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瑪悧
Wu Mali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著作出版 Publications
網站連結 link


藝術知識的落土
English
文 / 高俊宏

2023年,假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的《盪-吳瑪悧個展》,匯集了臺灣環境藝術與文化行動代表性的創作者-吳瑪悧歷年來的重要計畫與作品。這次展覽,以黃海鳴為主的策展團隊,分別聚焦在前衛知識的引進、解構與在地化;女性意識與「陰性思維」的建立,以及環境與生態的永續等三個面向進行策展。這三個如同心圓一般的震盪關係,幾乎代表了吳瑪悧個人在藝術觀念上的推進,同時也可以說是臺灣現當代藝術在知識型態方面的演變。因此,本文希望先釐清這樣的知識型轉變,其後再進一步討論關於知識型的行動創作與美術館策展之間的關係。

作為大量西方藝術知識的引介、轉譯者,在藝術傳遞的機制,以及網路檔案建置尚未成熟的昔日,吳瑪悧幾乎可以說影響了一整個世代的臺灣創作者。除了知識的引介之外,特別是在臺灣前衛藝術仍然處在跨與不跨(領域)的曖昧階段時,她早已投身相關的文化行動,積極促進藝術環境與生態的永續發展,可以說是很早就具有女性主義與環境整體論概念的藝術行動者。事實上,在吳瑪悧的創作中,一直有一個核心的問題,那就隱含在藝術機制之下的各種霸權,包含了構成「藝術知識」本身的霸權。從這裡,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藝術知識」(artist epistemology)的問題。露西.蔻特(Lucy Cotter)提到,當代具有知識型內涵創作的動機,很大一部來自於「知識經濟」概念的影響,如果藝術要與當代的社會文化、政治經濟乃至於科技發展對話,它就必須設想自身具有知識經濟的功能。蔻特的分析背景,主要是因應當代「研究型創作」作(Research-Based Art)的崛起。可是,她所謂的「藝術知識」並不是藝術史上的霸權知識,也就是諾埃爾.卡羅爾(Noel Carroll)所提到的,所有的藝術史都「典範」的歷史、大師與天才的知識,是一部關於「傑作」的歷史。藝術知識要能夠「經濟」,特別是與庶民有關的經濟,首先必須要能夠流通。而當代創作挖掘少數的知識、在地脈絡,激盪隱性的對話。這些過程,本身就已經在生產「知識」了。

猶記2020年在高美館參加由策展人黃海鳴主持的「三堂策展公開課:永續的家園-生態與環境的系統研究」會議,與會者就自己原本所關注的議題,以及未來吳瑪悧的個展提出了不少的激盪與對話,其中一個重點就在於:美術館(或者個展)怎麼樣成為知識連結、生產的場所。這當然是吳瑪悧長期已經在做的事了。從這裡回望,她的創作中,「知識」,並不是單向度的內容灌輸,當然也不是由艱澀的術語所構成,就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卡羅爾的「大師與天才的知識」,而是從漫長的在地的對話、溝通、協調以及理解當中逐漸長出來的。因此,理想中的藝術知識,與其說是一味地、狹隘的理論灌輸,倒不如說是一種由各種對話與連結所勾勒出來的在地知識。有時候,在地知識有著令人不得不欽佩的「智慧」,就好比說修理家電的師傅並不見得要懂的整個機器的運作,他們常常能夠用自己的知識方法來解決,例如用吹風機吹一吹機器的電路板,或者用橡皮擦擦一下記憶卡的金屬部份,增強與讀卡機之間的連接,如此,問題往往都可以迎刃而解。就環境藝術來說,藝術行動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在地知識生產的角色,例如一個餐會、一個行走就能夠串起對話的流動,知識的傳遞也在這個過程當中慢慢地發酵。從這個角度來說,吳瑪悧的創作可以視為是臺灣當代創作中,持之以恆地聚焦在知識生產,轉化外來的藝術知識,並且與在地知識進行辯證的重要案例。

至於環境藝術行動在結束了以後,如何在異地的藝術空間呈現?長期以來這一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這次《盪-吳瑪悧個展》的展出中,結合了文件展示、建築思維以及動態的互動裝置,可以說為相關的展示提供了有趣而豐富的案例。特別是身體知覺、視覺與味覺等各種感受的延展,成為一個大膽的嘗試。除此之外,以吳瑪悧的藝術涵養背景而言,其創作行動具有前衛性所意寓的「反藝術」、「反物質」的精神。那麼,一個靜態的展覽或許可以視為是藝術行動的進一步延續,將「空間」再次思考為知識生產的場所。在這一次的展出中,我們看到美術館二樓水牛群像平台的圖書區,公開募集了相當多吳瑪悧在遠流出版社藝術館叢書主編時期的翻譯書,以及樹梅坑溪、北迴歸線等環境藝術計畫的出版品,陳設在現場,形成了一個「四方集結」的廣場,再再回應了前述的「藝術知識」首先作為一種對話的技術與連結的方法,一種默契,一種身心的交流與回應。換言之,更接近於邁可.伯藍尼(Michael Polanyi)所為的「隱性知識」(TacitKnowledge),而不是銘刻於高堂之上的顯性知識(ExplicitKnowledge)。

至於展場中有一句話,一直迴盪在筆者的腦中,也就是從《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2006)就已經提出的「所有環境問題的背後其實是文化問題」。二十多年前提出這句話時,淡水河混濁如黑墨之水。二十多年後,我們看到了確實環境變好了,公民素質也普遍有所提升。這一切雖然是整體結構面的改變,環境藝術扮演著重要而長遠的隱性力量,卻也不容忽視。但是,整體來說,人類居住的地球環境仍然一點一滴地走向毀滅,環境問題已經提升到了國族主義、地緣政治以及全球化自由市場經濟的競爭,這個過程中更加劇了環境淪為無言的犧牲體系。美國生態創作者哈里森夫婦(Helen Mayer Harrison and NewtonHarrison)提到了「尊貴提問」(Ennobling Problem),也就挑戰了藝術能不能面對人類生存的巨大挑戰與質問。這讓我們回到一個更為基礎的問題,不僅僅是藝術究竟如何回應,而是重新思考藝術的根本應該是什麼?

最後,回想 90年代開始接觸前衛藝術時期,除了受教於第一波留美、留歐的藝術家老師以外,手邊經常帶著幾本翻到快爛掉的遠流藝術館叢書,遊走在不同的教室。多年以後,雖然個人藝術實踐的思考上已經轉回在地,也領略到西方現/當代藝術自有它的侷限。但是,依然很難忘懷那段「開眼界」的時期,這些外來知識上的震盪,其實更多都已經轉化成為了與在地之間的辯證元素,在許多當代創作者繼續前進的路上,給予豐富的視野。這些,都要謝謝對筆者而言,既是老師,又是尊敬的前輩:吳瑪悧。

________________
盪-吳瑪悧個展
2023.03.11 - 2023.07.02
高雄市立美術館104-105展覽室
策展團隊/黃海鳴、崔綵珊、田倧源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