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浩
Huang Wen-Hao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溶解-第十三屆雄獅美術新人獎評審感言
文 / 陳傳興

改變體質後的新人獎比起上屆而言,的確是有些不同,這差異對於一個連續擔當二次評審的人來說尤其是特別。參展作品的稀落,是最先讓我訝異的一點,原以為在重獎和辦個展之條件下,即使沒有多少也應在百件左右,結果卻只有四十來件參加。數量不多,但面貌卻頗有變化不單調;雖說極大多數作品淆混不清「媒體」和「材料」的本質差異而以混合材料來創作,但依然有少數作品給所謂的「媒體」定義所指下了蠻特出的個人詮釋,這倒是件讓人欣慰的事,總算在一片混亂的「混合」媒體吵噪雜音中有一二可供辨認者。從形式上來看,傳統的三度空間、立體造型類別還是最普通一般,並沒有多少參展作者提出「裝置」性作品,或許由此可看出「裝置」在當前台灣的創作現況裡還未脫離出摸索、臆測的少數人動作、言詞論述多於實例,此種情形也出現在今年美術館的「新展望」。個人曾提過「新展望」參加作品趨「巨大」尺寸用來容存、展示某種不安與焦慮;這些巨大作品大都是二度空間平面繪畫類別相對於三度空間、立體類的緊縮。此屆新人獎作品所呈現出來的空間,普遍地,皆不巨大。從這兩競賽裡似乎可以粗略衡量出目前造型藝術創作領域裡的共同空間秩序之一些基本症兆:(1)割裂無法彼此互容轉換,介於平面與非平面空間(就像材質使用上只有材料堆積拼組而欠缺材料質變或異化為媒體的轉變),對於繪畫所作的思考、探索好像全然不同於立體造型創作(除了硬套的互相壓制作法外),不可能參照比較。(2)對於新造型空間秩序的需求意向似乎不高,寧可觀望而採用較傳統形式(對於材料、媒體的使用也是類同的因循保守而不作開發或非份幻想)。我們知道,對於新藝術的真正企需——它也是這藝術能產生的原因——並非國王新衣的流行潮替(對於極狹義的市場政治—經濟論點上它或許是有效),而是新空間秩序的要求和提出,藝術史(不論是西方或中國)裡已有夠多的例子可足以證明此說法。猶疑不前,事實上只是排棄的變貌而已,那麼目前創作現況究竟是保守的旺盛創作「力—量」抑或創作旺盛的保守力量?

參加的眾多作品裡,有三件算是較突出地提出(造型)空間的「形成」之合理性 (Légitimation) 問題,三件作品個別地各以不同方式來詮釋與質疑作品的「形式」究竟是永恒不變、抑或只是一短暫持續的矛盾對抗關係存藏在,或是借顯於「材料」和「形式」彼此間的異化過程。可惜,但也邏輯地,只能有一件作品(表徵它後面的一系列衍生作品)能出現於將來(臨)的展覽空間。其他兩件,一件採取更澈底、極端的「冰溶」方式呈顯(而最後卻被冰封在複製影像目錄),另一件則是此屆裡唯一的錄影裝置極「偏斜」的流動不對等關係(於影像敘述之內和之外的影像、非影像間)。得獎的是一件佈置弱力誘惑(將不均衡關係以力的假象暫時平衡呈現)的說服策略作品而非震驚和訝異觀者的外現暴力(此種運作當然只能借圖想像於一個見不到的可能性裡。)如那兩件未能出現的作品。空間之外,還有策略,這我們還未談到。

(原載於雄獅美術,1988年5月207期,頁94)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