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偉
Wang Po-Wei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糾結:數位時代的群聚生成
 
文 / 王柏偉

當代社會已經進入一個數位化的社會,最明顯的現象就是個人電腦的普及以及電腦化作業的無所不在。不過,其實數位化的進程遠比這些看起來的表面現象更為深入我們的生活,不管是各種家電用品與電子儀器設備當中所鑲嵌的小晶片,還是所有行動通訊所賴以發送消息的衛星,不管是全球股市的即時行情,還是所有大眾媒體的遠距通訊,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當代人能夠完全地脫離電腦數位運算的帝國。

在這樣的數位社會中,最明顯的就是人際溝通的往來方式所產生的巨大變化。因為這種數位大量運算可能性的發達,導致遠距、即時、匿名與不在場的溝通方式大量地產生,最為明顯的莫過於在真實的實在領域之外,還創造出一個如假似真的虛擬實在(virtual reality),或稱塞博空間(cyberspace),我們當代人或多或少都參與了某種虛擬生活,我們在網路上活動、我們google許多資訊、我們線上轉匯款並轉帳、我們甚至在Facebook有了虛擬的人格。尤有甚者,越來越多的人花在網路上的時間遠大於花在真實世界的時間,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宅男」與「代理人(avatar)」這些只有數位網路時代才能出現的角色慢慢成為普遍且具主導性的社會角色,在這樣的媒介轉換概念之下,「社會」這個概念有了全然不同於現代主義時期的內涵。

現代主義時期的群聚性主要以兩種形式出現,一種是「社會」,另一種則是「組織」。前者以大範圍的溝通作為其主要的表現方式,在「社會」中我們透過大眾媒體來獲得資訊,同時以批判、八卦、謠言…等等這些方式又再度創造了新的資訊,再一次地讓溝通不斷地繼續下去,而「組織」這種集體行動的模式透過預先設立達成目標來招募成員,它不像社會溝通的生成是無方向性的,組織性行為有具體的時程與計畫。

然而,不管是社會性溝通還是組織性決策,這兩者都在數位時代遠距、即時、匿名、不在場這樣一些特質給破壞了。一方面,我們不再能夠確定一個網路上或虛擬空間中的溝通是由一個具有特定認同的主體所發出來的,就像我們都常聽到的:網路上跟你說話的可能是一隻狗;另一方面,數位空間的即時性讓「組織的穩定性」受到嚴苛的挑戰,「快閃」這個社會現象就是一個迅速集結卻又瞬間消失的群聚點,我們幾乎無法名之為組織,卻無法否認這樣的集結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如果是這樣,在這個數位時代之中,「群聚性」的生成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形式?

「節點」是數位時代的「群聚性」最主要的表現形式。數位時代是個奠基在「資訊」網絡上的時代,不管是人際關係的形式還是溝通的諸種樣貌,幾乎都是以資訊瞬間大量聚集為其基礎。甚至是我們的行動方式,大多也依賴及時的資訊與複雜的知識網絡架構來支撐,我們把這樣的知識網絡架構委託以不同軟體的程式語言與具有大量運算能力的電腦來幫我們執行實際的運作。在這個意義上,「節點」就意味著這些不同的知識語意網絡相互勾連,並且在某個特定的時刻茁生出一個事件。我們這個展覽之所以稱之為「糾結」,就是植基於這樣一種節點隱喻在美學上的視覺化方案。

(國美館數位方舟《糾結:數位時代的群聚生成》策展論述)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