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偉
Wang Po-Wei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奇觀社會中的媒介性問題:偶發性藝術與福魯克薩斯
 
文 / 王柏偉

柏林漢堡車站當代藝術美術館綜合國家藝廊、Max與Marzona聯合收藏品、Friedrich Christian Flick個人收藏與漢堡車站美術館自身的典藏品,以「藝術真是超級讚!」之名,於2009年九月五日至2010年二月十四日以藝術史式的脈絡議題性地呈現二戰以降的當代藝術發展。在這個議題式藝術史發展的展覽中,最為顯著的是位於大廳及西邊側翼的偶發藝術(Happening)與福魯克薩斯(Fluxus)這個主題。展出波依斯(Joseph Beuys)、白南準、布萊西特(George Brecht)、伏斯特(Wolf Vostell)、卡普洛(Allan Kaprow)、茹斯(Dieter Roth)、布魯斯(Günter Brus)…等人許多的重要作品,我們可以幾乎可以從這次的展品中窺見當代媒體藝術發展之初的思考軌跡。

從這些作品出發,我們可以發現,媒體社會的藝術系統所在意的不再是現代主義式的「如何描繪世界與社會」這個議題,而是藝術史家伏里凌(Rudolf Frieling)所謂的,過程藝術式的「事件與可能性結構間的關連性」,偶發藝術、行動藝術與表演藝術這類的藝術類型關心的重心在於「身體」這種媒介以哪些形式展現了「真實性與媒介性」的混雜形態。

就此而言,我們可以說,布紐爾(Luis Buñuel)的《安達魯之犬(1928)》就已經隱喻性地劃開了作為器官的眼睛與視覺觀看兩者間的距離,將這種體驗極限經驗的功能驅趕到電影之中,並為藝術與生活兩者的差異設置了安全的距離,正如亞陶(Antonin Artaud)的「殘酷劇場」亦只能被藝術性地體驗一樣。在這個意義下,藝術與生活兩者間的界限是如何被設置的?被設置在哪裡?

在1960/70年代的政治脈絡下,「界線/越界」的解放想像成為藝術的重要議題,艾可斯伯特(Valie Export)的《觸碰式電影(1968)》伴隨著威伯(Peter Weibel)「跨越你的界線!」的叫喊成為重要的源頭。「行動事件/媒介式檔案結構的記錄」必須在「私領域/公領域」的差異形式下透過區分藝術家的行動與觀眾的接受性參與才能夠打破「藝術/生活」的界線,讓越界經驗得以產生,正如謝德慶1980年代《一年期的表演》這種純時間經驗形式的作品所顯示的,藝術家的創作行動必須依賴接受美學意義上觀眾對於作品的完成。

自勃丘尼(Umberto Boccioni)於1911年提出藝術作品應該創作「動態性事件」之後,觀眾就成為藝術作品關注的重心,未來主義、達達主義的伏爾泰小酒館(Cabaret Voltaire)、福魯克薩斯的《音樂中的新達達(1962)》、《最新音樂的國際慶典(1962)》、《24小時福魯克薩斯(1965)》都在同樣的脈絡上指出,工業化媒介社會下的藝術與生活是無法切分的,藝術應從藝術與生活兩者截然劃分的測試轉而思考基於「生活/生產過程」這組區分上的「在生活中產生影響的生產過程」這個命題。在這個意義下,「個體在感知中的告知可能性」取代「藝術對抗社會」這個命題,成為最終的指涉點,不管是卡普洛在《六個部份中的十八個偶發事件(1959)》中所提出的「偶發」這個概念、布魯斯的《給自己上色Ⅱ(1965)》中色塊在臉部表面所呈現的形態,還是白南準的《我是福魯克薩斯(1975)》、或是伏斯特所認為的「生活與人都是藝術」、波依斯所謂的「人人都是藝術家」,都把「事件」當成「整體」指向以身體為媒介的「分屬不同個體的每個當下的感知」。

我們必須在1950年代德波(Guy Debord)所提出的「奇觀(Spektakel)社會」與「情境國際」這個藝術流派的脈絡下才能理解前述的發展,德波認為,在大眾媒體的影響下,資本主義社會已成一個奇觀社會,只有透過在每個情境中重新將個體的行動以自身經驗來脈絡化,才有可能擺脫資本主義運作邏輯中所預設的、將資本抽象化的目的,「奇觀社會/個體的情境式互動」這組差異只有在個體充分意識到自身所面對的媒介性條件與自身的經驗建構兩者間的相互關係才有可能達成,也就是歐爾特(Roberto Ohrt)所謂的「在脈絡中異化資本主義原始目的」,就像是伏斯特的《電視解拼貼(1968)》。於此,不管是維也納行動主義者在藝術中強調「反藝術」的行為,或是克萊因(Yves Klein)的《人體測量學(1958-1960)》所探測的身體、性別、姿態間的跨媒介性,這些作品與媒體效應間的關連性就明顯地成為奇觀社會理論的先行者,為卡普洛、凱吉(John Cage)、福魯克薩斯所承接,在作品中重視偶連性與觀眾的參與這兩件事,而在同樣的平面上,從光譜的另一邊,不僅波依斯提出了「社會性雕塑」這個藝術創作的方向、白南準也創作了《給活生生雕塑的電視內衣(1961-1994)》、《移動性劇場(1963)》這樣的作品。只有在這樣同時關照光譜兩邊的意義下,我們才能理解偶發性藝術與福魯克薩斯所關心的,奇觀社會中的「偶發性行動/媒介效應」的不同形式,而這也是迄今為止的媒體藝術仍然念玆在玆的重要議題。

(全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2009年12月號)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