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咏琳
Wang Yung-Lin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三校Observation台灣新媒體藝術觀察前一章:平平是亞洲……
 
文 / 王咏琳

直到新媒體語言如同廣告顏料一樣普及,且人人都能用之時
台灣新媒體藝術觀察前一章:平平是亞洲……


由佔地廣大的舊式煙草工廠所改建的「大邱藝術工廠」(Daegu Art Factory,簡稱DAF)是韓國大邱地區目前除了大邱美術館與大邱藝術博覽會之外目前最為著名的藝術場景與地標。DAF於每年此時固定舉辦一次國際性的藝術論壇,今年則以「未來技術-想像與藝術的關係」為主題,試圖透過現今擴展的技術與藝術的平行發展,討論想像力如何在技術的邊界內運作,讓材料本身的意義現身,以此開展未來新的展覽、教育、社會價值觀和溝通觀念的可能。在這個論壇中,除了邀請四個亞洲各地的策展人,其分別為:日本橫濱美術館(Yokohama Museum of Arts)的總策展人天野太郎(Taro Amano)、關渡美術館策展人吳達坤、泰國朱拉隆攻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教授兼藝術中心策展人康金(Prapon Kumjim)與印尼雅加達Yayasan 雙年展(Yayasan Biennale Yogyakarta)的策畫者沙琵楊托(Enin Supriyant)分別就自己的經驗去討論媒體藝術在各地發展的現況。

連續兩天以新媒體未來為題的論壇,DAF同時邀請了12位當地藝術家做個人作品介紹,且另外找來了藝術學院教授、評論、藝術雜誌主編等12人分別就參與論壇藝術家的作品做現場的公開討論。這群介於30~40歲間、作為韓國新媒體藝術主打隊伍的藝術家,多數帶著英、美留學經驗,視覺藝術與科技、科學、電腦設計、資訊工程等跨領域的背景(不管是主修或自學)(註)。與台灣狀況不同的是:其中有超過半數的新媒體藝術家為女性,例如:JiYen Lee、YiYun KANG、HyoJung Seo,並且具備不需仰賴技術人員的獨立作業能力。他們透過「新媒體」這個無所不包的媒材類型,展現的不只是影像、聲音與裝置的結合,其中某些人有獨立開發模組甚至電池的能力,如:雙人組HYBE,之中亦不乏與企業科技部門或是表演藝術團隊長期合作的經驗,讓藝術家可以掌握的創作與實驗的範疇更為寬廣(註2)。相較於停留在動力、電能以及自製裝置上的媒體藝術,對於媒材物質性的討論還包含著某種手工業數位化的形式美學,尚未踏及新媒體時代超越物理的階層式思考。另外一方面,台灣新媒體藝術發展的窒礙除了在於其所預設的開發資金與業界資源的匱乏、資訊吸收的途徑狹窄、缺乏國際的交流與實驗,加上沒有更多學院內、外新鮮的教育場域提供給更多有操作經驗的年輕教學者,授與關於新媒體材料與時並進的的嶄新觀念與開放討論的空間,在這麼多因素的作用下,讓「藝術跨新媒體領域」成為難實現的遠望。

回頭言之,我們作為「新媒體」正式成為這個時代之代表性素材的見證者,而新媒體藝術廣義指稱網路藝術、數位藝術、科技藝術、藝術與科學、Data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環保藝術(Eco Art)、生物藝術(Bio Art)、動態藝術(Kinetic Art),甚至還有很多邊界模糊作品類型。也許,這麼多定義上相仿的類型藝術也僅僅是權力性的地盤劃分。儘管如此,我曾經認為藝術無論透過任何媒材,創作始終都應該與形式發生關係,它應該在形式操作的背後,在內容間能產生無論是美學、或是社會意義與溝通關係。再者,近幾年整個藝術世界對於新媒體領域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的討論,在某些程度上,由於新媒體本身在技術上持續擴張,在不需急著定位總結且難有統論的形式框架的情況下,畢竟它還有幾世紀的路要走。

然而,其本身也預設觀眾判讀能力的門檻。舉例來說,畫作顏料之於繪畫,以及人類視覺本身也預設了透視法與色相分辨,我們雖無法依靠畫筆具體寫實事物外型,但還懂握著筆簡單地在畫布上平塗。反之,新媒體材料語言卻尚未在這個時代普及,也許二十年後當每個人都會使用程式語言,都熟知語碼指令邏輯、甚至「電」的文法到生物科技,這個藝術類型才會成熟,直到多數人都具備新媒體之基本知識與操作概念,屆時,形式反叛與細緻的科學哲思與才能開展討論,之中對於同類媒材卻不同理想的創作才真的有可能誕生。現今,它也只是新奇與前衛。而現今某些新媒體藝術作品在形式技術取向的樣板化、概念與感性上掉格的笨拙讓它不斷地遭受藝術專業工作者的質疑(註3)。換個角度想,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註4)在其1995年的著作《數位革命》(Being Digital)中提及一則軼事:1992年歐美與日本爭相開發HD電視,當時的日本總理宮澤喜一(Kiichi Miyazawa)在已經投入8年資金開發類比HD與必須從零開始的數位HD決策間擺盪不已,最後其認為「數位即是未來」的決定遭受國內產業無情地的撻伐,到了今日,數位正式接管世界;同理,歷史上亦有太多的前例可以舉證藝術美學在因應科技發展上伴隨而來的批判,例如1874年受到奚落的印象派畫家們……。

其實,藝術本就依靠捕捉日常而生,當科技哲學極度日常普及化之時,美學觀念勢必順應轉變(更加位元化?),如同現在流行的互動藝術,其概念也與Web取徑極為類同(送出請求∕獲得回應),只是這個美學並不僅是把新媒體物件裝飾得美美。或許未來的某一日,在社交平台(如果未來還有)上被廣為討論、批評的不是一隻鳥變成美術館展出之作品,而是基因複製藝術,或是以電晶體控制人腦思路的行為藝術。

(刊登於今藝術247期)
-------------
註釋
註1 2004年,韓國政府推出了機構型藝術教育政策,該政策始終在韓國的藝術領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除了美術館等藝術機構教育以外,企業教育的部份,著名的例子為三星(Samsung)企業自辦的設計學院(Samsung Art & Design institute),便有程式、服裝、圖像設計課程,透過申請與學費補助讓有意進修的人能夠在可負擔的範圍內學習,獲得建教合作資源。
註2  挫折之間想到台灣的環境,腦中響起羅大佑所寫的《亞細亞的孤兒》一曲
註3  仔細想想,台灣藝術近年來投注在新媒體環境發展上,以長期淨虧損經營來獲得展覽發生率為代價的方針概念也滿像.com泡沫化前的景況…。
註4  美國電腦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創辦人兼執行總監,於1968即致力於結合實驗室與智囊團以學習研究新的人機互動。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