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純純
Jun T. Lai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網站連結 link


燃燒青春與革命熱情的實踐精神─賴純純和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
文 / 高愷珮

藝術史學者稱之為美術館時期的一九八○年代,正值現代藝術運作體制逐漸完備之際,藝術學院、美術館、藝術評論、藝術市場等,以各自的方式競逐建構現當代藝術的版圖。政治意味濃厚的改革年代、現代美術館甫成立的戰國年代,賴純純的位置是特殊的,她的作品不帶有任何政治意味的指涉符碼,加上其於美術館屢獲大獎的成就,似乎易落入其未契合現實生活的評價;然而,細究其作品與1980年代初期藝壇的環境,以及其後期所作的空間實驗,實可發覺一條隱微、卻別具意義的改革細絲,待我們穿針引線,重縫那崩裂、暗晦不明的八○版圖。

對平面性的質疑

1974年,賴純純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續於日本多摩美術大學院繼續攻讀。選擇科系之前,賴純純利用一小段時間旁聽多摩美術大學幾個科系,發覺美術系仍是以繪畫、雕塑等媒材進行組別分類,與其在文化受的美術教育並無二異,因而改選具有多樣領域課程的平面設計組。有別於以前在文化受的傳統教育,以討論為主的上課方式對賴純純造成極大衝擊,尤以談論「空間」最令賴純純著迷,大大開啟了她對於藝術的認知及想像。完成日本學位後,賴純純繼往美國紐約普拉特美術學院版畫中心進修,這段頻繁參觀美術館、親炙藝術作品的日子,改變她對於藝術觀念及表現技巧的理解。

返台後,賴純純運用美國紐約派潑灑、淋流的視覺語彙,結合陽明山在地特有的淋漓水氣痕跡,開始創作一系列以鮮明的流動色彩為主的畫作。然而作畫過程中,賴純純心中始終有個揮之不去的問題:「畫布的邊緣該怎麼辦?」她認為經過畫框轉折處的畫布,已不再是同一個平面的問題,而是進入了另一個空間層次,應有其自己一套的語言結構。邊緣所帶來的空間結構對賴純純而言具有強烈的能量,該時期的創作中也可看見色彩愈趨向畫布的邊緣逼近,從而開啟賴純純立體空間藝術的創作階段。1982到84年間,賴純純再度回到紐約,此時創作一系列近似於史帖拉(Frank Stella)成形畫布(shaped canvas)的作品,濃厚的材質感與色彩在邊緣上開展空間的探索。1985年她受到林壽宇的感召,回國參加「超度空間」展出,就此告別紐約,可惜大部份完成於該時期的作品均棄置紐約,僅留下模型及圖稿。

在林壽宇的啓發下,賴純純重新建構出一套近似低限風格、卻又獨樹一幟的藝術語彙。她將幾何結構加以組合變化,透過秩序性的呈現與當下時空的條件互動,以巨大尺寸占據空間的表現形式、主張身體的介入、強調觀者於作品周圍移動時的身體經驗等,雖趨近於低限藝術常見的創作語彙及概念,但賴純純以更為自由的姿態及形式語彙,重新詮釋「存在與變化」此一空間結合時間的表述與主張(場域性與路程觀點),開創一條獨特的實踐脈絡,也是賴純純日後進入公共藝術領域強調場域性及精神性的伏筆。

如入選臺北市立美術館首屆中華民國現代雕塑展的《樂》(1985),便運用水泥、鋼及色彩之間的架構,探討空間構成元素的可能性;春之藝廊「超度空間」的參展作品《所有的可能性包含在可能裡》(1985),將一塊方型保麗龍切割成三角形、梯形等形狀後,巨大的尺寸占據畫廊空間,改變了觀者的觀看經驗,從純粹的視覺轉入身體經驗,媒材觸覺,強調去台座、無上無下的呈現作品。或如「前衛‧裝置‧空間」的《涅盤》(1985)、第二屆「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優選獎的《讚美詩》(1986)、「環境‧裝置‧錄影」《無上無下》(1986)、第二屆「中華民國現代雕塑」大獎的《無去無來》(1987)、「行為與空間」《無內無外》等作(1987),肆意流動的繽紛色彩成為賴純純最為顯著的藝術標誌,均別於低限藝術強調的去個人化,成為她此時探索色彩、空間、作品關係的代表作品。

官方藝術空間權力解放的宣告──替代空間的先驅

然而,強調突破媒材種類疆界、與周遭環境產生強烈對話的藝術實驗,勢必得透過各式新穎的表達形式與手法打破傳統的空間展演思維,以建構性,介入性或顛覆性來重新定義空間的思維表達,在戒嚴時期仍備受考驗。於是1986年賴純純在自己於建國北路一棟二層老舊房子的工作室,邀約莊普、張永村等同志成立「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開設課程招募學員及展出計畫,宣告「理想中的SOCA不同於美術館、畫廊,美術館與畫廊總是經過包裝的成果,已是生成的藝術,我們要的是生成中的藝術,它是自由的、沒有包袱的,是藝術的演練場,是藝術的研究與實驗室,在它生成中產生可能性」。

SOCA首檔開幕展由賴瑛瑛策劃「環境‧裝置‧錄影」,藝術家賴純純、莊普、張永村、胡坤榮、葉竹盛、盧明德、郭挹芬及魯宓等人展出,藝術家各自選定工作室室內或室外一處進行創作,是當時國內少數包含裝置、錄像藝術等各式複合媒材及形式表現的展覽,也是繼「異度」、「超度」後再度以現地製作概念為主的展覽,相較於1990年代才興起以現地製作為主的裝置藝術熱潮,賴純純等人在當時的實驗創作均十分具前瞻代表性。

文建會、國藝會等藝文機構尚未成立以前,SOCA於1980年代進行的活動,如今看來稀鬆平常,當時卻是極為重要的嘗試,如前衛展及課程,國際藝術家交換計畫、藝術駐村等計畫,1990年代後加入徐寶玲等重要成員,成立SOCA獎,媒合策展人與年輕藝術家展出,策畫國內外藝術創作營、組團出國看大展(文件展、雙年展等)、 開放工作室, 規劃藝術課程,協助女性藝術協會的成立等等,拓展藝術與生活對話的各種新觀念與新視野,對藝術教育與推廣不惜餘力「SOCA一貫的理念就是要發現與實踐藝術在生活中的開創精神,沒人作過的事,對社會有意義的,我們就去進行」。現今許多活躍於當代藝術圈的佼佼者,如莊普、張永村、胡坤榮、葉竹盛、盧明德、郭挹芬、陳慧嶠、劉慶堂、蕭麗虹、黃文浩、陳張莉,洪東祿、彭弘志、陳正才、張元茜、徐文瑞、黃海鳴、賴瑛瑛等人,都曾參與SOCA相關的課程與活動。

已終?未竟?

對比於1990年代甫興起的替代空間、裝置藝術、特定場域等熱潮,賴純純早已從1980年代透過個人創作及空間表述實驗各種可能,憑藉新穎的創作思維積極參與美術館的各項競賽及展出,打破藝術種類壁壘分明的界線。成立於解嚴前夕的SOCA,更是透過發聲表述的自由與自主權的實踐,宣告空間權力解放的來襲,在藝術的教育與推廣上更以新觀念開先鋒。其觀念的表達與展現、熾熱的青春靈魂與革命熱情,均在當時年輕藝術家的眼中起了鼓舞的作用,對戒嚴後台灣藝術百花齊放的多元主張與表現,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作用。

《藝術家雜誌.2012.12月專輯》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