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瑄
Wu Chia-Hsuan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國際趨勢能否在地化?2013第八屆台北數位藝術節「超神經」觀察
 
文 / 吳嘉瑄

第八屆2013「台北數位藝術節」國際邀請展作品之一,日本山口情報藝術中心(Yamaguchi Center for Arts and Media [YCAM] InterLab)與安藤洋子(Yoko Ando)合作的〈動態意識感應〉(Reactor for Awareness in Motion)計畫,是一針對技術應用於舞臺效果所成立的研究計畫,此計畫預設將舞者視為想像力擴張的媒介,舞者可以與舞台環境有更多呼應的表現可能,因而研發了一套輕巧且滯遲時間短的慣性動作捕捉系統之互動裝置,舞者身上攜帶感應器(motioner),舞者的動作可以藉此輸入電腦中,而感應器也會給予舞者反饋。關於這件仍在不斷擴張、變化的「作品」,本屆策展人之一的王俊傑提到,之所以邀請YCAM來台展出技術文件與實驗室現場,並且示範演出、舉辦教學工作坊,原因就在於數位藝術節希望將原本作為輔助工具、且還在發展中的技術研發的實驗過程視為是一種「創作形式」。

王俊傑的說法顯示了數位藝術節就作為一個藝術「節慶」這樣的活動而言,它已經達到了它「應該要做的事」,那就是「介紹趨勢」。這樣的理念,其實在數位藝術節自上一屆改採集體策展制之後就決定起這樣的方向,不僅是國際邀請展,數位藝術節其他相關的數位科技應用設計區塊,也都因為集體策展制的方式,而能援引外部資源進駐,例如與企業廠商合作、邀請專家學者擔任策展人等,並且突破以往單一策展人可能在各個數位創作相關領域專業上的侷限性,來達到數位藝術節所希望最大加乘程度的介紹宣傳效益。例如上一屆在「數位平台」區,所增加的電玩藝術展、展示科技區、以及科技創意商品,在本屆數位藝術節中前二者仍繼續保留,但科技創意商品部分則被納入新增加的「數位設計專題區」;另外,本屆又新增一項與國際交流合作的項目,展出與台北歌德學院何做的「ZKM App藝術競賽大獎專題展」。對策展團隊(王俊傑、王柏偉、石昌杰、邱誌勇、黃文浩)而言,數位設計區的成立之所以必要,即在於數位藝術節終極目標是要去推廣更大層面的「數位文化」面向,而非只有「數位藝術」這個領域,藉由策畫使用數位工具所呈現的數位設計創作,(例如本屆可讓民眾參與而非僅是成果展示的3D列印公仔體驗區)的介紹,策展團隊希望能逐步打開關於數位工具思維上的侷限(例如數位工具不只是工具,數位藝術創作可能透過這些數位工具的輔助而有新的表現)此一意圖在這兩屆數位藝術節之中可說是相當明顯。

而國際邀請展的部分,本屆數位藝術節的主題「超神經」(Data-Neurons)可能是繼去年介紹「仿生」創作的「第二自然」主題之後,在八屆的數位藝術節之中對趨勢主題介紹最為明確的一屆,搭上了今年科技領域中的熱門話題——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國際數據資訊公司)將 2013年稱之為「巨量資料實踐元年」這樣的國際趨勢觀察。前幾屆的主題例如「玩開」、「超介面」、「串」「越域」等等,都是以較為抽象的「形容詞式的描述」來對數位文化/藝術的趨勢作介紹,例如「玩開」就強調數位藝術中重要的「互動式」((interactive)概念,「串」則強調藉由網際網絡,各領域創作之間相互串連所可能碰撞出之新的可能性。今年的「超神經」此一複合式名詞含括了兩個當前數位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巨量資料」(Big Data)以及「神經元」(Neurons),根據策展論述,資料彙總集合的處理從科技應用到知識運用,逐步形成了一種文化底蘊,發展出一種所謂的「資料庫美學」(database aesthetics),而此作為描述並應用巨量資料邏輯的美學概念,可說是數位藝術創作領域中無可迴避的重要命題。

本屆五件邀請作品,除了〈動態意識感應〉外,還包括麻省理工學院感知城市實驗室等(MIT Senseable City Lab)的〈紐約信息交流|阿姆斯特丹現狀〉(New York Talk Exchange|Current City Amsterdam)、格約拉(Quayola)的〈層次#4〉(Strata #4)、吉森(Markus Kison)的〈脈動〉(Pulse),以及藤幡正樹(Masaki Fujihata)的〈生命之聲〉(Voices of Aliveness)。其中,〈層次#4〉、〈脈動〉、〈生命之聲〉這三件作品,都是使用攝影影像、繪畫圖像與物件裝置等形式與造型之「已完成」的成果展示。相較於此,〈紐約信息交流|阿姆斯特丹現狀〉顯得較為特殊,它應該是本屆國際邀請展中最貼近「超神經」兩個趨勢概念的作品,同時也不同於其他三件作品(〈動態意識感應〉除外)皆是源自藝術創作動機而去應用技術,〈紐約信息交流|阿姆斯特丹現狀〉則相反地是從技術實驗面上出發,將實驗結果挪用成為藝術作品。這件實驗作品原本是MIT感知城市實驗室與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 & T)合作,將記錄全球資訊即時交換過程的巨量資料視覺化,像是網絡資訊流通的計量、全球255國家在24小時內撥打國際電話的統計等,而在此次數位藝術節中則頗為可惜地只有展出此計畫過去某區間記錄的成果,而非即時性的同步運作成果展現。對此,我們進一步的問題是,如果這樣的巨量資料統計可以應用於視覺藝術創作上的趨勢已經被提示出來,那麼,其可以如何在視覺美學對應層面上能有更多元的形式表現,或許就是日後藝術創作者可以努力的方向。

就展覽呈現而言,作為數位藝術節展覽部分的重頭戲,國際邀請展的展場規畫上,先將〈脈動〉與〈生命之聲〉依序作為觀看動線的起點,接著是〈動態意識感應〉,再來則是〈層次#4〉以及〈紐約信息交流|阿姆斯特丹現狀〉。靜動態展示與活動皆有的〈動態意識感應〉使用場地最大,在空間感上也最為「開放」(舉辦工作坊時YCAM以臨時木牆予以暫時圈圍封閉);同時,其在觀看動線設計上位居中央,這樣的設計或許暗示了展覽希望其餘四件已完成作品與此仍在進行中的計畫可以相互作對照,並且提示出此計畫在「作品還可以是什麼」這樣一種對於藝術形式創新的提問上的獨特之處。不過,儘管國際邀請展有此立意良好的企圖,但卻因為整個數位藝術節場地動線之故而無法被更有效地作展出。總體而言,今年的數位藝術節在相關展覽區塊內容的規畫上,已經可以看出它日後大致要朝向的兩個路線,亦即數位文化(應用設計)與藝術創作上的趨勢介紹,但在展場規畫上卻較去年鬆散,一樓的數位設計區與電玩藝術、KT藝術獎等區塊之間,仍缺乏較為清楚的觀看動線設計,觀者不易對各個單元做出有效的整體理解,而二樓的國際邀請展、台北數位藝術獎入圍作品、動畫影展與國際交流駐村成果展等相較起來則較為明確。另一方面,場地問題或許是數位藝術節成立以來在行政上的最大問題之一,之前幾屆的「遊牧」狀態在去年獲得北市文化局允諾下,今年又再度使用空間面積不小的松菸場地,儘管獲得如此支持,但卻因為與松菸其他外租場地業務無法作協調,導致今年一二樓的展場同一側緊鄰其他活動的展場,呈現同一個展覽但卻不同側的交叉狀態,不僅造成觀者不易找尋展場,同時也使得整體藝術節視覺效果呈現上受到嚴重干擾。

數位藝術獎部分,由張永達的〈Seen/Unseen N°〉,張暉明的〈碎片系列〉以及新秀李亦凡首度發表的〈一部動畫〉獲得。這個結果,特別是前兩者作品,在整體入圍作品之中可說是並不令人意外,〈一部動畫〉儘管使用了投影(mapping)形式,但其作品概念與呈現方式究竟要如何嵌入數位藝術獎所要鼓勵的方向脈絡中,或許還需要經過再討論。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執行長黃文浩不諱言,數位藝術獎究竟要鼓勵「好的、表現成熟的作品」還是「具實驗性格、可以包容表現較不完善的作品」,這個問題現階段仍將會是無法解決的。因為台灣的數位藝術創作者,整體來說至今並沒出現較多具備在概念或技術上有突破的作品,以錄像為主的視覺影像製作仍是目前台灣數位藝術創作中最主要的表現方式,要改善這樣的狀況,除非是台灣必須要具備相關的師資以及建構起相關論述基礎才有可能。黃文浩的說法,顯示出台灣數位藝術的最大困境,除了官方政策始終搖擺、無法獲得無論是官方或者民間長期穩定的資金挹注外,在創作觀念上的更新遲緩,更是讓數位藝術創作環境更加嚴峻的主因。而這也就是數位藝術節之所以希望透過引進更大程度的數位設計領域,來獲得更多視覺藝術圈外的資源關注,以及一點一滴地去擾動台灣數位藝術漸趨保守停滯的發展環境。

不過,儘管數位藝術節作為節慶式的示範推廣活動,但也可說是領導趨勢觀念的領頭羊,數位藝術節從零到有的耕耘建立,台北數位藝術中心與台北數位藝術基金會至此,或許可以在思考向大眾推廣數位文化與引介領導趨勢觀念這兩條訴求與層次截然不同的路線上,可以有更細緻的規畫,讓引介領導趨勢觀念的部分,可以進一步適度地落實在台灣本地的創作實踐之中,藉此逐步開展台灣本地可能的數位藝術特色,儘管那可能是非常小限度的向前推進,但都值得我們一試。

(藝外雜誌,51期,2013,12月)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