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怡秀
Lin Yi-Hsiu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從迷走到見證—姚瑞中前蚊子館影像紀事 以屍骸構築的文明
 
文 / 林怡秀

我們並非生下來然後死去,而是一直都在死去。
—姚瑞中〈所有一切都將成為未來的廢墟〉

繼去年參與第55屆威尼斯美術雙年展後,台灣藝術大學今年再度於建築雙年展中露出,本次由策展人羊文漪與藝術家姚瑞中共同合作的「從迷走到見證-姚瑞中前蚊子館影像紀事」,於鄰近威尼斯中心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處的慈悲聖母院(Santa Maria della Pieta)展出,作品內容由姚瑞中過去的廢墟影像創作中整理出七個主題:原住民建築遺址:屏東魯凱族舊好茶社、前清家居民宅:澎湖望安花宅聚落、二戰前西式洋樓:金門僑鄉豪宅、日本殖民時期產業遺產:十三層水湳洞選煉廠、戰後閉鎖禁錮空間:綠島綠洲山莊、「泰源事件」迴響:《萬萬歲》錄像創作、觀光休閒渡假村:三芝飛碟屋,共計24件攝影及錄像作品(單頻錄像《萬萬歲》)。而這個在建築展中推出的大片廢墟系列影像,本身也饒富意味地與建築雙年展策展人庫哈斯(Rem Koolhaas)所訂下「本源」(Fundamentals)、「吸收現代性:1914-2014」(Absorbing Modernity: 1914-2014)主題遙遙相應。

廢墟,做為進行式的歷史

此次展出動線以編年史的方式排列,自1650年荷蘭古文書上便有記載的屏東魯凱族舊好茶社開始,沿著前清、二戰、日殖一路進入國民政府來台後的整肅監控時期,1970年代新自由主義的來臨、台灣經濟起飛與第一波全國休閒渡假村興建熱潮及其消退,最後收落於曾為世界著名廢墟,但卻從未真正完成便已被新北市政府下令夷為平地三芝飛碟屋。策展人羊文漪在其論述中援引阿岡本(Giorgio Agamben)於《剩餘的時間》(The time that remains)一書用來勾勒今日全球政經危機瀕臨緊急關頭,救贖降臨的必要與急迫性的「剩餘的時間」一詞,對羊文漪而言,姚瑞中長期進行的廢墟影像計畫並非關乎時間,而是針對空間,是「一種可視為是『剩餘的空間』」,這個概念也是本次英文展名「The Space that Remains」的由來。巴特(Roland Barthes)在《明室:攝影札記》中談到:「歷史是歇斯底里的,只有當人們注視它時才存在,想要注視它,必得置身其外。」在這樣的前提下,攝影成為了人們得以「之外於」某段時間與歷史的可能方式,而相對於捕捉用於「保存」易逝年華的攝影方式,姚瑞中的影像所處理的則是關於一種進行式與不斷重複持續的死亡過程,他的影像並非懷舊式的感嘆,而是對於「遺留物的現在式」的持續記錄,一如他於創作自述〈所有一切都將成為未來的廢墟〉中所提「我們並非生下來然後死去,而是一直都在死去」。

時間的肖像

從姚瑞中的鏡頭下,我們也可觀察到某種對於建築的肖像化凝視,在攝影發展的過程中,肖像攝影(photographic portrait)由對身分的指認功能(identifying)延伸到認同功能(identification),而攝影與身分問題又與「個人身分認同的塑造、身分的社會控制、集體認同意識(家庭的、社群的、國族的)的建立、對於理想人物的投射性認同(註1)」有關。而這般肖像式建築記錄的極端表現,或許可以德國攝影家貝歇夫婦(Bernd and Hilla Becher)所記錄在工業化時期如春筍般就地拔出、又被時代遺棄的大量工廠煙囪、水塔為例。有別於貝氏以類型式、取鏡重複一貫如民族誌人物頭像般的影像節奏,姚瑞中的拍攝方式則是賦予了被攝物更飽滿的差異性格。

巴特在討論攝影影像時談到幾種層次,首先是做為區分文化領域或引起觀者最初興趣的知面,以及偶爾穿越其中之意外交錯,即刺點。以「二戰前西式洋樓:金門僑鄉豪宅」為例,這些影像出自姚瑞中2005年「廢墟迷走Ⅱ-遠離家園-金門洋樓」系列,在知面層次上,首先引人注意的是曾被稱為「番仔厝」的西式洋樓風格,這批興建於1920-30年代的百餘棟建物,見證了當年美國、英國和荷蘭殖民統治下,當地僑胞遠赴南洋經商成功後所攜回豐沃財富,但畫面中出現於民宅門楣上的國民黨徽與「培養堅強體魄,完成復國使命」的門聯卻成為騷擾思緒的刺點,提醒著觀者1950年代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於金門長期的殊死戰役。姚瑞中認為所有建築的功能轉變甚至流於廢墟化皆有其背後的政治原因,羊文漪亦於策展論述中談及:「然從現實政治面考量,我們無疑更可以去探討廢墟跟權力傾軋百態醜狀。或從社會經濟角度去看過去至今台灣現代性的失敗、台灣現代化發展的頓挫與滯礙。」若回到巴特在《明室:攝影札記》最後所說:「我現在曉得還有另一種刺點(另一種傷痕),不是一個『細節』;這新的刺點,沒有形,只有強度,它就是時間,是所思(『此曾在』)教人柔腸寸斷的激烈表現,純粹代表(註2)」。也許姚瑞中一再進入廢墟迷走,帶來這一批批的刻寫於建築之上的時間肖像,其強度已不僅是這群已被視為「剩餘空間」之物的「曾在」,而是幾經不同的時代流轉與意義改寫後,它們頹圮姿態的「現在仍在」。

今藝術 / 262期
-----------------------
註1 林志明,〈在指認與認同之間擺盪的攝影肖像〉,《複多與張力 論攝影史與攝影肖像》,台北 田園城市,2013,頁156。
註2 羅蘭.巴特,《明室 攝影札記》,台北:台北攝影工作室,1997,頁112。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