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偉
Wang Po-Wei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台灣當代藝術摘要2000~2010 (五)|藝術節
 
文 / 王柏偉

Art Festival

對於舉辦藝術節與展覽的目的與內容,除了美術館、博物館方本來就是辦展為主要的業務內容之一,一般咸認為官方主導的展覽意在透過藝術節創造文化上的滿足感,換句話說,就是以「美學經濟」或「文創產業」的思惟模式提供大眾休閒式的需求。對我們來說,不管是美術館行政將展覽視為例行公事,或是政治人物將藝術節當成文化性的娛樂或產業商品展示的一環,都有他們非藝術層面的正當理由。但對藝術圈來說,我們關心的是:如果以藝術文化為名,那麼到底徵用藝術作品對「藝術」自身來說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資訊性 對於「藝術節」這種展出藝術作品的形態,來自文化藝術圈內部常見的批評,是認為高喊「新自由主義」的當代藝術核心國,以其殖民者的姿態與更為細膩的手法,在全球化的大旗之下外銷他們本國文化與藝術。當然,我們不能全然忽略這類文化政治性的企圖,但是如果我們注意觀察這十年來在全球範圍內的諸多藝術節、雙年展與三年展如雨後春筍般地在各地出現,我們認為單純從「新自由主義」這種政治面向出發,全面性地拒斥大大小小的藝術節,可能也有失偏頗。

我們認為,除了考察文化政治的面向,還必須從大眾溝通媒介發展的角度回頭思考這十年來「藝術節」的興起問題。於此,華勒斯( Patricia Wallace)所提及的「以網路為核心( netcentric)」的生活與工作情境

①,能夠極大幅度地說明這種全球範圍內藝術節大量出現的現象。簡單地說,因為網路的廣布,導致我們在資訊的流通上大幅放棄其他媒介並改而依賴網路,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 1990年代末期,電子郵件的傳送量已經超越電話的撥打次數。在網路已經能夠傳送或觀看許多藝術作品的背景條件下,藝術節的舉辦除了滿足一般大眾對於真品與原件的好奇,還提供了螢幕之外的「具體空間脈絡」。換句話說,只有在藝術節這類的展覽中,我們能夠在觀察層面上將藝術品放回其具體的時空關係中,而不是只有螢幕上的影音播放。

在這種意義之下,藝術節所能提供的主要功能,就在於堅持「藝術品/藝術品所處之時空脈絡」這個形式,更抽象地來說,如果我們將藝術品視為某種美學式的資訊 ②,藝術節所提供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資訊/資訊所處脈絡」這個完整的觀賞形式,而非如同我們在電腦中欣賞到的,只是「去脈絡化的資訊」。

從前述的角度來考察,全球層面上藝術節大量的興起具有一個大眾溝通媒介發展意義上的功能,也就是「提供作品一個具脈絡性背景」這樣一個完整的觀賞經驗,就此而言,我們或許可以不用全面性抗拒藝術節的出現。

知識性 或許我們也已經注意到,大多數藝術節通常因為其節慶性質,而具較短的展出時間與更大量同時展出的作品。相對於此,由單一美術館或藝術空間所舉辦的展覽,通常有較長的展出時間與較為少量同時展出的作品。 如果我們願意將「藝術節/展覽」兩者上述的兩種特質(展出時間與展出作品數量)視為重要的差異,那我們或許能夠在這樣的差異下,去思考美術館博物館在展覽上如何因應資訊與網路時代的來臨這個問題。

傳統的、現代主義意義下的美術館的展覽所在意的藝術教育功能,也就是「藉由藝術來教育無知大眾」這種功能 ③,在網絡社會來臨之後,已經遭受重大的挑戰。大眾能夠從網路上取得的藝術相關資訊,已經遠遠大於印刷術時代,甚至已經超出一個人窮其一輩子所能閱讀的資訊量。在這種意義下,大眾並非「沒有機會接近藝術作品」(以資訊理論的方式來說,也就是:大眾並非具有強烈的「資訊不對稱性」),相反地;就是因為過量的資訊,導致新型的無知:沒有足夠的時間形成「知識」。簡單地說:網上有「越多資訊」,我們就「越沒有知識」!

這樣一種「將諸多資訊整合成某種體系性的知識」的能力,正是「網絡化的資訊社會」最大的挑戰之一。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這種無知的形式全然不同於印刷術時代所強調的「大眾並未擁有『媒介接近可能性』」這個問題。

正是在這樣的認識下,如果我們同意前面所述,藝術節著重的是資訊的完整性,並且同意本文一開始對於「藝術節/展覽」兩者在特性上的區分,那麼我們或許可以將知識性的功能賦予展覽時間較長、同時展出作品數量較少的展覽。更清楚地說,我們認為「研究型展覽」才是資訊時代的美術館與博物館應該大力發展的方向。

結論 我們從媒介發展史的角度回頭思考「藝術節/展覽」兩者在網路化的資訊時代中可能具有的功能變遷。對我們來說,藝術節以其「完整資訊提供者」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興起具有其歷史性,或許我們不須全盤否定藝術節能夠發揮的功能。與此同時,資訊時代的美術館或博物館面對來勢洶洶的藝術節趨勢,或許能夠更大幅度地朝向「研究型展覽」(知識性)方向轉型,這一方面能夠與藝術節區隔,建立自身的價值,另一方面也能夠卸下原本大眾教育的重擔,透過知識上的回饋讓藝術重新介入社會,並以這種藝術上的學術性堅持來與「政治性享樂地挪用藝術」 ④相互區隔。

(藝外雜誌4月專輯:台灣當代藝術摘要2000~2010 (五),2012第31期,P52-53)
---------------------
① 請參閱 Patricia Wallace著,王思睿、印童譯,《工作場所中的互聯網:新技術如何改變工作》,北京:商務, 2010。
② 關於這個論點,請參閱 Niklas Luhmann著,張錦惠譯,《社會中的藝術》,台北:五南, 2009,頁 209-265。
③ 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請見 Arthur Danto著,林雅琪、鄭惠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台北:麥田, 2004,頁 245-265。
④ 關於這個問題,請參閱 Slavoj Žižek著,郭英劍等譯,《因為他們並不知道他們所做的:政治因素的享樂》,南京:江蘇人民, 2007。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