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瑄
Wu Chia-Hsuan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地下莖式的台北想像/大地風景Ⅱ:Sucity ﹣光滑城市
 
文 / 吳嘉瑄

「地方」(place),究竟是什麼?從文化地理學的角度來看,社會、地理學學者艾斯柯巴(Arturo Escobar)認為,地方以特殊的構造聚集了事物、思想和記憶(註1);藝術家兼評論家李帕德(Lucy Lippard)也提出,一個「地方」是充盈著人類歷史與記憶的,地方有深度也有廣度,而這與「圍繞地方的事物、什麼塑造了地方、發生過什麼事、將會發生什麼事」有關(註2)。而如果我們再去問,台北這個地方,又是什麼?她可以被如何書寫,她的記憶是什麼?又累積出何種思想?並且又可以如何被挖掘出深刻的內裡?在此,我先引用城市理論學者林奇(Kevin Lynch)對於城市的解釋,他說:「城市可以被看作一個故事、一個反映人群關係的圖示、一個整體和分散並存的空間、一個物質作用的領域、一個相關決策的系列或者一個充滿矛盾的領域。」(註3)這句話中的每種詮釋皆是望向一個城市的觀看點,一個城市其歷史、文化、群體、個體之間相互纏繞的關係與意義便於其中顯現;而若由此來解讀台北國際藝術村的聯展「大地風景Ⅱ:Sucity ﹣光滑城市」,或許不失為一種進入展覽文本的路徑。

「Sucity」是鄭安齊、方致評、秦政德、溫鈞揚、李孟杰、高雅婷、許旆誠、廖震平第二次以城市為主題發想的聯展,第一次則是去年在嘉義鐵道藝術村的「大風景地– come to pass」。轉移到這些年輕人目前所生活的城市:台北,藝術家們首先先討論並各自陳述對於台北的觀感,之後再凝聚出主題:「Sucity」並各自進行創作。「Sucity」是「sushi」(壽司)+「city」的複合字,對這些藝術家而言,台北就如同一顆美味的壽司,在致力於追求成為光鮮亮麗的國際城市的表皮之下,其實是黏稠、溫熱、混雜而豐富的內容,香港學者陳少紅說:「人們藉對城市生活作出不同的省思『界定自己的位置』,而他們的想像又會『進一步塑造了城市的現狀和個性』。」(註4),此次展出即是一次藝術家們透過各自滲透、介入台北裡各種空間、文本脈絡的心得,試圖藉此去挖掘或形塑台北那一層層令人回味感動的內底。

「Sucity」採取匿名集體創作的方式展出,展場中看不見個別作品的介紹,作品也沒有各自的名稱,展場以一層巨大的黑色塑膠布將展場不規則地一分為二:塑膠布架構在展場的上方,但於塑膠布內仍保留一些空間,下方則以木材、鋼筋鷹架加以結構布置,用以表示「Sucity」所象徵的「上/下」抑或「外/內」的意義,頗有一種指向多義的「地下莖」(rhizome)文本的概念。首先看到的是方致評與秦政德的作品,方致評從卡夫卡(Franz Kafka)小說《變形記》(Die Verwandlung)概念出發,將土壤與植物移植到展場以玻璃箱承裝,土壤中的蚯蚓即象徵了外來台北人被生活壓力束縛的困頓(在玻璃箱中蚯蚓哪都去不了)。另一間展間裡,由一側角落走進黑色塑膠布,可以看見李孟杰與溫鈞揚交替輪播的兩段影片,前者是將一些台北空照景色等與早年電視收播的圓形彩色圖示結合,其中夾雜一些熱氣球升空的影像,而後者則拍攝台北捷運景象。一如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所揭示的:這個時代是一個由通訊媒體、資訊網絡相互連結、交換、接觸所形成出之平滑的運算介面(螢幕),由此開展出一幅沒有任何隱喻、事物被通訊與資訊完全消溶,以致於暴露得太過明白、沒有祕密的「猥褻」(obscenity)景象,兩人分別由這個時代最不可或缺的通訊與快速移動的交通工具影像,來寓意台北光滑、無暇的亮麗外表。

而在此之下,鄭安齊散布地上的多口箱子,安靜地流洩出台北潮州街的景色,搭配上他訪談潮州街的老居民——多為年輕時便隨國民政府來台的潮州外省男性,請他們去回憶關於潮州的一切的錄音,以及他根據老居民的描述,放上門牌、假想的衣物與老照片,一口口箱子便代表了一個個關於潮州的假想與真實混雜的回憶。這些來自潮州的老居民將潮州同鄉會設置於潮州街,投射出老居民的鄉愁慰藉與補償性的地方認同(為何會認為潮州街代表潮州),老居民與其說在回憶,毋寧說是在想像自己對於故鄉的回憶。台北街道命名上多見此種「遙望故鄉」的安排,整個台北有如一個小中國,透露的其實是永遠無法真正擁有故鄉的失落。而在一些地面角落裡,許旆誠以水塔、鷹架、移植的樹等迷你白色紙雕,呈現出台北的「移動」特質——無論在哪,台北總是充滿變動的意象。高雅婷的錄像作品由正經八百、字正腔圓的旁白,講述一段充滿諷刺與幽默的台北歷史與生活現況概論的假想文本,她藉由民宿實景與台灣古地圖穿插,並搭配藝術家謝牧岐擔任手語播報員的子母畫面,展現台北許多看似嚴肅(好比新聞播報)、實則荒謬的事物與思考邏輯。而一邊牆上,廖震平延續他關注城市邊緣景色的創作脈絡,將兩幅描繪飛鳥與緩緩海浪景象的繪畫製作成燈箱,延伸出在生活流動快速的台北市中心之外,台北人可望喘息休憩的所在。

最後,我以秦政德的「小草藝術學院371特」明信片計畫作為結尾,此計畫中八位創作者各自設計出一款明信片供觀者任意取用書寫,並可將明信片寄回給藝術村。明信片計畫聚集了台北這個城市裡的各種人事物關係,每張明信片中個人私密經驗與回憶的堆積,變成了台北地方記憶的一部分。關於台北是什麼,其實答案就在每個個人繁瑣龐雜、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中。

(刊登於藝外雜誌2010.07月號,第10期,pp60-61)
--------------------------------------
註1:原文出自於Arturo Escobar, Culture Sits in Plates: Reflections on Globalism and Subaltern Strategies of Localization, Political Geography, 20:2, 139-74, 2001.引自Tim Cresswell,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社,2006,頁68。
註2:同上,頁68。
註3:轉引自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頁207。
註4:陳少紅,〈香港詩人的城市觀照〉,張美君、朱耀偉編:《香港文學@文化研究》,頁342。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