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咏琳
Wang Yung-Lin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身體為城,混種機體之視界
 
文 / 王咏琳

「存在體將不再將由它們在實體上所佔的地理位置被定義,而是會建立、延伸,和捍衛自己在這個虛擬時空裡,由資訊流動樣式所被定義的身份。所有與宇宙人的舊身體,都會被轉換成為相互連結的虛擬時空矩陣(matrices),而宇宙人的心智,將成為可以自由進出任一矩陣的純粹軟體。」──謝慧青

策展人謝慧青延續2010年底在台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動平台所發表的線上策展案「虛擬身體i-Body」討論網路世界中身體建構與身分認同一展後,這次其以相似的概念於數位藝術中心策劃「i- City」,其提出在網際網路的Cyberspace中,在真實世界中的生物身體,以及在網際空間中的虛擬身體平行存在著。她認為這兩種身體的體驗建構了「多元中心」的個人體驗。而這「真實身體」與「虛擬身體」生活層面的平行開展,使人類成為混種的「賽伯格」(cyborg),這次其將對於身體的注視轉為延伸到身外空間。當人的存在本質成為一種資訊樣式,能夠在資訊網路之間自由流動成為「賽伯空間」(cyberspace)。他提到,在cyberspace的時空中,明顯的實體活動雖無法再被感官所察覺,於計算機的世界中豐富地存在者。其以數學中的虛數i建構了一個「i-City」,以比喻在現實中不存在,而卻存在於數位空間中的虛擬城市。

在這個層面下,我們看見藝術家葉姿秀的作品「微訊」將城市間中的符號光源跟訊號作一個轉換,以呈現一個如電子儀表板閃爍的世界;而李文政「看見看不見的海」提出人類生活與海洋隱處的記憶交易,另外一方面其也藉由這個主題去實驗動畫形式,利用數位編輯的東西去轉換各種自然主義以及對於生活本質的價值,編造出一個物質與想像交融的真實。「上海,我可以請你跳支舞」的作品中,黃心健利用觀眾的身體動作去連動影像以表現人如何去改變城市景觀,指出城市看似冰冷的外表,卻是由人們集體的意志所建造,每一個建築都是收容人們記憶的載體;這個展覽同時也選入了中國藝術家曹斐的兩件作品「人民城寨的生活」與「我鏡」,藉其中的角色中國翠西與新生兒的眼睛去見證虛擬世界光景融合的可能;陳依純的作品藉由超載眩目的城市燈光去隱喻迷失的自我;賴俊羽的「歿日」一作也藉由崩解的城市碎片提出人們被現實世界所籠罩的黑暗中所發出的無聲吶喊。

「存在,不存在的城市」一展與其說其是賽伯空間,不如說是數位模式對於空間與視覺再現的回應,藝術家帶著批判的態度去重構城市的樣貌,在這層意義下,透過投影與影像,讓機器物質的重要程度隱匿在作品之後,然而這之中有某種雙重性是關於我們將城市與人類生活節點化後,透過機器的視角去重現它。話說回來,此展展現的是如同奇觀的虛構經驗與虛幻的想像,其是人們幻想中的未來世界,是我們不擁有的真實影像,在其中沒有人走、沒有人來,似乎在這個數位拼貼的世界中建構的是徒勞的等待與破碎的感覺經驗。然而無論是「賽伯格」或是「賽伯空間」一直都是數位理論中一個被討論過無數次的相對較老,卻持續跟著整個世界在進步的主題,而面對這樣的展覽主題,「存在,不存在的城市」運用的則是一個表面概念,實際上並沒有很深刻地去談論科技世界背後的哲思,策展人試圖用用一個較大的整體去思考藝術呈現的概念,讓整個展覽看起來像是模組化的互相結合,其似乎多半還停留在單核心的思考運作模式上,而非今日的科技處處是核心。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