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偉
Wang Po-Wei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黑膠唱片、視聽文化與社會記憶:丹·米哈提雅努的《轉盤》
 
文 / 王柏偉

《轉盤》甚至指向很多那些我甚至沒有親身經歷過的社會事件。像是美國的反越戰運動、1968年五月巴黎的學生運動、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波蘭的團結工聯運動…等等這些,但是雖然如此,《轉盤》是個能夠以關連到文化與社會發展的個人經驗來豐富的開放過程。— 丹·米哈提雅努

柏林的「世界文化之屋」所規劃的【作為實驗室的柏林】系列,於今年5月30日至7月25日推出第一檔展覽,首波主打羅馬尼亞藝術家丹·米哈提雅努(Dan Mihaltianu)的作品《轉盤(Plaques tournantes)》。

丹·米哈提雅努於1954年出生於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在1976年至1983年間就讀布加勒斯特美術學院,1990年,丹·米哈提雅努與卡林·丹(Calin Dan)及伊歐夕夫·齊拉里(Iosif Kiraly)共同創立了「次級-實在(subREAL)」這個頗富盛名的團體,並與後者共同創作直至1993年。丹·米哈提雅努於創作上關切的重心集中在社會、政治與跨文化的議題上,最常使用過程性的計畫方案這種創作手法來發展類似的議題,當然在這樣的處理過程中,不管是繪畫、雕塑、裝置、攝影、錄像、電影或多媒體這些創作方式都被丹·米哈提雅努所接受,並以議題導向的方式整合在作品當中。迄今為止,丹·米哈提雅努稱得上具有一定國際知名度的藝術家,不僅多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伊斯坦堡雙年展、布拉格雙年展,並於奧斯陸跨文化美術館、布加勒斯特國立當代藝術美術館、京都市美術館、德國卡爾斯魯爾的ZKM、波昂陸德維希美術館、紐約、芝加哥、米蘭等世界各地舉行個展。丹·米哈提雅努現任挪威卑爾根藝術學院視覺藝術教授,並長期往來柏林、布加勒斯特與卑爾根三地之間。

從1990年代開始迄今,丹·米哈提雅努執行了幾個比較大的計畫,分別是1993年至1998年的《大蒸餾(Great Distillations)》計畫,1998年到2000年的《酒精學(Alcohology)》計畫,2000年到2001年的《液體城市(Liquid Cities)》 計畫、2001年至2005年的《液態物質(Liquid Matter)》計畫,2005年到2008年的《被分開的檔案(Divided Files)》計畫,以及這次在世界文化之屋展出的《轉盤》計畫。對丹·米哈提雅努來說,羅馬尼亞社會在世界文化上所呈現的發展軌跡不僅是他藝術創作的出發點,也是他截至目前為止一而再再而三地回頭思考的源頭。這樣一種地緣政治性的文化思考,將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挪威的卑爾根、德國柏林或是其他被他考察的城市放在一個世界社會的背景下,考察不同的地域社會如何以各自的樣態被鑲嵌在以大眾溝通媒介為背景的世界文化之中。從這樣的角度出發,個別社會文化形態的邊界就遠遠不同於國家疆域所設下的界線,而伴隨著大眾溝通媒介的延伸性,身處不同社會中的個人仍有可能跨越某些政治性與社會性的限制,順著大眾文化與大眾媒介所構築出來的密道潛行,直達能夠撼動特定認知框架的引爆點。

對丹·米哈提雅努來說,現代以降的藝術家是中世紀煉金術師們的後裔。就像煉金術師們一樣,藝術家具有一種轉換事物特質的能力,在這樣的理解下,「蒸餾」這項煉金術師們最擅長使用的「魔術」就成了主導丹·米哈提雅努創作方法論的基礎。「蒸餾」因而不只具有其物質性的面向,還在抽象的層次上擁有價值提升、特性轉化、跨越邊界等象徵性面向的內涵。在《大蒸餾》這個作品中,丹·米哈提雅努開始錘鍊自己的藝術創作方式。在面對某個議題時,他首先將可見的現象分解成物質性、社會性與文化性三個面向,換句話說,某個現象必定是「在某個社會結構下(社會性)透過某種媒介性物質(物質性)而在文化性的認知與語言中(文化性)沈澱下來的」現象。之所以必須標舉出社會結構面向,就在於強調歷史的多線性。對丹·米哈提雅努來說,並不具有一個線性的全球化歷史,不管是資本主義還是共產主義都會在不同的地域社會中遭遇各式各樣不同的抵抗,來自傳統的、文化的、個人記憶的、甚至是感官娛樂上的抵抗,也就是因為這樣,只有詳細考察每個地域社會自身的文化地形學與日常生活的物質性基礎,才能夠恰當地從整體上描述某個現象。為了能夠恰如其分地將某個現象的基本組成物從雜多的混雜現象中「蒸餾」出來,丹·米哈提雅努從他祖父每年私釀水果酒的行為中獲得啟發,認為「酒」這種雖然不起眼但是卻深入每個人生活最底層的日常生活物質,最深刻地結合了卑賤與神聖兩種特質,在酒精的催化之下,無論是怎麼卑微的人都能夠瞬間獲得解放,直達個人認知上的神聖之地,《酒精學》就是在這樣的意義下,將不同的社會現象蒸餾並凝煉成一杯杯具有不同成份的雞尾酒,或是一瓶瓶純度極高的烈酒。接續著對酒精與社會現象兩者間連結性的思考,《液體城市》則是在更大的範圍與規模上,將「城市文化」視為具有自身特徵的現象,丹·米哈提雅努希望能透過分析地緣政治、跨國性生活風格與地方性文化背景這三者所共同擠壓而成的都市性團塊來定位既處於同一個世界社會、卻又位於不同歷史時空環境下的城市文化。接著這些計畫之後出現的《液態物質》可說是個集大成的計畫,我們可以這麼說,丹·米哈提雅努在這個計畫中展現了一種就本體論上言高度抽象的認識命題:所有物質都是液態物質。這是一種媒介理論式的本體論,「液態性」,對丹·米哈提雅努來說,就是物質轉化與流變的可能性。不管是物理上的改變形態、聲學上的發音的鄰近關係、或像是金錢這種象徵性一般溝通媒介對不同價格的容受性,都是丹·米哈提雅努所謂液態性的表現形式。

在《液態物質》這個作品奠定了對象物在本體論上的地位之後,丹·米哈提雅努開始往「在社會文化框架下,個體認知對象的可能性空間為何」這個認識論的方向發展。《被分開的檔案》是個檔案學(Archivology)意義上的嘗試,探測的是社會如何安排並分類自身的記憶方案。承接了這個初步的探問,我們來到《轉盤》這個作品的出發點:個人經驗與社會分類架構間的落差是如何被認知到,而這同時是以什麼樣的方式擴展並延伸到整個社會中,並形成一種反抗的力量?丹·米哈提雅努透過他自製的「黑膠唱片」具體而微地為我們提出了他的解答。就像在引言中所提到的,雖然當時羅馬尼亞的共產黨禁止大多數的娛樂性活動,但是少數非法的、地下的娛樂場所,像是pub或是disco舞廳提供了某些小道消息得以滲透的裂縫,這樣的裂縫一方面沿著視聽文化與青少年文化共構的路線擴散,另一方面透過身體感官性的娛樂相對於社會高壓性的控制,身體對某種極權理性的批判得到強化。從媒介考古學的角度來看,就像丹·米哈提雅努將X光用於蝕刻黑膠唱片的記憶性譬喻一樣,從二戰後直至八零年代末期,黑膠唱片這種物質象徵了整整三代人的文化性記憶方式,這是一種與國家的國安局或中情局檔案那種分類與統計方式相互對立的記憶,是一種銘刻於身體感知上的文化性記憶,丹·米哈提雅努透過對照性雙頻地播放政治性社會事件的相片與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的黑膠唱片的封面圖片,彰顯了這種對立的張力,而可以自行操作的唱機與整個空間的設計,都支撐了這樣一種視聽文化的氛圍。在這樣的意義上,我們能夠深刻地理解到,黑膠唱片從六零年到到九零年代初在世界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這是一個由丹·米哈提雅努《轉盤》所提出的、前此未被我們投以足夠關注的媒介考古學環節。

相關連結: HYPERLINK "http://mihaltianu.context.ro/" http://mihaltianu.context.ro/

(原刊載於《藝術家》雜誌2010年7月號)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