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愷璜
Chen Kai-Huang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策展經歷 Exhibitions Curated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關於陳愷璜
English
文 / 王品驊

這是一位總是嘗試「原地飛行」可能性的藝術家,也因此就成為一位「引爆存在」的藝術家,這樣的思維力度,不僅是對於自身,同時也影響著跟他有深度接觸的人。就像他二○○二年自製出版的作品集標題:「關於流動的必然滲為恢弘」。那確實適於作為進入他龐大的藝術架構的一個小點,從這個小點應該將要爆發一整個巨大、多脈絡的思維體系。以及滲透一切的起點。

一九八九年到九一年他完成了 <文化測量> 六十二組,以素描、草圖、空間圖稿、圖表、繪畫、物體、書寫、行動所結構出的觀念性作品系列。從這些像是思考的草圖、模型般的視覺型態中,觀者將可能發現,那些紙上書寫只是一種持續思考狀態的可見痕跡罷了,既不包含對於現實的模擬,更不是對於任何事物的結論。當然那是一種對於任何可見現象的拆解,對於「重建」的想像和嘗試描述。但「重建」自始至終並未朝向某種明確的型態發展,僅是持續的發動,使一切拆解、提問、重構成為一種能動的積極態勢。正是這樣一種開放向未知的、各種非線性座標所組構出的「超」架構,不得不讓觀者注意,其提問起點,正是界於人和自然斷裂的那一點,正是人以一種總體性的科學、人文、藝術態度面對世界的狀態,有別於現代乃至後現代的位置,而是在想像中持續拓展世界的建構。

當時他即以「TCHENOGRAMME」自創的單位,來指稱“任一的存在”,包括所有的事件、物體、行體、書寫…等﹝總體的﹞造型﹝思維活動﹞。因而,一開始觀者就將發現,他所開展的各種探索,事實上都是以“任一的存在”為核心。而其一開始的聲明:「這是一冊退縮/隱性的書,即我不間斷抗拒自己理念的殘餘…」以及「類似測度一切的某種根本不存在的『機器』或『單位機制』。它試圖以非系統或非體系性邏輯方式介入造型思考領域中並且展開其自身﹝然﹞﹝以其無常的本然行之。﹞」關切的核心是“存在”,且是任一、遍佈的,而自身的發動方式是以「無常的本然」狀態為起始,開展一種在「多價性」的現實中的藝術本質中屬性最弔詭的—交錯、流動及不停的轉換。

事實上藝術家的思索方向一開始就非常清晰,現代藝術所嚮往透過抽象簡約視域逼近的絕對精神,或透過自動性潛意識所急於揭露的某種主體狀態,在陳愷璜的架構中,不僅被翻轉,同時以更複雜的開放性,重新進行主體反思,甚至是去主體化的方式而開始。儘管他的文化測量中充滿了對於各種事物的底層力量運作的揭露、歧異化、再衍生。看似科學性的思維方法,實則是將科學方法論也一並予以檢視。因而如果觀者因循這些圖像表面的指涉,將思考的重點放到所呈現景象中殘存的現實片段,將即刻對於陳愷璜的「反思」失焦。

在「文化測量」中同時透露了藝術家對於視覺藝術的個人抉擇,他始終並未擴張那整體書寫中「繪畫性」的部分。即便如此,在所有的書寫、造型、思維發生的當下,仍洋溢著一種「不及物」的透明性,那是藝術家的書寫特質所造成的。這個階段,從測量的題旨中我們發現是個人面對群體的對話、人與物、人與大地﹝此所謂“大地”不是物質的固體,而是希臘意義上的“湧現”,即“生長之域”。摘自《關於TCHENOGRAMME》﹞的對話。

最初的書寫,之後成為影像。書寫的身體性,在影像中成為「鏡像」,存在的鏡像,反射一切在內,同時包含建構及消解的多重往返。從這個角度來理解,他其後的創作 <關於藝術,我們還有什麼?> <19,389.秒之日常生活> <週;海徑—月亮是太陽> <植物能.兜圈子> <你知道這『城』嗎?OH!德意志在哪裡?> 乃至2001的 <複製島>,影像雖然作為行體的紀錄而出現,然而卻是一種觀念性文件的狀態。也就是說,既作為疏離現實的有效媒介,同時在意義的不透明中,產生一種影像的反饋性,反而成為觀看的困頓,「存在/生存的樣貌」藉此浮現之域。

觀者不僅思索,從作品中透露著,這位藝術家能夠往返於各種主體樣態的「臨界」進行檢視。其內部世界中,有如重構出一龐大的「超」架構,在其間,是一種精煉化的思維活動在穿透、流動、滲透一切,並藉此返回生活世界。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