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順築
Chen Shun-Chu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著作出版 Publications
網站連結 link


在繁花的繽紛中,故人的笑容猶在|記錄陳順築的新世紀家族歡顏《花懺》


用俯瞰的角度,讓架高在塔台上的鏡頭,自然產生「神」的視野,以表達:「人間的生離死別,在神性的觸眼看來,只是件再自然不過的事」。

文/邱麗文

家,是一切記憶的源頭,也是影響一生性格的奠基場域,不管成長後的時光離家多遠,都割捨不掉家族對人的影響,包括親土性的思想、自幼養成的習慣以及無形臍帶緊繞的血緣依戀。陳順築,出生在美麗卻荒涼的澎湖,島上隨處雖有令人驚豔的海景,卻是個密布陰宅的場域,林立的墳地,幾乎要多過陽宅的茂盛。在這驕陽與幽冥並立的空間成長,讓順築對「死亡」產生深刻且充滿美感的體會,從小,他就經常流連在祖先長眠的墳場邊,看著湛藍的天、聽著激越的海濤,心中滿是對逝去親人的追懷,並孕釀了屬於自己的美學觀。

童年的美感體會,深植於順築的心中,啟蒙了他的藝術才情,讓日後走向攝影創作的他,拍出許多帶著純美卻難掩荒涼的作品。從一九八二年起,他離家赴台北求學、創作,並成為國際級的「攝影裝置」藝術家,而那個孕育他無窮美感經驗的海島,雖已漸漸尋覓不到他留連的足跡,卻始終印記在他創作的基因中,成為永恆的定格。多年來,順築對原鄉的情懷,仍濃得化不開,所以當他形單影隻地到各國展覽,行李箱內,總是帶著龐大卻無形的家族簇擁,透過他最知名的作品《集會,家庭遊行》系列,我們看到了純粹藝術家的創作語言:反映自我。

以個人的經驗出發,去描繪整體的死亡經驗

感受順築的創作,總覺得充滿了詭異的陰森感,再看他淘氣、熱情的生活態度,更讓人不斷地與「澎湖」的人文風景產生聯想。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解讀作品的深意,順築的人格特質理應成為創作的部分,分割彼此,就會讓作品失色。

將記憶停格在最美的部分,人生的美感將取之不盡。因此,順築歷年來的裝置作品,都在展現個人對家族的情感,誠如他所言,「是我和家人、和生長環境、和整個土地的聯結。」從二月中旬起,他的新世紀創作《花懺》將在「伊通公園」的裝置空間首展,隨後再轉往香港巡展,這次展出的內容,「將以個人的經驗出發,去描繪整體的死亡經驗」,展出的形式,就像重新還原一場公祭,只是其中的傷悲與追逝,隨著時空的淡化,已轉換成如塑膠花般的燦爛與不朽。

透過五組家族墓園為主要架構,再搭配在世親族的「族譜肖像」來完成《花懺》的儀式表達,其中有對逝去親人的永恆懷念,還有對健在族人的情感描繪,讓人感受到記憶停格與流轉之間的差別對應。陳順築自幼就開始接觸親族死亡的經驗,自然對其產生了許多難以磨滅的印記,再加上他不斷透過作品來詮釋死亡的意境,更讓他心中的幽冥場域,成為一種純淨、純美且充滿藝術懷想的創作夢土。

架高在塔台上的鏡頭,自然產生「神」的視野

一九九九年,順築經歷了寡母的喪禮,當他守在靈前拜誦超渡的佛經,其中的「水懺經」引起他無限感嘆。他表示,「如果聖水真能化解恩怨情仇,那墓前遍布的花朵,不正像是對前塵往事的句句告解及悔懺?」於是他透過三百張塑膠花的影像,將其裝入鏤空雕花的錫框,帶往澎湖的五個家族墳場,沿襲「撒豆成兵」的集結風格,將每個家族墳場「植」成花海,裝置成以「花」為媒界的悼念場域。

《花懺》的攝影視點,採用俯瞰的角度,讓架高在塔台上的鏡頭,自然產生「神」的視野,以表達「人間的生離死別,在神性的觸眼看來,只是件再自然不過的事」。墓園前的朵朵塑膠花,都形塑了美麗與哀愁的戀戀情深,不管陰、陽間隔的時間再長,記憶永遠「完封」在永別前的每段片刻,感覺生命的消逝,等同記憶的永生。順築說,「用永恆卻沒有生命的塑膠花來象徵記憶的停格,可以撫慰對逝亡親人的難分難捨,以及找尋到從『現世』到『來生』的偏執與幻景。假花象徵著不滅的形體,就像是將無形的記憶轉化成可見的形象,有股『詩化』的情境表達。」

善長以「純美」的視覺經驗創作,一直是順築不變的執著。只是每當他端出這類充滿陰森、詭異的攝影裝置時,還是讓人不自覺感到敬畏與恐慌。為何會有這樣的落差?恐怕是人們不習慣直接碰觸死亡的物件,所以難以將其轉成充滿甜美的回憶,更不可能將繁花簇擁的景像與陰宅的荒寂聯想在一起,這反而讓這系列作品成就了高度的藝術價值:讓人帶著美的情緒,去面對死亡的課題。

每個人心中都有《花懺》,只是逐漸式微

再細看《花懺》的整體包裝,不禁感受到順築處理作品的細膩與深情。五組家族墓園的俯瞰相片,都被加上護膜封存,而幾位在世親族的「族譜肖像」,卻任其相片的紋理暴露在空氣中,以造成持續與生活環境互動的意象。攝影,是表現時空停格的最佳表達,而順築透過膠封的阻隔,來表達他心中對逝去親族的永恆保存,是充滿溫情且令人動容的人子之愛。

基於父親從事建築業的理由,才有「順築」這個充滿祈願的名字。或許是為了懷念父親,也為了還原童年終日為伍的建材,他的作品總會加入磁磚、毛玻璃、焊接等等特殊的溫情印記,讓人感受到許多與身世纏繞的自戀表達。當然,這樣的表達,也反映了人們對童年的純美回憶,喚醒了曾經熟悉卻已不復尋回的場景。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扇回憶的觀景窗,會不時地跳接進入當下的情緒,發酵出獨白且外人難懂的感受;而陳順築就是個善於開啟並投以美感想像的創作者,他創作了自己對親族依戀的系列表達,也為許多人曾經的回憶,找到了進入的窗口。他認為,「死亡是自然界的必經旅程,應該要有絕對的美感。」

他將心中所有深沈的悲傷與追憶,都轉換成唯美的印象,讓人對死亡不再感到距離與恐懼,甚至保有如花般燦爛的永恆美。或許,用這樣的祭儀來處理面對死亡的經驗,自能找到屬於異鄉遊子的鄉愁與彌補長年不在親人身邊的愧疚;伴隨他的創作,宛如聽聞一首充滿悼情的流浪者之歌。

(2001三月,新觀念雜誌)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