這件事有所著墨,在前者,黃舒屏以「Medi(t)ation」為題,一方面強調文化多元背景下的斡旋調解(mediation),另一方面則主張「靜思調息」(meditation)的美學;而後者,黃舒屏則以日常生活為題,去觀察亞洲各地區的藝術家如何檢視、考察其生活周遭「日復一日的常性」之文化問題(註1)。

不過,儘管這兩屆展覽已經看到策展人有心為亞洲雙年展尋找其在論述上發言的地位與正當性,亦即亞洲雙年展究竟可以拋出何種有效的亞洲議題,但從這兩屆的題目與其對應的展覽來看,「M型思惟」之中對於亞洲有別於西方的特殊文化脈絡與美學特色的觀察,此在議題開發上雖然較「返常」略勝一籌,但卻仍屬於直覺式的對於亞洲的東方想像,並也與展覽許多作品脫勾(註2)。而「返常」則正好相反,作品與展覽主題的扣合度較高;不過,在進入作品前,我們可以先對「返常」這個題目做一大略的描述。對此,策展人是將「日常」此一西方發展甚久的社會學理論,視為是亞洲可以發展其論述的戰場,對策展人而言,亞洲可以透過對於「日常」主題的探究,在這樣一種具有一致性、重複性、連續性特質的形態、模式之中,找尋到某種「異質性」(heterogeneity)的特色。在此,藝術家對於「現實場景」的塑造與詮釋,即是策展人認為這個亞洲異質性特色之所以成立的關鍵所在,黃舒屏在策展論述中便開宗明義地說道:「日常,作為亞洲論述的現場」,其中的「現場」一詞即對應著「日常」的概念,成為一種不僅是強調藝術家「親臨」、「在場」的介入暗示,同時也意味著這樣因為藝術家介入的現場,即成為一種特殊的場景;換句話說,「日常」因而變得不尋常。

馬來西亞藝術家伊斯梅爾(Roslisham Ismail)投影裝置〈常規〉(Routine)與新加坡藝術家鄭瑋玲的影像輸出作品「融合」(Convergence)系列,都在「如實再現」這樣的概念上,以影像記錄的方式賦予日常生活場景一種「紀念碑」式的意義;另外,澳洲藝術家貝爾(Richard Bell)的裝置作品〈假想設立的序曲〉(Prelude to Imagining Victory),則是將一1973年澳洲民間發起的對於政府不願承認原住民土地權的抗議運動地標:「原住民帳篷大使館」,從當年的抗議場景中重新挪移至美術館內,成為一歷史的紀念碑。

相對於如實記錄、紀念碑式的日常影像塑造,日本藝術家下道基行(Shitamichi Motoyuki)的「地圖上看不到的線」(Lines That Art Invisible on Maps)攝影系列拍攝了一系列台中城市街道邊上的場景,這些照片被以一種經過切割(尺幅大小不一)、打散、重新組合,且布置上將整體視為一串連續影格(亦即藝術家所謂的「線」)的形式安排於牆面上展出,因而對於日常的觀看有了新的方式。同樣地,香港藝術家李傑的空間裝置〈你聽到那旁白嗎?〉則放大並凸顯了日常生活的細節(題目巧妙地回應了此),這些細節即潛在於日常現成物件之於空間的場景關係中,而藝術家即是經由暫時打斷這些日常現成物件原屬的空間脈絡,重譯起一新的關係。此種對於「物」——特別是針對手作與媒材特性的部分,其之於「日常」、「超常」概念上的操作(註3),日本藝術家塩田千春(Chiharu Shiota)的〈記憶迷宮〉(Labyrinth of Memory)與岩崎貴宏(Takahiro Iwasaki)的〈混沌之外(儘管如此)〉(Out of Disorder (Nonetheless)),也都將現成物拉出其原屬意義之外,重新分配這些現成物新的使命,在前者,是以黑繩編織起一細密如網的結構空間,而後者則是以電纜輪廓出一抽象的後工業時代風景。相對於藝術家使用物作為闡述新的場景關係的媒介,崔廣宇的錄像「城市按摩:美麗的髒泡泡」、柬埔寨藝術家桑姆南(Khvay Sammang)影像輸出「空氣」(Air)系列,以及余政達的錄像作品〈城市導覽系列練習:奧克蘭〉,則是以藝術家現身說法的方式,將一個個相異的現實場景串接起來,並且也藉由戲劇性的表演更動這些場景的語意。

而在伊朗藝術家達胥堤(Gohar Dashti)的攝影系列「現今的生活與戰爭」(Today’s Life and War)那裡,藝術家將平淡安逸的生活與令人恐懼的戰爭(它也可能是世界上某些人的日常)此雙重性的意義,以劇場的方式置於同一敘事脈絡中。黃華真〈Take Me Higher, Draw Me Deeper〉的繪畫組件空間裝置,參照了她在歐洲駐村的工作室室內場景,並試圖以在牆上延伸至地面之塗繪深淺銀灰色色塊的方式,寓意工作室窗外陽光照射在牆面上的光影作為了某種靈光的象徵,一個日常生活空間因為光而轉變為一銘刻某個象徵意義的空間;另一方面,黃華真將尺幅相距甚大的畫布交錯並置或排放,也在將「日常與象徵空間重疊」這樣的概念操作上,把日常的對外人際交往(朋友送的方便攜帶的空白小畫布)與特殊的對內自我反思創作(那些畫家會使用的「正常」尺幅的作品)的時刻給連結在一起。高俊宏的〈廢墟影像晶體計畫〉也在這樣的雙重性意義操作下,以影像與重現記憶場景的方式,縫合起廢墟場景以及藝術家在場以召喚某種對於歷史的感知強度(註4)。與高俊宏同樣地,泰國藝術家拉斯迪阿(Araya Rasdjamrearnsook)錄像與影像輸出作品〈村落與他處〉(Village and Elsewhere)、「兩座星球」(Two Planets)系列,也以影像縫合起多個議題,例如傳統與當代、高級藝術(High Art)與民間藝術、東方與西方、全球化與地方性等等二元概念。〈榮耀禮兵〉(Honor Guard)是以色列藝術團體「公共運動」(Public Movement)與中華民國三軍儀隊退伍弟兄協會(退儀邦)合作的現地製作計畫,在特定時段內於中正紀念堂民主廣場上演出一段儀式性濃厚的表演。衛兵交接,此一於特定場域內進行的日常表演,不僅在內容上、同時也在場域意義上,成為鬆動中正紀念堂「莊嚴/崇高」、「集體意識/國家機器控制」意味的「滑稽/猥褻」、「個人自主意識」意涵之展現。

儘管「返常」展覽中大部分的作品都還算是符合了主題的命題要求,特別是許多作品都還是於台灣的現地製作,不過,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這樣一個訴諸「日常生活」概念,並且要求藝術家就台灣本地去「命題作文」的方式,用以作為亞洲論述議題之一,是否真的可以成立?我們不難理解策展人以一個以不算新的(西方)議題,試圖展開這個議題下亞洲可能有的特有表現何在之討論,乃是因為亞洲地區的生活由於文化歷史的差異,相較於西方,亞洲的藝術家就有不小的回應差異空間存在。但若仔細深究,從「日常生活」出發去強調異質性差異表現的命題,何嘗不存在於西方世界中?例如「風險社會」的概念便屬於此。因此,簡單來說,即是「返常」展覽並未處理出亞洲回應此議題不同於西方之處;換句話說,究竟展覽能否處理出一個關於「亞洲共相」的特徵?又或者,根本就不存在這個可供討論的共相?這些問題,或許更應該擴大到對於亞洲雙年展的思考上,如同多位評論已經注意到的,將「『亞洲』視為『一個整體』概念的操作是否已然具體成形或者有效?」這樣的問題(註5),亞洲雙年展試圖將亞洲論述與策展兩條路線捆綁在一起,但顯然至目前為止都尚未建立確實、有效的討論向度(註6)。對此,進一步的思考可以是,亞洲雙年展還有無必要這麼做?或者,也可以讓亞洲雙年展「暫時地」揚棄此政治任務,先放下欲扣上亞洲論述大帽子的包袱,認真的先做好一個展覽?

(藝外50期2013十一月號)
------------
註1:請見黃舒屏,〈M型思惟:協調衝突的文化實踐與亞洲當代藝術創作〉,《M型思惟:2011亞洲藝術雙年展》,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11,頁10-17。〈日常,作為亞洲論述的現場〉,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13,頁8-15。
註2:王柏偉將「斡旋調解」與「靜思調息」,區分成「作為脈絡的亞洲」與「作為議題的亞洲」這兩個範疇,並由此檢視作品與主題之間的扣合緊密度。請見王柏偉,〈作為「脈絡」的亞洲與作為「議題」的亞洲M型思惟:2011亞洲藝術雙年展中的亞洲論述問題〉,《藝外ARTITUDE》26期,2011.12,頁64-67。
註3:關於此方面的討論,請見王聖閎,〈作為幻影的「亞洲」,或作為媒介的「亞洲」:2013年關渡藝術節「亞洲巡弋」觀察〉,《藝外ARTITUDE》50期,2013.10,頁71-73。
註4:請見陳泰松,〈找出人的感知強度:關於「我們是否工作過量」〉《藝外ARTITUDE》50期,2013.10,頁66-70。
註5:請見註2與3文章。 55期(2013.7)的《藝術觀點》專輯「重回南方/台灣:東南亞當代藝術交流新章」也可以是個瞭解「亞洲」概念的參考點。
註6:或許,這樣的結果,也反映在國美館對於亞洲雙年展這樣一個堪稱是其大型展覽業務的處理態度上,最明顯的就是去觀察策展人獲得館內奧援的程度。

----------
返常——2013亞洲藝術雙年展
10.5~2014.1.5 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