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偉慈
Chuang Wei-Tzu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策展經歷 Exhibitions Curated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熱心冷眼|張照堂的生活與攝影哲學
 
文 / 莊偉慈

前言

攝影家張照堂獲得第卅屆行政院文化獎,相隔廿三年,張照堂是繼第七屆的郎靜山之後第二位獲獎的攝影家。張照堂的攝影作品廣為人知,也為解嚴前的台灣社會留下了最特別的影像紀錄,《藝術家》雜誌特地採訪張照堂,除了談他的作品,也談他的攝影與生活哲學,讓讀者對於這位在攝影路上奮鬥不懈的前輩攝影家能有更多的了解。

●順勢而為的攝影之路

此次應行政院文化獎所舉辦的展覽,似乎是為張照堂超過五十年的攝影生涯下註記,但之於張照堂,卻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事」。他說這次的文件展,主要會展出過去拍照時構思的筆記,或者早期開攝影展的海報與請柬等物件,「至於相機,能放出來的不多,主要是因為在1980年代我的相機曾經被偷……。」器材的遺失之於攝影師,有如提琴手遺失了樂器。但張照堂卻將此看做為上天給他的指示,他說,那幾年自己太忙,「總之就是沒勁了,相機被偷再加上沒什麼想拍的,乾脆就順勢休息,停下了拍照的工作。」

也許可以這麼說,「順勢」這樣的生命觀之於張照堂,是一種調整步伐的節拍器。

在早期,張照堂有空就帶著相機出遊至台灣各地;現在的他,隨身帶著數位相機,甚至也在幾年前架起了部落格。拍照對於張照堂而言,是生命中之不可或缺,但這個不可或缺卻又不全然是安置在什麼必要的計畫之內。就好像他對攝影有著觀念與直覺上的堅持和要求,但卻完全接納了攝影技術上的變革與演進,即便是經營部落格,張照堂也是因為學生的無心插柳,「順勢」經營下去,而這一寫,卻讓他玩出興趣,得以藉由網路拓展出不同的影像視野。

張照堂說,他經營部落格用心得像是在編雜誌一樣,為了讓圖文之間能有完美的契合,他總要花上好長一段時間安排每一則影像與文字。張照堂不僅僅替自己的照片配上詩句,也寫下他的感懷,更進一步地,網頁中的影像可以看到張照堂的社會介入行動,從三鶯部落到反核行動,我們都看到了張照堂的「在場」。對此,張照堂沒多加著墨,僅淡淡地說:「就是關心生活周圍的東西,既然有空,人又在台北,就過去看看。」

這樣的關心,始終存在於張照堂的攝影作品之中,只是在各個不同時期,他以不同的影像去描寫他所看到的真實。張照堂在就讀台灣大學時期,亦即1960年代所拍攝的作品,便是在寫實基礎上,展現出超現實的荒謬情境,巨大的影像張力,透出政治戒嚴時期的社會氣氛。那刻意去除人物頭部的構圖,或臉部模糊的男性,予人一種迷惘而抑鬱的感受,在看似無奇的影像當中,張照堂細心埋藏線索。觀者循著線索找去,卻可能像是一頭栽進迷宮般地找不到出口,而陷入他那看似平凡卻又離奇的影像結構中。

張照堂曾自稱是個「典型60年代存在主義青年」,如果回溯在解嚴之前的台灣社會,便可以理解張照堂如何在那受政治擠壓與思想箝制的時空背景下,藉由攝影展示出超現實而又荒謬、疏離的影像。相較於在當時曾經受到官方認可的主流——「沙龍攝影」,張照堂選擇以完全背反的形式來表現自己的叛逆性格,在他構成的影像語言中,既可做為攝影者本身可掙脫現實苦悶的抵抗之法,亦為彼時的台灣社會氛圍留下印記。「找不到出口」,不僅僅是張照堂的攝影作品中所形構的氣氛,更是埋藏在該時期台灣社會中的集體潛意識。

●追求厚度的攝影哲學

政大廣電系教授郭力昕曾形容,張照堂「隨遇而安;專心而熱情地注視這個世界。」這也正是張照堂的作品,或者與他對話時所能感受到的溫/態度。在提及過去拍攝紀錄片的經驗時,張照堂特別提到對他而言最珍貴的就是「在現場接觸到活生生的人」。為了拍片,他得提前做功課,導演、攝影與剪接等工作大多也自己來,然而正因為這東奔西跑的工作形態,張照堂直言他從這份工作中獲益良多,「這些體驗與採訪的經歷,豐富了我的生命經驗,也比別人早些年經歷了些事情……拍紀錄片,能留些東西給後人,也為自己留下了些什麼。」

從早期具有荒謬、超現實感的平面影像,到中期因工作而陸續拍出的紀錄片,張照堂的作品總帶有詩意。他坦承這一路走來,文學對他的作品影響最大,張照堂說,自己年輕時很常看小說,也愛讀詩,「詩能對照片帶來幫助,字裡行間的詩意與象徵,也能在照片中找到。」張照堂說最愛商禽的詩,「既超現實,卻又有非常入味的生活感,這是一種活很久的人才會寫出來的文字。」詩的迷離與編織情境的魔力,既影響著張照堂,也滲透進他的作品,並在最終回返至觀者眼前,傳達出難以言喻的況味。

相較於早期的詩與平面影像所能傳遞出的深沉與令人思索再三的趣味,張照堂也有感於當代社會的快速與物化,他形容那是一種「人味變淡了」的感覺,而這不只是單純地反映在時下的攝影作品上,更體現於街上的行人間,「現在走上街,迎面而來的每一個人看起來都好像是複製品,內在質感都看不到了!」而時下這種快速與淺薄,也正是張照堂在攝影創作或課堂教學中所力圖對抗的。

直到現在,張照堂在教導學生攝影時,仍強調畫面中的「觀念」、「情感」及「歷史感」的呈現。他拒絕純粹表現技術或去人化的攝影作品,同時更強調對於情感的捕捉,「拍照並不是按下快門就好,有時候也要慢慢看,定下心來構圖,留下有意義的那一剎那、也用鏡頭留住別人看不到的,以及拍出我們肉眼所看不見的東西。」

張照堂所稱的拍出「人的感情」並非捕捉大哭大笑的激動情緒,而是一種「看進內心」的厚度,「這樣的捕捉不能太直白,也不可以過分外表化,因此我常跟學生說,無論要拍什麼,仔細的觀察非常重要,一個好的攝影師,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在最恰當的時候捕捉那一瞬間的畫面。」

這樣說來畢竟還是過於抽象,究竟什麼才是「最恰當的時候」?張照堂說,這些都要靠經驗的累積。對他而言,攝影是一種收集、是一種實踐,是與生活息息相關而分不開的一個習慣。作品在發表前都必須經由時間的沉澱,「你的生命經驗自然就會提供作品養分,讓影像更具有厚度與力道。」

●看見鏡頭之外的張照堂

去年張照堂應邀舉辦了一連串的攝影展,從台灣西部繞過了南端、經由東部返回台北木柵,這一路的馬不停蹄,還包括了於今年8月將舉辦的「光影鏡頭外:張照堂的彳亍足跡」展。此展覽不僅僅展出張照堂在攝影生涯中所使用過的器材與創作文件,並特地規畫四個紀錄片放映單元,將張照堂過去在拍攝紀錄片做一精華式的回顧。

在此次展覽中,紀錄片的四個單元為「實驗場域」、「懷舊歲月」、「素人天國」及「記憶長廊」,這些影片是過去張照堂分別為了電視節目而拍攝的紀錄片,藉由紀錄片的播放,觀者能跟隨張照堂的景觀窗穿梭時空,藉由影像懷想過去卅年來台灣各地獨特的人文風土。而這次的展出在平面影像與紀錄片之外,也特地舉辦二場座談會,請專家學者與張照堂對談,藉由文件、影像的展出,以及座談會的舉辦,讀者將能親灸這位攝影大師的風采。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