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怡秀
Lin Yi-Hsiu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Herman Kolgen—微氣候.影音撞擊
 
文 / 林怡秀

活躍於當代新媒體領域,目前生活於加拿大蒙特婁(Montreal)的跨領域藝術家科肯(Herman Kolgen),多年來以聲音、影像為主要創作素材,致力於探求裝置、錄像、電影、現場表演和聲音雕塑等媒體間的各種可能性,作品中充斥的詩意美感與虛構夾層間的奇異語彙總是令人過目難忘。

近幾年來,科肯經常受邀到台灣演出,2006年他與創作夥伴史考茲(Dominique Skoltz)的影像作品《靜默之屋》(Silent Room, 2003-2004)在國民戲院「影像的痕跡:影像v.s.音樂影展」中便已受到高度注目。該片運用X光式的運鏡穿透16間房間、16個角色的深度精神狀態,帶有高度敘事結構的電影作品,圍繞著人類的幻想與夢魘般的詭譎氛圍,恍惚如夢境的運鏡、震顫呢喃的聲效也使觀眾穿梭在主客體視線的夾縫之間,此作品於2007年第二屆台北數位藝術節中發展成五個大投影的影像裝置。2009年底在北藝大舉辦工作坊,帶來2010年榮獲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LINZ AUSTRIA)數位音樂與聲音藝術獎作品《INJECT》。這件擁有極高畫質與多聲道的作品,記錄著一個被投入水池中的人體,在失重與缺氧的狀態下逐漸失去對現實的感覺參照,科肯利用數位錄像與攝影系統結合多塊時間序列,並打散時間的累進過程,讓水中人體的精神狀態直接從皮膚表層滲透出來,造成現實與虛構的錯位。

感官顯影

熟悉科肯的觀眾,必能在眾多作品中一眼辨認出他的語彙,細膩的畫面浸染著帶有科技感的藍綠色調、如X光顯像術般的視覺特徵已經成為他的創作簽名,科肯藉由放射學(radiographic)式的手法,呈現出外在刺激對人類感官系統的影響,而這種近乎透視、分子顯微甚至將時間延展切分的方式,形成了帶有複數意義的作品演出,衝突、赤裸卻又纖細的影音組構,也同時刺激著觀眾的神經系統。在科肯對作品的實踐中,「空間化」亦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藉由隨機系統的建立,以多聲道音效、高畫質的影像創造出一套身臨其境的環境感知。對此,科肯談到「每當我發展出一個新的概念,我就會重問圖像與聲音之間的關係,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來實現這種關係?多年來,我已經開發出一套同步的技術,可以讓觀眾的精神和身體產生不同的反應,這些都讓我更加確信,我感興趣的是身體與潛意識的交談。」

本次帶來的作品之一《塵埃》,是受到1920年杜尚(Marcel Duchamp)與曼.雷(Man Ray)的攝影作品《累積灰塵的大玻璃》(Élevage de poussière)影響,探討物質狀態的變化。在《塵埃》中,科肯以近乎顯微甚至彰顯無形之物的觀看方式,記錄粉塵與懸浮在周圍的磁場變化,取消所有參照,形成具有高度催眠感的物質粒子運動,他亦以這件作品贏得2011年法國巴黎QWARTZ AWARD 最佳影片獎。雖然是以科技媒體創作,但在他的作品裡卻有著高度的生物有機感,透過隨機、自動生成的運算技術,影像也像蜷困於某種神經症中不停地自我裂解增生,有機性也是為什麼他的作品總是帶有一股緊張感,甚至帶有一絲殘酷之美的原因。

火車碎片

此次科肯帶來台北的作品《拼貼風景》創作靈感來自2010年,科肯在法國雷恩文化節(Festival Cultures Electronik de Rennes en France)與魁北克交響樂團合作,向作曲家萊許(Steve Reich)的弦樂四重奏作品《不同的火車》(Different Trains)致敬的同名創作。萊許這件寫於1988年的曲子,其概念建立於二戰期間猶太人對集中營火車的記憶,利用火車汽笛、人聲、弦樂組構出一列穿越時空的列車,科肯將之視覺化後,與樂團共同合作演出,使觀眾沉浸在身臨其境的強大視覺與聽覺氛圍。

與樂團或音樂家的合作模式,對大多數都是獨自處理聲音與影像的科肯而言是新的挑戰,他也認為這樣的作品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每次演出都會根據現場的情況調整,或者依每個地區的不同文化而被塑造。對於此次在台北與北藝大打擊樂團的合作演出,科肯談到「在過去的演出中,《拼貼風景》幾乎都是從西方的音樂脈絡加以組織(大提琴、小提琴、木琴),但這次將會是非常好的嘗試,亞洲的打擊樂器可以加強列車的速度感並表現出金屬磨擦的質感,也可以萃取到相當細微的聲音。」不同於《不同的火車》,由此衍生的《拼貼風景》是以現場即興配樂結合影像律動,影音兩者交互產生的作品,可以獨自演出,也可與樂團合奏。《拼貼風景》開頭4分鐘的情緒引導,講述著有關作曲家萊許的回憶,但4分鐘後一切驟然改變,影像中的火車高度穿梭在橋樑之間,我們可以從此處感受到來自萊許的影響痕跡,隨著節奏的更迭,列車在末段抵達一座無名的城市,在此,觀眾成為整個故事的主角,主觀視角隨著火車的出軌、碎裂,潰解成如記憶般的影像碎片,「這列火車連結著時間、音樂、支離破碎的回憶、悲劇與希望的重建,我必須高度集中精神與音樂家、移動的影像片段相互合作。這節列車的想法來自記憶深處的悲傷情緒,我沒有處在萊許的位置中,但是他作品中的情感強度卻始終附著著我」科肯說。

(今藝術,2012.01, 第232期)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